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8)
2023(4942)
2022(4278)
2021(4078)
2020(3233)
2019(7296)
2018(7102)
2017(14323)
2016(8010)
2015(8652)
2014(8678)
2013(8396)
2012(8049)
2011(7253)
2010(7491)
2009(6937)
2008(7142)
2007(6423)
2006(5862)
2005(5354)
作者
(20833)
(17290)
(16986)
(16638)
(11271)
(8078)
(7920)
(6579)
(6560)
(6498)
(5827)
(5732)
(5700)
(5569)
(5559)
(5287)
(5179)
(5143)
(5027)
(4993)
(4364)
(4254)
(4176)
(4011)
(3951)
(3946)
(3932)
(3812)
(3402)
(3387)
学科
管理(28498)
(27971)
经济(27947)
(25974)
(22862)
企业(22862)
(12971)
方法(11386)
数学(10044)
数学方法(9868)
(9328)
(9083)
财务(9068)
财务管理(9049)
(8707)
企业财务(8633)
(8339)
中国(7666)
(7309)
贸易(7304)
(7184)
业经(6667)
(6404)
银行(6403)
(5995)
及其(5825)
(5565)
(5351)
金融(5351)
政策(5284)
机构
学院(107903)
大学(105970)
(46576)
经济(45478)
管理(42469)
研究(36561)
理学(35434)
理学院(35130)
管理学(34651)
管理学院(34443)
中国(31713)
(26808)
(21793)
财经(19749)
科学(18520)
(17866)
(17763)
中心(17710)
(17371)
研究所(15337)
财经大学(14605)
(14233)
北京(14046)
经济学(13921)
(13885)
(13274)
(12967)
师范(12886)
(12651)
经济学院(12438)
基金
项目(64177)
科学(51290)
研究(50587)
基金(46842)
(39326)
国家(38959)
科学基金(33986)
社会(32255)
社会科(30620)
社会科学(30613)
(24251)
教育(23562)
基金项目(23444)
编号(21333)
自然(20888)
(20579)
自然科(20389)
自然科学(20386)
资助(20292)
自然科学基金(20027)
成果(19081)
(15207)
课题(15077)
重点(14416)
(14250)
(13592)
教育部(13464)
项目编号(13305)
(13266)
(13119)
期刊
(55283)
经济(55283)
研究(36884)
中国(22400)
(22368)
(18925)
金融(18925)
管理(16956)
(13598)
科学(12010)
教育(11798)
学报(11755)
财经(9919)
大学(9868)
学学(9284)
经济研究(9141)
农业(8999)
技术(8969)
业经(8537)
(8459)
(7053)
问题(6745)
国际(6574)
理论(5846)
财会(5846)
会计(5769)
现代(5307)
实践(5243)
(5243)
(5198)
共检索到17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秀波  
必须正视中国物价上涨压力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价格行政调控只能在短期有效;通胀存在制度性低估倾向。本轮物价上涨是近十年货币被动超发的累积结果,而宽松的信贷条件、长期的低利率则起到助燃的作用。为应对通胀问题,现阶段货币政策必须及时收紧,货币政策目标回归稳定物价本位,必须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并用;长期来看,必须改革包括结售汇、汇率形成等一系列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本轮物价上涨是近十年货币被动超发的累积结果,而宽松的信贷条件、长期的低利率则起到助燃的作用。为应对通胀问题,现阶段货币政策必须及时收紧,货币政策目标回归稳定物价本位,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并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涛  
本文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结合我国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现实和公众学习机制,探讨我国通胀预期的演变。研究发现: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是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和公众学习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对通胀目标采取顺周期调整,舒缓了外部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压力,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造成了通胀大起大落的变化周期;公众学习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受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反通胀立场、政策可信度的影响。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过程中应明确构造以通胀目标为代表的名义锚,借助中央银行的沟通渠道,提高其透明度,通过反通胀实践,改善其可信度,以降低公众的预期形成偏差,引导公众形成与政策目标一致的通胀预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静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惠民  李文庆  
本文采用Andrews(1993)未知断点检验方法区分了通胀的不同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SVAR方法探讨了不同通胀区制下货币政策工具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序列在2003年7月份发生结构突变,并以此划分区制,发现2003年7月之后直接紧缩信贷工具调控通胀的效果得到加强,而间接紧缩信贷工具效果却稍有弱化,但整个样本区间,直接紧缩信贷额度政策在调控通货膨胀方面的效果更佳。这意味着直接紧缩信贷工具一直以来是中国调控通货膨胀的最佳选择,而且这一实践趋势还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吉洪  王雪标  
利用TVP-GARCH模型从通货膨胀率中分离出结构型、冲击型和稳态型通胀不确定性,然后以7天短期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在通胀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费雪效应框架下分析中央银行对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研究发现,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机制调控经济增长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对通胀及通胀预期的调控效果显著,通胀及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短期利率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短期名义利率负相关,为了不致短期名义利率被扭曲,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毕燕君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构建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基于广义流动性的两个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独立且平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给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调控绩效的影响,力求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吴国祥  
20 0 4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调控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的过热 ,但是 ,这是计划调控的成功 ,而不是市场调控的效果 ,而且调控的成本也过于沉重。笔者认为 ,我们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取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采取差别利率和告示操作的方式 ,才能使央行摆脱目前的选择困难 ,逐步获得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芮颖  
论转向间接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人民银行常州分行芮颖所谓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放弃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直接的行政性的控制,改为通过对信贷量、货币量、利率等进行间接地控制。在我国,这意味着放弃信贷限额控制,转而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及法定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永祥  
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表现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运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出现了货币流动性的相对过多。无论是考察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考察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供应量,还是金融资产转变为即期支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鹏  武传利  
英国的通货膨胀治理无疑卓有成效,其通货膨胀目标制由"政府通胀目标—-透明的利率政策—-通胀预测和预期引导—-利率市场传导机制"四个核心要件有机构成。该文对各要件分别进行客观分析,在充分探讨英国成功治理通胀的制度精髓和全貌的基础上,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度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肇伯  
通胀指标监控法(Inflationtargeting)是90年代初一些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思想转变中所采用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由于它是货币政策的新举措,从政策程序、体制安排、有关理论探索等等,都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摸索与完善,因此,直到近日才有较多的有关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