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3)
2023(4956)
2022(4299)
2021(4048)
2020(3280)
2019(7250)
2018(6957)
2017(14043)
2016(7729)
2015(8473)
2014(8313)
2013(8040)
2012(7731)
2011(6974)
2010(7447)
2009(6939)
2008(6788)
2007(6102)
2006(5732)
2005(5230)
作者
(19891)
(16496)
(16345)
(15917)
(10862)
(7695)
(7580)
(6301)
(6248)
(6223)
(5486)
(5427)
(5410)
(5384)
(5343)
(5153)
(4940)
(4932)
(4840)
(4811)
(4155)
(3981)
(3972)
(3912)
(3808)
(3751)
(3750)
(3725)
(3330)
(3283)
学科
(26395)
经济(26356)
管理(23716)
(22071)
(18139)
企业(18139)
(9717)
(9668)
方法(9248)
中国(8345)
(8237)
(8199)
贸易(8197)
(8153)
(8070)
数学(7556)
数学方法(7401)
(6854)
金融(6854)
(6738)
银行(6736)
(6526)
业经(6318)
及其(5807)
农业(5612)
(5597)
地方(5503)
政策(5454)
税收(5366)
(5326)
机构
学院(104350)
大学(102647)
(46730)
经济(45691)
管理(40654)
研究(37774)
理学(33931)
理学院(33615)
管理学(33223)
管理学院(33009)
中国(31244)
(25014)
(21426)
科学(18950)
财经(18316)
(18102)
中心(17894)
(16673)
(16632)
研究所(15829)
(14042)
北京(13963)
(13901)
经济学(13830)
(13551)
师范(13488)
财经大学(13400)
(13199)
经济学院(12382)
(11574)
基金
项目(62371)
研究(50563)
科学(49893)
基金(45157)
(37934)
国家(37586)
科学基金(32369)
社会(32061)
社会科(30463)
社会科学(30456)
教育(23382)
(23049)
基金项目(22332)
编号(21409)
(19917)
成果(19333)
资助(19086)
自然(19046)
自然科(18590)
自然科学(18586)
自然科学基金(18257)
课题(15467)
(14799)
(14206)
重点(14057)
(13756)
(13139)
教育部(13092)
项目编号(13090)
(13065)
期刊
(56442)
经济(56442)
研究(36746)
中国(21741)
(18645)
(16750)
金融(16750)
管理(15950)
(13557)
教育(13433)
科学(11638)
学报(10983)
国际(9781)
大学(9417)
农业(9259)
经济研究(9251)
(8872)
业经(8865)
财经(8725)
学学(8705)
技术(8303)
(7521)
问题(7234)
世界(6266)
(5317)
论坛(5317)
现代(5199)
理论(5192)
(5001)
实践(4639)
共检索到172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柴婷昱  
目前在我国进行投机活动的热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进而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热钱流向的监测、预警、疏导和管理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应对热钱冲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于目前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我国是基于不断增强的人民币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雪梅  
近两年来,“热钱”通过贸易、QFII制度、香港市场和地下钱庄、走私等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施效果构成了很大冲击,亦对我国当前正在运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很大冲击。我国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博  
本文分析了国际游资的表现形式和影响,认为它可扰乱一国正常的贸易、非贸易结算,甚至影响到外汇市场的正常运营;强调各国应加强对它的防范与管理;最后针对国际游资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刘惠杰  王洋  
汇率问题和“热钱”的冲击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所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而中长期则趋于稳定。世界经验表明,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必然吸引“热钱”的涌出涌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经济系统可能遇到的危机必须构建强大的虚拟经济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勇  
众多市场迹象表明,国际热钱已经开始撤离中国。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视角剖析了国际热钱流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风险,希望能引起金融当局的关注与思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新华  韩继云  
本文在分析近两年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国际“热钱”的策略是:加快汇率机制改革,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制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政策目标,消除国际“热钱”投机的可能性;审慎对待资本账户的开放,保证对资本流入的有效控制;加强外汇管理,坚决打击国际“热钱”的投机套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热钱”监测预警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一、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 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大都是在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下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开始重视对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的研究。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模型及其政策建议,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萨兰特(S.Salant)和汉德森(D.Henderson)于1978年提出,被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于1979年发展后,由美国经济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恩祝  
改革·抓钱·冲击黄恩祝Abstract:Facingwithmarketeconomy,itiswrongforthelibrarytograbmoneyonly,butitisalsowrongnottodoso.Money-grabdoesnot...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明山  
根据有关条款,加入WTO之后,短期内对我国券商的冲击不会很直接,但从长期看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证券公司必须深刻认识这一挑战并加快实施七大创新举措。此外,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规则作为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与WTO条件下开放证券市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差距,也必须作多方面改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礼燔  
对我国几大水系鱼类及水产动物共 6 5种的抽样调查、急性热冲击试验、热回避试验、最大起始致死温度和持续热影响试验 ,以及组织学检查等 ,探讨了我国渔业水域的废热排水对鱼类影响的温度标准。认为我国夏季废热排水最高温度珠江水系和湛江沿岸水域不得超过 36℃ ;长江和钱塘江水系、黄河水系不得超过 35℃ ;黑龙江和松花江水系不得超过 2 6℃ ;大连湾近岸水域不得超过 2 4℃ ;西北地区冷水性鱼类水域不超过 2 1℃。且各水系最大水温变化范围不能超过± 3℃。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红坤  
近年来我国发生大规模国际游资流入。作为对策,当前最重要的策略是应当设法削弱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但更为有效的根本性解决办法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军  
论国际游资对货币目标区的投机冲击及政策建议□王军一、问题的提出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迭起,继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1992年9月开始)以及墨西哥比索(1994年12月22日开始)遭受国际游资投机攻击后,从1997年下半年起东南亚国家货币泰铢(1...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文  
外资对电子业的冲击及对策研究顾文我国广阔的电子市场,对国际资本有巨大的吸引力,大型电子跨国公司纷纷涌入我国,并在我国电于市场摆出了进一步扩大投资和产品推销的竞争势态。这种状况,既给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又使民族工业受到很大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玉英  欧阳志刚  
近几年,电信产业虽然增长迅猛,但由于人为的进入壁垒造成长期垄断,致使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我国已经入世,外资必定会大举进入我国电信服务市场,给我国电信产业带来巨大冲击。要想减轻外资的冲击,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建立完善电信保障体系,加强电信立法,扩大电信准入和有效竞争,制造对电信产品的需求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汤玲  
在一个会计期间,物价持续上涨或下跌并且超过合理幅度即为物价异动。物价异动会使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假设为基础编报的财务报表受到强烈冲击。现行会计准则通过计提跌价或减值准备的办法,使物价下跌对资产的影响基本得到了修正。本文从物价持续上涨的角度,就物价异动对会计计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