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0)
2023(10621)
2022(8981)
2021(8348)
2020(6723)
2019(14812)
2018(14552)
2017(27578)
2016(14891)
2015(16587)
2014(16169)
2013(14821)
2012(13124)
2011(11767)
2010(12005)
2009(11218)
2008(10646)
2007(9468)
2006(8244)
2005(7529)
作者
(38054)
(31666)
(31605)
(30094)
(19998)
(15056)
(14425)
(12044)
(11980)
(11200)
(10698)
(10626)
(9991)
(9856)
(9850)
(9737)
(9476)
(9415)
(9243)
(8909)
(7737)
(7665)
(7435)
(7220)
(7054)
(7039)
(7021)
(6976)
(6251)
(6158)
学科
管理(49586)
(45464)
经济(45367)
(42276)
(37615)
企业(37615)
(18532)
(18103)
方法(16941)
中国(14243)
数学(13855)
(13739)
数学方法(13557)
业经(13384)
(12959)
(12055)
财务(12016)
财务管理(11988)
(11716)
银行(11703)
企业财务(11395)
(11205)
体制(11098)
(10638)
金融(10635)
理论(9634)
(9445)
贸易(9440)
(9228)
(8878)
机构
学院(197203)
大学(194635)
(75499)
经济(73796)
管理(72951)
理学(62716)
理学院(61976)
研究(60975)
管理学(60777)
管理学院(60383)
中国(47907)
(41426)
(39428)
科学(34258)
财经(32004)
(29947)
(29052)
中心(28957)
(28557)
(26711)
师范(26450)
(25839)
研究所(25284)
业大(25121)
北京(24228)
财经大学(23947)
(23931)
经济学(23625)
(22863)
经济学院(21171)
基金
项目(130617)
科学(104085)
研究(101539)
基金(94057)
(80241)
国家(79527)
科学基金(69436)
社会(65415)
社会科(61845)
社会科学(61833)
(51741)
教育(49408)
基金项目(49160)
(43274)
自然(42503)
编号(42184)
自然科(41528)
自然科学(41519)
自然科学基金(40746)
资助(36702)
成果(35734)
(31133)
课题(30318)
重点(29742)
(29438)
(28530)
(27023)
(27008)
国家社会(26917)
大学(26702)
期刊
(87433)
经济(87433)
研究(59903)
中国(43181)
(35087)
教育(31131)
管理(29672)
学报(26976)
科学(25132)
(25074)
大学(22093)
(21023)
金融(21023)
学学(20626)
技术(17137)
农业(16733)
财经(16428)
业经(15251)
(14147)
经济研究(13916)
问题(10739)
财会(9963)
职业(9623)
(9602)
(9037)
会计(8903)
现代(8874)
科技(8580)
理论(8504)
商业(8034)
共检索到297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孟卫青  
小学生课后托管是一个日益引起广泛关注的公共问题。通过对广州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社会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课后托管社会需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儿童放学后仍偏于一种个体性的而非团体性的活动方式;课后托管的责任归属模糊,父母对依托公立学校的公益性课后在校托管服务有强烈需求,而学校教育人员对此存在明显的心理抵触,更希望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不同利益群体对儿童课后托管服务定位的主导性偏好仍是学业辅导,而忽略其课外教育功能。在治理视角下,完善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政府应将小学生课后托管定位为一项福利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领域;坚持以财政拨款支持的公立学校作为小学生课后托管体系的主要提供者;鼓励公益性组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庞超  
瑞典学童课后看护制度源于社会福利诉求,而近年逐渐转向教育关照,且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我国可参照瑞典经验,逐渐由政府统筹协调,为学生提供课后教育与看护服务,以解决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同时也能够为实施素质教育拓宽时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亦平  
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对国内大资管行业托管人制度监督功能进行分析,采用公募基金数据对托管人的监督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托管人的监督功能在有效降低激励(管理费率)条件下,能增进激励效果,具有显著改善资管行业治理结构、缓解资管市场委托—代理问题、增进资管市场效率的作用。基于此,应在国内大资管行业推行全托管,实现托管全覆盖,引入统一、规范、标准的托管人制度,以保障投资人财产安全和国家金融运行安全;管理人应加大托管集中度,以实现更好的内部治理规范,有效克服内部委托—代理问题及其风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首新   熊致墨   刘杨  
面对双职工家庭数量增加、“少子化”现象加剧、儿童放学后安全保障不足以及国际学业测评结果不理想等问题,日本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逐步推进课后服务。日本小学课后服务历经三个阶段:法制化阶段,将课后服务纳入基本法律体系,并逐渐形成课后服务福利事业;普及化阶段,一体化推进课后服务面向所有适龄儿童;“五年计划”阶段,将小学课后服务建设成为与正式教育平行共生的普及化教育事业,实现常态化。通过对日本“放学后儿童俱乐部”和“放学后儿童教室”两大类项目课后服务模式的分析,发现日本课后服务趋于稳定和完备,在多元化和一体化之间实现稳态发展,体现出支援制度依法健全化、联合“家校社”一体化、双重评价机制走向可持续化、师资专业且多样的课后服务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焦新颖  许玉兰  
