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79)
2023(24399)
2022(20853)
2021(19642)
2020(16507)
2019(37941)
2018(37505)
2017(70727)
2016(38849)
2015(43955)
2014(43856)
2013(43151)
2012(40397)
2011(36579)
2010(37173)
2009(34416)
2008(34279)
2007(30982)
2006(27596)
2005(24855)
作者
(113113)
(94187)
(93552)
(89324)
(60082)
(45229)
(42779)
(36679)
(35818)
(34152)
(32164)
(32031)
(30244)
(30179)
(29499)
(29108)
(28081)
(27737)
(27174)
(27157)
(23650)
(23383)
(22989)
(21554)
(21149)
(21103)
(21085)
(21067)
(19178)
(18916)
学科
(156307)
经济(156138)
管理(112508)
(106941)
(87762)
企业(87762)
方法(65550)
数学(55955)
数学方法(55134)
中国(47614)
(45569)
(41623)
业经(35888)
地方(35568)
(35286)
(32457)
(30415)
贸易(30393)
农业(30125)
(29483)
(27477)
银行(27412)
理论(26677)
(26215)
技术(26213)
(25519)
金融(25515)
(25026)
财务(24924)
(24873)
机构
大学(549530)
学院(548635)
(219955)
经济(214923)
管理(208641)
研究(193306)
理学(177458)
理学院(175388)
管理学(172043)
管理学院(171039)
中国(149259)
(119857)
科学(119139)
(104686)
(99187)
(93488)
研究所(89436)
中心(88239)
(85485)
业大(81433)
财经(80965)
北京(77217)
(75661)
师范(74947)
(73399)
农业(72571)
(70610)
(68639)
经济学(65576)
师范大学(60052)
基金
项目(360006)
科学(281462)
研究(263804)
基金(257914)
(225773)
国家(223847)
科学基金(190447)
社会(164092)
社会科(155159)
社会科学(155118)
(140848)
基金项目(135168)
自然(123447)
教育(122813)
自然科(120519)
自然科学(120487)
(119115)
自然科学基金(118323)
编号(108404)
资助(107041)
成果(90399)
重点(81545)
(78997)
(78542)
课题(76646)
(75193)
创新(69961)
科研(68559)
教育部(67413)
国家社会(66952)
期刊
(252433)
经济(252433)
研究(167673)
中国(119488)
学报(88521)
(85607)
(82110)
科学(80955)
管理(79351)
教育(70408)
大学(67084)
学学(62366)
农业(58019)
(55053)
金融(55053)
技术(49899)
业经(41591)
经济研究(39885)
财经(39758)
(34234)
问题(32799)
(31770)
图书(31493)
(27357)
技术经济(26821)
(26394)
科技(26134)
理论(25259)
统计(25051)
资源(24236)
共检索到851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亮  陈劭锋  刘扬  
以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对深圳、桂林、苏北、太原四地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并剖析现阶段治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及其背后原因。研究发现,政府主导带来的资源聚集优势是我国治理体系的显著特征,由此引发的路径依赖则造成了方案缺乏内生性与持续性、市场与社会等主体的制度执行能力较弱的局面。为此,须在健全相关制度与体制机制的条件下构建差异化的多元治理模式。即构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与社会作用的经济治理体系,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也要从增强法治意识、加强企业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增加资金投入、优化课程设置与培训等角度提高多元主体的制度执行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韫频  黄小芬  陈伟  高崇博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以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为目标,根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点,结合湖北特色禀赋和现实需求,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的SD模型,预测湖北省创建议程创新示范区核心指标演进趋势,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预测期内,湖北省GDP、水资源总量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但高新技术贡献率、水环境保护、科技人力资源增长相对缓慢。对照预测分析,从科技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贡献、水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并以吴县市为例 ,探讨吴县市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并依据其评价结果提出建设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川  
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中非农业合作新阶段的标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上,本文分别从项目实施进度、实施内容、所取得成就、可持续发展探索等方面研究了首批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实施状况,并分析了这些农业中心面临的目标定位、资金、土地、沟通、项目监测评价等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目标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鼓励有实力和能力的单位组成联合体共同实施项目,建立援非签证、种子(苗)等绿色通道和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健全金融保障机制和监督评价系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万波  王永平  
本文探讨了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两大基础工程建设”的弱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约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并提出了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对策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涂端午   焦艺鸿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行动。“确保全纳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是该议程第4项目标(简称SDG4),涉及初等和中等教育、幼儿发展与学前教育等11项监测指标。我国学前教育入学率、中小学最低数学技能的获得比例、中学前阶段教师合格率等指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SDG4达成度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前列。我国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强国建设中需要面对发展中国家学习贫困率剧增,高素质人口比例有待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与美西方的教育援助竞争日趋激烈,讲好中国对全球SDG4贡献故事缺乏系统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教育保障待加强,国际话语权有待提升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快构建人才双循环新格局,提升教育强国指标监测的国际可比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教育内涵,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可持续发展,推进教育援助数字化,讲好中国SDG4贡献故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振芳  张亮  
提升生态功能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更好发挥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间尚未形成协调发展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筹资模式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尚未建立、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总体看,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显不足。未来应支持生态功能区建立良好的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对生态功能区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交易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振芳  张亮  
提升生态功能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更好发挥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间尚未形成协调发展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筹资模式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尚未建立、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总体看,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显不足。未来应支持生态功能区建立良好的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对生态功能区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交易机制、提升生态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贤刚  周海林  
全球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环境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环境和谐与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环发合作深入开展,各个国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全球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经济、环境与社会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全球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翔  胡培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来构建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技术溢出效应测定模型,基于此,选取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作为典型实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金牛区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技术溢出水平,技术发展水平稳定且有增长的趋势。通过对FDI占全部投资总额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科技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技术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目前,区内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对技术水平均有正向显著效应,而科技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区内技术溢出效应有所显现,但尚不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婉飞  周天斌  高尚全  
新世纪我国全力推进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本文从经济、资源、制度、教育、生态环境入手剖析了当前影响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认为 :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舆论的手段 ,进行科技与文化的整合、政府与公众的整合、自然与社会的整合 ,并最终落实在以民为本的民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涛  李云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持续快速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提升,在世界贸易的排名不断上升。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名列世界第34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菊香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农村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 ,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家经济存在的根本。在城市化趋势的辐射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化也在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相对说来是个薄弱环节 ,在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双重压力下 ,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 ,这已严重威胁着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此 ,应注意保护农村环境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