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9)
2023(6164)
2022(5285)
2021(5147)
2020(4197)
2019(9732)
2018(9923)
2017(19551)
2016(10762)
2015(11905)
2014(12085)
2013(12003)
2012(11323)
2011(10245)
2010(10716)
2009(10269)
2008(10358)
2007(8795)
2006(8523)
2005(7933)
作者
(29576)
(24380)
(24322)
(23723)
(15626)
(11414)
(11214)
(9391)
(9277)
(8717)
(8154)
(8115)
(7950)
(7861)
(7688)
(7666)
(7302)
(6981)
(6867)
(6770)
(6189)
(5945)
(5917)
(5632)
(5586)
(5529)
(5487)
(5272)
(4992)
(4823)
学科
(43212)
经济(43156)
管理(28794)
(22750)
中国(19886)
(18431)
(17603)
企业(17603)
(15635)
方法(15077)
数学(13434)
数学方法(13307)
(12576)
地方(12193)
财政(11756)
(11189)
体制(9659)
(9542)
(8887)
银行(8884)
(8615)
业经(8484)
(7782)
制度(7779)
(7523)
环境(7415)
(7270)
金融(7269)
(7260)
贸易(7250)
机构
大学(151363)
学院(149716)
(63457)
经济(61793)
研究(56718)
管理(53464)
中国(44715)
理学(44348)
理学院(43731)
管理学(43159)
管理学院(42829)
(38798)
(34109)
科学(31685)
(28081)
财经(27153)
中心(24725)
研究所(24555)
(24467)
(23381)
北京(22833)
(21674)
师范(21569)
(21228)
经济学(20105)
财经大学(19946)
(19895)
(18728)
经济学院(18069)
师范大学(17799)
基金
项目(89109)
科学(69539)
研究(68622)
基金(63577)
(54901)
国家(54455)
科学基金(45561)
社会(44169)
社会科(41648)
社会科学(41631)
基金项目(33613)
(32501)
教育(31442)
(29060)
编号(28360)
自然(26970)
自然科(26166)
自然科学(26154)
自然科学基金(25605)
资助(25252)
成果(24764)
课题(20675)
(20549)
重点(20260)
(19729)
国家社会(18461)
(17883)
(17822)
教育部(17773)
(17437)
期刊
(78730)
经济(78730)
研究(58461)
中国(34831)
(29893)
管理(20347)
教育(20214)
科学(19040)
学报(18639)
(18069)
金融(18069)
(17861)
大学(15018)
财经(13966)
学学(13740)
经济研究(12961)
问题(12861)
(12103)
业经(11735)
农业(11442)
技术(11182)
(9011)
(8919)
现代(8315)
城市(8166)
理论(7831)
改革(7731)
(7731)
(7633)
财政(7633)
共检索到24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熊竞  胡德  何文举  陈美玲  
基层政区作为国家政权的末梢和经济社会的直接管理单元,其通过行政逻辑下的区划调整来应对基层空间重组已难以胜任,特别是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基层空间的重组更是复杂而快速。无论是历史、理论还是实践,特大城市基层政区的改革都指向"治理区划"的新理念。文章从职能的重心变迁、空间的治理转向和实践的创新趋势等三个方面对"治理区划"这一新理念进行了构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三庚  宋毅成  
从经济规模、结构升级和外向程度三个维度对我国特大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建设进行了回顾,在对比CBD发展阶段和外部条件差异、产业选择和区域分工差异、开发模式与要素集聚化差异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CBD差异化发展的特有规律,认为该过程实现是特大城市结构调整的必要阶段。最后,针对特大城市CBD差异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管理组织和政府职责转变等具体实践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婧婧  陶文星  包广静  李智国  
文章简述了我国特大城市从1990年到2001年的城市用地增长情况,综合选取10个因素作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数据。用相关分析法得出所选影响因素的Pearson相关系数,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剔除次要影响因素,再应用偏相关分析法得出各显著影响因素偏相关系数,进而根据偏相关系数判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最后提出有利于各地区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健康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晋宇  
一、问题的提出 1989年春天,进入广州、北京等特大城市的农民工过剩,对这些城市的承载力构成威胁。未来一个时期这种人口的冲击仍会存在,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高不下以及流动人口的迅猛增加(1988年北京流动人口平均每日为110万,比1980年增长了一倍多),另一方面是建国40多年来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费用只占总投资额的2.19%,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由此,虽然外国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疏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丽雅  
随着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在特大城市边缘地区出现了“撤县改区”这种行政区划调整模式。本文分析了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弊端 ,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丽雅,刘君德,史卫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典型单位———国有农场所固有的政企合一、企业办社会的单位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农场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农场所属地区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农场实行属地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文章由揭示农场单位制日益显性化、深层次的矛盾入手,归纳总结了我国各地农场属地化的经验模式,并以上海市郊部分农场为例,在上海市郊农场政企分设、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行政区划调整入手,对新世纪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2014年12月6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联合承办的201 4特大城市治理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的专家学者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提出了分三阶段有效治理特大城市面临的严重的"城市病"的基本思路:近期主要靠强化城市运行的日常管理,挖掘现有基础设施的潜能;中期靠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努力增加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远期则靠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疏散,最终实现城市人口与城市基础设施容量的动态平衡。最后,针对我国一些特定特大城市,如北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特大城市的形象问题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的设计、工具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在密集型大城市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均匀空间的比较之中提出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竞  
行政区划作为空间协同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在当前空间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城发展中发挥制度效能,既是一个理论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借助尺度、协同、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构建了超大特大城市新城政区治理的三尺度分析框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通过田野调查、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政区治理通过空间关系调整来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新城建设,而这一助力机制则是由市域、城域、区域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嵌套的尺度构成并展开的,三尺度协同可以更好发挥政区治理的政策效能。同时,新城的政区治理也还存在工具创新和精准操作等挑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志敏  罗燕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腹地金融业发展滞后、区域联动不足、人才分布不均等,成为制约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与金融辐射效应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借鉴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快腹地金融业发展、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加强金融人才流动等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军  潘芳  张若曦  齐元静  
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特大城市始终是城镇化的核心,并且在城镇化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特大城市仍将不断扩张。特大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在我国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是所在区域的发展核心,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了解这些特大城市的发展现况以及从GDP、人口总量、建成区用地等多指标角度分析它们的发展特征,将有助于准确了解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下一步调整政策的有益线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蓓,李艳娜  
基于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建国后的历史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地域扩展的类型:迅速发展型,较快扩张型,一般发展型,缓慢发展型。并选用单位土地产出,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幅度以及单位面积增加值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我国特大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用地效益问题。最后针对城市的扩展模式与城市的用地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提出:①土地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②完全市场化的用地机制可以有效保证城市土地整体的效益水平;③我国的城市用地相对于国外而言仍有增长潜力。所以,可选择的政策路径是:①政府不应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②政府应该尽可能获取完整准确的城市统计资料;③土地产权的界定应该明确;④加强基础项目建设,为土地进一步释放潜能提供支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三庚  
2012年6月2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特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委员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百名专家学者。现将主要与会专家的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特大城市发展形成和演化的研究进展1.特大城市将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引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城市化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这已经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