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5)
2023(7971)
2022(6278)
2021(5702)
2020(4500)
2019(10117)
2018(10231)
2017(18874)
2016(10501)
2015(11353)
2014(11315)
2013(10549)
2012(9314)
2011(8421)
2010(8530)
2009(8200)
2008(8224)
2007(7166)
2006(6725)
2005(6386)
作者
(26234)
(22194)
(21973)
(21210)
(13999)
(10376)
(10024)
(8480)
(8309)
(7921)
(7695)
(7452)
(7197)
(7143)
(7106)
(6788)
(6465)
(6378)
(6338)
(6295)
(5654)
(5274)
(5266)
(5107)
(5053)
(5007)
(4953)
(4873)
(4423)
(4328)
学科
(39572)
经济(39492)
管理(34148)
(29697)
(25856)
企业(25856)
(16634)
(15736)
(15290)
业经(13948)
中国(13596)
(12100)
方法(10945)
体制(10554)
农业(10072)
数学(9026)
数学方法(8942)
地方(8730)
(8532)
银行(8527)
(8496)
(8179)
(7951)
财务(7935)
财务管理(7911)
(7841)
金融(7838)
企业财务(7551)
发展(7381)
(7371)
机构
学院(139519)
大学(138577)
(59364)
经济(58062)
管理(51696)
研究(48469)
理学(43583)
理学院(43143)
管理学(42619)
管理学院(42330)
中国(37699)
(33736)
(28555)
科学(25092)
财经(24801)
(22773)
(22672)
(22398)
中心(21830)
研究所(19854)
(19498)
经济学(19297)
(18744)
师范(18623)
财经大学(18278)
(17989)
北京(17871)
(17339)
经济学院(17144)
业大(16425)
基金
项目(89105)
科学(71449)
研究(71044)
基金(64937)
(55076)
国家(54543)
社会(48030)
科学基金(47420)
社会科(45356)
社会科学(45343)
(34852)
基金项目(33738)
教育(32841)
编号(28695)
(28493)
自然(26771)
自然科(26066)
自然科学(26060)
自然科学基金(25599)
成果(24964)
(24764)
资助(24433)
课题(21085)
(20570)
国家社会(20518)
重点(20319)
(19687)
(19331)
(19086)
教育部(18432)
期刊
(75140)
经济(75140)
研究(48470)
中国(34836)
(28223)
(21742)
管理(21021)
教育(19298)
科学(17818)
学报(17743)
(16490)
金融(16490)
大学(15340)
学学(14265)
农业(14063)
财经(13166)
业经(12908)
经济研究(11507)
(11369)
技术(11071)
问题(9443)
改革(7286)
(7286)
(7280)
现代(6665)
社会(6548)
财会(6447)
会计(6382)
(6356)
理论(6166)
共检索到22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娅  
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是公社解体提出的任务。村民自治的推行仅仅改变了大队和生产队层面的干部选任方式 ,乡镇层面改革的迟缓导致内部管理体制和乡村领导体制诸多不相适应。改变这种状况 ,亟需改革现行乡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采取同步改革和推选等方式、确立“多数人票决”原则 ,将党政领导干部全部纳入民主选举的轨道。直面承继条件、遵循客观规律、减少磨擦和后遗症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理财  朱红萱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4个县(市)乡镇干部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以乡镇干部的视角来看待乡镇改革。本文认为,几乎每次乡镇改革,都是把乡镇干部视为被动的改革对象,将他们当作“包袱”抛弃,而极少从乡镇干部的视角来设计改革方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将他们合理的利益、要求考虑进来。这种改革思路本身就值得商榷。这也是笔者企图建立以乡镇干部为“主位”的研究范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望藉此引起上层政府和社会对乡镇干部意见的重视。简单地将乡镇干部当作“包袱”来改革,迟早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不利于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促进乡村社会的善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飞  袁会兰  张月水  
农村税费改革为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契机,但乡镇机构改革依然困难重重,部分乡镇甚至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最近笔者就乡镇机构改革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试图从最基层的乡镇干部眼中寻找出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和破解之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飚  
一、改进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邓佳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广大乡镇干部正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引导农民投身市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乡镇干部在引导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具体矛盾和问题,感到十分困惑。从湖南省桃源县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 (一)乡镇工作难度大,干部依法办事难。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乡镇干部在引导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依法办事。但是,乡镇干部的工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乡镇政府每年要承担经常性的工作40多项,临时性的工作30项。复杂的乡镇工作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圣东  
