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7)
2023(13554)
2022(11884)
2021(11238)
2020(9491)
2019(21538)
2018(21709)
2017(41558)
2016(23244)
2015(26060)
2014(26192)
2013(25917)
2012(23868)
2011(21442)
2010(21245)
2009(19430)
2008(18867)
2007(16862)
2006(14699)
2005(12839)
作者
(68745)
(57632)
(56884)
(54436)
(36259)
(27814)
(25856)
(22779)
(21719)
(20474)
(19599)
(19438)
(18281)
(18077)
(17861)
(17584)
(17511)
(16860)
(16388)
(16366)
(14599)
(14126)
(13996)
(13170)
(13024)
(12953)
(12813)
(12665)
(11913)
(11732)
学科
(87579)
经济(87478)
(68443)
管理(59380)
(47998)
(46661)
企业(46661)
方法(38470)
数学(33379)
数学方法(32992)
农业(31804)
业经(23147)
中国(22739)
(21494)
(21000)
地方(18053)
(17442)
(15228)
贸易(15222)
(14833)
理论(14547)
技术(14436)
(13912)
银行(13849)
(13211)
(13158)
财务(13092)
(13090)
财务管理(13068)
环境(13042)
机构
学院(325573)
大学(322708)
管理(126740)
(123748)
经济(120903)
研究(111492)
理学(110404)
理学院(109192)
管理学(107160)
管理学院(106597)
中国(82373)
(78837)
科学(73718)
(68938)
农业(61293)
业大(60412)
(58044)
(53924)
研究所(53382)
中心(51599)
(48131)
财经(43458)
北京(42778)
(42575)
师范(42075)
(39701)
(39653)
(38817)
农业大学(38718)
(36360)
基金
项目(228611)
科学(176953)
研究(164575)
基金(163053)
(144504)
国家(143226)
科学基金(120693)
社会(100354)
社会科(94522)
社会科学(94498)
(92016)
基金项目(87494)
自然(80281)
自然科(78359)
自然科学(78335)
自然科学基金(76937)
(76716)
教育(74414)
编号(68604)
资助(66844)
成果(55326)
重点(51112)
(49718)
(49421)
(47432)
课题(46904)
创新(44172)
科研(44149)
计划(43284)
大学(41592)
期刊
(137001)
经济(137001)
研究(89638)
(79245)
中国(63187)
学报(61366)
农业(54101)
科学(53325)
大学(45521)
学学(43307)
管理(41491)
(39040)
教育(35785)
(29065)
金融(29065)
业经(27886)
技术(27085)
(26175)
财经(19932)
经济研究(19243)
问题(19004)
(18832)
业大(18201)
科技(17397)
(16827)
图书(16707)
理论(15292)
农业大学(15017)
技术经济(14958)
农业经济(14508)
共检索到46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森林  陈社员  刘忠松  
为了更好地利用不育系 ,对优质油菜 (B.napu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6 81A的微量花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不育系微量花粉对不育系植株及杂种后代的长势、花器大小及农艺性状等有较大影响 .随着不育系不育程度的增大 ,不育系和杂种生长渐弱 ,且花变小 ,角果变短 ,种子数变少 ,农艺性状变差 .提出利用较多微量花粉的不育系异地制种 ,是兼顾油菜“三系”杂种纯度和杂种优势的较好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邬贤梦  席代汶  宁祖良  官春云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是利用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保持系,对Polima不育系进行改良育成的无微量花粉不育系.对湘油66A及其具有相同核背景的Polima不育系Z04A,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和湘油66B的育性比较观察试验表明,几个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均达到100%,而不育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湘油66A最高,两年均表现出稳定的彻底不育特性,其次为Z04A和湘油402S,湘油66B最低.湘油66A经济性状优良,品质优.利用15份资源材料对湘油66A和Z04A进行恢保关系鉴定,结果表明,湘油66A与Z04A具有相同的恢保关系,从中筛选出7份对湘油66A具有完全恢复作用的恢复系.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巧英  梁宗锁  赵宏光  张冰雪  张学敏  徐波  韩蕊莲  
[目的]研究夏枯草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夏枯草的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航天诱变夏枯草种植第6代(SP_6)的Ⅰ(分枝多)、Ⅱ(大果穗)、Ⅲ(株型分散)、Ⅳ(二级侧枝)、Ⅴ(早熟)、Ⅵ(晚熟)和Ⅶ(株型紧凑)及CK(地面对照)为材料,通过五点取样法选定单株,测定其农艺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夏枯草大果穗性状与植株干鲜质量、分枝数、果穗数、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该性状选育有利于得到高产、大穗株系。株高、冠幅、分枝数、果穗数、果穗粗、果穗长、果穗干质量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互依赖性高。其中,分枝数与冠幅、果穗干质量、果穗长、果穗粗、果穗数、植株鲜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它可能是对夏枯草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各株系的有效成分变异系数均较大,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各株系有效成分含量之间未见明显规律。株系Ⅵ(晚熟)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各有效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迷迭香酸、咖啡酸、总酚、总黄酮4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阿魏酸与迷迭香酸、咖啡酸、总酚、总黄酮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齐墩果酸与其他有效成分相关性不显著;各有效成分含量与各果穗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株系Ⅵ(晚熟)和株系Ⅶ(株型紧凑)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适合作为优质株系进行筛选。[结论]夏枯草植株越嫩,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越高;根据果穗数、分枝数、冠幅性状指标进行选育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果穗,其中分枝数可能是影响果穗产量的最大因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梅  李栒  
