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6)
- 2023(8425)
- 2022(6719)
- 2021(6056)
- 2020(5060)
- 2019(11163)
- 2018(10707)
- 2017(21396)
- 2016(11427)
- 2015(12671)
- 2014(12444)
- 2013(12437)
- 2012(11077)
- 2011(9540)
- 2010(9850)
- 2009(9590)
- 2008(10248)
- 2007(9508)
- 2006(8438)
- 2005(8139)
- 学科
- 业(76242)
- 企(73014)
- 企业(73014)
- 济(59633)
- 经济(59568)
- 管理(57801)
- 方法(26897)
- 业经(25819)
- 财(23371)
- 农(20810)
- 务(20103)
- 财务(20099)
- 财务管理(20086)
- 数学(19214)
- 数学方法(19157)
- 企业财务(18898)
- 技术(15229)
- 农业(14904)
- 制(13527)
- 划(13005)
- 策(12830)
- 企业经济(12207)
- 经营(11508)
- 中国(11374)
- 体(11311)
- 和(11112)
- 理论(10749)
- 技术管理(10283)
- 体制(10149)
- 贸(9897)
- 机构
- 学院(176988)
- 大学(169229)
- 济(83459)
- 经济(82204)
- 管理(78712)
- 理学(67102)
- 理学院(66653)
- 管理学(66197)
- 管理学院(65866)
- 研究(50783)
- 中国(44933)
- 财(40378)
- 京(34289)
- 财经(32034)
- 经(29065)
- 农(27958)
- 江(27318)
- 科学(25247)
- 经济学(25079)
- 所(24348)
- 商学(23860)
- 商学院(23651)
- 中心(23593)
- 财经大学(23590)
- 经济学院(22667)
- 业大(22502)
- 经济管理(21941)
- 农业(21780)
- 州(21259)
- 北京(21254)
- 基金
- 项目(107509)
- 科学(88190)
- 基金(81649)
- 研究(81514)
- 家(68695)
- 国家(68051)
- 科学基金(62046)
- 社会(55923)
- 社会科(53266)
- 社会科学(53251)
- 基金项目(42694)
- 省(42114)
- 自然(38872)
- 自然科(38079)
- 自然科学(38072)
- 自然科学基金(37522)
- 教育(35618)
- 划(33107)
- 资助(33042)
- 编号(31674)
- 业(30500)
- 创(26277)
- 部(24589)
- 成果(23604)
- 国家社会(23576)
- 制(23564)
- 创新(23524)
- 重点(23183)
- 发(22797)
- 人文(22156)
共检索到268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茗丽 庞立让 王砾 孔东民
基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环境的视角,考察治理成本与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从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的角度深入研究人力资本对上述关系的影响机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研究发现,无论在国企还是民企中,治理成本都显著阻碍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然而,市场竞争在提升民企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国企生产率。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对于民企,人力资本在边际上显著促进了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人力资本还是公司治理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国企,人力资本不存在边际影响,只在市场竞争层面有微弱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耿晔强 李晨
文章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短期内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有抑制作用,但长期企业生产率将会随着更严格的环境规制强度而得到提升,这表明环境规制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市场竞争都通过创新渠道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当下环境规制强度未实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时,市场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故政府应积极培育竞争性市场。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市场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芳
本文基于2010—2016年944家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代理成本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代理成本能够显著的降低企业的经营绩效,且代理成本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负向作用要显著大于非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能够显著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相对于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对代理成本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2)对于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够直接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而对代理成本与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并不能直接显著的提高企业绩效,而是通过调节作用显著的抑制代理成本对企业绩效的负面作用。
关键词:
代理成本 产品市场竞争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念利 魏倩 沈铭辉
在制造业企业中间投入"服务化"的趋势下,文章聚焦于考察"中国服务业(运输、电信、分销、金融)市场竞争"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市场上竞争的引入和增强,会基于"投入-产出"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2)大型制造业企业"服务内置化"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因对外部服务投入依赖更深,更易于从运输、电信及分销服务业市场竞争中获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大企业多聚集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且受制于中国金融产权改革滞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是目前中国金融业竞争导向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受益者。(3)受中国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特征影响,提高中国电信和分销服务市场竞...
