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44)
- 2023(19494)
- 2022(16667)
- 2021(15662)
- 2020(13140)
- 2019(29996)
- 2018(29408)
- 2017(56353)
- 2016(30992)
- 2015(34391)
- 2014(34167)
- 2013(33790)
- 2012(31172)
- 2011(28377)
- 2010(28262)
- 2009(26559)
- 2008(26583)
- 2007(23518)
- 2006(20766)
- 2005(18904)
- 学科
- 济(122133)
- 经济(121957)
- 管理(95407)
- 业(89365)
- 企(76203)
- 企业(76203)
- 方法(55626)
- 数学(47229)
- 数学方法(46748)
- 财(38020)
- 中国(33986)
- 农(31896)
- 制(29639)
- 学(28529)
- 业经(27974)
- 务(24690)
- 财务(24614)
- 财务管理(24563)
- 贸(23852)
- 贸易(23839)
- 企业财务(23483)
- 易(23221)
- 银(22553)
- 银行(22482)
- 融(21474)
- 金融(21470)
- 行(21414)
- 理论(21259)
- 农业(20886)
- 体(20771)
- 机构
- 大学(454644)
- 学院(446880)
- 济(181875)
- 经济(178182)
- 管理(171520)
- 研究(155260)
- 理学(148125)
- 理学院(146442)
- 管理学(143989)
- 管理学院(143190)
- 中国(117675)
- 京(97095)
- 科学(95343)
- 财(88786)
- 所(79249)
- 农(76515)
- 研究所(72114)
- 财经(70654)
- 中心(68542)
- 业大(67894)
- 江(64777)
- 经(64345)
- 北京(61533)
- 农业(60333)
- 范(57962)
- 师范(57317)
- 经济学(56284)
- 院(55592)
- 财经大学(52813)
- 州(52036)
- 基金
- 项目(300152)
- 科学(235397)
- 基金(220335)
- 研究(214562)
- 家(194852)
- 国家(193274)
- 科学基金(164103)
- 社会(137623)
- 社会科(130416)
- 社会科学(130380)
- 基金项目(116119)
- 省(113549)
- 自然(107329)
- 自然科(104795)
- 自然科学(104761)
- 自然科学基金(102936)
- 教育(98241)
- 划(97546)
- 资助(90713)
- 编号(84729)
- 成果(70390)
- 重点(67743)
- 部(67550)
- 发(62293)
- 创(61960)
- 课题(58716)
- 创新(57986)
- 教育部(57851)
- 科研(57635)
- 国家社会(57617)
- 期刊
- 济(198688)
- 经济(198688)
- 研究(135655)
- 中国(85784)
- 学报(79160)
- 财(70691)
- 科学(69754)
- 农(69275)
- 管理(63423)
- 大学(59432)
- 学学(56228)
- 农业(46863)
- 教育(46267)
- 融(42290)
- 金融(42290)
- 财经(36803)
- 技术(34169)
- 经济研究(32359)
- 经(31543)
- 业经(29566)
- 问题(26276)
- 业(24822)
- 版(23199)
- 贸(22293)
- 科技(21200)
- 理论(20830)
- 技术经济(20750)
- 图书(20388)
- 国际(19968)
- 业大(19688)
共检索到662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莉 关宇航 顾春霞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理论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显著抑制了过度投资行为,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减弱,缓解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存在直接的抑制作用;董事会规模及股权集中度对过度投资行为不存在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公司治理基本功能的解读,完善了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欣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主体,其运行是否健康高效不仅关系到其所有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也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水平,所以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的普遍发生,应辨明成因,加强监事和独立董事的协同、保障其独立性和知情权,并以审计监督作为监事和独立董事履职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相关管理创新措施进行法律规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钢 李随成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现状以及失效的原因,并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五个基本假设,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次级委员会设置是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是否有效的因素,并且呈正相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雯翠
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有薪酬机制和监督机制两种,这两种机制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即"强监督低薪酬,弱监督高薪酬"。对于股权较为集中的国有企业,来自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很大,因而不必过分依赖薪酬激励高管。论文利用803家国有上市公司2010年的数据,构造国有企业监督指数。实证检验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监督机制对薪酬机制确实存在替代效应,说明国有企业不必完全通过提高薪酬以降低代理成本,监督机制是有效的替代性选择。
关键词:
监督机制 薪酬机制 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秀云
本文以2013年受到证监会惩罚的8家财务造假上市公司(含拟上市)为基础研究样本,探析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自发监督方即新闻媒体和证券维权律师对上市公司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在法定监督中,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证券交易所和证券服务机构的法定监督责任执行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外部监督 财务造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强
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对银行监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在现有体制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正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并且给出了相应因素(监督成本、监督效率和抵押品价值等)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同时,指出银行只有加大惩罚力度、健全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完善关系银行业务等措施提高银行的监督效率,才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二明 张晗
董事会的监督机制———领导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董事会持股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不是孤立的,不同的监督机制的组合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不同的绩效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机制之间的相互替代。公司绩效依赖于一系列董事会监督机制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问题上的效率性,而不是依赖于任何单一的机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董事会 替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蕾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结构性制因主要体现在高效实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管理人才选任机制的有机统一,因此应控制党组织选任人员的范围,实现法律监督方式与政治监督方式的妥善分工。从制度场景预设来讲,国有控股因素不会损害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无须在公司法层面作出特别因应。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无法实现制度竞争、监督协同,故审计委员会应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基本主体。对此,需要从公司法层面和操作性规则层面予以法制完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峰
一般认为,审计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契约安排和外部监督机制在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激励契约安排和外部监督机制的特有功能、固有局限以及两者内部作用规律和机理,以期使它们在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上发挥更大效能。本文发现激励契约是通过提高审计师努力水平来改善审计质量的,但受管理当局"贿赂"和审计师对自身成本效益权衡的影响,激励契约存在无法自动抵御审计师独立性丧失的局限;相比之下,外部监督具有纠正审计师独立性丧失的功能,但其效能的发挥又必须以激励契约的存在为前提。
关键词:
审计委托代理 独立性 激励契约 外部监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兴华
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定位于长期金融和资产管理功能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在治理目标、产品、信托合约、资产结构、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管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一般公司。我们应根据这些特殊性对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修正,构建真正适应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理论及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郁光华 伏健
本文要探索的问题是依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达到较高的效益。为此,我们首先讨论公司中的代理成本问题,然后分析降低代理成本的各种监督机制和公司法的作用,最后,论述目前中国经济中监督机制的缺陷。我们的中心论点是巨大的代理成本是国有企业缺乏效益的主要原因。对公司中的低能或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员的不健全的监督机制,使得对代理成本控制的工作异常艰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徐心怡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为一体的混合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监事会制度在我国形同虚设的问题根源不仅存在于其制度运行的执行过程中,更在于其机制本身设计的先天性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很难通过后天修补得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虽然现阶段出现很多问题,但是其从机理上是可以满足我国上市公司监督要求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加以改善。由此得出结论,撤消监事会而加强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完善监督模式的明智之举,并构建出基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督模式。
关键词:
监督模式 监事会模式 独立董事模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昌国
本文从自由现金流量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探讨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经理人员股权激励三个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⑴我国上市公司较大程度地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⑵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的功能较弱;⑶法人控股公司的经理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比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机制更有效;⑷机构投资者持股机制不仅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反而加剧了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资本深化 进入管制 信贷干预 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