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1)
2023(3251)
2022(2483)
2021(2482)
2020(1987)
2019(4673)
2018(4739)
2017(8967)
2016(4589)
2015(5405)
2014(5452)
2013(5467)
2012(4732)
2011(4194)
2010(4815)
2009(4997)
2008(3799)
2007(3108)
2006(2757)
2005(2491)
作者
(13456)
(11241)
(11171)
(10749)
(7114)
(5367)
(4967)
(4232)
(4189)
(4165)
(3892)
(3779)
(3767)
(3553)
(3497)
(3435)
(3395)
(3350)
(3317)
(3215)
(2789)
(2763)
(2660)
(2653)
(2545)
(2530)
(2508)
(2412)
(2254)
(2252)
学科
(13129)
经济(13114)
管理(12354)
(12057)
(9799)
企业(9799)
(5427)
教学(5062)
理论(4626)
中国(4476)
业经(4328)
方法(4185)
(3852)
贸易(3847)
(3711)
农业(3514)
(3345)
金融(3344)
(3308)
学法(3174)
教学法(3174)
数学(3168)
数学方法(3066)
地方(2996)
(2976)
技术(2936)
电子(2831)
(2755)
银行(2752)
学理(2665)
机构
学院(64535)
大学(62649)
管理(22666)
(20734)
研究(20111)
经济(20079)
理学(19137)
理学院(18943)
管理学(18468)
管理学院(18371)
中国(15330)
(13508)
科学(12555)
(11494)
业大(10290)
(10240)
(10073)
技术(9927)
中心(9739)
(9653)
农业(9263)
研究所(9209)
(8547)
北京(8448)
师范(8373)
(8231)
职业(7557)
工程(7415)
财经(7364)
(7109)
基金
项目(41837)
研究(31251)
科学(31085)
基金(27323)
(24163)
国家(23946)
科学基金(20086)
(17814)
社会(17029)
社会科(16020)
社会科学(16014)
教育(15703)
(14638)
基金项目(14190)
编号(14013)
自然(13322)
自然科(13043)
自然科学(13038)
自然科学基金(12770)
成果(11694)
资助(11485)
课题(10255)
重点(9674)
(9309)
(8858)
(8675)
创新(8594)
项目编号(8587)
(8429)
大学(8309)
期刊
(25271)
经济(25271)
研究(16814)
中国(16014)
教育(12059)
(11373)
学报(11047)
管理(10757)
技术(8738)
科学(8539)
大学(8530)
农业(8183)
(7951)
学学(7841)
(5960)
金融(5960)
业经(4850)
图书(4624)
(4574)
职业(4295)
经济研究(3815)
业大(3608)
(3593)
(3463)
论坛(3463)
科技(3454)
财经(3381)
农业大学(3271)
书馆(3231)
图书馆(3231)
共检索到98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冀牧野  廖庆喜  李海同  万星宇  王华  赵颖彪  
针对油菜植株生物学特性和成熟期果荚易炸裂的特点,设计一种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梳脱式割台。通过建立梳脱滚筒、拨禾轮等部件的运动学模型,确定拨禾轮、梳脱滚筒、切割装置和防飞溅罩壳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确定合理的参数组合,并开展梳脱滚筒运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梳脱弹指间距为70 mm,弹指轴向倾角小于82°时,可以实现梳脱元件地面投影对作物完全覆盖;当机组前进速度为0.4~1.8 m/s时,为达到较好的梳脱效果,对应的拨禾轮转速和梳脱滚筒转速分别为20~30、220~270r/min,且二者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74mm。仿真和田间试验表明,梳脱式割台可以实现油菜收获的拨禾、梳脱、抛送、切割等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同  廖庆喜  李平  黄鹏  万星宇  冀牧野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大和脱离滚筒因油菜茎秆高粗导致脱离装置出现堵塞的问题,在传统割台具有切割与推送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种对茎秆具有初步切断和脱粒分离功能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分体组合式割台,并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分析确定了割台的复合式推运器和拨禾轮等关键部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分体组合式割台集成了切割、拨禾、分禾、推送、初步切断茎秆和脱离的功能,可将油菜茎秆切断为长度小于450mm的短茎秆,能有效避免油菜茎秆堵塞脱离滚筒,提高脱离滚筒内部物料流动的通畅性,保证联合收获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仲恺  谢方平  刘科  唐湘  王修善  毛利成  
为了寻求减少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的途径,设计了一种适应油菜收获的圆盘式切割器。利用摆锤冲击试验机,研究单株油菜的生物物理特性,得出适合油菜切割的高度为200~400 mm。运用自制的自走式切割试验装置,对影响切割功耗和落粒损失的切割速度、切割高度、刀盘倾角等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切割转速700 r/min,切割高度300 mm,刀盘切割倾角10°时,其切割功耗为30.19 W,落粒损失为1 162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切割转速750 r/min,切割高度250 mm,刀盘切割倾角10°,装置前进速度0.4 m/s,刀片6片为最佳参数,与正交5号试验相近,其切割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洋轶  杨锐  李航  徐红梅  田鹏  
