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5)
2023(10428)
2022(8266)
2021(7579)
2020(6096)
2019(13939)
2018(13601)
2017(25279)
2016(12720)
2015(14036)
2014(13699)
2013(13754)
2012(13190)
2011(12106)
2010(12048)
2009(11391)
2008(10777)
2007(9505)
2006(8673)
2005(8009)
作者
(35302)
(29709)
(29437)
(28183)
(18903)
(13871)
(13110)
(11345)
(11195)
(10524)
(10261)
(9630)
(9598)
(9524)
(9320)
(9092)
(8807)
(8393)
(8305)
(7692)
(7501)
(6976)
(6895)
(6852)
(6745)
(6707)
(6300)
(6091)
(5793)
(5776)
学科
(80502)
经济(80452)
管理(39774)
(37992)
(30817)
企业(30817)
方法(25818)
数学(23003)
数学方法(22937)
中国(22010)
地方(18977)
技术(16028)
业经(15559)
(15181)
(13671)
贸易(13655)
地方经济(13606)
(13304)
(12624)
技术管理(12100)
(11758)
(11556)
产业(10874)
环境(10766)
(10763)
金融(10763)
农业(10701)
(10694)
银行(10689)
(10433)
机构
大学(190294)
学院(189320)
(102802)
经济(101442)
管理(72769)
研究(72508)
理学(62350)
理学院(61693)
管理学(61151)
管理学院(60761)
中国(56546)
(42844)
(39346)
科学(37126)
(34759)
经济学(34704)
财经(34078)
研究所(31311)
(31231)
经济学院(31044)
中心(31029)
(27010)
(25923)
北京(25600)
财经大学(25371)
(22934)
师范(22790)
(22733)
科学院(21938)
商学(21648)
基金
项目(122607)
科学(100347)
研究(93564)
基金(93034)
(80128)
国家(79547)
科学基金(69346)
社会(66657)
社会科(63607)
社会科学(63597)
基金项目(48194)
(44982)
教育(41208)
自然(39954)
自然科(39127)
自然科学(39119)
自然科学基金(38520)
(37775)
资助(36626)
编号(33586)
(31654)
国家社会(29946)
(29003)
(28965)
创新(28707)
重点(27842)
成果(27148)
中国(26487)
教育部(25885)
人文(25039)
期刊
(117501)
经济(117501)
研究(66856)
中国(40365)
管理(32206)
(31378)
科学(24439)
经济研究(21609)
学报(21605)
(20832)
(19216)
金融(19216)
财经(18564)
大学(17774)
技术(17144)
学学(16760)
教育(16596)
(16393)
业经(15379)
问题(15103)
农业(14382)
(14362)
世界(13439)
技术经济(13014)
国际(12850)
科技(9869)
统计(9862)
(9823)
经济问题(9367)
(9164)
共检索到300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海  
当代世界的创新增长极,是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紧密融合、协同创新的科学园区。新加坡等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创建科学园区,打造创新增长极,能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在打造升级版的创新增长极。我国现有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高新区虽已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分属商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分管产、学、研的不同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可选取若干科技中心城市为试点,把产学研各自为政的各类开发区整合成一体化的国际科学园区,打造升级版的创新增长极,能有力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廖元和  廖宇翃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两次历史性变化,中国的产业布局高度集中于东部,这与全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相矛盾,也与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矛盾。应实施"有重点协调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类似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而加快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还应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民工就业补贴和就业培训,实行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飞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主张,表明了维护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未来发展两岸关系的主旋律。这将有力促进海峡经济区构想转化成为现实,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锦  唐德善  
新形势下,兼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下的江苏沿海地区,应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科学地选择一个能够结合市场力量自发推动和政府政策支持引导的区域来形成增长极,进而快速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南通作为江海交汇的关键节点和长三角经济向北翼腹地拓展的第一梯度城市,是江苏沿海开发应该首先着力培育的第一增长极,并从政策资源倾斜、交通设施改善、产业布局调整和开放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慧  
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走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但经济走势依然平缓。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本文以新增长理论为依据,从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在"新常态"阶段,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现状;其次,联系现实状况深入分析了这两方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天津滨海新区处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鑫罡  
中央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东北的战略意义再度凸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重化工业和原料工业基地,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第四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而振兴东北还有艰巨和复杂性,它远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转型中诸多问题,在东北都是需要破解的绳结。哪些问题该解则解,哪些问题当断则断,这考验着变革者的能力和勇气。但,一个优良的市场和信用环境,让远者来,近者悦,对于东北的复兴至关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海  
江苏沿海开发重点在连云港,"重中之重"是港口建设。目前连云港港口"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但综合服务功能的"软件"建设有待完善。连云港要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让国内外商品货物在江苏沿海和新亚欧大陆桥"物畅其流、货畅其行",进而引领江苏沿海和沿大陆桥经济带开发,亟需设立高度开放的保税港区。该文对连云港保税港区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具体探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晓明  王亮  
一、增长极理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践增长极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理论,盛行于60年代,70年代后期有过短暂沉寂,80年代末又重新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繁荣至今。增长极是在空间上,在某一个点、片或者是面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实现经济突破性的"极化"增长,并通过"极点"的发散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树夫  任黎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腾超  
由辽宁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2012)"于2012年11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等共120多人参加了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效顺  张绍良  汪应宏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两者波动周期基本一致;②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时点为2047年左右,不同省(市)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特征不论时间纵向还是空间横向比较,都大致沿东南—西北线依次分级;③东部地区较早达到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其中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1个省(市)早于全国平均时点,河北、四川和青海等其余19个省(市)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压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 ,二是城市增长极 ,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 ,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 ,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 (2 0世纪 5 0— 70年代 )—非均衡 (80年代 )—非均衡协调 (90年代 )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 ,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