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9)
- 2023(4918)
- 2022(4204)
- 2021(3840)
- 2020(3020)
- 2019(6462)
- 2018(6565)
- 2017(12052)
- 2016(6719)
- 2015(7425)
- 2014(7485)
- 2013(6834)
- 2012(6373)
- 2011(5839)
- 2010(5921)
- 2009(5725)
- 2008(5399)
- 2007(4998)
- 2006(4412)
- 2005(4099)
- 学科
- 管理(22920)
- 济(22368)
- 经济(22334)
- 业(16682)
- 企(14751)
- 企业(14751)
- 环境(9585)
- 体(7778)
- 制(7688)
- 财(7322)
- 方法(7186)
- 学(7050)
- 农(6822)
- 划(6569)
- 中国(6495)
- 业经(5421)
- 数学(5414)
- 数学方法(5343)
- 理论(5271)
- 融(4998)
- 金融(4991)
- 体制(4831)
- 银(4786)
- 银行(4772)
- 地方(4653)
- 行(4642)
- 务(4596)
- 财务(4575)
- 财务管理(4564)
- 和(4521)
- 机构
- 学院(93123)
- 大学(92268)
- 研究(34319)
- 济(34135)
- 经济(33234)
- 管理(32838)
- 理学(27817)
- 理学院(27492)
- 管理学(26983)
- 管理学院(26814)
- 中国(25820)
- 科学(21143)
- 京(20394)
- 财(17626)
- 所(17312)
- 农(16881)
- 研究所(15795)
- 中心(15505)
- 江(15037)
- 业大(13832)
- 财经(13516)
- 农业(13208)
- 范(13139)
- 院(13066)
- 师范(12960)
- 北京(12646)
- 经(12209)
- 州(11675)
- 技术(11421)
- 省(10434)
- 基金
- 项目(62889)
- 科学(48987)
- 研究(47019)
- 基金(44413)
- 家(39583)
- 国家(39236)
- 科学基金(32854)
- 社会(29658)
- 社会科(27940)
- 社会科学(27929)
- 省(24988)
- 基金项目(22802)
- 教育(21530)
- 划(21131)
- 自然(20259)
- 自然科(19709)
- 自然科学(19701)
- 自然科学基金(19325)
- 编号(19214)
- 资助(17518)
- 成果(16631)
- 重点(14686)
- 课题(14277)
- 部(13572)
- 发(13509)
- 创(12782)
- 国家社会(12586)
- 制(12376)
- 性(12051)
- 创新(11999)
共检索到14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宏斌
长期以来,由于各个治理主体的身份失衡——主要表现为身份失位、身份越位和身份缺位,致使全球环境治理效果差强人意。中国倡导构建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对于引导和鼓励各个治理主体进行身份重塑以适应新型全球环境治理的要求,对于全球环境领域强有力的治理中心和权威的确立,对于推动构建以合作、平等、包容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在未来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中国必将充当重要角色并发挥独特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然而,在"乡政村治"治理模式下,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并没有形成互动双赢的良性格局,乡镇政府的权力只是在形式上被弱化,实际上由于村委会的角色错位导致村民自治功能受到极大的抑制和削弱,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契机,有助于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和市场运作的网格化治理格局。
关键词: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必然选择 角色重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建交 谢中起 臧红松 盛锁岩
环保负面舆论扩散、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环境满意度偏低等现象的存在均体现着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任流失。从政府可信任性和互动关系角度看,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环境利益的内驱力缺乏、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治理成效偏低以及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性不强。重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信任,必须改革和突破陈旧的环境治理思路和模式,从加强地方政府对环境利益的重视、复合式环境监管模式构建和环保绩效考核实效性提高三个方面增强政府自身的信任度,通过有效互动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并创造公共价值,以此来建立环境治理领域的新型政府信任关系。
关键词:
环境治理 政府信任 环境满意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云志
高职院校参与式治理合法性的建构,对多元主体治理秩序建设意义重大,而两个历史阶段合法性建构方式的差异又导致多元主体治理秩序类型的不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职业院校参与式治理的"政校合一"式合法性建构方式形成了"隶属型"多元主体治理秩序,20世纪后期至今的"府管校办"式合法性建构方式形成了"松散型"多元主体治理秩序,这导致多元主体治理秩序的弱化。为重塑多元主体治理秩序,应从法治、民主、自治等维度寻求高职院校参与式治理合法性建构的方式、方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伟光 郭晴
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国内治理失范、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失调、全球治理与全球化不匹配等问题,导致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为了缓解民众对全球化的负面情绪,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了去全球化政策,最终导致逆全球化的产生。当前的全球化范式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大国操纵了全球化,国家主义与全球化存在巨大冲突。为此,需要对当前的全球化及其治理范式进行重塑,从理念、内容、目标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中国的大国角色和作用,以提振全球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国平
