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8)
2023(15672)
2022(13695)
2021(12780)
2020(10774)
2019(24600)
2018(24251)
2017(47524)
2016(25726)
2015(28897)
2014(28764)
2013(28267)
2012(25816)
2011(23257)
2010(23347)
2009(21786)
2008(21627)
2007(19141)
2006(16883)
2005(15311)
作者
(72446)
(60089)
(59676)
(56919)
(38516)
(28772)
(27306)
(23449)
(23120)
(21689)
(20797)
(20266)
(19108)
(18952)
(18649)
(18622)
(17905)
(17691)
(17352)
(17320)
(14799)
(14613)
(14485)
(13647)
(13541)
(13402)
(13336)
(13314)
(12193)
(11603)
学科
(101894)
经济(101743)
管理(80903)
(77380)
(65166)
企业(65166)
方法(49072)
数学(42669)
数学方法(42253)
(30841)
中国(27488)
(26301)
(25293)
业经(23563)
(19919)
财务(19844)
财务管理(19795)
(19516)
银行(19478)
(19217)
企业财务(18890)
(18849)
金融(18845)
(18836)
贸易(18823)
地方(18557)
(18429)
(18226)
理论(17431)
农业(16886)
机构
大学(367981)
学院(363488)
(148677)
管理(148636)
经济(145435)
理学(127842)
理学院(126539)
管理学(124589)
管理学院(123911)
研究(116632)
中国(93942)
(77570)
(74983)
科学(67658)
财经(59319)
(56527)
中心(54796)
(53977)
(53517)
(52971)
研究所(50688)
业大(50193)
北京(49233)
经济学(45674)
(45524)
师范(45127)
财经大学(44506)
(43407)
(42269)
经济学院(41296)
基金
项目(244537)
科学(193853)
研究(182084)
基金(180005)
(154387)
国家(153138)
科学基金(133600)
社会(116778)
社会科(110659)
社会科学(110633)
基金项目(95064)
(93417)
自然(85751)
教育(83812)
自然科(83759)
自然科学(83743)
自然科学基金(82280)
(78372)
资助(74631)
编号(73974)
成果(60816)
(55421)
重点(53633)
(51164)
课题(50219)
(50036)
(48944)
教育部(48656)
国家社会(48188)
创新(47742)
期刊
(161684)
经济(161684)
研究(113062)
中国(70598)
(58353)
管理(55086)
学报(52786)
科学(48902)
(47874)
(43552)
金融(43552)
大学(41452)
教育(38976)
学学(38828)
农业(31950)
技术(30635)
财经(30076)
(25461)
经济研究(25305)
业经(25229)
问题(20641)
理论(19994)
图书(18357)
实践(18183)
(18183)
技术经济(17277)
科技(16359)
现代(16235)
(16126)
(16105)
共检索到542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彭  王飞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平台治理的理论提出网贷平台风险发生机制,即平台治理的缺失以及治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爆发。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规模控制能力、匹配效率、实力储备、产品设计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针对网络借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的验证结果表明各网贷平台之间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差异明显,符合当前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具有良好的解释性。此外,对问题平台的分析发现基于网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指数能够追踪和反映动态的平台治理状况并提前数月捕捉到平台的异常,能够对网贷平台问题的集中爆发提前做出预警,在有效降低投资人损失的同时警示运营商。因此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实时监控、提前预警这一全新的P2P监管思路,在实际操作层面为规范平台经营以及保护投资人权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彭  王飞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平台治理的理论提出网贷平台风险发生机制,即平台治理的缺失以及治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爆发。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规模控制能力、匹配效率、实力储备、产品设计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针对网络借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的验证结果表明各网贷平台之间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差异明显,符合当前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具有良好的解释性。此外,对问题平台的分析发现基于网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指数能够追踪和反映动态的平台治理状况并提前数月捕捉到平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会娟  廖理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技术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信用是影响P2P网络借贷交易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缺少高度透明的个人信用体系,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完全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做出。本文基于"人人贷"的数据,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信用评级越高,借款成功率越高且借款成本越低。进一步分析认证指标和认证方式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借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工作认证、收入认证、视频认证和车产、房产认证等认证指标。另外,相比单纯的线上信用认证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信用认证方式更能提高借款成功率并降低借款成本。本文的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天骄  李亘  
近年来,网贷平台因其脆弱的风控能力及较强的借贷风险正逐渐成为金融体系内不容忽视的风险诱发源头,因此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网贷平台风险进行监测,促进网贷平台行业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50家P2P网贷平台为样本构建了P2P网络借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风险综合值,并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了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实际输出结果和期望输出结果来评价利用神经网络进行风险预警的准确率。最后有针对地提出P2P网络借贷风险预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武军  冯雪岩  
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交易中介,体现出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那么,P2P网络借贷平台是否存在双边市场的显著特征"网络外部性"呢?本文选取了国内代表性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负的自网络外部性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同时显著存在,验证了P2P平台的"双边市场"属性。据此,文章指出,P2P网络借贷平台应以双边市场理论为指导,注重平台的价格总水平和优化价格结构,充分发挥交叉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作用,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做强;同时完善征信机制,提升平台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有效规避自网络外部性的负反馈作用,促进平台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淑琴  郑佳豪  王江杭  
