- 年份
- 2024(5458)
- 2023(7683)
- 2022(6509)
- 2021(5723)
- 2020(4834)
- 2019(11012)
- 2018(10567)
- 2017(21425)
- 2016(11139)
- 2015(11958)
- 2014(12185)
- 2013(12485)
- 2012(11916)
- 2011(10950)
- 2010(11310)
- 2009(10723)
- 2008(10190)
- 2007(9168)
- 2006(8614)
- 2005(7786)
- 学科
- 济(81119)
- 经济(81082)
- 管理(29194)
- 业(28955)
- 方法(26471)
- 地方(22759)
- 数学(22495)
- 数学方法(22312)
- 企(22213)
- 企业(22213)
- 农(15976)
- 业经(15546)
- 地方经济(15308)
- 中国(14903)
- 学(13110)
- 产业(12002)
- 农业(11690)
- 财(11248)
- 制(9722)
- 贸(9150)
- 贸易(9145)
- 环境(9046)
- 易(8666)
- 体(8640)
- 发(8327)
- 经济学(8121)
- 融(8031)
- 金融(8030)
- 和(7973)
- 理论(7888)
- 机构
- 学院(175151)
- 大学(171939)
- 济(87282)
- 经济(85863)
- 研究(64945)
- 管理(64876)
- 理学(55772)
- 理学院(55027)
- 管理学(54182)
- 管理学院(53853)
- 中国(47127)
- 科学(37826)
- 财(35867)
- 京(35569)
- 所(32622)
- 研究所(29564)
- 财经(28916)
- 经济学(28512)
- 中心(27440)
- 江(26094)
- 经(26015)
- 经济学院(25367)
- 农(25247)
- 范(23650)
- 师范(23449)
- 院(23030)
- 北京(22715)
- 业大(22201)
- 财经大学(21141)
- 州(21002)
- 基金
- 项目(112560)
- 科学(89564)
- 基金(83111)
- 研究(80732)
- 家(72231)
- 国家(71700)
- 科学基金(61587)
- 社会(55778)
- 社会科(53176)
- 社会科学(53165)
- 基金项目(44268)
- 省(43991)
- 自然(37818)
- 自然科(36889)
- 自然科学(36882)
- 自然科学基金(36293)
- 划(35631)
- 资助(35012)
- 教育(34634)
- 编号(29762)
- 发(28200)
- 重点(25325)
- 部(24408)
- 国家社会(23913)
- 发展(23483)
- 展(23196)
- 成果(23107)
- 创(22602)
- 人文(21321)
- 创新(21200)
共检索到26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在测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沿海1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构建面板自向量回归模型(面板VAR),运用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方法,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曲折前进的,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与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一致;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其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正向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对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但对高度化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晨 于水仙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差异分析、稳定性分析、变动指数、生产力系数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对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多维测度和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系统趋于稳定,但依然存在旅游产业结构缺乏创新,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作用有待提高等问题;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亟需提高。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旅游产业结构 多维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我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除了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外,还与本地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文化底蕴等因素相关;我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与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而政府投资和技术进步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具有负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张广海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序演化和空间差异特征,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业、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入境旅游发展对空间城镇化的作用程度明显大于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的作用较入境旅游大;经济城镇化对沿海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大于空间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对于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提高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入境旅游业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主要通过空间城镇化的演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内旅游业主要通过经济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
旅游业 区域经济 城镇化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李晨 于水仙
本文采用系统熵和区位熵对我国沿海地区1996-2013年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和集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与集聚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旅游产业结构对集聚先是负向响应,后为正向响应,且程度持续减弱;旅游产业集聚对来自旅游产业结构产生正向响应,呈现显著波动态势并逐渐趋于平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红波 曾文 周叶青 李悦铮 江海旭
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带,因其优越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开展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入境旅游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国沿海地区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96-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三大区域间、区域内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可表明,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同时区际、区内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区位、产业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沿海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范金 戴枫
研究目标:基于分工视角测度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及沿海地区出口对于内陆省份的带动效应。研究方法: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对嵌入式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经济增长和贸易核算。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以来各地区垂直专业化分工整体水平有所上升,但各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本地生产经营活动拉动,但参与GVC和NVC分工是驱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由于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各地经济2008年以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更多依赖本地生产经营的拉动;沿海地区出口对内陆省份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农业等行业,说明内陆省份主要通过向东部地区提供生产原材料方式间接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研究创新:基于GVC和NVC融合互动视角,对沿海地区出口带动内陆省份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出口带动 专业化分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战仁
发展高质量海洋经济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路径,也是当今我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陆海统筹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化,触发了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海洋产业结构演进,事关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其增长效应已成为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重要研究对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佳 黄细嘉 张广海 王新越
文章运用综合模拟法,构建由旅游经济规模、旅游经济结构、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经济承载力四个层次26个指标组成的预警评价模型,从时空角度比较分析我国沿海地区2000-2011年旅游经济预警综合指数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旅游经济预警综合指数处于中警区(2000-2008)和重警区(2009-2011),特别是旅游经济规模从2007年开始进入重警区,表明规模数量型发展方式阻碍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方面,我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总体呈现正常发展态势,除上海以外,均处于中警区。沿海地区应根据自身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预警状态合理制定发展战略,注重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可...
关键词:
旅游经济预警 沿海地区 综合模拟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罗忠洲
本文研究的是1994-2005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环渤海地区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珠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最低,而环渤海地区最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重点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以调整吸收外资的结构为主要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允生
地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受区位条件、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约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慧 王涛
笔者以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基础,以中国沿海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寻沿海地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路径。根据局部多项式估计结果,对区域保险密度与人均GDP之间的拟合效果、单调性、凹凸性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保险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效率及边际收益在沿海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区域两变量的关系在2003年前后呈现出由复杂到简单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沿海地区整体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拟合曲线作为参照标准,北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的拟合曲线变化相对稳定,东部沿海地区拟合曲线的变化较为复杂。总体上,沿海地区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是可以肯定的,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铁鹰 李京梅
扩展性地分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将环境容量统一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中,在理论上放宽了基本假定。在此基础上,通过1992-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沿海地区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入海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N型曲线关系。除环渤海地区外,其他沿海省份的实际入海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均小于其环境容量,除辽宁、河北等省份污染物排放的极大值要高于环境容量外,其他省份没有超过环境阈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熊晓琳 王怀民
利用我国沿海地区6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加工贸易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有着积极和显著的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超过了投资因素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省级水平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艳艳 张良
文章首先测算风暴潮灾害损失指数,然后构建风暴潮灾害损失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风暴潮灾害损失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较弱,并不具有持续性,而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则是导致风暴潮灾害损失持续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