关键词:
服务市场 竞争 制造业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利英
本文用CASS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的主要改革措施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竞争、国有企业参与利润的分配、企业内部激励手段的运用和产量自主权、投资自主权的获得对生产率的增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仅就生产率增长而言,在不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的前提下,靠决策权力的下放和利益的再分配及市场竞争的压力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市场竞争 激励机制 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瑞聪 韩超 李秀珍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同时客观上也在不断推动企业升级。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中国在出口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从企业内产品配置视角分析了出口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并给出了基于中国现实特征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企业的产品配置行为是企业应对出口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生产率的重要机制,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时企业会更多选择集中于核心产品的出口,这一途径将提升企业生产率;出口市场竞争对企业产品配置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私营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提高最多,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提高相对较少;考虑企业异质性后,对高出口密集度、私营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而言,企业通过改变内部出口产品配置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进而提升生产率的作用将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在出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会选择集中于核心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这能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再配置,对于企业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论有利于加快培育我国出口竞争新优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静文
汇率对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一事件,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采取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识别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因果影响,并通过构建企业层面的汇率暴露指标来识别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的竞争环境渠道,尝试从微观层面揭示汇率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面临竞争加剧时会通过提高生产率的方式来加以应对,2005年后人民币实际升值通过竞争环境渠道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1%、企业劳动生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中华 彭乐骅
市场竞争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08~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式实证检验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适当的市场竞争能够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同质的,对生产率极低的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对生产率极高的企业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进一步测试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样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以及外部市场化程度的干扰,对于民营企业、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行为是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本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我国众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现实指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黄磊 张敏
解决"两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是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健康成长、保障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必经程序。本文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和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升代理效率。而在不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同公司治理机制表现出不同作用。这一研究结论意味着,在中国资本市场公司治理整体上存在诸多问题,在相应改革进展缓慢这一既定的前提下,要想有效解决代理问题,通过降低进入壁垒等方式加强产品市场竞争是一可行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王晨 赵颖岚
基于2009~2019年中国海关和财务数据库匹配的701家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框架分析了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与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汇率变动会通过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这两种中介机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前者的中介程度为1.457%,后者的中介程度为49.181%,而中间品进口渠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在汇率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非国企、制造业以及大规模企业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创新的中介程度较为显著。鉴于此,增强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廷华 寇奉娟 刘潇
本文使用2001—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企业竞争地位和行业竞争程度双重视角探究市场竞争引起的商业信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竞争地位和行业竞争程度发挥调节效应,竞争地位较高或行业竞争程度激烈的环境下会正向调节商业信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本文以《物权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控制了商业信用的内生性问题,通过平行趋势、安慰剂等检验保证了双重差分的有效性。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和负债治理是市场竞争差异时商业信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渠道。本文为理解外部竞争环境下商业信用如何作用于实体经济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俊平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拆分、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进入,都使得中国工业行业的竞争程度日益加深。基于工业企业层面数据,我们发现,即便是在四位数产业里,不同企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而企业异质性是决定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经历了明显的稳定的增长,这意味着,来源于产业和跨产业的共同冲击,比如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增强,很可能在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我们将总量生产率分解为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和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证实了市场竞争加强促进了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
市场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性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建 许为宾
本文检验了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差异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率,以及具体影响这一重要经济后果的路径。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治理水平改善能够对民营企业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核心机制在于市场效应和代理成本效应。其中,市场效应占主导地位,政府治理水平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率的关键在于市场效应。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影响了企业产出对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敏感性。其中政府治理的市场效应主要影响产出对资本投入和中间投入的敏感性,而代理成本效应主要影响产出对中间投入的敏感性。
关键词:
政府治理 生产率 市场效应 代理成本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全华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选择杨全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企业必须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必须面向市场,敢于竞争,参与竞争,自觉迎接市场的挑战,因此,加快企业自身的改革步伐刻不容缓。一、在人事管理上实行“优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邵晓松
市场竞争与企业的道德形象邵晓松(苏州市申江实业总公司)市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竞争构成了市场经济的灵魂,凭借这双无形的手,引导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正是由干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所以在市场如战场的竞争中,一些不道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