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0)
- 2023(9028)
- 2022(8176)
- 2021(7805)
- 2020(6578)
- 2019(15330)
- 2018(15352)
- 2017(29395)
- 2016(16413)
- 2015(18644)
- 2014(18585)
- 2013(18364)
- 2012(16732)
- 2011(15060)
- 2010(14655)
- 2009(13144)
- 2008(12653)
- 2007(10724)
- 2006(9158)
- 2005(7756)
- 学科
- 济(60003)
- 经济(59935)
- 管理(44962)
- 业(42624)
- 企(36066)
- 企业(36066)
- 方法(30393)
- 数学(26173)
- 数学方法(25880)
- 学(16351)
- 农(15851)
- 中国(14592)
- 财(14454)
- 业经(13519)
- 地方(12313)
- 理论(11119)
- 农业(10592)
- 和(10565)
- 贸(10318)
- 贸易(10312)
- 技术(10009)
- 易(9993)
- 环境(9813)
- 务(9725)
- 财务(9668)
- 财务管理(9654)
- 教育(9373)
- 制(9301)
- 企业财务(9149)
- 划(8670)
- 机构
- 大学(230289)
- 学院(228024)
- 管理(91789)
- 济(81571)
- 理学(80701)
- 理学院(79753)
- 经济(79628)
- 管理学(78317)
- 管理学院(77935)
- 研究(75955)
- 中国(52750)
- 科学(52696)
- 京(49390)
- 农(43493)
- 业大(40066)
- 所(39313)
- 研究所(36514)
- 财(35474)
- 农业(34874)
- 中心(33906)
- 江(31676)
- 北京(30727)
- 范(30168)
- 师范(29790)
- 财经(29363)
- 院(27471)
- 经(26766)
- 技术(26621)
- 州(26130)
- 师范大学(24105)
- 基金
- 项目(166685)
- 科学(129784)
- 基金(120393)
- 研究(117702)
- 家(106539)
- 国家(105671)
- 科学基金(89953)
- 社会(70384)
- 省(66622)
- 社会科(66546)
- 社会科学(66525)
- 基金项目(65207)
- 自然(62001)
- 自然科(60542)
- 自然科学(60528)
- 自然科学基金(59423)
- 划(56491)
- 教育(53766)
- 资助(49124)
- 编号(48070)
- 成果(38503)
- 重点(37174)
- 部(35527)
- 创(34929)
- 发(34923)
- 课题(33024)
- 计划(32604)
- 科研(32569)
- 创新(32503)
- 大学(30568)
共检索到313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俞咪娜 董媛媛 徐攀峰 张明龙
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不育机理对有效利用杂种优势,实现三系配套及创造强优势组合具有重要意义。介绍Ogu CMS,Pol CMS,Nap CMS等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综述了线粒体基因组上与CMS性状相关基因的位点或片段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当今学术界有关CMS产生机理的主要论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田保明 文雁成 刘建明 任乐建
通过多年大量的筛选 ,在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中发现了一批恢复系 ,并利用筛选的恢复系中的恢复基因 ,转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良好、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对这些恢复系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为一对主效基因 ,但这些不同来源的恢复基因的等位性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张书芬 文雁成 任乐建 王建平 刘建明
通过对384A、217A两个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杂种F1、F2及aBC1(不育系×杂种F1)、bBC1(杂种F1×保持系)等群体中植株的育性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384A、217A均属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性是由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隐性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84A具有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217A具有两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且384A的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与217A的任何一对隐性不育核基因不存在等位关系。384A的基因型为S(r1r1),217A的基因型为S(r2r2r3r3)。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顺琪 董振生
利用甘蓝型油菜(B.napus)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优良自交系进行种间杂交、轮回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育成了白菜型油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00A、2818-2等。经观察,育性基本稳定。通过两年的测交,已找到7个不同来源的恢复源,初步实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异源胞质 雄性不育 轮回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平 田保明
甘蓝型双低油菜CMS22A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利用384A中的雄性不育源、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的方法育成的新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突出表现为雄性不育彻底且遗传稳定,配合力高,抗病抗倒,品质优良。对CMS22A育性遗传规律研究表明,该不育系属典型的败药型雄性不育系,其雄性不育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rr)的共同控制,属孢子体不育,基因型为S(rr)。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李浩杰 蒋梁材
为了探讨NEA细胞质相对效应,对选育出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NEA的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杂种F11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察的12个主要性状中,除主序角果数不育胞质杂种F1和可育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达5%显著水平外,其余11个性状2种胞质杂种F1t检验差异不显著;主序有效长、第一次分枝数、硫苷等3个性状的可育胞质与不育胞质间线性相关关系显著,其余9个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不显著;NEA不育胞质对多数组合的硫苷和千粒重有优良相对效应,对其余性状的相对效应则组合不同正负效应不同。说明NE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性状无显著负效应,在产量和品质育种中应注意选择有较大优良相对效应的组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强燕 葛晓宇 赵伦 文静 易斌 涂金星 傅廷栋 沈金雄
