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9)
2023(16150)
2022(13909)
2021(13281)
2020(10853)
2019(24799)
2018(24707)
2017(46367)
2016(25907)
2015(29088)
2014(28966)
2013(27548)
2012(25082)
2011(22657)
2010(22783)
2009(20931)
2008(20071)
2007(17487)
2006(15494)
2005(13749)
作者
(70491)
(58346)
(58031)
(55255)
(37001)
(27991)
(26363)
(22737)
(22440)
(20843)
(19878)
(19482)
(18379)
(18326)
(17981)
(17963)
(17662)
(17301)
(16689)
(16599)
(14510)
(14448)
(13872)
(13352)
(13048)
(13043)
(13020)
(12815)
(11739)
(11443)
学科
(88920)
经济(88782)
管理(75543)
(67711)
(58321)
企业(58321)
方法(39380)
数学(33439)
数学方法(32989)
中国(28734)
(27352)
(25173)
教育(23903)
(23257)
业经(21838)
(21478)
理论(19245)
(17295)
财务(17221)
财务管理(17187)
地方(16922)
企业财务(16290)
(16141)
贸易(16133)
农业(15867)
技术(15781)
(15733)
(15692)
环境(14955)
(14933)
机构
大学(355627)
学院(351074)
管理(134735)
(130906)
经济(127634)
研究(117786)
理学(116772)
理学院(115392)
管理学(113327)
管理学院(112654)
中国(82376)
(76354)
科学(71343)
(64255)
(57860)
(54535)
师范(54136)
研究所(52492)
中心(52458)
(52182)
(51087)
财经(50910)
业大(49595)
北京(48534)
(46232)
师范大学(44203)
(43156)
(42010)
教育(41887)
农业(39648)
基金
项目(239652)
科学(189933)
研究(183075)
基金(171447)
(147912)
国家(146568)
科学基金(125978)
社会(113871)
社会科(107542)
社会科学(107518)
(94234)
基金项目(90410)
教育(89949)
(80571)
自然(79901)
自然科(77978)
自然科学(77961)
编号(77010)
自然科学基金(76544)
资助(69172)
成果(65024)
课题(55207)
重点(54612)
(54268)
(51066)
(50401)
项目编号(47827)
教育部(47559)
(47544)
创新(46731)
期刊
(146297)
经济(146297)
研究(111673)
中国(75680)
教育(67709)
学报(53099)
(49731)
管理(49128)
科学(48760)
(46870)
大学(41673)
学学(37852)
技术(32397)
农业(32395)
(27718)
金融(27718)
财经(24751)
业经(24345)
经济研究(22611)
(21100)
问题(18215)
图书(17912)
职业(17256)
理论(16389)
科技(16199)
(16149)
(15791)
现代(15058)
实践(15019)
(15019)
共检索到518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斌  
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涉及不同层面权力的分配协调,在权力关系的重构中,需要对三种关系重新进行定义,即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和院系的关系。在权力关系明晰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的治理必将关注制度的调整与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联进  冒荣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8月研究高等教育制度的意蕴在于学术的创新、人才的创新、科研的创新,而学术、人才、科研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创新。高等教育制度逻辑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演绎着不同的神话:以英国为典型的高等教育制度演绎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樊琳  张卫刚  
本文就建立研究生教育收费机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研究生收费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如何合理实施研究生收费教育制度,特别是在收费原则和收费标准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研究生收费教育制度将有助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落实好相关的配套政策不仅有助于收费机制的建立,而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利华  陈敏  
本文从公平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收费制度虽然维护了教育市场公平,但也损害了教育社会公平。要做到两者的统一,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及健全的资助制度,尤其是贷学金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孙健  
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涉及范围从宏观国家体系到微观社会组织。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涉及不同层面权力的分配协调,属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适用于治理理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必要从治理的视角,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管理体制问题,完善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方蕾蕾  冯永刚  
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中,利益博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视角。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最终目标、实施过程、涉及主体都与利益博弈息息相关。通过利益博弈的视角,可窥见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与困惑,尤为突出的是对教育公平性的诘问、教育财政压力以及研究生职业发展的困境问题。为此,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未来发展应坚持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切实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完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模式:实现一元主导下的多元财政体系;丰富研究生职业发展路径:支持自主性并促进市场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欣  刘元芳  