本文从土地制度功能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思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利弊,认为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应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流转使用权。本文以鹿泉市"联民土地托管合作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亮  吴昭晖  
印度把基金托管人一般具有的基金资产保管和投资运作监督两个职能分开,分别由基金托管人(Custodian)和基金受托人(Trustees)承担。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敏  
受托管理人制度是基于债券持有人的分散化和高流动性而创设的,旨在借助专业化、独立性的第三方力量对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进行监督。但我国现行制度对受托管理人的角色定位及其相应的制度设计还存在着明显缺陷。我国理论界虽也认可受托管理人与债券持有人、发债公司之间的信托法律关系,具有信托的特点,但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认定债券持有人与受托管理人之间为证券托管关系的判例;我国现行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设计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上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受托管理人的资质条件、选任解任程序、受托管理费用承担和受托管理人报酬等方面。从美国信托契约法和日本公司法的经验及教训来看,我国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应当定位为信托法律关系中特殊的受托人,基于受托管理协议而对发债公司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债券持有人权利受保护的程度取决于受托管理人面临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我国公司债券法制完善要着力发挥受托管理人更为积极主动的功能,此次证券法的修改为此提供了契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原子茜  
民族地区小学课后服务模式的制度化关涉我国民族教育治理的稳步提升及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入手,厘清双减浪潮下的民族地区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执行机理。根据“正式规则—教育规范—民族文化—认知”的分析框架,对E市2所民族小学课后服务模式的制度化特征与生成逻辑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三重制度要素的共在与互构形塑了民族地区小学这一特定组织场域,构成了民族地区小学课后服务属己的行动逻辑,即双减政策划定了其制度化的规制性边界;学校场域惯习赋予了其制度化的约束性期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自觉提供了其制度化的意义性框架,从而推动制度要素和技术治理的联动优化,形成更加成熟健全的民族地区小学自主性生长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及本土化的教育资源释放,彰显独特的制度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东升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全国"一盘棋"角度加强学籍管理工作,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行政、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壁垒,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制度,建设互联互通的电子学籍平台,才能加快实现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传葵  
应该设计一种制度鼓励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经理人严格监管,否则就不如让托管人竞争产生以大胆行使其权力;基金经理人收费应更侧重于通过业绩报酬来激励经理人勤勉理财,现行基金经理人制度存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要重视防范和化解投资基金的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邵颖红  
托管人的职责是保护资产的安全,各国(地区)的法律一般强调基金资产的独立保管,特别是与管理人的资产要处于分离状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乔文豹  唐建辉  
德国企业托管制度及其借鉴乔文豹唐建辉企业托管是指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以契约形式所进行的部分或全部让渡,即企业法人主体通过契约形式的约定,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限内,将本企业法人财产全部或部分让渡给受托方,从而通过财产经营权和处置权的有条件转移,实现委托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鲜明  
基金托管人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承担着保管基金资产,监督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的职能。与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金托管人扮演着消极被动的角色,可以参考公司型基金的董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对基金托管人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云红  
我国基金托管人制度源于国外保管人制度,但在法律地位、独立性等方面和海外不同,并且在运行机制上也具有一定差异。实务中,我国基金托管人制度存在准入门槛高、独立性不足、投资监督性质不明、激励机制僵化等问题,有必要强化基金托管人制度,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