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9)
- 2023(11608)
- 2022(10393)
- 2021(9755)
- 2020(8192)
- 2019(19229)
- 2018(19241)
- 2017(37242)
- 2016(20378)
- 2015(22919)
- 2014(22815)
- 2013(22812)
- 2012(21200)
- 2011(18864)
- 2010(18617)
- 2009(16790)
- 2008(16060)
- 2007(13731)
- 2006(11909)
- 2005(10004)
- 学科
- 济(84825)
- 经济(84743)
- 管理(53838)
- 业(52612)
- 企(41986)
- 企业(41986)
- 方法(36635)
- 数学(31807)
- 数学方法(31472)
- 地方(24998)
- 农(24568)
- 中国(20029)
- 业经(19414)
- 学(18319)
- 财(17636)
- 农业(16781)
- 贸(13524)
- 贸易(13515)
- 环境(13480)
- 技术(13248)
- 和(13096)
- 易(12955)
- 地方经济(12864)
- 制(12809)
- 理论(12708)
- 产业(12291)
- 务(10868)
- 财务(10803)
- 财务管理(10787)
- 划(10775)
- 机构
- 学院(279332)
- 大学(279128)
- 管理(113758)
- 济(108175)
- 经济(105692)
- 理学(99349)
- 理学院(98169)
- 管理学(96467)
- 管理学院(95979)
- 研究(94310)
- 中国(67202)
- 科学(61170)
- 京(60059)
- 所(47144)
- 农(46796)
- 财(45819)
- 业大(44102)
- 研究所(43511)
- 江(43448)
- 中心(43061)
- 范(39154)
- 师范(38812)
- 财经(37302)
- 北京(37206)
- 农业(36499)
- 院(34711)
- 经(33759)
- 州(33692)
- 师范大学(31526)
- 经济学(30825)
- 基金
- 项目(201060)
- 科学(157544)
- 研究(147459)
- 基金(143883)
- 家(125224)
- 国家(124194)
- 科学基金(106685)
- 社会(90901)
- 社会科(85984)
- 社会科学(85960)
- 省(81022)
- 基金项目(78507)
- 自然(70435)
- 自然科(68683)
- 自然科学(68667)
- 自然科学基金(67399)
- 划(66743)
- 教育(66093)
- 编号(61161)
- 资助(58330)
- 成果(48303)
- 重点(44887)
- 发(44376)
- 部(43361)
- 课题(41712)
- 创(41679)
- 创新(38819)
- 科研(38157)
- 项目编号(36652)
- 教育部(36588)
- 期刊
- 济(118968)
- 经济(118968)
- 研究(79301)
- 中国(51299)
- 学报(44312)
- 农(42168)
- 科学(41766)
- 管理(39429)
- 财(32958)
- 大学(32877)
- 学学(30758)
- 教育(30640)
- 农业(29700)
- 技术(24331)
- 业经(21036)
- 融(19662)
- 金融(19662)
- 经济研究(17510)
- 财经(16610)
- 图书(16549)
- 问题(15872)
- 资源(15868)
- 业(15188)
- 科技(14666)
- 经(14112)
- 理论(13617)
- 技术经济(13482)
- 现代(13065)
- 实践(12716)
- 践(12716)
共检索到399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成书
立足"陆海一盘棋"基本理念与"陆海一体化"基本规律,大力强化沿海地区产业布局海陆统筹,对于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阶段要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内涵式增长,推动潜力产业快速扩张,超前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特别是要明确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化工等三大产业向海洋领域拓展的重点方向,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围绕杭州湾区域等全省重点开发的空间,整合形成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优化提升海陆统筹的重点产业方向,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同时要不断强化准入要求和准入标准。
关键词:
沿海地区 产业布局 海陆统筹 浙江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庆明
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主要表现在城市化总体水平低 ,城镇结构不合理 ;城市化滞后导致乡镇工业结构调整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难有实质性推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应根据增量城市化与存量城市化的不同形式 ,采取不同的对策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城市化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允生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目前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发展趋势。与广东和江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在省区内地区间转移不同,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向江西、安徽与河南等相邻的中西部省区转移发展。在产业转移发展中,分离式转移与集群式转移成效最为明显,困难主要来自产业转移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转入地投资环境与市场秩序有待改善。从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讲,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发展,体现了由资源配置条件变化引致的地区经济结构变动与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因而更具有代表性,其实践与成效有助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产业转移 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自来
浙中南沿海地区是全国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对外开放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该地区“市场型”机制导致的城镇化所特有的繁荣表象,就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作一评价,并勾划浙中南沿海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的基本轮廓。 一、城镇发展的特征和经济背景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浙中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建制镇数目由1980年的40个增至1987年的177个。同期建制镇人口比重也由16.8%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美 刘伟光 田成诗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经济基础。通过阐释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机理,构建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度、耦合度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探究系统耦合情势。研究表明:①海洋劳动生产率与陆域三产增加值关联程度最高;海洋劳动生产率、海洋二产增加值对陆域产业子系统的作用力最大,陆域三产增加值、陆域经济密度对海洋产业子系统的影响最强;效率和规模因素是系统耦合的主导因素;②研究期内我国沿海地区海陆产业系统总体上处于拮抗型耦合时期;子系统耦合度随时间的推移呈倒U型特征,对应耦合协调程度呈U型特征,耦合度和耦合协调程度负相关;③上海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最高,为我国海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海亲