以某联合收获机割台的拨禾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Pro/E软件建立其几何模型并导入ADAMS进行合理简化,添加约束、载荷和驱动得到其虚拟样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建立不同驱动,对不同工况下的拨禾装置进行仿真分析,获得拨禾装置的作用范围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只有当拨禾轮的拨禾速比λ>1时,运动轨迹才为余摆线,形成闭合扣环从而使弹齿能够向后推送作物茎秆;当拨禾轮的拨禾速比为1.55时,拨禾轮作用程度最接近最佳作用程度,此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落粒损失且满足正常工作要求;拨禾轮的最大和最小前移距离都随拨禾速比的增大而增大,禾轮的前移范围为0~0.38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  舒彩霞  廖庆喜  万星宇  李海同  徐阳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运动部件多、机械传动路线长且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1套应用于4LYZ-1.8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串并联组合式双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测试确定了负载敏感系统节流阀开度与转速间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割台复合推运器转速、脱粒滚筒转速、抛扬机转速、强制喂入轮转速对负载敏感系统总功耗的影响;开展功耗分析试验对主要工作部件所在回路的功耗进行测量。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脱粒滚筒转速对负载敏感系统总功耗影响极显著,割台复合推运器转速、旋风分离筒入口风速对总功耗影响显著。液压回路功耗分析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栋  吴崇友  梁苏宁  汤庆  
针对现有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对谷子脱粒清选困难的问题,采用田间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脱粒元件、滚筒转速、凹板筛筛条间距、脱粒间隙4因素对谷子脱粒效果的影响规律,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脱粒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凹板筛筛条间距、滚筒转速、脱粒间隙、脱粒元件;最优参数组合为凹板筛筛条间距7.9mm,滚筒转速928.3r/min,脱粒间隙10.4mm,全纹杆脱粒元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民  廖培旺  陈明江  刘凯凯  王振伟  陈永生  
针对棉秆收获效率低、压捆密度小等问题,设计一次进地可实现棉秆拔除、输送、切断、压缩和打捆作业的自走式不对行棉秆联合收获打捆机。该机具采用安装有V型齿板的不对行拔秆辊和清理辊配合作业,实现棉秆的不对行整株拔除作业,有利于提高棉秆的收获效率和拔净率;采用滚筒式铡切装置将棉秆长度切断成(20±5) cm,实现棉秆先切断后压缩打捆作业,有利于提高棉秆的压捆密度。根据棉秆的特性和收获要求,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关键部件满足棉秆收获性能要求。田间试验表明:棉秆的不对行拔除、切断、压缩和打捆联合作业性能良好,满足棉秆机械化收获要求;棉秆切断长度合格率为95.24%,压捆密度为159.3 kg/m~3;当不对行拔秆辊旋转速度为390 r/min,不对行拔秆辊入土深度3 cm,机具行进速度1.2 m/s时,棉秆拔净率为97.83%,作业效率0.98 hm~2/h。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修善  刘大为  李旭  谢方平  吴明亮  罗海峰  
针对现有油菜割晒机存在配套机具要求高、田块环境与油菜植株差异导致的适应性差问题,在对油菜植株顺利切割进入输送通道、有序摊铺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块化设计了4SY?2.0型油菜割晒机。该机大模块包括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工作装置、操控装置。动力装置为小型履带底盘,兼具良好的通过性能和操作性能;工作装置为可垂直升降的立式割台,可根据地形和油菜植株情况实时调整割茬高度。工作时,油菜植株被切割后,在割台输送链组的作用下直立向侧边输送,并在割台侧边摊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作业过程中油菜植株输送顺畅,摊铺整齐有序,铺条宽度、厚度均匀,测得铺放角平均值98.2°,铺放角度差平均值10.5°,铺层平均高度4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吴崇友  卢晏  余山山  于修刚  
研究油菜分段收获条件下脱粒分离功率消耗与喂入量、脱粒滚筒圆周线速度、脱粒间隙和脱粒滚筒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对脱粒分离装置实际功耗峰值和实际功耗均值进行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喂入量1.4 kg/s,滚筒转速650 r/min,脱粒间隙20 mm和钉齿6排脱粒滚筒消耗的功率最小,其中喂入量和脱粒滚筒转速为影响脱粒分离功率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喂入量、脱粒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和脱粒滚筒形式对实际功耗峰值和实际脱分段功耗均值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科  谢方平  任述光  刘大为  李旭  卢伟  