为了弄清油菜(Brassica.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采用了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70%以上)与3个低油酸品系(油酸含量70%以下),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植株生长势、农艺性状、种子产量、菌核病危害程度均差异不显著,仅高油酸品系单株角果数稍少,病毒病危害程度稍高,其差异是显著的.油菜高油酸品系叶片中的油酸含量提高,且油酸减饱和率(ODR)较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洁  何红琼  牛应泽  郭世星  
为明确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以四川地区茎秆强度不同的10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为研究材料,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和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为油菜茎秆研究的最适时期。在这一时期,穿刺强度和抗折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壁厚与穿刺强度、抗折强度和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7~(**),0.58~(**)),但纤维素含量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8~*)。通过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壁厚和穿刺强度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0.60~(**)),而茎粗与一次分枝数和单株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0.53~*),与角果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0.65~*)。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茎秆强度相关性状间关系密切,且对茎秆强度相关性状的改良不会造成经济价值的巨大损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文广  张恒  白永富  李永平  陈静  
为提供烟草雄性不育系的推广种植技术,对目前中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3个烤烟雄性不育系(MSK326,MS云烟85,MS云烟87)及其常规品种(K326,云烟85,云烟87)的综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栽培、调制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二者在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外观质量、内在品质、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经过5年的生产实践证实,大面积推广种植烤烟不育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孟雨  赵和  温之雨  王海波  
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通过对14个属于多种生态类型区的冬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发现小麦的许多农艺性状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中穗长、株高、穗下节间与其他性状相关性较高,基本可以作为选择单株生产力水平的主要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俊  蒲晓斌  张锦芳  李浩杰  柴靓  黄驰  胡海兵  郑本川  牛应泽  蒋梁材  
选用甘蓝型油菜J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个(A1、A2、A3、A4、A5)、恢复系3个(R1、R2、R3),采用5×3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5个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估算与分析,旨为探明亲本材料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①在一般配合力上,3个父本的优劣顺序为R3>R2>R1,5个母本的优劣顺序为A4>A1>A2>A5>A3。②组合A2×R3在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表现最好,15个组合中,单株产量排名前3的组合是A2×R3、A1×R1、A2×R1。③性状遗传力中以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分枝部位最低,结合田间表现,R3、A2、A4这3份材料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国建  俎峰  刘坚坚  李劲峰  董云松  罗延青  赵凯琴  陈苇  束正齐  王敬乔  
利用35个甘蓝型油菜Ogura胞质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采用4×35不完全双列杂交,对140个组合的9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估算,其中包括根据云南地方气候特点制定的主茎冻荚与主茎阴荚性状。研究表明,一般配合力综合排名母本前5名分为a19>a29>a21>a20>a2;父本优劣排名次序为21r>64r>68r>16r;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为a17×21r。本研究旨在探明亲本材料的应用潜力,为生产上利用Ogura胞质不育系统选育甘蓝型油菜强优势组合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茹芳  卢思慧  曹金峰  高广居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河  郭建伟  卢丙越  孟衡玲  张薇  王田涛  
