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43)
2023(20638)
2022(17703)
2021(16577)
2020(13784)
2019(31747)
2018(31200)
2017(59762)
2016(32287)
2015(36152)
2014(35848)
2013(35246)
2012(32551)
2011(29441)
2010(29483)
2009(27065)
2008(26741)
2007(23451)
2006(20832)
2005(18902)
作者
(91383)
(76117)
(75404)
(71793)
(48473)
(36186)
(34378)
(29734)
(28859)
(27098)
(25866)
(25773)
(24196)
(24149)
(23546)
(23413)
(22630)
(22164)
(21851)
(21760)
(19082)
(18547)
(18301)
(17333)
(16995)
(16875)
(16815)
(16622)
(15233)
(14974)
学科
(134041)
经济(133875)
管理(97898)
(92447)
(77133)
企业(77133)
方法(56881)
数学(49215)
数学方法(48613)
中国(39481)
(37690)
(36438)
业经(31135)
(29606)
地方(29129)
(26384)
(24685)
贸易(24667)
(23970)
农业(23953)
(23705)
财务(23618)
财务管理(23563)
企业财务(22454)
(22392)
银行(22341)
(21372)
金融(21368)
(21363)
环境(20985)
机构
大学(456613)
学院(453486)
(188362)
经济(184495)
管理(178326)
研究(156615)
理学(153582)
理学院(151884)
管理学(149314)
管理学院(148486)
中国(120303)
(98446)
科学(93328)
(89625)
(77776)
(70956)
中心(70715)
财经(70418)
研究所(70254)
(66630)
业大(64428)
(64146)
北京(62813)
(59781)
师范(59196)
(57332)
经济学(57289)
农业(54987)
(53614)
财经大学(52419)
基金
项目(305176)
科学(241609)
研究(225100)
基金(223135)
(193959)
国家(192351)
科学基金(165840)
社会(143976)
社会科(136533)
社会科学(136501)
基金项目(117215)
(116900)
自然(106309)
自然科(103866)
自然科学(103842)
教育(103410)
自然科学基金(101977)
(98707)
资助(92199)
编号(91140)
成果(74679)
重点(68482)
(68314)
(66837)
(63263)
课题(62856)
国家社会(59928)
创新(59137)
教育部(59127)
科研(58078)
期刊
(209867)
经济(209867)
研究(139143)
中国(92104)
(70131)
学报(68892)
管理(68098)
(65031)
科学(64916)
大学(53646)
教育(50625)
学学(50285)
农业(44765)
(43175)
金融(43175)
技术(39657)
财经(34957)
经济研究(34023)
业经(33847)
(29997)
问题(27064)
(23607)
图书(22797)
(21720)
技术经济(21712)
理论(21125)
科技(20949)
(20684)
世界(20403)
现代(20110)
共检索到684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舒谦  陈治亚  
本文构建了一个交互效应模型,研究了中国制造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研发投入的交互效应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能促进经营业绩提升,但是这一过程会受公司治理结构制约,其中:股权集中度达到一定的水平时,研发投入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都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恒正向的影响;而股权制衡程度与研发投入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同时,治理结构与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在国企与非国企有显著的差异,其中股权集中度、机构持股有助于增加国企的研发投入,但是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显著;而高管持股交互项在国企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强  陈松  
董事会运作在公司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公司利用研发投入提升绩效的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针对2004~2007年634家中国制造业样本上市公司,考察了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对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的调节效应,研究董事会运作和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是怎样影响公司绩效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本期的公司价值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对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随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反而减弱;研发投入比公司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大,即"质"比"量"对公司价值贡献大;从制造业上市公司行业看,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存在行业性差异,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制造行业,其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屈海涛  赵息  
以2011-201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CEO权力结构,然后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企业CEO权力结构和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CEO组织结构权力和能力权力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CEO所有权权力对研发强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监管机制虽然对研发强度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不够显著。这表明,要使研发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必须结合CEO权力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伟真  高小平  左爱军  牟小容  
本文采用2010-2012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考察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间的互动机理,检验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两者都有显著负向影响;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在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宏明  黄一  
本文选取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公司治理与审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与审计绩效呈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审计绩效呈正相关,内部人控制度对审计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影响不明显。因此要提高审计绩效,应该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入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江燕  
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本文以制造业7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公司R&D投入与企业业绩及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作用及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偏低,R&D投入明显不足,但R&D投入强度在2007~2009年3年中逐年上升。企业当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滞后一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滞后两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建琼  何静谊  
笔者以深、沪两市制造业2005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独立董事比例正相关,与资产规模负相关,与是否两权分离、净资产收益率无明显相关性;国有控股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较差;每股收益与政府所得贡献率正相关,而与供应商所得贡献率负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卓  宁向东  
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可使企业的研发投入处于最高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卓  宁向东  
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可使企业的研发投入处于最高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卓  宁向东  
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可使企业的研发投入处于最高水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闫平  张佳乐  
以信息技术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为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非国有企业的前十大股东持股、管理者持股对经营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股权制衡、机构持股能提高经营绩效,但不依赖于研发投入作为中介。国有企业的机构持股能提高经营绩效,研发投入在其中无中介作用;第一大股东持股、前十大股东持股、股权制衡以及管理者持股因素均不显著。无论国有性质与否,技术人员占比所代表的研发投入均能提高经营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臧志彭  
文章通过对2011-2013年161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当期和滞后期政府补助对于文化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都得到证实,应该坚持政府补助文化企业的政策不动摇;研发投入在当期和滞后期都能够对政府补助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产生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其中当期研发投入对当期政府补助的中介效应达到6.610个单位,占直接效应比重近65%;对滞后期政府补助的中介效应达到2.417个单位,占直接效应比重约为24%。这个结论说明政府补助不应仅用于贴补成本费用,而是要建立政府补助激励文化企业研发投入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喻雁  
创业板的推出极大地推动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为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入手,以创业板上市的81家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搜集的创业板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公司治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伟  陆敏  
运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数据,以股价同步性代表股价信息含量,分析股价信息含量对公司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即股价同步性越小,则研发投资对股价的敏感性越高,研发专利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对公司研发活动的积极影响在融资约束较小、管理者经验较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之中效应更为显著。为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上市公司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二是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减少融资约束,为高新科技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三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收集和输出能力,进而提高市场信息效率水平;四是要培育投资者金融素养,帮助投资者提升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使投资者成为畅通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的重要主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禹  韩超  
在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新能源企业上市过程中,R&D投入是企业战略发展核心的推动力。文章分析了R&D投入对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绩效影响机理,并根据对中国20家新能源上市公司在2006—2010这五年的财务数据,用面板数据模型从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股价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占资产总额比重两个维度作为绩效衡量标准,分析新能源上市公司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五年,R&D投入对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关系,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并没有把R&D投入有效转化成企业绩效,从企业发展、研发进程、新能源企业自身特点方面剖析原因,并给出了有效提高R&D投入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