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3)
2023(12364)
2022(9930)
2021(8964)
2020(7456)
2019(16744)
2018(16447)
2017(30864)
2016(17223)
2015(20104)
2014(19968)
2013(19026)
2012(17679)
2011(16004)
2010(16217)
2009(14927)
2008(14865)
2007(13693)
2006(12338)
2005(11030)
作者
(50656)
(42102)
(41888)
(39983)
(27028)
(20227)
(19171)
(16465)
(16355)
(15448)
(14505)
(14458)
(13736)
(13630)
(13614)
(13162)
(12477)
(12359)
(12340)
(12286)
(10724)
(10626)
(10548)
(9863)
(9579)
(9575)
(9473)
(9405)
(8771)
(8609)
学科
(70439)
经济(70347)
管理(48756)
(44380)
(36461)
企业(36461)
方法(30600)
数学(26457)
数学方法(26180)
中国(23486)
(20650)
(18510)
业经(16563)
(15576)
(15349)
地方(14719)
理论(13659)
农业(13467)
教育(12978)
(12852)
(11459)
金融(11452)
(11334)
银行(11287)
(10918)
财务(10869)
财务管理(10838)
(10817)
(10641)
贸易(10634)
机构
大学(246149)
学院(240728)
(93423)
经济(91316)
研究(86938)
管理(85615)
理学(72902)
理学院(72042)
管理学(70458)
管理学院(70030)
中国(63903)
(53507)
科学(52870)
(46272)
(45067)
(43959)
研究所(39661)
(39313)
中心(38896)
业大(37207)
财经(35784)
农业(35393)
(34539)
师范(34076)
北京(33783)
(32660)
(32470)
(30655)
经济学(29256)
技术(28358)
基金
项目(160138)
科学(125472)
研究(118368)
基金(113862)
(100524)
国家(99659)
科学基金(84094)
社会(74055)
社会科(69817)
社会科学(69795)
(63855)
基金项目(58538)
教育(57861)
(54305)
自然(53305)
自然科(52111)
自然科学(52090)
自然科学基金(51157)
编号(47859)
资助(46968)
成果(41631)
重点(37235)
课题(36423)
(35701)
(34339)
(33419)
大学(31938)
创新(31060)
教育部(30700)
国家社会(30638)
期刊
(106879)
经济(106879)
研究(77237)
中国(60198)
学报(45129)
教育(43740)
(42195)
科学(37670)
(36701)
大学(35445)
管理(34419)
学学(31814)
农业(28351)
(22980)
金融(22980)
技术(22243)
财经(19281)
经济研究(17657)
业经(17159)
(16689)
(15006)
图书(15002)
问题(14215)
(13271)
职业(12154)
(11691)
业大(11562)
书馆(11264)
图书馆(11264)
科技(11182)
共检索到382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大学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高校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理念、制度、能力、方法等的革故鼎新,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阎凤桥  曹晓婕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理想类型等研究方法,以现代化和组织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特别是韦伯提出的理性科层分析原理,探讨了我国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特色、环境、动力、趋势等问题。在对大学治理现实状况描述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理性原则作用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特殊主义走向普遍主义,同时也表现出一些诸如功利化、过度竞争、价值理性缺失等现代病的征兆,这是中国式大学治理在实现一流大学目标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向性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从13个方面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需要的来自大学系统外部的制度及资源供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之后,对一流大学建设得失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则主要来自于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在讨论大学理性、资源基础及治理模式三大要素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大学治理现代化之于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并从一流大学的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结构现代化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三个维度,对一流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出具有操作意义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亮  陈恩伦  
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是对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的召唤,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持久的承诺,它需要解决工具主义主导下的"自上而下"权力运行模式、企业与市场间出现的"若即若离"形态以及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治理主体的交往互动性、治理制度的创新实践性、治理过程的和谐有序性、治理文化的共生包容性等特征。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建设一流职业教育的关键,需要回归理性世界,形成非线性的公共意志思维,以公共理性和公共善为秩序逻辑,明确职业教育善治权责关系,创生职业教育善治制度体系,健全职业教育善治保障机制,进而形成职业教育治理稳定、持久的善态格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艳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应该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目前,就教育系统而言,已经开启了重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一、关于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教育治理体系,主要是指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教育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晓田  郑白玲  陈亮  龙洋  刘耀  
在良法善治的治理语境推动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切的热门话题。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愿景,必然包括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同时,完善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也是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内在旨意。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在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抓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科发展,规范教师流动,深入推进学术治理进程,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推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上,从治理本身释放的"善意"能量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性规律出发,深入探究"治理"与高等教育内部要素间的耦合性,把握好高等教育治理内部要素的内容指向与发展方向,采取应有的措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善治愿景。本期笔谈呈现5篇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大学治理体系与大学治理能力是一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大学治理环境的改观与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中国大学现行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体现了高度行政化的大学治理环境与大学治理体系,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整体的大学治理能力。为此,应从改良大学治理环境、重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过程和建设大学治理文化等方面来推动大学治理环境的改善和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塑,进而达成有效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甘晖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的发挥应以相应治理体系的构建为支撑。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中仍存在着政府、市场及社会作用大学的机制不健全、党政权力界定不清、学校与院系主体地位错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运行失当、师生员工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从外部和内部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推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兢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必须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治理对象来说,就是要对规范大学内外部各种关系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设计和安排;从体系本身而言,就是要促使各种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相辅相成、相互协调,构成一个整体。大学治理体系要对治理主体、治理领域、治理方式、治理功能、治理过程进行全面的界定和规范。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以大学职能拓展与使命聚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学内部管理重心下移与目标管理、队伍建设为着力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婧  
新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化改革全然进入攻坚阶段,全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更是大力推动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关键途径。因此,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深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时发展进度,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对此,笔者将结合刘须宽编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并客观探索益于加快该实际进程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少南  
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把握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基本原则,顺势而为、强化特色、开拓创新,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实现治理效能的转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孙松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一流大学,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围绕高校治理这一中心,立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三个基本点,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治理体系不平衡""治理能力低水平"和"治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起"政党(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党领导能力、政府管理能力、高校办学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沛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应对城镇化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对城市"生命体征"进行细致"把脉"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疫情和极端气候冲击加深、人口快速流动、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社会多元化等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多方面挑战。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要求,应充分发挥制度和技术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立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治理是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治理。发展和完善金融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金融制度体系特别是重要金融制度,健全金融治理体系,提高金融治理能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