为确定油菜ogu CMS不育基因orf138编码蛋白的毒性与雄性不育的关系以及hau CMS不育基因orf288的核心功能区域,对2个不育基因进行不同长度的截短,进行原核表达和拟南芥、油菜遗传转化。不育基因orf138截短研究结果显示,IPTG诱导后,转入含有跨膜螺旋的pET32a~(1-138)和pET32a~(1-93)的大肠杆菌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而转入去掉跨膜螺旋的pET32a~(45-138)的大肠杆菌生长不受影响,表明ORF138的毒性区域位于包含跨膜螺旋的N端;遗传转化结果证实PS∶Rfp138~(35-138)和PS∶Rfp138~(45-138)均不能引起拟南芥和油菜雄性不育,说明N端的毒性区域是ORF138引起植物雄性不育所必需的。不育基因orf 288不同长度截短的超表达载体拟南芥转化结果显示,PS∶Rfp288~(104-288)、PS∶Rfp288~(134-288)和PS∶Rfp288~(164-288)的转基因阳性苗出现雄性不育表型,PS∶Rfp288~(194-288)的转基因阳性苗则全部可育,初步证明orf 288的核心功能区域是orf 288~(164-288),ORF288的164-194 aa可能与hau细胞质雄性不育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徐家炳 曹鸣庆 张凤兰
用 2 6份不同大白菜株系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96进行多代回交转育 ,成功地转育出 5份不同类型的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包括桔红心和黄心大白菜株系 )。鉴定结果表明 ,这些不育系材料不育性稳定 ,不育度 10 0 % ,不育率 10 0 % ,蜜腺正常 ,花药白色退化 ,植株整齐一致 ,生长旺盛 ,是新型的优良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 ,杂种优势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芬芳 岳宁燕 杨学乐 彭烨 邢蔓 朱艳菊 郑梦莎 邬贤梦
利用3个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系(X2008A、X2011A、XYZ2A)及相应保持系(X2008B、X2011B、XYZ2B)分别与恢复系W01R和W02R杂交,得杂种F_1代。以沣油520为对照,通过组合鉴定试验,分析萝卜质雄性不育胞质对杂种F_1代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恢复系W01R和W02R的恢复力强,所配的组合F_1代的恢复率均达100%,说明2个恢复系均适用于本试验;在参试的12个组合中,有10个组合比对照增产,其中用恢复系W01R所配的4个组合(X2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萝卜质雄性不育 细胞质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美华 陈竹君
植物的胞系雄性不育的机理十分复杂,国内外学者从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以及生理生化等各方面对败育的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但败育的机理仍是个难解的谜。从理论上讲,胞质雄性不育系经多代回交转育后同保持系在核基因组成上是一致的,因此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育性的表达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团 黄先群 李丽 彭慧元
为建立有效的不育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以5个核不育两用系为研究材料,选用20条随机引物,利用RAPD混合集群分离分析法,对各两用系可育与不育基因池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油研10号筛选到2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BA2084-600和S1354-1300;在萝×诸中筛选到1个与不育基因相关的标记:LC02-500。在827AB、T18筛选到集团间有差异的引物,未筛选到通过集团单株检测的与其育性基因相关的标记。通过RAPD混合BSA法可以筛选到与不育基因相关的特异DNA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明建 王国槐 朱卫平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云松 邱怀珊 赵庭周 刘其宁 苏振喜 吴学英 李石开
对芥菜型油菜欧新A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进行研究, 以探讨该不育胞质对杂交当代(FO) 结实性和杂种一代(F1) 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初步明确该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特点。结果显示, 欧新A不育胞质对当代结实率表现负效应趋势, 但对不同来源的恢复系该遗传效应有明显的组合特异性; 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正效应趋势, 且效应在不同恢复源间有显著差异; 不育胞质在主要农艺性状上表现有利于优良株型及高产组合的选育。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欧新A不育细胞质 遗传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宝成 陈凤祥 李强生 檀华蓉 李成 王文相 陈维生 张曼琳
对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抗(避)、耐病性研究表明,90A比其保持系90B四年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49.8%和68.6%,年度间相关系数r=0.92;转育成新不育系92A后,其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核保持系92B低48.4%和51.8%。不育系的这种相对抗病性与其花辦粘附率呈正相关(r=0.94),实质上是种避病性,而且能伴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所控制的小花辦性状而遗传。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差异与油菜茎杆氮代谢和表皮花青素含量有关。初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茎杆内氨基酸总量无差异,青角期不育系的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保持系;盛花到青角期不育系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华娟 李凤扬 董云麟
通过两年分期播种试验,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419A的育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419A属于高温不育型,育性表现年度间差异较小,比较稳定。在2月27日至3月13日,不育系419A主花序出现少量花朵带微粉。微量花粉花朵的出现同时受控于孕蕾期和开花期的温度。日平均气温低于4℃,对不育系419A花蕾的发育和花的育性变化有很大影响。10月1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为97.5%。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播种,不育系419A的净不育花率均达100%。考虑到对产量和育性的要求,在成都地区利用不育系419A进行杂交制种的播种期以10月17~23日为宜,繁殖不育系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