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7)
2023(15316)
2022(13150)
2021(12497)
2020(10217)
2019(23439)
2018(23214)
2017(42875)
2016(24571)
2015(27799)
2014(28241)
2013(27092)
2012(25098)
2011(22559)
2010(22843)
2009(20853)
2008(20692)
2007(18440)
2006(16420)
2005(14764)
作者
(69197)
(57362)
(56992)
(54572)
(36633)
(27651)
(26042)
(22484)
(22009)
(20815)
(19797)
(19355)
(18298)
(18201)
(17803)
(17731)
(17361)
(17075)
(16482)
(16455)
(14500)
(14318)
(13787)
(13123)
(13027)
(12835)
(12752)
(12685)
(11566)
(11350)
学科
(85695)
经济(85516)
管理(73424)
(64840)
(55843)
企业(55843)
方法(38282)
数学(32322)
数学方法(31839)
中国(28377)
(26587)
(23943)
教育(23885)
(22668)
(21510)
业经(20554)
理论(18987)
(16672)
财务(16575)
财务管理(16535)
地方(16479)
企业财务(15715)
(15110)
技术(15070)
农业(14987)
(14906)
贸易(14894)
(14508)
(14476)
环境(14387)
机构
大学(347883)
学院(340949)
管理(129975)
(125001)
经济(121664)
研究(115604)
理学(112001)
理学院(110648)
管理学(108564)
管理学院(107916)
中国(81588)
(75960)
科学(70890)
(62692)
(57823)
(53455)
师范(53054)
(52259)
研究所(52175)
中心(51888)
(51257)
财经(48992)
业大(48863)
北京(48706)
(44334)
师范大学(43362)
(42068)
(41911)
教育(41848)
农业(39795)
基金
项目(228024)
科学(179695)
研究(173469)
基金(162249)
(140033)
国家(138716)
科学基金(118670)
社会(106755)
社会科(100689)
社会科学(100664)
(89629)
教育(85741)
基金项目(85267)
(76645)
自然(75493)
自然科(73649)
自然科学(73632)
编号(73040)
自然科学基金(72281)
资助(66242)
成果(62917)
课题(52955)
重点(51842)
(51662)
(48162)
(47054)
项目编号(45362)
(45051)
教育部(44967)
创新(43673)
期刊
(142367)
经济(142367)
研究(109862)
中国(78421)
教育(68155)
学报(53933)
(49260)
科学(48424)
管理(48248)
(47336)
大学(42284)
学学(38272)
农业(32759)
技术(32447)
(27552)
金融(27552)
财经(24260)
业经(21946)
经济研究(20837)
(20635)
图书(18780)
问题(17728)
职业(16892)
理论(16630)
(16411)
(16172)
科技(15827)
实践(15279)
(15279)
(14896)
共检索到516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国甫  梁丽芝  
认为治理理论的主体多元性、手段多样性和目标至善性为改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单一、功能式微的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建立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治理结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升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合理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欣  刘元芳  
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从选拔制度、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三方面出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成为构建我国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的必然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清泉  陈伟  
通过分析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省级学位委员会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功能,以期加强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吴晶晶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内涵,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复杂性等特征。从研究生教育关系层次视角,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由内、外部机制构成,其中内部机制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外部机制包括政府的引导机制、建设机制、准入机制、监督机制、服务机制,社会组织的协作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学术组织的学术指导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易臣何  刘巨钦  
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是独立学院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治理理论的逻辑契合域,其内在要求构建以利益相关者合力推进为核心内容的治理结构体系,根据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规划提出多元型治理、市场型治理、规制型治理的教育质量保障治理模型,并要求独立学院相机抉择,实现多维治理模型竞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以高校为视角,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质量保障机制需要通过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发挥作用。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着价值取向不一,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在约束机制、动力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中研究生培养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外部体制、制度的问题,以及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协同问题。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成功经验,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价值取向应回归到高校自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及高校五个主体应分别发挥自身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形成相应的协同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杰  
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秉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和学校治理的"三大转变"来改革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基本原则,通过做好学科建设、导师选聘和提高论文水平这几个重要方面的工作,保障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全过程监控体系和全员育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建军  
近年来,有关高校研究生实行收费制度改革的讨论越来越多,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作者从实施这项改革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分析入手,对改革的基本政策框架、保障机制、改革目的、原则、步骤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特别提出了关于研究生教育应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文辉  李明磊  
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案例研究发现,生源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前提,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科研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核心,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决定性因素,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关键,管理体制机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制度保证。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刚性的管理制度多而柔性的质量文化缺乏等问题,应通过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导师队伍整体质量,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优化研究生培养氛围,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等途径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郭治聪  
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制约研究生学术产出及成长发展。研究生心灵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缓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从绩效管理到心灵治理,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效力提升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研究生心灵治理的现实需求及效果反思,根据全球研究生心理支持行动计划及国际案例,为建立多元参与的研究生教育心灵治理体系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高校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充分发挥研究生院院长的协调功能;导师自觉承担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发挥研究生在心灵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多元参与的心灵治理体系发挥作用,才能提高研究生成长发展的内驱力,形成组织内部自律自觉的质量文化,科研绩效就会成为师生学术投入的自然产出成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郑中华  
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中存在着主体缺失、责任不清、责任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局限,而这是导致保障体系灵活性和适应性差以及制度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在对保障主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了各主体的责任内涵,引入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博弈,通过对博弈均衡策略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各主体责任承担的有效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芳  周钧  
教育实习质量是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将培养自主而有思想的教师确定为教育实习的根本目标,并构建了教育部、师资培育机构和学校三方协作的实习模式。为保障实习指导质量,新加坡组建了协同合作的实习导师团,建立起导师培训制度。通过连贯递进的教育实习安排,新加坡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教学实践机会,并在实习过程中构筑了"课程+实习"的专业成长网络。新加坡开发了贯穿全程的评价工具,强调证据驱动,建立严谨规范、多元参与的评价程序,最终聚焦师范生能力与价值理念的双重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怀新  潘慧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荷兰为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育质量下滑问题,着力进行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改革,由此形成了国际上颇具代表性的四种高教质量保障模式之一。笔者试图对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形成及特征进行分析,对我国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启示性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桑宁霞  文伟斌  
中国终身教育立法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但立法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和基础。本文基于国际视野,借鉴国外终身教育法诞生的经验,分析我国终身教育立法需要夯实的基础条件,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推进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终身教育法更具操作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兴  
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十三章明确提出要"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那么,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如何采取具体措施才能有效保障战略的顺利实现呢?尽管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已经逐步完善,但仍有诸多亟需推进的工作。从现状看,当下有三个方面迫切需要加以重点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