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7)
- 2023(9049)
- 2022(7711)
- 2021(7483)
- 2020(6189)
- 2019(14678)
- 2018(14235)
- 2017(27215)
- 2016(14395)
- 2015(16404)
- 2014(15866)
- 2013(15582)
- 2012(14288)
- 2011(13197)
- 2010(13286)
- 2009(12272)
- 2008(11921)
- 2007(10287)
- 2006(9078)
- 2005(8396)
- 学科
- 济(68504)
- 经济(68450)
- 管理(36453)
- 方法(31432)
- 业(31222)
- 数学(28937)
- 数学方法(28374)
- 企(25132)
- 企业(25132)
- 中国(20085)
- 地方(14649)
- 农(14597)
- 贸(13596)
- 贸易(13585)
- 易(13267)
- 财(12518)
- 学(12484)
- 业经(11443)
- 制(10478)
- 融(9343)
- 金融(9340)
- 农业(9319)
- 环境(9191)
- 理论(9156)
- 银(9110)
- 银行(9091)
- 行(8841)
- 地方经济(8706)
- 和(8616)
- 关系(8545)
- 机构
- 大学(204663)
- 学院(201839)
- 济(91457)
- 经济(89948)
- 管理(76017)
- 研究(75519)
- 理学(65861)
- 理学院(65081)
- 管理学(63677)
- 管理学院(63304)
- 中国(58533)
- 科学(44968)
- 京(44589)
- 财(39453)
- 所(38178)
- 研究所(34940)
- 中心(32856)
- 财经(31552)
- 农(30877)
- 经济学(29802)
- 经(29067)
- 北京(28918)
- 江(28285)
- 业大(27884)
- 院(27841)
- 经济学院(26772)
- 范(26482)
- 师范(26250)
- 农业(24149)
- 财经大学(23703)
- 基金
- 项目(138521)
- 科学(110293)
- 基金(103274)
- 研究(99419)
- 家(91512)
- 国家(90931)
- 科学基金(77476)
- 社会(65451)
- 社会科(62317)
- 社会科学(62301)
- 基金项目(52764)
- 省(50899)
- 自然(49381)
- 自然科(48367)
- 自然科学(48354)
- 自然科学基金(47479)
- 教育(46249)
- 资助(44396)
- 划(44264)
- 编号(37689)
- 重点(31998)
- 部(31811)
- 成果(31014)
- 发(30257)
- 国家社会(28761)
- 创(28423)
- 中国(27554)
- 课题(27338)
- 教育部(27304)
- 创新(26828)
共检索到304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向杨
如何给予地方官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领导干部跨域流动所呈现出的方向性特征,即从政治或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区域流向相对较高的区域,提炼出治域进阶这一地方官员激励模式。治域进阶模式运行的基本前提是存在多层级、大数量的行政区域,同级行政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以及存在自上而下的人事任免和管理制度。在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中,治域进阶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地方官员激励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矫正有限职位晋升所带来的激励失灵问题。与历史上的官员跨域流动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地方官员治域进阶现象深刻反映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对稳定高效官僚体制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治域进阶 跨域流动 地方官员 激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焱 李开颜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探究了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对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的影响。具体考察了中央降低GDP激励强度与加强债务审计问责力度这两项改革会如何影响地方官员的负债规模与公共品投资。研究发现,当中央降低GDP激励强度时,地方官员会减少地方性债务,减少经济型公共品提供,而民生型公共品的提供不受影响;当加强债务审计问责力度时,地方债务、经济型公共品与民生型公共品的供给都会减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黎安
本文研究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治理模式——"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的性质与特征,并试图揭示这种特定模式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各种特有问题的内在关联。本文认为,晋升锦标赛作为中国政府官员的激励模式,它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根源,但由于晋升锦标赛自身的一些缺陷,尤其是其激励官员的目标与政府职能的合理设计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它目前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地方官员的激励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相对忽视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政策上的自主行为。深入探究地方自主性环境治理政策演进的内在机制,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长制这一地方自主性水污染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将2004—2010年手工整理的河长制演进数据、地级市官员数据与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匹配,从地方官员年龄角度,研究河长制演进的官员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年龄与河长制推行概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地方官员年龄的增长,晋升概率的下降,污染的边际回报也随之降低,但在中央政府加强环境事件问责的背景下,潜在惩罚成本却不断增加,从而使年长的地方官员更有动力推行河长制政策,以避免潜在的惩罚成本。因此,加大官员晋升考核中的环境指标权重,并将环境违规问责常态化是破解地方环境治理难题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官员年龄 河长制 水污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魁早
探寻地方官员干预要素市场的动因是治理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前提,而地方官员对要素市场的干预可能主要源于财政、晋升和寻租等方面的激励。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理论上分析了地方官员激励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的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晋升激励和寻租激励对地区要素市场都产生了显著的扭曲效应,而"入世"后的这种扭曲效应下降了。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着差异。金融和法律环境的改善以及产权明晰程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方官员激励对要素市场产生的扭曲效应。本文既拓展了官员激励和要素市场扭曲等研究领域,又启发了中国要素...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制度环境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孝挺 左翔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对地方官员激励与企业产权保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当地市委书记的年龄小于55岁,企业所获得的产权保护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2)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对产权保护的作用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具有结构性差异。