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8)
2023(16665)
2022(14049)
2021(13229)
2020(10866)
2019(24624)
2018(24939)
2017(48069)
2016(26332)
2015(29784)
2014(29702)
2013(28969)
2012(26350)
2011(23900)
2010(24170)
2009(22635)
2008(22050)
2007(19694)
2006(17832)
2005(15792)
作者
(74931)
(62008)
(61750)
(58793)
(39123)
(29710)
(27973)
(24401)
(23504)
(22083)
(20869)
(20849)
(19481)
(19437)
(18910)
(18862)
(18523)
(18279)
(17739)
(17688)
(15530)
(15401)
(14909)
(14287)
(14050)
(13972)
(13885)
(13706)
(12524)
(12251)
学科
(106239)
经济(106043)
(77771)
管理(72067)
(56517)
企业(56517)
(51601)
方法(44065)
数学(36744)
数学方法(36353)
农业(34187)
中国(32217)
业经(30407)
(25701)
(23187)
地方(21681)
(21072)
(18681)
贸易(18671)
理论(18480)
(18175)
(17223)
(17196)
银行(17185)
(16563)
(16537)
(16444)
技术(16271)
环境(15632)
(15588)
机构
学院(375109)
大学(372521)
(149166)
管理(147610)
经济(145851)
理学(127665)
理学院(126334)
管理学(124201)
研究(123692)
管理学院(123537)
中国(94083)
(79194)
科学(75569)
(73150)
(68956)
(61596)
业大(58705)
中心(56601)
农业(55923)
研究所(55684)
(55488)
财经(54732)
(50946)
师范(50548)
北京(49773)
(49625)
(45086)
(43922)
经济学(43266)
师范大学(40314)
基金
项目(249597)
科学(196047)
研究(188906)
基金(179009)
(154269)
国家(152833)
科学基金(131157)
社会(119273)
社会科(111985)
社会科学(111952)
(98436)
基金项目(95265)
教育(86329)
自然(82323)
(81602)
编号(80662)
自然科(80322)
自然科学(80305)
自然科学基金(78861)
资助(71902)
成果(66078)
重点(55277)
(55251)
课题(54508)
(53988)
(51643)
国家社会(48062)
创新(48038)
项目编号(47845)
教育部(47315)
期刊
(172384)
经济(172384)
研究(112053)
(74067)
中国(73969)
学报(58011)
科学(54101)
管理(51638)
(50280)
农业(50176)
教育(46076)
大学(45082)
学学(42331)
(35673)
金融(35673)
业经(33489)
技术(32253)
财经(26255)
经济研究(25519)
问题(24107)
(23518)
(22350)
图书(19558)
(19393)
理论(18378)
技术经济(17856)
科技(17756)
现代(17623)
商业(17012)
实践(16802)
共检索到555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超  
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全面提升国家各方面、各领域的治理能力,整体而言,需重点解决农村社会治理“短板”。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依靠法治化为推进手段,通过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机制等,保障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洁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对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相对缓慢,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农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相对淡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完善相应法律体系,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宁  
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更高效地回应农村社会治理的现实诉求,是在乡村振兴目标下加强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应积极培育农村社会的法治文化环境,提升司法公信力与执行力,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为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桂林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制化发展至关重要,在法制化建设的道路上,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阻碍。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李长健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基于社区发展的视角》(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书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的引导下,充分揭示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的问题,包括农民权益保护、金融改革、土地管理、农村矛盾纠纷化解以及环境保护等,针对每个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全书共分为七个方面,包括农村社区发展基础理论、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发展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法、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村矛盾纠纷化解、农村社区发展与其他法治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丽  
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的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治理体系不完善、基层政府行政权力垄断、基层自治能力不足和村民缺乏法律意识等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炜达  李鑫  赵欣云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既是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实践,也是支撑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举措,其生成逻辑具有多重向度。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群体法治意识淡薄、司法资源供给不足等诸多障碍。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以权力规制、权利保障为核心,夯实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基础,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法治理念培塑,籍以助推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向纵深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润国  姜庆志  李国锋  
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贯彻政策措施、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社会改革的"最后一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野下审视当前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弊端和未来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当前情况而言,社会矛盾叠加的激增、基层政府行政的内卷化、社区治理的制度化不足、社区治理资源保障不足、社会组织力量薄弱是制约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挑战,创新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现政府管理与自治的有效衔接、提高社区治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水平、加强社区治理体系运行的资源保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是必由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鹏  李明修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心。本文通过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现状,分析其治理法治化不足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有效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索金龙  
农村财务管理是乡村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和全局,深入理解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农村财务管理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坚持依法治理、系统优化、技术支持等原则。积极化解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不强导致的基础工作薄弱、现行财务审计监督存在不足等妨碍农村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以财务管理教育培训等夯实财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和信息技术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效应。只有这样,农村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方可得到持续而有效的提升,为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的探索努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凤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始终发挥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关键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既能有效保障乡村治理体系的规范、协调、系统,也能有效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形成人民群众普遍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局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琴  李昆泽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显性债务不断增加,隐性债务化解困难的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主要在于失衡的央地财政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虽然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无法满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可以在总结梳理国外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以法治化的方式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责事项进行划分,实现分权治理。地方政府与债务治理有关的法治建设重点应当放在平衡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上。在明确赋予地方政府自主和独立的财政地位后,应当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债务余额管理和债务重整管理等制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施生旭  郑逸芳  张婉贞  
农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点应在农村,而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管理法治化"建设目标,研究对农村的社会管理法治化模式进行考察探究,并以闽北"约法治村"为例,对其"约法治村"的运行机制进行剖析,阐释了约法治村的概论及其模式的优越性,论证了法治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指出了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农村社会管理法治化实践路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建军  刘明宇  
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指通过法治的社会治理,既要服从善治理念抑或更好生活的需要,也要遵循包括法治在内的各种公共事务的属性和规律。在新时代的背景条件下,社会治理法治化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扩大民众的参与,改善社会治理的力量体系,通过依法治理、程序治理与责任治理的路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家字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乡村法治化也面临着治理主体断层,机制不健全以及法治土壤不成熟的困境。倡导多元化治理机制,强化法治制度保障,优化法治环境并改善治理主体机制才能达成良法善治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张文艳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三治融合”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遵循,是农村三治的科学支撑。应以具体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为突破口,发挥法治、德治、自治的协同效力,强化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效能建设,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权力监督与司法救济体系,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