基于信用中介化与流动性风险恶性循环机制的理论分析,对网络借贷出借行为结构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逻辑回归(Logit)模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借款信息变量的借贷策略效应,通过大数据决策树算法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预警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中介化融资风险市场系统化效应显著,第三方大数据风险监测与预警有利于规制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中介化下的主体融资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应该定位为信息中介。为了回归这一定位,增强平台性质"变异"过程中第三方风控预警能力,必须落实平台信息中介政策,严惩信用中介化网络借贷平台;实行行业数据共享,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构建信贷市场有序化发展的良性契约基础;加强金融风险教育,建立政府—平台—主体"三位一体"的风险规制体系,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平台动态监管预警机制,建立良好、有序的网络信贷市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陈玉路  
基于410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数据,以2017年前3次出台的监管政策为切入点,采用面板回归、门槛回归、分位数回归、系统GMM和差分GMM模型探究了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监管政策出台对投资者信心、平台竞争力以及二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异质性对投资者和平台竞争力以及二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面对行业政策不确定风险,新投资人更加敏感,老投资人更加稳健,二者都具有较强流动性偏好;行业监管政策对平台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平台竞争力与投资信心之间有双向因果关系,在不同政策冲击下,老投资者投资信心与平台竞争力双向因果关系更加稳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崔婷  刘家麒  魏章进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对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模型研究和实证检验,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典型网络借贷平台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存在交叉网络外部性;且相比出借人而言,借款人是"鸡与蛋"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本文构建了关于网络借贷行业的竞争性双边市场模型。我们发现的证据表明,出借人会寻求高利率的投资标的,借款人会寻求低利率的资金。同时,网络借贷平台上双边用户的数量与用户规模、撮合利率、交易量、借款期限等有关。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关键在于拓展借款人市场和平台交易规模,从而提升双边用户的外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峰  
在P2P网络借贷模式中,不同的借款人个人特征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利用中国P2P企业"人人贷"的数据,本文探讨了婚姻在网络借贷市场中的信用识别价值。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婚人士,已婚人士的借款成功率更高,同时贷款违约率也更低。同时,不同特征的人结婚,对于提高自己信用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具体而言,对于提高借贷信用而言,男性结婚不如女性结婚;高年龄借款者结婚强于年轻人结婚;高学历借款者结婚不如低学历借款者结婚。但对于借款违约率,不同特征借款者结婚的影响差异不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峰  
在P2P网络借贷模式中,不同的借款人个人特征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利用中国P2P企业"人人贷"的数据,本文探讨了婚姻在网络借贷市场中的信用识别价值。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婚人士,已婚人士的借款成功率更高,同时贷款违约率也更低。同时,不同特征的人结婚,对于提高自己信用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具体而言,对于提高借贷信用而言,男性结婚不如女性结婚;高年龄借款者结婚强于年轻人结婚;高学历借款者结婚不如低学历借款者结婚。但对于借款违约率,不同特征借款者结婚的影响差异不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纪金言  邓伟平  
使用改进的CRITIC法对我国54家P2P网贷平台风险进行评价,发现2015年5月—2016年8月样本平台风险得分和风险评级均处于严峻的低水平状态。通过横纵向差异比较,可以得出不同特征的平台在风险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面板模型检验显示:股东背景、注册资本和运营时间对风险得分有正向影响,平均收益率则是负向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纪金言  邓伟平  
使用改进的CRITIC法对我国54家P2P网贷平台风险进行评价,发现2015年5月—2016年8月样本平台风险得分和风险评级均处于严峻的低水平状态。通过横纵向差异比较,可以得出不同特征的平台在风险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面板模型检验显示:股东背景、注册资本和运营时间对风险得分有正向影响,平均收益率则是负向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红枫  徐瑞峰  
本文基于"人人贷"平台的历史数据,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率定价,结果表明:仅有12.18%的贷款项目利率定价基本合理;高信用等级贷款项目利率大多被高估,低信用等级贷款项目利率大多被低估;利率被低估的借款人所属行业大多为低端服务业及其它聘用人员流动性较强的服务行业,利率被高估的借款人所属行业则大多属于农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他行业理论利率与真实利率差异不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春英  张佳睿  
伴随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网络借贷平台涉嫌诈骗、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的成熟网络借贷平台也出现亿元规模的坏账。对其实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构建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规范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内而外进行构建和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的风险控制主要从发展理念、技术研发、风控手段等方面着手;外部风险控制体系则包括监管体系和自律体系的完善,以保障其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德珠  陈霄  
就信息不对称程度而言,P2P网贷市场可能比传统金融市场更为严重。该市场的长期发展,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手段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能力。本文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网贷平台"人人贷"2012年3月到2014年12月间的170817笔订单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网络借贷市场中借款描述的标点和字数所起到的产生增量信息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借款订单中借款描述的标点数每增加10个,借款成功率就会相对降低8%,而借款成本则会降低0.51%。(2)字数每增加10个,那么借款成功率就会相对提高2.3%,但是借款成本会提高0.28%。(3)标点数和字数对还款表现并未能产生显著的增量信息。上述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能够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