具体而言,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地方官员更倾向于保护大企业,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地方官员则更倾向于保护小企业。这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经济总量和增速有不同的边际贡献率有关,地方官员在财税剩余所得激励下更关心经济总量,而在一把手晋升激励下则更关注经济增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本文在一个框架内考虑了政治激励与财政分权,考察了转型期我国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中央强调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加的考核导向,使得地方财政支出过度偏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共品支出不足,同时抑制了其中的官员私人消费支出。在资本不可流动但多期情形下,地方官员通过降低税率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积累资本。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方官员为了吸引资本,有额外的激励降低征税力度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资本可流动情形下,地区初始发展水平差距意味着地区吸引资本能力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比资本不可流动情形下更大。由于资本有更好的流动性,地方倾向于将财政压力施加到劳动所得上,从而导致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份额偏低。
关键词:
政治激励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瑞祥 王慷楷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逻辑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000-2007年中国地级市党委书记数据库,实证检验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如何影响本地产业政策指向与当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这种一致性程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当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一方面,市委书记晋升激励越强的地级市,越有可能去扶持中央政府鼓励发展但并不一定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一致的产业。并且,晋升激励对产业政策的这种扭曲性影响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与经济落后地区更明显;而剔除了国家《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鼓励的产业后,这一扭曲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偏向与本地生产性结构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地方官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被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探讨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经济增长对于官员晋升有哪些影响?经济绩效一官员晋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这种晋升激励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本文从激励机制、官员治理的体制安排、官员的个人特征、地方政府的市场分割、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就经济增长与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找到相关脉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蒙俊
互联网时代下的组织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员工激励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归纳了互联网时代下组织环境的四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以阿里巴巴依托文化维系的内在激励模式为例,对该模式迎合组织环境变化契机所采用的四种途径加以阐述。此外,针对员工激励机制,本研究提出激励要素、分配过程和信息影响三个维度,并针对三个维度分别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下的内在化趋势、柔性化趋势和文化维系趋势,对激励机制的发展进行了补充。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内在激励 企业文化 阿里巴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王贤彬 徐现祥
近年来,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出让土地,现有文献主要强调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官员不仅面临财政激励而且还面临政治激励:在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官员有土地招商引资的动机。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经济体,地方政府官员出让土地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引资"动机同时存在;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出让土地是源于"土地引资",而非"土地财政"。本文的工作意味着,中国的土地问题是与土地市场之外的因素联动的,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需要土地市场之外的联动改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官员 土地供给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再胜 朱敏军
中国分权式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基于合约设计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引入,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同时,合约激励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激励扭曲现象也给经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改革成本。中国分权式改革面临的这种激励悖论成为制约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激励难题。着力破解这些激励难题,需要从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不同层面构建和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的激励兼容机制。
关键词:
分权 激励 难题 合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卓君 郭雪萌
近年来,政府与社会资本PPP合作在中国基础设施领域的推广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官员晋升激励程度与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对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有促进作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会降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促进PPP合作。此外,官员晋升激励程度是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作用于PPP合作的渠道。要促进PPP模式快速、健康发展,应推动各级政府信息透明化,修正传统以"GDP锦标赛"为基准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莉津
通过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建立了线性报酬的最优决定模型。为使模型在实际中能求解,我们将连续模型离散化建立了差分方程模型。此差分方程模型实质上是委托人与代理人动态博弈的过程。在博弈过程中 ,委托人根据可观察到的信号______代理人对工资凋整系数的反应 ,而决定下一期的工资调整系数 ,最终使工资调整系数收敛于理想的值。
关键词:
激励 委托-代理 差分方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