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7)
2023(18712)
2022(15190)
2021(14077)
2020(11586)
2019(25978)
2018(25371)
2017(48156)
2016(26442)
2015(29450)
2014(28916)
2013(27932)
2012(24766)
2011(21806)
2010(21405)
2009(19508)
2008(19211)
2007(17027)
2006(14704)
2005(12886)
作者
(73823)
(61650)
(61288)
(58309)
(39115)
(29345)
(27865)
(24190)
(23308)
(21729)
(20772)
(20656)
(19467)
(19330)
(19140)
(19017)
(18581)
(18451)
(17822)
(17761)
(15226)
(15068)
(14924)
(13941)
(13936)
(13671)
(13649)
(13527)
(12364)
(12316)
学科
(99464)
经济(99356)
管理(87903)
(81394)
(70352)
企业(70352)
方法(46799)
数学(40410)
数学方法(39932)
(32405)
(28454)
中国(27742)
业经(25044)
(22529)
财务(22454)
财务管理(22403)
(22236)
企业财务(21375)
农业(18954)
(18737)
(18181)
贸易(18173)
地方(18131)
(17738)
(17061)
银行(17010)
(16677)
理论(16665)
(16526)
技术(16444)
机构
学院(360666)
大学(358610)
管理(144240)
(142848)
经济(139867)
理学(124374)
理学院(123089)
管理学(120985)
管理学院(120298)
研究(114169)
中国(88008)
(73786)
科学(70469)
(68544)
(61968)
(55804)
业大(55458)
财经(54825)
中心(54193)
(53670)
研究所(50899)
(50047)
农业(48858)
北京(44768)
(44485)
师范(43891)
经济学(43339)
(42425)
(42243)
财经大学(41050)
基金
项目(251007)
科学(198389)
基金(183836)
研究(179537)
(162034)
国家(160683)
科学基金(138793)
社会(115996)
社会科(110043)
社会科学(110013)
(98585)
基金项目(97320)
自然(91067)
自然科(89078)
自然科学(89054)
自然科学基金(87480)
教育(83948)
(83050)
资助(73669)
编号(71458)
重点(56726)
成果(56373)
(55077)
(53092)
(52910)
创新(49583)
课题(49477)
科研(48747)
国家社会(48666)
教育部(47571)
期刊
(152211)
经济(152211)
研究(96924)
中国(69505)
学报(60189)
管理(56564)
(56242)
(55973)
科学(53996)
大学(46138)
学学(43819)
农业(37534)
教育(37039)
(32735)
金融(32735)
技术(31529)
财经(26886)
业经(26724)
经济研究(24535)
(23101)
(21350)
问题(19940)
(18937)
科技(16828)
财会(16713)
商业(16666)
技术经济(16397)
现代(16196)
统计(15908)
图书(15633)
共检索到522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杰  薛有志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的基本假说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大股东、债权人与政府的干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促进了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倾向;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种效应一方面来自大股东与债权人的干预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削弱,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缓解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抑制。政府的干预对多元化战略并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却显著地抑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从而间接地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凯迪  韩良智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多元化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同时考虑了公司治理特征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越高,企业越可能选择多元化并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非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均与企业选择多元化并购有正相关关系;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会加强过度自信对多元化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该结论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对我国企业选择多元化并购的动因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而公司权力制衡有助于抑制多元化并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鲁  宋学锋  
本文以2007年和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OLS回归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做稳健性检验,分别考察了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国有控股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民营控股公司绩效却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国有和民营控股公司中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会计绩效及市场绩效所起显著解释作用的治理机制变量存在很大差别,其中两职设置、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等变量对两类公司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治理机制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存在交叉影响,在特定的治理环境中,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青  李玮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政府,股东会干预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财务风险,股东会干预可以缓解公司的财务风险,政府控制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时,股东会不再发挥缓解财务风险的作用,而政府控制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这些经验证据表明要真正避免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带来的损失,只是单纯引入治理因素是不够的,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管理者的心理调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青  李玮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政府,股东会干预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财务风险,股东会干预可以缓解公司的财务风险,政府控制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时,股东会不再发挥缓解财务风险的作用,而政府控制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这些经验证据表明要真正避免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带来的损失,只是单纯引入治理因素是不够的,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更多关注管理者的心理调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祥展  张俊瑞  程子健  
基于2008-2012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及其公司多元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负相关,管理层盈余预测较为谨慎的公司会计稳健性提高,并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相关多元化水平,验证了会计稳健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企业决策行为偏差的治理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子礼  罗玄  
成本粘性是指当业务量等份额地增减变动时,成本上升的程度比成本下降的程度要大。以2011—2014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性地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分析并检验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董事会治理一方面对成本粘性程度有显著的直接抑制效应,另一方面董事会治理通过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间接地降低了成本粘性程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子怡  聂晓  
以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及其价值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管理者低程度的自信会促使企业持有更多现金并提高现金持有价值,但随着自信程度的提高,现金持有水平会下降且会降低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研究结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自由现金流理论相悖。研究还发现,投资效率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并通过投资不足路径影响现金持有价值。因此,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应考虑管理者心理特征,提升企业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崇延  翟青梅  
文章以2015—2017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扩张的影响,并具体探讨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扩张方式的选择。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呈现显著正相关;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倾向进行内部投资活动,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更倾向进行外部并购。最后,采用作为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  耿修林  
根据现有文献得出企业技术多元化与财务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基于此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多元化的促进机制和董事会结构的抑制效应。以2007—2013年我国沪深A股189家专利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多元化水平,且技术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董事会结构(两职分离和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有效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技术多元化的正向影响,从而避免出现可能损害企业财务绩效的过度技术多元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  耿修林  
根据现有文献得出企业技术多元化与财务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基于此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多元化的促进机制和董事会结构的抑制效应。以2007—2013年我国沪深A股189家专利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多元化水平,且技术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董事会结构(两职分离和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有效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技术多元化的正向影响,从而避免出现可能损害企业财务绩效的过度技术多元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玲  王亚星  
以我国2003~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通过投资决策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与管理者理性的企业相比,其内部投资、并购投资和总投资的水平更高,但投资规模的扩大并未带来业绩的提升,投资行为导致了企业绩效的下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拥军  冯楚立  尹开国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不仅不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还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适当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经验证据从侧面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佳的治理措施是引入独立董事等观点,不能简单对其进行激励和监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庄平  李延喜  
选取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风险的代理变量,利用2002—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风险的格兰杰原因,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企业风险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滞后的第二个经营年度表现显著;企业风险不是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黄华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主板披露第三季度盈余报告且报告类型为预增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在我国特有制度和股权体制下,上市公司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债务融资。但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资产负债率呈下降态势,且董事会规模越大其意见越难以统一,监督作用呈弱化趋势,资产负债率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