近年来,乡村旅游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而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针对浙江乡村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浙江乡村旅游的方向与措施,以期为当前我国特别是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家乐 发展现状 开发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先虎
浙江省产业布局跨世纪展望史先虎(浙江省计经委经济研究所,杭州310007)建国前,浙江省工农业生产集中分布在杭嘉湖、宁绍和温黄平原地区[1]。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建设的骨干项目主要集中在从杭州到衢州的浙赣铁路沿线地区的城镇,全省建设的54个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常玉苗
江苏沿海属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的思想,形成区域产业开发模式,即节点式"产业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式"产业链"开发模式和网络式"产业集群"开发模式,并结合江苏沿海地区优势分析江苏沿海的产业开发,希望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靖 相伟
地区产业定位包括了产业结构选择、产业空间布局等领域,是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命题。经济与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是人类发展的长期趋势,世界沿海地区形成了临港重化工业带、综合型工业带、高技术产业带等三类经济带。受全国建设用地和重要原材料紧缺的双重影响,沿海地区在方便利用国外原材料和面向国外市场、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的支撑下,形成了新一轮开发热潮,这也符合世界沿海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辽宁省试图通过"五点一线"带动沿海地区进而全省乃至东北区的发展,其中沿海地区的产业定位决定着这一战略能否实现。认为该地区产业定位必须符合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能够充分发挥沿海的对外交往、建设用地、产业基础以及腹地支撑的优势条...
关键词:
辽宁沿海 五点一线 产业定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肖立
近年来,江苏省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从产业结构上看,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总体处于数量型调整阶段,产业素质提高明显滞后,三产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决定江苏沿海地区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关键力量,其中第二产业是目前江苏沿海地区提升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
沿海欠发达地区 工业化 产业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发华
本文在分析江苏沿海地区工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利用对外开放的优惠地位,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发挥临海优势,以港口为中心,努力发展临海工业的工业发展方向。最后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江苏沿海 工业布局 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杰 段万春 张世湫
地区产业布局优化需要考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规划的经济积累水平、产业发展动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评价各地区产业布局合理化水平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影响产业布局合理化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程度差异较大,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现阶段产业布局的积累水平和产业发展动力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云南省的产业布局合理化水平,而产业带动能力未能较好实现和反应在产业布局规划中。
关键词:
产业布局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相关性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荣林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关键词:
沿海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布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莉
本研究以浙江沿海区域为例,基于CLUE模型,揭示了未来规划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区域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情景下森林景观与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生态保护情景下森林与湿地景观的空间连续性和规模较规划情景下都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境质量指数对历史时期和两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并据此遴选了浙江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敏感区,识别出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区和生态系统健康潜在威胁区。最后,依据未来景观格局变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以及生态系统健康敏感区,提出了浙江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系和保护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邦凡 郭钰堃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促进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产业链基础化和现代化,有助于克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困境和短板,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业链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河北省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向性作用。河北省作为沿海大省,优化其沿海地区产业链,是建设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整合效应、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角度来看,河北省沿海地区打造现代产业链,对于促进海洋和陆地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应立足新发展格局,以海洋强国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加快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方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实现价值链再造,全面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力争使河北沿海地区进入环渤海经济圈乃至我国沿海经济圈前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