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7)
2023(6005)
2022(4953)
2021(4893)
2020(3848)
2019(8531)
2018(8132)
2017(15772)
2016(8818)
2015(9741)
2014(9636)
2013(9360)
2012(8847)
2011(7783)
2010(7994)
2009(7421)
2008(7804)
2007(6883)
2006(6195)
2005(5579)
作者
(22753)
(19017)
(18813)
(18389)
(12293)
(8777)
(8654)
(7230)
(7163)
(7135)
(6298)
(6282)
(6231)
(6160)
(6068)
(5717)
(5713)
(5510)
(5470)
(5440)
(4723)
(4672)
(4530)
(4401)
(4370)
(4337)
(4248)
(4225)
(3850)
(3772)
学科
管理(34620)
(30110)
经济(30077)
(29711)
(25776)
企业(25776)
(24998)
财政(12667)
方法(12039)
(11616)
财务(11604)
财务管理(11565)
企业财务(11058)
(10951)
(10605)
数学(10539)
数学方法(10388)
(10277)
中国(10215)
(8570)
(7484)
业经(7414)
(7130)
贸易(7126)
地方(7012)
(7004)
(6537)
银行(6535)
制度(6426)
(6426)
机构
学院(118927)
大学(116621)
(50954)
经济(49830)
管理(46929)
理学(39868)
理学院(39494)
研究(39259)
管理学(38979)
管理学院(38748)
(35398)
中国(32997)
(23481)
财经(23338)
(21041)
科学(20656)
(19144)
(19105)
中心(18374)
财经大学(16899)
研究所(16304)
(15611)
经济学(15338)
北京(15068)
(14770)
(14322)
(14175)
师范(14101)
经济学院(13758)
业大(13353)
基金
项目(71517)
科学(57078)
研究(56366)
基金(52161)
(43598)
国家(43179)
科学基金(37936)
社会(36320)
社会科(34385)
社会科学(34377)
(27324)
教育(26338)
基金项目(26277)
编号(23564)
自然(23046)
(22642)
自然科(22519)
自然科学(22515)
自然科学基金(22117)
资助(21882)
成果(20755)
课题(16769)
(16727)
重点(15951)
(15925)
(14982)
(14919)
教育部(14885)
项目编号(14871)
(14733)
期刊
(61158)
经济(61158)
研究(41972)
(32395)
中国(25974)
管理(18041)
(17139)
金融(17139)
(14859)
学报(13708)
科学(13478)
教育(13127)
财经(12213)
大学(11644)
学学(11000)
(10359)
经济研究(10343)
农业(9809)
业经(9574)
技术(9384)
会计(7761)
(7747)
财政(7747)
财会(7587)
(7512)
问题(7358)
(6224)
国际(6135)
理论(5756)
现代(5633)
共检索到194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宇麟  昌忠泽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由包括流动性过剩、成本推动和国际通货膨胀输入等因素形成的。其中,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严峻挑战。货币政策不仅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无能为力,而且在货币数量的调控方面也存在诸多局限。相反,财政政策不仅可以实施需求调节,而且还可以对供给面产生影响,因而能在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治理通货膨胀应该更加倚重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当前通胀问题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一件大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缩小。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在通胀过程中遇到较多两难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职能,以财政政策为抓手,继续收紧银根,并辅之以其他措施,共同管理通胀预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新民  
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选择姚新民199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也是适当的,但是,自1993年7月份以来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形势仍相当严峻。去年1~8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比199...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华武  马国贤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解释中国CPI与PPI的相对动态特征。通过将异质性居民与企业以及借贷约束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我们发现财政政策扩张会通过偏向性地带动生产资料企业产能,从供给侧抑制其价格水平。同时,借贷约束的存在使得此类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获得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其产能进一步扩张,使PPI相对于CPI持续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财政政策—信贷—产能过剩"这一机制是理解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货膨胀动态的关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华武  马国贤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解释中国CPI与PPI的相对动态特征。通过将异质性居民与企业以及借贷约束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我们发现财政政策扩张会通过偏向性地带动生产资料企业产能,从供给侧抑制其价格水平。同时,借贷约束的存在使得此类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获得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其产能进一步扩张,使PPI相对于CPI持续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财政政策—信贷—产能过剩"这一机制是理解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货膨胀动态的关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瑞杰  
论我国当前反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厦门大学财金系刘瑞杰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是继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之后发生的第四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是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具有与以往通胀明显不同的特征。及时、有效地治理这次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鹭  
财政支出政策总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小,而财政收入政策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永远是一个货币现象",但政府还是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珏  宋文飞  韩先锋  
中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由于广义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最大,因此货币供给变动尤其需谨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发展虚拟经济以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以抵御外部货币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及力促经济内外均衡,可以作为弱化扩张型经济政策通货膨胀风险的手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董秀良  帅雯君  
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通货膨胀治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与货币数量理论相比,新近发展的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对于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提出通货膨胀治理的建议更有优势。本文基于FTPL视角,选取我国1982-2011年度数据,应用状态空间模型识别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结果表明1982-1996年为M区制,1997-2011年为F区制;再选取1997-2011年季度数据,应用SVAR法结合货币政策研究F区制下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而且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有长期效应,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不是导致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抑制通货膨胀要依靠财政政策,应实行相机选择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阎坤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持续四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然后搭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当前我国经济现状。由于积极财政政策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就是减税与增加公共支出,但这两种工具都会导致财政赤字的不断累加,不断累加的赤字到了一定程度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从而危及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作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宜持久,否则,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肯定会影响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新  
当前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抑制通胀仅靠货币政策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稳定通胀预期、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前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抑制通胀仅靠货币政策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荣幸子  蔡宏宇  
传统货币主义观点将通货膨胀视为一种单纯的货币现象,但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政策与价格水平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本文利用简单的框架对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进行整理,并利用实证模型来检验上述理论在我国现阶段是否适用。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我国财政政策符合李嘉图体系,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决定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即便如此,仍不能因此否定财政对价格的影响作用,随着财政收支、债务规模的进一步加大,保持政府的预算平衡依然是重中之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炳文  
以开放经济为背景,基于不同的汇率制度,文章试图研究外国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本国最优货币和财政政策选择。研究结果包括:(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这取决于外国价格变化幅度和汇率变化幅度的相对大小;(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膨胀将提高国内价格,但对国内产出水平的影响不确定;(3)本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只有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才能提高国内产出和价格水平,而财政刺激总能提高国内的产出和价格水平;(4)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提高国内价格水平,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国内的产出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解瑶姝  
以宏观杠杆率、资产价格、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LT—TVP—VAR模型分析了上述变量间相互作用关系。从中得出三点结论,一是资产价格中,房地产价格更具有通货膨胀指示器的先导作用;二是杠杆率和资产价格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与高杠杆率相互"绑架"进而螺旋上涨;三是增加财政支出对于刺激物价水平提升效果良好,同时,会放大杠杆水平,反之亦然,减少财政收入有去杠杆作用,但于调节通货膨胀无宜。由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政府部门把握房地产价格走势,加政策前瞻性为未来调控做好预案;二是要把握"去杠杆"的力度和时机,避免高位去杠杆诱发的爆仓和被清盘等问题;三是鉴于中国市场存在独特的"二元"结构性问题,应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消化杠杆,同时,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强化其结构调整功能,争取做到结构调优而不失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