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2)
2023(12669)
2022(10854)
2021(10339)
2020(9101)
2019(20815)
2018(20335)
2017(39653)
2016(21489)
2015(23969)
2014(23824)
2013(23171)
2012(21368)
2011(18868)
2010(18624)
2009(17278)
2008(17444)
2007(15571)
2006(12938)
2005(11571)
作者
(58516)
(49040)
(48577)
(46648)
(31023)
(23348)
(22815)
(19339)
(18550)
(17407)
(16661)
(16388)
(15262)
(15259)
(15173)
(15127)
(15016)
(14593)
(14116)
(13918)
(11965)
(11864)
(11754)
(11234)
(11139)
(11031)
(10805)
(10692)
(9870)
(9663)
学科
(82896)
经济(82809)
管理(67060)
(65443)
(54461)
企业(54461)
方法(43921)
数学(39196)
数学方法(38711)
(30603)
中国(22082)
(21211)
(20720)
财务(20675)
财务管理(20620)
企业财务(19693)
(17502)
业经(17419)
(15961)
贸易(15957)
(15587)
(14897)
银行(14871)
(14743)
地方(14294)
(13832)
农业(13628)
(13490)
金融(13487)
理论(13058)
机构
大学(295321)
学院(294000)
(121035)
管理(119462)
经济(118606)
理学(103283)
理学院(102280)
管理学(100556)
管理学院(99994)
研究(90502)
中国(73872)
(61578)
(60454)
科学(53979)
财经(48249)
中心(45029)
(44810)
(43900)
(43883)
(43113)
业大(41943)
研究所(39652)
经济学(37512)
北京(37438)
财经大学(36144)
农业(35183)
(35047)
师范(34673)
经济学院(34167)
(33999)
基金
项目(199113)
科学(157494)
基金(146592)
研究(145013)
(126813)
国家(125797)
科学基金(109356)
社会(92816)
社会科(88112)
社会科学(88090)
基金项目(77570)
(76922)
自然(71397)
自然科(69786)
自然科学(69766)
自然科学基金(68530)
教育(67509)
(64937)
资助(60598)
编号(59093)
成果(47582)
(45203)
重点(44372)
(41895)
(40793)
教育部(39425)
科研(39238)
创新(39171)
课题(39081)
国家社会(38767)
期刊
(124152)
经济(124152)
研究(83165)
中国(52755)
(52432)
学报(43110)
管理(41634)
科学(39474)
(38656)
大学(33502)
学学(31631)
(30749)
金融(30749)
技术(26070)
农业(25922)
教育(25632)
财经(23617)
经济研究(20240)
(20046)
业经(19549)
问题(16487)
财会(16379)
统计(15612)
理论(14916)
技术经济(14794)
(14295)
(14260)
会计(14211)
(14103)
(13867)
共检索到42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姝黛  孙琳  
本文使用2002~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分析各国政府治理能力对公共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有助于债务规模的控制,这种控制作用在基期实现治理盈余的国家更为显著。政府治理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木桶效应:治理能力的财政绩效会受到最薄弱治理环节的影响。当前的政府治理改革不存在统一路径,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优先改善当期治理赤字项目。为了强化债务风险控制,中国应加强问责与监督机制的建设,提高财政透明度,重构财政约束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周欣  王弟海  高司民  
近年来,政府债务问题持续引起各界关注。本文从财政分权、政府会计制度与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出发,结合"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和"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31个样本国家200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改革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影响,并分别检验了不同综合治理水平国家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一国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政府债务风险增长水平越高;(2)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记账基础改革在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共同作用下,对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落实并细化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加快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进程,确保政府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构建债务管理和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衔接机制,全面反映政府财力结构和科学核算财政来源,完善财政资金约束制度体系;结合国际通用债务负担指标,科学设计政府财政纪律标准,积极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披露公开工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桑宁  
近年来,世界各大经济体的政府债务规模和赤字水平持续上升,我国的名义财政赤字与实际财政赤字的差距和政府债务规模也呈现出扩大趋势。本文采用1991—2015年全球45个国家的数据,试图发现中期预算与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对政府债务控制的作用路径及协同效应。本文认为,中期预算与权责发生制对政府债务的控制有直接约束和间接约束两种路径。两者的直接约束表现为通过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降低财政赤字水平,而间接约束表现为通过增强政府财政透明度提高债务风险防范能力。两者对政府债务的控制在短期内以间接约束为主,在长期内以直接约束为主,并具有长期协同效应。本文的政策建议是:(1)在构建政府债务控制机制时,应进一步明确我国中期预算实施的路线图,并与政府会计改革以及政府绩效评价相衔接;(2)在改革的次序上,应螺旋式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与中期预算阶段晋级,构建债务风险有效约束环境,扩大协同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宇  王群利  
近年来,许多国家政府债务快速增加,债务风险明显上升,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对发达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政府债务风险攀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20个发达国家作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政府债务风险越高;银行危机明显提高政府债务风险;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政府债务风险越低。为此,建议我国政府及早采取措施防止人口老龄化带来政府债务风险上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应敏  杨野  陈文川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广为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3年我国31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审计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以期找到规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大;审计监督力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受审计监督的制约,即审计监督对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风险较高地区增加审计投入力度、在风险较低地区增强审计问责力度,更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结果为确立国家审计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定位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琦  何宜庆  