从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稳定性、普适性、适应性的制度属性。指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存在着资格类质量保障制度和流程类质量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从选拔制度、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三方面出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以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成为构建我国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的必然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伟华  张海滨  董维春  
通过对近十余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扫描与问题探究,发现新时代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应实现由规模扩张的"量变"向提质增效的"质变"、"一部门多职能管理"的特殊化向"多部门趋同化管理"的资源融合共享和"一维学生身份"向"多维资源价值身份"转型。建议从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培养目标和教育管理的策略推进,强化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法治环境的政策保障等维度对新时代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制度重构加以探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飞中  刘洁  吕建新  
介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路径特点,表现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显著特征。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存在的政府意图表述模糊、投资主体权利落实不到位、筹资体系建设不完备等问题,认为应从强化收费制的导向意义、建立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差别化高校定价原则、真正发挥奖助体系的激励和保障功能、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经费筹措能力等方面入手,优化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矜  王晓莉  肖宝华  汪健  
在回顾美国大学研究生助教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视角,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实施"三助"岗位聘任管理、提升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对研究生"三助"制度进行系统化设计的思路:在强化研究生"三助"制度经济资助功能的同时,兼顾多样化的制度设计目标,包括促进教育机会公平、补充大学人力资源、培养研究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能力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韩双淼   傅浩东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考与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置分流机制与社会的人才筛选机制的功能逐渐减弱,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竞相通过考取研究生学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依据考研的规模和热度,将过去二十余年划分为“考研冷”“稳增长”“两连降”和“考研热”四个阶段,并运用教育分流机制的视角系统地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性质与功能的变迁。研究发现,“考研热”现象本质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考及其前置分流机制功能弱化的一种递延效应,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从选拔顶尖学术人才向选拔高层次就业人才转移,同时承担着高考后置、社会前置分流的功能,呈现出部分“类高考”的特征。这既是系统的教育分流机制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与产业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相适应的表现。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应当规范并重塑中考、高考、考研等重要分流机制的功能分工,将其放置在教育分流机制的整体性变迁之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维  周川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志友  仇苗苗  董维春  
基于传统研究生教育治理研究的分析,从政府"战略三角"模型的全新视角探究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路径,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实情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矩形"战略模型,即价值—支持—运作—创新。从战略视角解读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发现价值体系与支持体系不健全、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显不足等主要治理困境。对此,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战略建设过程中价值体系需要因时而进、支持体系旨在因需而实、运作能力做到因事而举、创新能力强调因势而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妍  
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理念和价值诉求与“善治”高度契合,以实现“善治”作为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的逻辑起点,提出数字技术具有为研究生教育治理“赋智”“赋权”“赋能”“赋信”等“应然”效用。但“实然”状态下,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存在工具理性僭越下价值理性难彰显、数字治理过程中制度保障难到位、技术系统限制下协同效应难发挥、多元冲突影响下治理效能难释放等现实困境。从“实然”到“应然”,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应回归“价值理性”,强调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夯实“数字底座”,增强数字治理的内生动力;破解“碎片问题”,提升数字治理的整体效能;加强“双轨规制”,推进数字治理的体制改革,以此构建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的良好生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洪捷  沈文钦  高耀  赵世奎  
研究生教育具有两层功能,一层是以国家需求为重心的上位功能,另一层是以区域和大学的需求为重心的下位功能,研究生教育治理需要兼顾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研究生教育需要新的治理思路,治理的关键路径是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具体政策选择是将过去只关注学术资质的"单一标准"改变为既关注学术资质也关注区域和大学自身发展的"两套标准",将现行的单级学位授权制度改为分级学位授权,实施培育授权制度。研究生教育治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生态化和去中心化这两大长远目标,使我国从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真正转变为研究生教育强国,从而为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最大规模的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