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5)
- 2023(8780)
- 2022(7388)
- 2021(6461)
- 2020(5403)
- 2019(11904)
- 2018(11673)
- 2017(22351)
- 2016(11833)
- 2015(13249)
- 2014(13253)
- 2013(12850)
- 2012(12181)
- 2011(11339)
- 2010(11622)
- 2009(11272)
- 2008(10983)
- 2007(9949)
- 2006(9250)
- 2005(8813)
- 学科
- 济(70640)
- 经济(70559)
- 管理(44119)
- 业(33880)
- 企(29797)
- 企业(29797)
- 方法(21038)
- 数学(18037)
- 数学方法(17898)
- 地方(17292)
- 财(16043)
- 制(15621)
- 中国(14686)
- 环境(14477)
- 业经(14070)
- 学(12807)
- 农(12609)
- 体(12508)
- 地方经济(12458)
- 划(10314)
- 融(9811)
- 金融(9809)
- 体制(9508)
- 务(9375)
- 财务(9354)
- 财务管理(9332)
- 银(9273)
- 银行(9264)
- 企业财务(8949)
- 行(8927)
- 机构
- 大学(182439)
- 学院(181956)
- 济(87679)
- 经济(86070)
- 管理(67545)
- 研究(65467)
- 理学(57428)
- 理学院(56815)
- 管理学(56094)
- 管理学院(55747)
- 中国(49867)
- 财(42317)
- 京(37462)
- 科学(35615)
- 财经(32762)
- 所(32299)
- 经(29451)
- 经济学(28895)
- 中心(28803)
- 研究所(28682)
- 江(28132)
- 经济学院(25519)
- 财经大学(24038)
- 农(24023)
- 院(23710)
- 北京(23586)
- 范(21889)
- 业大(21863)
- 师范(21710)
- 州(21547)
- 基金
- 项目(114998)
- 科学(91954)
- 基金(85680)
- 研究(85655)
- 家(73622)
- 国家(73068)
- 科学基金(63204)
- 社会(59408)
- 社会科(56374)
- 社会科学(56358)
- 基金项目(44521)
- 省(43785)
- 教育(38139)
- 自然(37735)
- 自然科(36749)
- 自然科学(36740)
- 自然科学基金(36072)
- 划(36037)
- 资助(34413)
- 编号(32426)
- 制(27584)
- 成果(27292)
- 重点(26406)
- 部(26345)
- 国家社会(25750)
- 发(25489)
- 创(23589)
- 课题(23321)
- 教育部(23257)
- 人文(22686)
共检索到287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伯安 吴海燕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财产属性 ,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 ,需要政府的必要调控和干预。政府干预包括有关法规的制定和经济制度的安排。经济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率作用 ,且应针对不同情况安排与市场机制相沟通的不同制度形式 ,如“排污收费”、“治污收费”、“开征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等。将环境保护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一种由政府调控与经济利益机制驱动相结合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排放和治污收费 排污权交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卫东 刘淼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的互动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规制失灵;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不是必然现象,可以在农民之间建立一种自实施的自治机制,避免导致"公地悲剧";由于利益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问题、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制失灵。研究启示是,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更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佳佳
在新经济地理和经济增长模型的综合理论框架下,利用1998—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制度安排、城镇化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全国、东部和西部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均呈现倒N形,中部则呈现U形;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经济开放和环境制度与城镇化交互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分配格局显著为正,且引入交叉项使得倒N形和U形曲线的顶点有所提前;不同制度安排条件下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间效应,当制度安排较低时,城镇化提高会加剧环境污染,当制度安排逐步完善时,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会逐步减弱。同时劳动、资本、环境投资以及技术水平都从不同方面对环境污染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推进区域环境合作,是推进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城镇化 环境污染 空间计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保建云
本文在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动因与区域制度安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以我国渤海污染治理为典型案例 ,进行实证考察 ,分析了政府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一系列规范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培成 齐振宏 冉春艳 邓昌彦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爱荣
从建立京津冀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建立京津冀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强调了建立京津冀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应坚持的六项原则,明确了建立京津冀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总体思路,构建了统一规划、统一评估等京津冀治理生态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框架,搭建了两个平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联防联控 生态环境 机制 污染 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天菊 姚平
基于博弈论构建了隐性声誉激励与显性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动态激励机制,分析了企业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声誉激励因素的激励效应,探讨了非对称信息下隐性声誉激励机制效应发挥的有效均衡条件和相关要求,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动态声誉激励机制,不仅能促使企业更加努力进行治污。而且能减少信息不对称或行为不可验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激励机制 博弈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筱乐
本文在Antweiler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企业排污的一般模型,并使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基于省级制造业大类行业数据,考察契约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倾向于投入"减排专用资本"进行污染减排活动,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但是这种积极作用在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而行业本身的污染强度属性则可以解释这一"反常"的结果。为克服内生性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再估计,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契约制度 环境污染 不完全契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付钢 刘应元
环境污染保险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分散环境污染风险的机制。我国环境污染保险的发展历史不长,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应该建立一个以企业或个人为投保主体、多家具有资质的险企联合承保的环境污染保险制度,在对重点领域实行强制性责任保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愿性环境污染保险。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强制性保险 自愿性保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颖 何宏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孝珍 魏萍
基于中国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媒体关注提高了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总体投入水平,尤其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废气污染治理的投入水平,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入水平并无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废气污染物具有流动性,本地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其他地区,因此不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新闻媒体,都更多地将关注点集中于地方政府废气污染的治理投入,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投入的关注相对较少。进一步研究表明:从时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空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督促作用仅限于本省份。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国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做到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活动信息的充分公开,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媒体关注 污染治理 地方政府 废气污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浩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当前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传统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适应生态优先的理念。因此,文章探析了以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环境组织、上级政府等为核心的多中心综合治理模式,并分析了多元治理机制的特征与优点。最后,以日本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为案例,分析了多中心综合治理模式的具体运营模式与实行机制,借鉴其环境治理的经验,分析我国存在的不足与今后改进的方向,文章对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污染 环境治理 多元治理 日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匀
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成了严重的问题;最近十几年来,环境污染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性甚至全球性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是没有国界的。经济越开放,环境越易受外因造成的变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开放、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开放经济中环境污染的发生、传递的机制和治理对策,对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保护环境,对于转变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小钦 石磊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污染及治理问题,主要运用外部性原理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然后,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当前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外部性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培成 齐振宏 冉春艳 邓昌彦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