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7)
2023(12490)
2022(10494)
2021(9716)
2020(8243)
2019(18716)
2018(17879)
2017(35696)
2016(18500)
2015(20743)
2014(20157)
2013(19628)
2012(17781)
2011(15574)
2010(15610)
2009(14877)
2008(13375)
2007(11191)
2006(9467)
2005(8200)
作者
(47493)
(39324)
(39152)
(37267)
(25155)
(19005)
(18048)
(15349)
(15205)
(13835)
(13549)
(13203)
(12468)
(12258)
(11958)
(11933)
(11565)
(11417)
(11313)
(11248)
(9538)
(9497)
(9219)
(9088)
(8974)
(8887)
(8534)
(8350)
(7801)
(7684)
学科
(77578)
经济(77510)
管理(61948)
(60684)
(53131)
企业(53131)
方法(42860)
数学(38845)
数学方法(38486)
(27535)
金融(27534)
(27088)
(24606)
银行(24600)
(23666)
中国(23558)
(20452)
财务(20404)
财务管理(20366)
企业财务(19643)
(18326)
(17125)
业经(16816)
地方(14748)
环境(14651)
(13619)
贸易(13608)
(13280)
农业(12561)
(11938)
机构
学院(252013)
大学(251825)
(110190)
经济(108354)
管理(106039)
理学(93242)
理学院(92484)
管理学(91239)
管理学院(90771)
研究(72301)
中国(63614)
(53393)
(49076)
财经(43974)
(40277)
科学(38553)
中心(37672)
经济学(35959)
(34345)
财经大学(33452)
经济学院(32897)
业大(32340)
(32025)
(31252)
商学(29858)
北京(29711)
商学院(29609)
研究所(28842)
(28730)
师范(28479)
基金
项目(175408)
科学(141694)
基金(132616)
研究(130623)
(112619)
国家(111696)
科学基金(99819)
社会(88127)
社会科(83924)
社会科学(83902)
基金项目(70074)
(66748)
自然(63073)
自然科(61654)
自然科学(61644)
教育(60709)
自然科学基金(60589)
(55661)
资助(54199)
编号(51538)
(40680)
成果(40269)
重点(38941)
(37778)
国家社会(37739)
(36659)
教育部(36560)
人文(35990)
创新(35269)
(34539)
期刊
(105698)
经济(105698)
研究(69061)
(44663)
中国(40191)
(38454)
金融(38454)
管理(37779)
学报(31362)
科学(30538)
(26560)
大学(26271)
学学(25150)
财经(22352)
技术(21316)
教育(19203)
(18945)
经济研究(17850)
农业(17469)
业经(16689)
问题(14044)
财会(14038)
理论(12880)
统计(12519)
(11806)
技术经济(11765)
(11701)
实践(11656)
(11656)
会计(11451)
共检索到354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书怀  
本文选取金融危机前后(2007-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樊刚、王小鲁(2011)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指数,结合经济走势分析了不同治理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相对平稳时期治理环境与公允价值计量两者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存在互补关系;在一个良好的治理环境中,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提升公司价值;治理环境可以修正经济下行时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制度和技术的双重保障机制。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内容应遵循规则导向而不是原则导向,除了及时修订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外,还迫切需要为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兰芳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人们将焦点直指公允价值能否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上。在公允价值计量实施过程中,要正视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问题,让公允价值尽可能接近理想假设条件下的公允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建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曾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本文在介绍公允价值产生背景以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娟  李慧蓉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成为经济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公允价值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虽然可能成为市场泡沫的催生剂,但其仍然是相对合理的资产计价模式。但是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在确定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作法,使之更加完善,应该建立适用于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完善现有公司业绩的评价体系,实现金融资产减值与市场环境的协调一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黎明  孙德轩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被质疑。美国政治集团、金融机构、学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公允价值"打压派"和"改进派"两大阵营。笔者将这些争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思考一: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欧美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是否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是存在缺陷的。如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估计技术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高华  李艳  吴东立  甄立敏  
本文对当前美国次贷业务问题诱发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在金融危机出现的特殊时期,具有"盯市"特征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并从"盯市"计量、报表附注、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进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凤英  刘凯旋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志卫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之争是由于其尚存在缺陷所致。但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而是公允价值和行为金融(非理性投资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非理性投资行为和套利限制的存在,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内在价值;非理性投资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导致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应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方式,及加强投资者教育。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桂环  王志亮  门瑢  
公允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如实反映市场和价值波动的经济真相。本轮金融危机之所以对银行的财务稳定性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除了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工具账面价值造面巨额减计外,还在于没有将企业自创商誉纳入资产负债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园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准则的质疑,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允价值存废"的论争。文章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本身的局限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公允价值准则是否是造成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文章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冰  夏一丹  夏云峰  
本文以2007—2015年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相比于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第二、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两类公允价值变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同——计入当期净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审计收费没有明显影响,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资产规模和可能承担的风险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两个主要因素的观点;而审计师对计入净利润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的不同风险溢价要求,可能是因为审计师增加成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公允性的检验,直接降低了管理层利用计入净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操纵盈余的风险,但难以直接降低管理层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利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调节盈余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