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7)
- 2023(6646)
- 2022(5579)
- 2021(5168)
- 2020(4677)
- 2019(11225)
- 2018(11321)
- 2017(22054)
- 2016(12235)
- 2015(14351)
- 2014(14495)
- 2013(14687)
- 2012(13706)
- 2011(12427)
- 2010(12580)
- 2009(11789)
- 2008(11893)
- 2007(10956)
- 2006(9304)
- 2005(8273)
- 学科
- 济(49029)
- 经济(48982)
- 管理(32204)
- 业(31738)
- 企(25024)
- 企业(25024)
- 方法(24818)
- 数学(22113)
- 数学方法(21869)
- 农(14752)
- 中国(12088)
- 财(11989)
- 学(11520)
- 贸(10403)
- 贸易(10399)
- 易(10099)
- 地方(9946)
- 业经(9730)
- 农业(9341)
- 制(8885)
- 理论(8412)
- 和(8209)
- 务(7494)
- 环境(7479)
- 财务(7464)
- 财务管理(7440)
- 银(7246)
- 银行(7205)
- 技术(6997)
- 企业财务(6946)
- 机构
- 学院(182203)
- 大学(181541)
- 济(70044)
- 经济(68396)
- 管理(66593)
- 研究(61615)
- 理学(56945)
- 理学院(56313)
- 管理学(55122)
- 管理学院(54815)
- 中国(45378)
- 科学(41172)
- 农(38938)
- 京(38779)
- 所(33364)
- 业大(32424)
- 农业(31417)
- 财(31277)
- 研究所(30611)
- 中心(28935)
- 江(28406)
- 财经(25048)
- 北京(24316)
- 范(23166)
- 师范(22796)
- 经(22549)
- 州(22490)
- 技术(22036)
- 院(21577)
- 经济学(21412)
- 基金
- 项目(120528)
- 科学(90797)
- 研究(84252)
- 基金(83385)
- 家(74556)
- 国家(73955)
- 科学基金(60742)
- 社会(49455)
- 省(49385)
- 社会科(46698)
- 社会科学(46676)
- 基金项目(44431)
- 划(41475)
- 自然(40793)
- 教育(39942)
- 自然科(39794)
- 自然科学(39779)
- 自然科学基金(39038)
- 资助(35305)
- 编号(35279)
- 成果(28905)
- 重点(27860)
- 发(26332)
- 部(26064)
- 创(25043)
- 课题(24929)
- 计划(24251)
- 科研(23768)
- 创新(23469)
- 大学(22370)
共检索到262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姗姗 廖庆喜 王都 姚露 雷小龙 王磊 邢鹤琛
为提高油菜气力滚筒式精量集排器的充种性能,设计1种滚花排种滚筒,确定了滚花排种滚筒的结构参数,构建了充种区强制带动层种子的力学模型。EDEM仿真分析滚花结构、排种滚筒转速和充填高度对种群充填角、拖带角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滚花排种滚筒拖带角随排种滚筒转速增大而增大,且大于无滚花排种滚筒;种群充填角随排种滚筒与种群间的摩擦力增加而增加。同时,随排种滚筒转速的增加,种群所受合力、法向力和切向力以及种群速度线性增加;随充填高度的增加,种群所受合力和种群速度线性增加,且排种滚筒转速或充填高度一定时,滚花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俊 夏俊芳 张居敏 胡毅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设计了一种稻麦通用型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滚筒采用对剖式结构,可从径向拆装,简化拆装过程、减少对密封件的影响。以黄华占和郑麦9023为播种对象,以空穴率、合格率和重播率为排种性能评价指标,对窝眼形状、滚筒转速、吸种负压和充种区种层高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通过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对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显示:圆锥形窝眼更适合水稻种子,类椭球形窝眼更适合小麦种子;充种区种层高度对排种性能影响不显著,滚筒转速和吸种负压对排种性能有明显影响;分析得到的水稻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17r/min、吸种负压4.6kPa、种层高度40mm;小麦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21r/min、吸种负压4.2kPa、种层高度40mm。对该参数组合下的排种性能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的排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86.81%和4.61%,小麦的排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81.84%和7.83%,与优化预测结果相吻合,且各项指标满足播种基本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玉茹 谢方平 王修善 李旭 刘大为
针对番茄种子质量轻、形状不规则、粒径小,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滚筒内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周向吸种孔数20个、轴向吸种孔数1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玉茹 谢方平 王修善 李旭 刘大为
针对番茄种子质量轻、形状不规则、粒径小,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滚筒内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周向吸种孔数20个、轴向吸种孔数1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猛 余佳佳 刘晓辉 廖庆喜
为探明气力集排式油菜精量排种器的排种过程,分析了排种过程中充种、护种、投种等各阶段种子的运动规律,以不同阶段中吸附力的变化为基础,观察了排种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排种过程的影响,进而建立了排种器各参数与吸附力之间的关系式以及种子的运动学模型。
关键词:
排种器 油菜 充种 投种 运动学模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涛 沈永哲 高连兴 刘志侠 张旭东 吕长义
为了验证所设计弹齿滚筒式花生捡拾机构的合理性,并获得关键机构参数,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该机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各个工位弹齿摆角与角速度曲线图的分析,根据弹齿摆角在一个工作循环变化规律和角速度变化特点,认为该捡拾机构可在一个捡拾周期内连续完成捡拾、升举、推送和空回4个捡拾工位动作,验证所设计的机构参数合理。通过建立齿端轨迹方程,分析得出影响齿端轨迹、速度、加速度变化的主要机构和工作参数。对比匹配不同工作参数机构齿端轨迹,确定该机构捡拾速比范围。对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工作参数匹配下齿端轨迹和漏捡区域面积的变化规律。在前进速度V为45M·Min-1,转速n为50r·...