经验之一:乡镇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庄河市是隶属于大连市的县级市,人口92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191亿元,财政收入7.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列第70位。早在1998年,在中央两办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出台之前,庄河市即率先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华  
乡镇撤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对人民公社运动"冲击"的"回应",八十年代后是对地方财政压力"冲击"的"回应",并没有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湖北乡镇综合改革,划清政府与社会的权责,还权于社会,使地方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公共服务实行社会化、市场化,将多元化与竞争引入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领域,实现了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机制的转换。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没能为基层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财政保障,需要进一步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兆玉  
增强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需要做到:战略布局要完备,计划生成要合理,内容开发要系统,参训机制要科学,动力激发要有力,成果转化要有效,资源整合要优化,基础保障要坚强,师资水平要提升,学风建设要严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建平  
作者认为,内部人控制是乡镇企业两重性的共同制度根源。内部人掌握的经济权与大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匹配,使内部人有条件也有动力通过企业利润最大化来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同时,由于内部人的控制权没有与资产所有权相统一,又使乡镇企业的资产得不到保值增值,并降低了企业效益。出路在于推行稳妥的治理结构改革,通过加强金融监控减弱消极因素,走一条渐进式的"帕累托改进"的道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春林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变迁对乡镇财力、乡镇治理能力以及乡村关系的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经历了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过程,进而直接导致乡镇财力和乡镇治理能力的变化。乡镇财政体制的强制性变迁使乡镇财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支撑乡镇政府职能发挥,乡镇治理能力显著下降,乡村关系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汲取"转向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悬浮"。但在乡镇发展和绩效考核压力下,乡镇干部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不断争取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资金、发展乡镇企业以及落实"村财乡管",客观上实现了乡镇财政体制的诱致性变迁,乡镇财力逐步增强,支撑乡镇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关系从"悬浮"向"服务"转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春林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变迁对乡镇财力、乡镇治理能力以及乡村关系的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体制经历了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变过程,进而直接导致乡镇财力和乡镇治理能力的变化。乡镇财政体制的强制性变迁使乡镇财力在短时间内难以支撑乡镇政府职能发挥,乡镇治理能力显著下降,乡村关系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汲取"转向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悬浮"。但在乡镇发展和绩效考核压力下,乡镇干部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不断争取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资金、发展乡镇企业以及落实"村财乡管",客观上实现了乡镇财政体制的诱致性变迁,乡镇财力逐步增强,支撑乡镇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关系从"悬浮"向"服务"转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玉珍   朱丽丽  
乡村能否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能否实现,与乡镇干部息息相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乡镇干部工作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提升乡镇干部工作状态的对策建议,对于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提振乡镇干部精气神,打造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续竞秦  张林秀  罗仁福  
该文利用5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税费改革后中国乡镇债务的规模、借贷来源和具体成因等现状特征。研究表明,乡镇负债普遍存在且债务沉重,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乡镇债务形成的深层次体制性原因,并给出了乡镇债务治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金江峰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治理有效的保障。有治理动力和治理经验的中坚干部,是基层治理有效的关键。中坚干部的个体化、组织化与群体化特征,支撑起其在干部培养、组织动员、目标调控与矛盾化解等方面的功能实践。中坚干部的难复制性,要求各级党委践行乡村人才建设工作部署,建立健全适合基层特点的干部制度与培养机制,确保中坚干部队伍的可持续性,避免基层治理转型陷入悬浮的泥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