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5)
- 2023(5385)
- 2022(4885)
- 2021(4509)
- 2020(4092)
- 2019(9883)
- 2018(9804)
- 2017(19337)
- 2016(10775)
- 2015(12344)
- 2014(12639)
- 2013(12826)
- 2012(12250)
- 2011(11238)
- 2010(11379)
- 2009(10676)
- 2008(10836)
- 2007(10104)
- 2006(8685)
- 2005(7824)
- 学科
- 济(50043)
- 经济(50005)
- 业(29541)
- 管理(29457)
- 方法(25480)
- 企(23914)
- 企业(23914)
- 数学(22539)
- 数学方法(22374)
- 农(12871)
- 财(11685)
- 中国(11499)
- 地方(10481)
- 学(10399)
- 贸(10220)
- 贸易(10216)
- 易(9914)
- 业经(9664)
- 制(8558)
- 农业(8289)
- 和(8111)
- 务(6990)
- 财务(6976)
- 环境(6974)
- 财务管理(6954)
- 理论(6828)
- 银(6661)
- 银行(6639)
- 企业财务(6535)
- 划(6420)
- 机构
- 大学(163358)
- 学院(161927)
- 济(70002)
- 经济(68568)
- 管理(62509)
- 研究(56003)
- 理学(53702)
- 理学院(53066)
- 管理学(52223)
- 管理学院(51906)
- 中国(41750)
- 科学(35117)
- 京(34512)
- 财(30369)
- 农(30021)
- 所(29471)
- 研究所(26851)
- 中心(25748)
- 业大(25555)
- 江(25108)
- 财经(24433)
- 农业(23944)
- 经(22117)
- 经济学(21802)
- 北京(21680)
- 范(21014)
- 师范(20812)
- 经济学院(19868)
- 院(19760)
- 州(19439)
- 基金
- 项目(105650)
- 科学(82214)
- 基金(76015)
- 研究(75715)
- 家(66451)
- 国家(65929)
- 科学基金(55537)
- 社会(47266)
- 社会科(44800)
- 社会科学(44784)
- 省(41388)
- 基金项目(40545)
- 自然(36069)
- 自然科(35218)
- 自然科学(35205)
- 划(35159)
- 教育(34886)
- 自然科学基金(34568)
- 资助(31610)
- 编号(31134)
- 成果(25337)
- 重点(24156)
- 部(23907)
- 发(23243)
- 创(21510)
- 课题(21302)
- 科研(20677)
- 教育部(20151)
- 创新(20126)
- 计划(19680)
共检索到236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晓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毅
当今,港口尤其是沿海大型外贸港口在一国区域经济及外向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发展既受惠于区域经济及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反过来又能推动区域经济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因此外贸港口的竞争力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宇奇
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一向是一种敏感物质。一方面,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其供求状况及价格变动不仅影响到一国的经济利益,而且关乎到一国的经济安全;另一方面,石油又是一种为国际大资本所操纵的具有高度投机性、垄断性的物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若祥,刘毅
目前,我国产业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竞争阶段,研究产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产业竞争力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产业竞争力是衔接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纽带。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可以加强比较优势。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科学技术、产业组织和政策环境,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构建了用区位商综合评价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并用其对东部沿海省市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评价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勇飞
在深入分析区域物流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并以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主成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可以把中部六省划分为三类:第一层级是得分最高的河南省,第二层级是得分居中的湖北省、湖南省,第三层级是得分为负的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
关键词:
中部六省 区域物流 竞争力 对比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晓华 郭晶
作为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的主要经济体,欧盟在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上是中国厂商较强的竞争对手之一。虽然中国在纺织服装生产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欧盟在纺织服装产品的现实竞争力上却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很难确定中欧纺织服装产业的真正实力。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测度中欧纺织服装的潜在国际竞争力,以找出其长远的趋势,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进 孙妮 汪菲
本文采用服务贸易各行业进出口额国家占比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比分析北京和上海的服务贸易十二个子行业以及服务贸易总体的竞争力状况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京沪直辖市 竞争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姗姗 张凤成 曹可
科学评价沿海各省海洋产业竞争力对于寻找竞争优势、改善竞争劣势、合理制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海洋资源环境条件、海洋经济产值、海洋产品产量、区域社会经济支撑等多种因素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建立了21个评价指标的省级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年海洋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11个沿海省(区、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根据两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得分,将海洋产业竞争力划分3个层次:广东、山东竞争力最强,应进一步发挥优势,有效提高海洋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天津和上海应进一步发...
关键词:
海洋产业 竞争力 集对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利楠 栾维新 孙战秀 片峰
本文从海洋科技投入、海洋科技产出和科技环境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海洋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关系数法、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赋权,通过Kendall一致性检验和CRITIC组合赋权方法确定综合权重,对2006—2012年沿海省区海洋科技竞争力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沿海省区海洋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各地区间增长不均衡状况更加突出;陆域科技环境支撑力是海洋科技竞争力的主导因素,但影响力呈下降趋势,而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力增强;将沿海省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划分为四类,明确了自身定位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海洋科技竞争力 动态演变 沿海省区 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付娥 梁留科 张中波
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从区域层面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并引进生态位宽度的数学模型。选取反映旅游竞争力的竞争因子构建指标体系,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Arc-GIS、SPSS进行区域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生态位的时空对比和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生态位 指标体系 时空对比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伍业锋 施平
本文建立了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评价体系,并利用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沿海十一个地区进行了评价,为科学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沿海各地区的海洋科技竞争力状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钧炎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猛增长,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为判断我国国际竞争力究竟有多强,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接着运用代表产业内贸易水平的G-L指数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本、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婷 于英 鹿永华
文章通过分析出口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及要素来源,建立了一套出口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出口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进行测评。对比分析"新西兰苹果"和"烟台苹果",不仅是因为两者在出口市场上有很多相同点,更是为了分析"新西兰苹果"的优势,找出"烟台苹果"的不足,为提高"烟台苹果"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竞争力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
出口农产品 品牌 竞争力 烟台苹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玉婷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撑,既是国内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国际经营和竞争能力,由国内型向世界型转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标杆、两个层次、四个维度"的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与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和日本两大经济体的非金融企业进行比较,分析我国中央企业在2010年至2014年间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世界500强的做大层面表现突出,然而多数中央企业"大而不强",盈利水平与美日一流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品牌建设和国际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