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3)
2023(9838)
2022(8079)
2021(7954)
2020(6251)
2019(14327)
2018(13918)
2017(25425)
2016(14192)
2015(16125)
2014(15748)
2013(14996)
2012(14070)
2011(13040)
2010(13117)
2009(11910)
2008(12101)
2007(10627)
2006(9341)
2005(8706)
作者
(37991)
(31643)
(31569)
(30428)
(20628)
(15345)
(14393)
(12361)
(12111)
(11546)
(11025)
(10579)
(10315)
(10309)
(10300)
(9860)
(9422)
(9263)
(9035)
(9016)
(8129)
(7683)
(7607)
(7298)
(7240)
(7210)
(7077)
(6842)
(6493)
(6428)
学科
(55915)
经济(55850)
管理(38224)
(36051)
(30619)
企业(30619)
方法(24348)
数学(20547)
数学方法(20349)
中国(19919)
(13947)
(13590)
(12883)
贸易(12873)
(12655)
(12326)
业经(12256)
理论(11910)
(11599)
教育(10441)
(10170)
银行(10164)
(9849)
(9423)
金融(9423)
(9019)
(8957)
农业(8786)
(8755)
(8608)
机构
大学(204147)
学院(196997)
(86315)
经济(84682)
研究(73324)
管理(71303)
理学(61412)
理学院(60624)
管理学(59673)
管理学院(59261)
中国(55330)
(43927)
科学(40623)
(39710)
(35518)
研究所(32401)
财经(32182)
中心(31413)
(29640)
经济学(28506)
北京(28502)
(28387)
师范(28156)
(28023)
(28013)
(26737)
经济学院(25506)
财经大学(24395)
业大(24372)
师范大学(22990)
基金
项目(128393)
科学(102337)
研究(97641)
基金(94923)
(82732)
国家(82081)
科学基金(69813)
社会(63967)
社会科(60615)
社会科学(60598)
基金项目(48051)
教育(47848)
(46196)
自然(42320)
自然科(41388)
自然科学(41377)
(40802)
自然科学基金(40717)
资助(39205)
编号(38172)
成果(33507)
(30961)
重点(29843)
课题(28350)
国家社会(27726)
教育部(27410)
(27166)
大学(27155)
(27016)
(26961)
期刊
(93126)
经济(93126)
研究(66534)
中国(44710)
教育(34377)
(30312)
学报(30021)
管理(28908)
科学(28692)
(26046)
大学(24685)
学学(21727)
(18341)
金融(18341)
农业(18288)
财经(17403)
技术(16493)
经济研究(16449)
(15240)
(13100)
问题(12408)
业经(12351)
世界(11646)
国际(11522)
(10947)
图书(10098)
(9258)
(8876)
论坛(8876)
技术经济(8809)
共检索到304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明  卢伟  
治理所特有的优越性品质是其兴起的逻辑前提。治理已日益成为有别于管理的一种新理论范式。利益一致与分化成为管理和治理适用的合法性边界。计划体制下大学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得管理具备了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大学治理兴起的现实基础是市场体制下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给传统大学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大学治理方略的核心任务是构建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立  曹曦东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动态的、不易预测与控制的,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是强耦合、复杂的和不断发展的。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已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政治学、环境治理、生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核心。环境治理被认为是处理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生态问题、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效方式。首先梳理了环境治理理论总体发展脉络——环境管理、参与式环境管理到环境治理的范式转变;以环境事务中的社会背景、参与者及其行为的不断变化为线索,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环境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总结了包括社区自治、专家学者自治、多层次治理、适应性治理、协同治理等主流环境治理理论的优缺点及其在中国的特殊性及适用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最后落脚于寻求一条适用于处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态问题的环境治理模式,并对此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兴华  
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定位于长期金融和资产管理功能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在治理目标、产品、信托合约、资产结构、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管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一般公司。我们应根据这些特殊性对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修正,构建真正适应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理论及框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莉  关宇航  顾春霞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理论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显著抑制了过度投资行为,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减弱,缓解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存在直接的抑制作用;董事会规模及股权集中度对过度投资行为不存在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公司治理基本功能的解读,完善了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万权  康振生  马占鸿  徐世昌  金社林  姜玉英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文中介绍了全国小麦锈病工作者通过60多年通力协作,对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的显著成绩,系统揭示了中国小麦条锈病的越冬、越夏规律、菌源传播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途径以及品种抗病性"丧失"的规律与原因,发现中国小麦条锈病存在秋季菌源和春季菌源2大菌源基地。提出了"综合治理越夏异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和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病害源头治理策略,研发出小麦条锈病分子诊断、异地测报以及抗锈良种、药剂拌种、退麦改种、适期晚种和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等一系列病害监测预警和关键防治技术,构建了以生物多样性利用为核心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霍军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Action Plan on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AP-BEPS),作为国际税收规则体系实施百年以来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加强多边合作共同打击跨国企业逃避税行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始终倡导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新规则的制定和落实。当前,中国正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税收治理能力,努力应对AP-BEPS成果转化和落地遇到的各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鹏  苏秦  党继祥  
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的319家拥有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情景下质量管理实践模型与美国国家质量奖模型的框架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揭示出存在部分特殊性;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分析,得出社会责任、新产品和服务设计、检验检测设备三项措施的应用水平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在不同组织规模的比较分析中得出了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置、关注员工满意、部门和员工间的交流沟通三项措施的应用水平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崇辉  
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旨趣在于通过这一过程形成对现代制度建设的推动和促进,而现代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完善反过来则有利于公共治理理论的有效适用。现代制度建设与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同样需要多元主体的成长与成熟。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之必要更多来源于过程意义上,其关键是公民与社会组织的成长与成熟,其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齐学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蕴涵着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政权的建设、国家治理的方式等国家治理理论,奠定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指导下,历代党的领导核心基于中国国情和现实,尝试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国家治理实践,经历了以"全能国家"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中心的国家治理变迁,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实践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即必须从本国具体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原维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利率平价在我国的适用性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利率对我国的长期汇率影响有限,因此,本文侧重分析利率平价所描述的短期内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国的特殊金融市场环境,分析我国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以及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所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绍洪  向秋兰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公共资源自主治理思想,从理论上探讨了市场和政府之外自主治理公共资源的可能性,拓宽了制度分析的视野,对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建立在自主治理思想基础上的公共资源管理模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激发公民意识以及发展民主政治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商庆军  
政府治理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一样,仍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为核心。政府治理理论的发展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主导,在实践中是以市场化为主要方向,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使之成为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当代西方公共行政改革表现出普遍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改革涉及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改革内容涉及行政管理的体制、过程、程序及技术等各个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建春 ,王勇 ,李汉铃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蕾  薛杨阳  
"宝万之争"引发社会对于公司治理话题的关注和热议。完善的公司治理不仅能促进微观主体经营业绩的提高和股东利益的保护,还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本专题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合作,探求公司治理的理论溯源及国际实践,并对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公平公正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守权  
整体性治理已成为后新公共管理时代主流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国政府迈向整体性治理需要克服组织结构、文化堕距和行政生态环境三重约束。中国政府向整体性治理的基本方略在于优化结构和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文化转型和建构共治导向的行政生态环境,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