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及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技术剖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系统中的多重反馈关系,并构建了财政收入、地区GDP、城镇化水平、地方政府投资额、地方债务规模、债务风险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利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显示全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对可控,并且在后期有不增反降的趋势,但是各地区分化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参数调控结果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及预警机制、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抵抗风险的能力、完善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透明化和规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琦  何宜庆  
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及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技术剖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系统中的多重反馈关系,并构建了财政收入、地区GDP、城镇化水平、地方政府投资额、地方债务规模、债务风险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利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显示全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对可控,并且在后期有不增反降的趋势,但是各地区分化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参数调控结果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及预警机制、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抵抗风险的能力、完善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峰  赵焱  
文章在构建一个局部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50个国家(地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政府债务对财政支出乘数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的经验证据。结果表明:(1)政府债务会显著影响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随着政府债务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趋于减弱。尤其是在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政府债务作用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突破88%的阈值后,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会在低债务国家和高债务国家之间发生非常迅速的逆向转换;(3)对中国这样的低债务国家,顺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祁毓  杨春飞  
将日趋严峻的全球债务风险问题和收入不平等问题结合,有助于从经济社会多维视角理解公共债务的风险"内涵",深化和丰富收入不平等财政干预机制的"内容"。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可能机制,基于全球1980年至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到了与研究假说一致的公共债务分配效应证据。研究发现,公共债务加剧了各国内部的收入不平等,选择多种公共债务指标和收入不平等指标得到的结论依然稳健,金融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债务影响收入不平等两个重要的传导机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生的收入差距抑制效应并不能扭转总体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公共债务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在发达国家和高税制累进度国家会得到缓解,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管控公共债务的"社会风险"、缓解财政干预机制的分配扭曲效应,需要适当降低公共债务规模,规范公共债务用途、优化公共债务结构、提高公共债务的使用绩效,提高税制累进度,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借用还"机制,扩大公共债务的分享受益范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东霞  易顺  
文章运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和世界上36个国家(20个发达国家和16个发展中国家)1983-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跨国研究,通过建立变系数面板模型并结合可支配收入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政府支出和私人消费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而言,样本国家的政府消费支出与私人消费成互补关系,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影响私人消费的主要因素,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开放程度和失业率)对消费的影响在统计上很不显著。为了扩大消费,中国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切实解决民生基本难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文川  杨野  白佳明  余应敏  
政府债务审计通过信息收集、评估、分析与报告等方式建立较为全面的预警机制,已成为我国政府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重要治理手段。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6年30个省级政府债务数据,考察了政府债务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债务审计后,显性地方政府政府债务风险显著地下降,但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等隐性融资举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反而显著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政府审计强度越大、官员晋升激励越弱、地区腐败程度越低时,政府债务审计对显性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功能越好,但对隐性地方债务没有起到作用。本文实证验证了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效用,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研究,也为加强政府审计监管力度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以财政分权改革为契机,选择中国2000—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两者的交互项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只是因为地区的差异而表现出促进效果的不同。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继续完善财政分权改革的措施,为各地政府搭建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助推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长平  胡俊  
从政绩考核的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动力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作出模型假设,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的内在机理。在对中部六省地方债务规模估算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单方程回归模型,利用中部六省2001-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来自于地方政府内部的政绩考核机制产生的激励作用使政府官员具有不断增加投融资的偏好,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处于不断扩张的境地。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政绩考核下的政治激励使得地方政府更加偏好"借钱",作为政绩考核的量化指标GDP对地方债务规模具有强烈的扩张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克竞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相关热议已成为当前深化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与经济增长方式的焦点话题。现有文献虽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风险、制度设计和国际比较等方面多有论述,但多限定于单因素、局部、短期、静态的规范分析或实证检验,较少将地方政府债务各主要成因纳入一个长期动态模型中展开彼此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2000-2012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由地方政府负债、地方公共预算收支缺口、地方政府性投资支出、地方财政民生支出、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地区城镇化水平六个主要变量组成的VAR或VEC模型,重点分析现行地方财政体制、经济增长模式、民生支出压力、土地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