【目的】马蓝种植区域广泛,在人工栽培中多采为自繁,不利于马蓝的优良品种选育。通过对云南省金平县生产中常栽的4个马蓝居群的重要农艺性状及植株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靛玉红和靛蓝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马蓝规范化栽培与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对4个马蓝居群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分枝、部位生物量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其植株各部位中靛玉红和靛蓝含量,并分析相关关系。【结果】各马蓝居群根、茎、叶干重占株干重比值分别为12.37% ~ 22.26%、52.03% ~ 70.58%、9.16% ~ 35.60%。4个马蓝居群各部位靛玉红、靛蓝含量顺序均为叶>茎>根。4个马蓝居群各部位靛玉红含量根、茎、叶比值为1: (1.99 ~ 2.79): (10.87 ~ 18.01);靛蓝含量根、茎、叶比值为1: (1.60 ~ 5.97): (10.51 ~ 33.92)。叶鲜重、茎干重、叶干重、茎鲜重、茎靛蓝、根鲜重、二级分枝数、根干重、株鲜重、株干重、一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47%以上。茎粗与株鲜重、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一级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二级分枝数与株干重显著正相关;叶靛蓝含量与根干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鲜、干重显著正相关,与根靛蓝含量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83%。【结论】在选育优良马蓝品种时,要重点考虑茎叶鲜干重大的品种。3号和4号马蓝居群是农艺性状好且靛蓝及靛玉红含量较高的优质马蓝资源,可为马蓝的优良品种选育及种植推广提供原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欢  马彤彤  侯晓梦  张颖  白志英  李存东  
为培育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提供理论依据,以20对二棱啤酒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为试材,通过测定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探讨近等基因系中半矮秆基因uzu对株高、穗长、地上部干质量、单穗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质量等的影响,并进行20个高秆基因系之间、20个矮秆基因系之间的性状差异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地上部干质量和单穗粒数性状外,高秆基因系(无半矮秆基因uzu)其他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矮秆基因系(含半矮秆基因uzu),即半矮秆基因对较多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能够产生降低作用。相关分析表明:20个高秆基因系中,千粒质量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说明千粒质量对于产量的提升潜力较大;株高与穗下节间长度、穗长呈极显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辉  杨晓飞  辛彬  赵鹏涛  王玉刚  
为选育叶面无蜡粉型优质青梗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用于杂种优势育种实践,以叶表有蜡粉的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107为不育源,叶表无蜡粉的青梗菜自交系华-101为转育目标品系,在探明蜡粉有、无性状遗传规律及与雄性不育性遗传关系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回交转育性状的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结果表明:育成了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植物学性状与华-101相近的无蜡粉型青梗菜雄性不育系,并用其配制出杂交组合。证明了本项研究采用的"定向转育方法",可以实现不育性及其他性状的同时转育,首次获得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无蜡粉型青梗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马朝芝  杨小牛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AB1及其杂种F1(AB1×1141B)在武昌、昆明、西宁和湖北秭归高山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育性表现。武昌秋冬季和西宁夏季分期播种表明,播期对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没有多大影响,AB1及其杂种F1每朵花的育性与该朵花分化时期的温度有关。不同的温度处理对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逐渐降低。光照长度可能对AB1及其杂种F1的育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车新  杨艳  李志辉  李昌珠  汤玉喜  唐洁  
为有效地保护及开发利用白檀种质资源,加快育种工作进程,以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260份白檀为材料,对其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白檀资源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71%85.51%,其中冠幅的变异系数最大(85.51%),变幅为62.59 m2;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平均仅为23.04%,具有遗传稳定性;各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平均1.492,其中果实含油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97,可知白檀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白檀冠幅决定着果实经济性状,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