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6)
- 2023(12515)
- 2022(10417)
- 2021(9745)
- 2020(7991)
- 2019(17732)
- 2018(17357)
- 2017(32896)
- 2016(17461)
- 2015(19483)
- 2014(18993)
- 2013(18534)
- 2012(17377)
- 2011(16220)
- 2010(16356)
- 2009(15614)
- 2008(15092)
- 2007(13205)
- 2006(12128)
- 2005(11304)
- 学科
- 济(90231)
- 经济(90157)
- 管理(47894)
- 业(41685)
- 企(32852)
- 企业(32852)
- 方法(30797)
- 数学(27633)
- 数学方法(27391)
- 中国(25054)
- 农(21414)
- 地方(20162)
- 贸(18433)
- 贸易(18420)
- 财(18286)
- 易(17971)
- 业经(17102)
- 制(16372)
- 学(14688)
- 银(13655)
- 银行(13654)
- 地方经济(13487)
- 融(13448)
- 金融(13447)
- 农业(13444)
- 行(13280)
- 环境(13037)
- 策(12499)
- 体(11956)
- 发(10958)
- 机构
- 学院(250988)
- 大学(250330)
- 济(122221)
- 经济(120071)
- 研究(94344)
- 管理(91988)
- 理学(77764)
- 理学院(76921)
- 管理学(75890)
- 管理学院(75396)
- 中国(74262)
- 财(55625)
- 京(52604)
- 科学(49986)
- 所(46539)
- 财经(43449)
- 中心(41552)
- 研究所(41491)
- 经济学(40090)
- 经(39588)
- 江(36886)
- 经济学院(35801)
- 北京(34348)
- 院(33786)
- 范(33713)
- 师范(33526)
- 农(33525)
- 财经大学(32071)
- 州(29210)
- 业大(28713)
- 基金
- 项目(155974)
- 科学(124693)
- 研究(120372)
- 基金(115354)
- 家(98622)
- 国家(97862)
- 科学基金(83841)
- 社会(80809)
- 社会科(76749)
- 社会科学(76735)
- 基金项目(58261)
- 省(57159)
- 教育(55072)
- 自然(49141)
- 划(48694)
- 资助(48246)
- 编号(48018)
- 自然科(47995)
- 自然科学(47979)
- 自然科学基金(47133)
- 成果(40624)
- 部(36505)
- 发(35545)
- 重点(35390)
- 国家社会(34703)
- 课题(34225)
- 教育部(32320)
- 创(31883)
- 中国(31628)
- 性(31501)
- 期刊
- 济(144773)
- 经济(144773)
- 研究(87357)
- 中国(49911)
- 财(41105)
- 管理(36340)
- 农(32442)
- 科学(31768)
- 学报(30580)
- 融(30450)
- 金融(30450)
- 教育(27019)
- 经济研究(25710)
- 大学(24834)
- 学学(23153)
- 财经(22791)
- 农业(22461)
- 技术(20894)
- 业经(20799)
- 经(19916)
- 贸(18485)
- 问题(18389)
- 国际(17196)
- 世界(16540)
- 技术经济(13323)
- 统计(12455)
- 业(11809)
- 现代(11447)
- 经济问题(11249)
- 策(10998)
共检索到400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哈继铭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全球各国带来通胀压力,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难以用一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抵御。通胀要防更要扛,即在货币适度紧缩的同时采取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方式,来尽力减轻通胀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一、次级债危机造成美国经济下滑次级债危机在美国国内有愈演愈烈之势。美林和花旗最近分别爆出79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巨亏,两家机构的CEO相继离职。尽管美联储在9月份和10月份分别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和25个基点,但这除了加剧美元贬值幅度之外,似乎依旧难挽美国整体经济下跌之颓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田伟 李子联
当前我国物价水平仍然较高,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几次通货膨胀有所类似。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可归结为中国传统增长模式中常出现的"两难困境",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投资,银行信贷与货币的发放难以受到控制,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始终存在着高通货膨胀的风险,而高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反过来又挤压企业经营利润,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可以预计的是,在货币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的背景下,此次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能否处理好总量和结构、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机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坤 邓凯成
世界经济纠结于危机与通胀之间,似乎短时间难见分晓,还有个不断四处滋扰生事的流动性过剩围绕在新兴市场国家上空,政策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需要重新审视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外汇管理等相关制度,关注世界货币体系尤其是美国央行新推出的QE2政策及其可能对中国通胀形成的外部冲击。本文按时间维度结合三种成因对通胀进行两维剖析。结论是:中国的通胀已经进入长期上行通道,成因主要包括:通胀预期、人口红利的消失、生产成本的提高。未来通胀治理将是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滞涨"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信用货币 通货膨胀 美国QE 刘易斯拐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贵
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上海财经大学王永贵美国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三大政策,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工资──价格政策。其中以货币管理和利用为主要手段来抑制消除通货膨胀。1、财政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减少财政赤字,紧缩政府消费。2、工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涛 高东胜
本文研究发现,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对非农就业增加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非农就业的增长通过供求效应对通胀产生双向影响,这导致货币、通胀的简单对应关系在转型经济条件下难以有效成立,货币扩张并不必然导致通胀,而收紧货币抑制通胀的传导效率较低,并会抑制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换言之,货币政策尽管属于短期政策工具,然而转型期的货币供给却具有长期结构效应,针对短期的失衡有利于长期结构调整,而短期内有效的政策加剧了长期结构失衡这一困局,货币政策需要和长期结构转型政策建立内在的联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佳
在中国通货膨胀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人民币也受到以美国为首等国家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能否抑制中国目前的高通胀问题引发了热烈争论。从经济理论与现实结合研究表明: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无法缓解通货膨胀。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建华 任保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既要实现物价稳定又要避免经济衰退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鲁晓琳 郭琨 董志
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虚拟化程度已成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二者关系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美国从工业化时期发展演变到经济虚拟化时期的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滚动时窗的贝叶斯网络学习,研究了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顺序,虚拟经济相关指标逐步进入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嘉瑞
在改革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改革以来的通货臌胀及成因分析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1978年到1982年,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白力 白雅君
投资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及治理对策白力白雅君一、投资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一)投资的双重效应与通货膨胀我们这里所说的投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学原理表明,投资既能产生需求效应,也会产生供给效应。一方面,通过投资形成社会生产能力,为社会提供产品,增加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贾德奎 张耿
基于货币长期中性的假设,建立通货膨胀风险测度模型,并将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信贷扩张作为冲击因素引入模型,研究发现在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不再恶化的情况下,中国将可能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如果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超出预期,则从2010年开始,CPI指数将重新回到大于零的区间,但考虑到货币供应量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因此中国2009年信贷扩张的效应可能在2~3年后才会完全显现出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以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GDP每年以12—13%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非常沉重。1993年从3月份开始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突破10%的安全临界线,到6月份达到13.9%;35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21.6%,七大类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6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52.9%。鉴于这种状况,国务院从当年6月起采取一系列反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措施。经过一年的调控,物价猛烈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扼制,但是,物价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飞翔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与治理陈飞翔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如何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将是稳定和加速国民经济增长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从开放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出发,讨论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三 张清芳
文章从我国通货膨胀的现实表现及其危害入手 ,分析了生态经济平衡的含义、基本要求及其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生态经济大系统范围内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经济平衡 生态经济失衡 通货膨胀 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