为解决油菜机械割晒中出现的铺放不整齐、不利于捡拾等问题,设计了输送带与输送链相结合的后铺式油菜割晒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切割装置、输送装置、分离器和导向挡板等组成。确定了拨禾轮、输送装置、分离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并对割晒装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后铺式割晒装置能顺利完成油菜的切割、输送、铺放。当拨禾轮转速为15 r/min,输送速度为1.05 m/s,前进速度为0.65 m/s时,测得铺条的平均铺放角度为24.4°,平均铺放厚度为53.5 cm,平均铺条宽度为95.4 c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韬  吴明亮  谢伟  罗海峰  许月文  
借鉴立式油菜割晒机的切割输送方式,研制了4SYT–0.8型自走式油菜苔收割机。油菜苔收割机主要由行走底盘、立式切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等组成。确定了切割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的结构参数、切割割台与机具前进速度相匹配的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切割器切割线速度等作业参数,作业时可根据菜苔切割高度要求调整切割器离地高度。试制样机在垄宽60 cm、行距40 cm、平均密度39.82万株/hm~2的单垄2行油菜菜苔种植地进行收割试验,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为0.8 m/s、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为1.12 m/s、切割器切割线速度为0.96 m/s时,对油菜苔的漏割率为0.8%,输送损失率为1.3%,作业质量可满足要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少华  李娟  于艳  尹西科  程世田  
为了解决现有的谷物测产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花生收获过程中的实时测产,以及国外的测产装置无法直接应用于国内的花生收获机械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安装于我国自主研制的4HBL-2型系列花生联合收获机的花生收获实时测产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测产机械结构,并进行了测产系统的软、硬件开发。该系统能够实现花生产量的自动测量、测产信息的存储、GPS定位和远程信息管理等功能。所研发的测产系统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可直接安装于我国自主研制的4HBL-2型系列花生联合收获机上进行花生的实时测产,也可经改造后安装用于其它的花生联合收获机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平  史明明  魏宏安  胡忠强  刘星  
针对市场对马铃薯分级的要求,设计了应用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分级装置。根据马铃薯形状和运动学分析,确定分级装置的主要参数,并运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级装置的分级辊直径为16mm,链节距为19.05mm,相邻分级辊间链节数为4,上排辊低排和高排相距下排的垂直距离分别为38.1mm和42.8mm,倾斜排链条倾斜角度为25°时,可实现对马铃薯短轴直径61mm的分级。另外,可根据田间马铃薯生长状况调节各分级长度,提高分级装置的适应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震  金鑫  黄海东  廖庆喜  
根据油菜收获的农艺要求,针对油菜人工收获效率低下和联合收获损失较高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实现油菜分段收获的4SY-1.8型油菜割晒机,确定了该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了输送系统、分禾装置和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参数分析。研制的集成伸缩滚筒、立辊和输送带构成的输送系统,可实现油菜茎秆铺放宽度约为1 000 mm的中间纵向条铺;同时,利用液压装置控制割茬可调高度为200~450 mm。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菜割晒机结构合理,能满足油菜分段收获的要求,达到有效延长油菜收获期、减低油菜损失率并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目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海峰  汤楚宙  官春云  吴明亮  谢方平  
为减少油菜在机械化收获时的掉粒损失,以碧浪–200Y型油菜联合收割机割台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割台茎秆分离装置:撮箕形茎秆分离装置、侧置籽粒收集装置、栅格式茎秆分离装置、拨杆主动型茎秆分离装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侧置籽粒收集装置工作时阻力较大,并伴有侧压挂枝现象发生,难以实现茎秆分离,田间掉粒损失为4.1%;撮箕形装置能够实现茎秆分离,但是插入茎秆处过宽,导致插入茎秆效果不理想,茎秆有回弹现象,田间掉粒损失为3.7%;栅格式装置田间掉粒损失为3.6%;拨杆主动型装置掉粒损失最小,无反弹现象,田间掉粒损失为3.2%,效果较理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