创新和重塑数据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及内在要求。金融数据治理作为实现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与内容,是数字化时代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卡斯特“流动空间”理论,提出管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数据空间”概念,探索数据治理的一般性治理框架和原则,构建小微联合贷款风控系统作为实例进行分析,提出重构和完善金融数据治理的基本逻辑、原则与措施。数据空间视角下,数据治理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完整内容和结构,即技术应用层的数据空间物理形态与结构治理、网络结构层数据流动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安全开放平衡以及空间组织层数据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利益冲突协调。技术应用层治理内容和目标主要是微观组织(企业)内部数据治理,网络结构层治理内容和目标主要涉及行业与市场中的数据共治,空间组织层的治理内容和目标关乎政府及社会层面上的数据公共治理与监管协调。数据空间为数据内部治理、行业共治和数据公共治理与监管协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可为金融数据治理和监管与体系设计、理念创新和手段工具的综合运用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大学治理体系与大学治理能力是一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大学治理环境的改观与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中国大学现行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体现了高度行政化的大学治理环境与大学治理体系,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整体的大学治理能力。为此,应从改良大学治理环境、重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过程和建设大学治理文化等方面来推动大学治理环境的改善和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塑,进而达成有效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虹 裴杰 唐彰元
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价值内涵和制度构建的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的动态演变,为乡村治理主体结构重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实质是论述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管理互动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农地“三权”分置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在其政策贯彻推进的过程中,使一些农民家庭彻底离开了乡村,并通过外部引入和内部孕育塑造了更多新的主体,补齐农业农村的发展短板。因此,重塑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主体结构,不仅需要利用好乡村治理资源优势,总结和提升乡村治理经验,更需要通过政策创新建立有效的承包地退出机制,赋予相关主体治理资格和治理权限,打造各类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藏波 黄旭 赵幼力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现状特征、探究导致契约关系不稳定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框架为基础,构建有效规制企业债券违约的路径与策略。本文分析表明:导致企业债券违约既有外部扰动,如周期性因素和长期结构调整因素叠合而形成的市场风险,以及市场需求饱和与结构调整政策冲击所形成的流动性风险;又有内部因素,如融资杠杆率放大与违约向周期性行业集中所形成的信用风险。与违约因素相对应,规制路径同样细分为外部路径和内部路径,其中外部路径为减小宏观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内部路径是在减小经济波动外生扰动之后,增加企业经营者为维持债券收益所投入努力程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基于这两条规制路径,实施策略包含:对债券...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金砖会议 世界局势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金砖会议 世界局势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键
广义而言,全球经济治理要追溯到资本开启世界市场的时代。从全球经济治理的历史来考察,全球经济治理主体间关系历经了吸纳、嵌入、脱域的变迁过程。吸纳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是强势资本对弱小资本乃至落后的东方民族的吸纳;嵌入是全球经济治理主体间在相互依赖框架中的一种关系。虽然是相互嵌入,但受实力、地位的影响,彼此嵌入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因而也有不对等性。全球化进程并非普遍获益的过程,利益的此消彼长也意味着国际权力的转移,并引发了全球化的震荡。但是,传统大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依然不可取代。脱域后究竟是断裂还是再嵌入,这要取决于主体间相互认知的改善情况和相互依赖框架中的利益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锐 寇静娜
21世纪以来,全球清洁能源治理迅速兴起,但相关学术研究远远滞后于现实进展。文章结合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对全球清洁能源治理的兴起动因、参与主体和突出议题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全球清洁能源治理的兴起既源于当今世界的能源转型,也与应对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的障碍及其衍生的问题直接相关。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是参与全球清洁能源治理的主要行为体,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尚未形成系统高效的治理体系。全球清洁能源治理至少应涵盖以下五个议题,即清洁能源的全球推广、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贸易争端治理、稀土资源治理、跨国水电开发治理和跨国电网治理,目前这些议题普遍处于"治理赤字"的状态,需要国际社会加快形成共识,采取应对行动。我国应在治理进程中把握主动,与各国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燕环
作为现象和实践的全球教育治理由来已久,但对全球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对全球教育治理的概念、主体和机制做出如下的界定与总结:全球教育治理是国际社会各利益相关方通过多种方式共同管理全球教育事务的活动;全球教育治理的主体主要有主权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智库等,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全球教育治理的机制主要有基于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全球教育治理,基于教育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全球教育治理,基于国际会议和多边论坛的全球教育治理,以及基于教育指标和标准的全球教育治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当前,多元的主体通过多样的机制在多个不同的层面和舞台上活动,共同构成了一种相互交织与影响的复杂的全球教育治理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沙 郭芳翠
全球海洋治理主体间合作关乎全球海洋治理的成败。全球海洋治理主体间存在竞合关系。影响治理主体合作的根源是治理主体对私利的追逐导致集体治理的困境。此外,治理主体身份二重性矛盾以及治理问题和治理领域对治理需求的紧迫性非均匀分布都制约着全球海洋治理主体间合作。要实现全球合作必须打破博弈困境,处理好个体与全球的关系,同时,还要不断塑造全球公民身份使治理主体能够自觉地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合作 进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