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8)
2023(6539)
2022(5676)
2021(5242)
2020(4471)
2019(9932)
2018(9444)
2017(19398)
2016(10426)
2015(11684)
2014(11162)
2013(10999)
2012(10245)
2011(9080)
2010(9005)
2009(8238)
2008(8514)
2007(7387)
2006(6485)
2005(5884)
作者
(27746)
(23219)
(23159)
(22180)
(15262)
(11260)
(10614)
(8863)
(8863)
(8199)
(8146)
(7875)
(7362)
(7361)
(7250)
(7212)
(6948)
(6823)
(6814)
(6574)
(5789)
(5688)
(5617)
(5324)
(5321)
(5180)
(5161)
(4856)
(4641)
(4572)
学科
(48404)
经济(48351)
管理(39264)
(38194)
(34393)
企业(34393)
方法(28860)
数学(26533)
数学方法(26425)
(19350)
(15255)
财务(15255)
财务管理(15228)
企业财务(14848)
环境(11413)
(10022)
(9466)
中国(9079)
业经(8966)
(8341)
(8034)
(7398)
(7286)
贸易(7281)
(7207)
金融(7207)
地方(7070)
(7050)
农业(6575)
技术(6330)
机构
大学(150315)
学院(148293)
(66029)
经济(64978)
管理(62127)
理学(54780)
理学院(54327)
管理学(53744)
管理学院(53481)
研究(44514)
中国(36385)
(34601)
(29401)
财经(28289)
(26054)
科学(23991)
经济学(21717)
财经大学(21608)
中心(21517)
(21006)
(20285)
经济学院(20027)
商学(18767)
(18677)
商学院(18652)
研究所(18608)
业大(18188)
北京(18106)
(16499)
(16421)
基金
项目(101064)
科学(82478)
基金(78993)
研究(72799)
(67923)
国家(67433)
科学基金(59952)
社会(50649)
社会科(48300)
社会科学(48285)
基金项目(42072)
自然(38731)
自然科(37840)
自然科学(37835)
自然科学基金(37232)
(36440)
教育(33417)
资助(32659)
(31499)
编号(27168)
(24450)
重点(22725)
国家社会(22024)
教育部(21892)
成果(21798)
人文(21263)
(21181)
(20282)
科研(20167)
(20042)
期刊
(63205)
经济(63205)
研究(41326)
(30155)
中国(21984)
管理(21685)
学报(20147)
科学(19403)
(16799)
金融(16799)
大学(16215)
学学(15649)
(15286)
财经(15185)
(12745)
经济研究(10754)
农业(10125)
技术(9582)
财会(9192)
业经(8875)
问题(8695)
会计(8506)
教育(8096)
(7545)
统计(7289)
理论(6967)
技术经济(6915)
(6789)
世界(6641)
国际(6496)
共检索到207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健  
利用2006~2012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检验了关联交易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及外部治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程度越大,关联交易越多。股权制衡度是对关联交易的有效制约,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关联交易存在倒U型关系。其次,机构投资者持股、两职合一对控制关联交易发挥了一定作用,独立董事比例对关联交易影响不显著。第三,国有控股和集团组织形式对关联交易影响显著。"四大"审计或者境外发行股票,可有效抑制关联交易。第四,受政府保护行业和竞争激烈行业的关联交易较多,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对关联交易影响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公司治理综合指数G-score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锡明  刘西友  
本文选用2000~2006年深沪两市第一大股东发生变革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治理环境和股权特征对控制权私有水平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程度越轻,控制权私有收益越小;执法水平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越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负向作用;股权性质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裘宗舜  饶静  
本文以2003-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治理环境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与非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比重及个数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政府干预越少,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越少。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志花  金莲花  
股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投资的回报。企业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股利需求,或为了传递信号以及增发新股,需要发放股利。根据代理理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希望将现金留在企业内部使用,因而倾向于少发现金股利,多发股票股利。文章以2001—200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治理层特征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在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以2007~2011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内部控制对企业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在不同的治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内控质量的改善能抑制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内控质量的改善更能抑制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在控制了内生性的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发现,在治理环境较好的地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内控质量的改善对抑制代理成本的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近年来,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仍由国家控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仍可能是主要的代理问题,却得到了较少的实证关注。基于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治理环境、内部治理结构对国有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部治理环境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政府干预显著增加了代理成本,而提高市场化进程和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2)“一股独大”和集中的股权结构能显著减少代理成本,而“多股同大”增加了代理成本,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在我国尚不普遍;(3)大董事会和独立董事有利于减少代理成本,而两职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华  
本文选用我国A股化工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参考借鉴S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收费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政治关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勤勉、公司规模、会计事务所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对促进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我国审计收费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少真  潘颖  张晓明  
本文构建了代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数,以2009年至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经营业绩越好;与国有企业相比,产权性质为民营企业时,公司治理对经营业绩的正向影响更大;公司处于市场化程度高环境中时,公司治理对经营业绩正向影响更大。公司治理整体水平对改善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但此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和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治理和股东治理是影响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而董事会治理和会议治理未发挥改善经营业绩的应有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崔伟  
本文以2002~2005年间深圳证券交易所152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与总债务成本和银行贷款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表明第一大股东、独立董事能有效降低债权人面临的代理冲突。研究还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和控制人类型对总债务成本和银行贷款债务成本具有不同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尤谊  熊敏宏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14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公司治理分为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和管理层激励,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公司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负相关;董事会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管理层激励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这说明公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时,可提高政府补助利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尤谊  熊敏宏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14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公司治理分为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和管理层激励,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公司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负相关;董事会治理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管理层激励和政府补助利用效率呈正相关。这说明公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时,可提高政府补助利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璐  吴杨  唐勇军  管亚梅  
本文以2012-2014年连续三年披露碳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特征与外部治理特征,研究其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整体质量较低,高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稍高于低碳行业;从全行业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性质及利益相关者治理对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分行业来看,影响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高碳行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外部治理因素,而影响低碳行业的因素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及外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治理因素。并且,相同的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治理特征)对两个行业的影响效果也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璐  吴杨  唐勇军  管亚梅  
本文以2012-2014年连续三年披露碳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特征与外部治理特征,研究其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整体质量较低,高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稍高于低碳行业;从全行业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性质及利益相关者治理对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分行业来看,影响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高碳行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主要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外部治理因素,而影响低碳行业的因素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因素及外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早  肖利平  
本文以中国2010—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1)在资本、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中,企业保持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正面效应;(2)人力资本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企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股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企业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研发投入负相关,保持一个较小规模的董事会,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经理层的过高薪酬与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健  杨向阳  
以2007~2009年长三角地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投资者保护为切入点,分析投资者保护、关联交易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控股股东,董事长来源于控股股东的公司关联交易明显多于其他公司,总经理来自控股股东的公司关联交易不明显,关联交易与投资者保护程度负相关,投资者保护程度与公司治理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