关键词:
花生捡拾机构 仿真分析 性能试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江 余登苑
分析了滚筒式静电选种机实现种子分级的机理,并推导出种子在选种机中的理论运动轨迹,说明了静电分选的可能性。通过试验也发现,滚筒式静电选种机能够按种子的生命力进行清选分极,同时,静电分选的过程也是静电场对种子进行静电处理的过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艳群 蒋蘋 廖敦军 向阳 孙松林 官春云
以CD–100型滚筒式烘干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油菜籽干燥特性的温度和风速进行对比试验,绘制在温度分别为60、70和80℃,风速分别为3.03、3.80、4.30、4.73和5.13 m/s时,油菜籽含水率随干燥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油菜籽干燥速率加快,最佳干燥温度为80℃;随着风速的加大,油菜籽干燥速率加快,当干燥温度为80℃、风速为4.73 m/s时,所需干燥时间为2 h,干燥速率最大,为4.87%/h。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克传 李立和 李慧 高连兴
为优化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脱壳装置的有关参数,降低花生籽仁在脱壳过程中的损伤,提高脱壳质量和生产率,以籽仁破损率、脱净率和生产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滚筒转速、喂入量和脱壳间隙为试验因素,采用L16(45)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法对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花育23’花生品种,当一级脱壳滚筒和二级脱壳滚筒转速分别为300和375 r.min-1,喂入量为25 kg.min-1,脱壳间隙为20 mm时,脱壳机综合性能最优,其破损率为1.84%,脱净率为95.87%,生产率为885.25 kg.h-1。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花生的脱壳原理、优化脱壳系统结构、提高花生脱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娟 廖宜涛 齐天翔 廖庆喜 高丽萍 刘嘉诚
针对机械振动改变种子受力和运移状态,继而导致精量排种器性能降低的问题,基于振动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开展无振动、不同振频、不同振幅对油菜精量排种器排种性能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无振动条件下,吸种负压达到临界点前(合格指数≥90%所对应负压值)排种性能指标变化规律与转速大小规律相关,转速越大,合格指数和漏播指数指标值整体偏低,呈降低趋势;10、20 Hz振频时,振动导致排种器垂直方向位移增大,投种无序性加大,合格指数始终90%;40 Hz振频、振幅≥8 m/s2时充种室及吸种区种群呈现“沸腾”状态,低吸种负压绝对值即可实现高合格指数,并可降低高负压绝对值时型孔重吸率。不同频率振幅工况组合下,吸种临界负压绝对值差异显著,达临界值前吸种负压对应的排种合格指数存在明显差异,达临界值后机械振动影响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培旺 刘凯凯 陈明江 王振伟 张爱民
设计一种适用于棉秆等硬质茎秆,配套打捆机作业的滚筒式铡切机构。该机构采用先破碎后铡切的滚筒式刀组和安装于机架上的定刀配合作业将棉秆切断。滚筒式刀组采用破碎板与铡切刀在圆周上交错布置的方式,实现对棉秆先破碎后铡切的作业,减轻铡切刀的磨损,降低铡切作业功耗。根据棉秆特性,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铡切刀进行静强度校核和对滚筒式铡切机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铡切刀的应力、应变分布和滚筒式铡切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铡切刀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发生在螺栓孔处,分别为234.6×106 N/m2和7.521×10-4 mm,铡切刀材料选用65Mn钢材,可满足性能要求;滚筒式铡切机构的最低阶固有频率为53.675Hz,高于其工作激励频率6.5 Hz,不会形成共振。对该机构的主要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铡切滚筒以185r/min旋转时,棉秆的铡切长度合格率为95.31%,消耗功率约30kW。
关键词:
棉秆 滚筒式铡切机构 破碎板 铡切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北忠
传统方法生产丹贝 (大豆发酵食品 )都以静态方式进行固态发酵 ,发酵过程中热质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 ,会产生温度梯度 ,且气体组分不均匀 ,从而导致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以促进热质传递 ,使物料均匀发酵 ,且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笔者参予设计制造了 4 50 L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 ,并利用其进行了固态发酵生产丹贝的应用研究。以 2株根霉为发酵剂 ,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固态发酵的对照试验 ,并对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滚筒式固态发酵产品质量可靠 ;不同的菌株对搅动有不同的反应 ,其中微孢子根霉对搅动有适应能力 ,适用于滚筒固态发酵
关键词:
固态发酵 滚筒式生物反应器 根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玲 吕军 张祖立 高静
滚筒气力式精密排种装置一直是国内外科研的攻关重点。依据气孔分布位置不同,设计两个方案的负压半轴,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滚筒流场模拟,分析中心轴轴孔位置对流场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气孔位置集中靠近中心轴中部位置时,流场中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都比较均匀和稳定,吸气流虽有少量相互重叠,但扰动现象较少,这些对提高负压室吸种和运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是有利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秋艳
针对2BFQ系列精量联合直播机上的单个排种器单行排种、排种器利用率低、占用空间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一器双行气力式油菜精量排种器。为确定一器双行气力式油菜精量排种器气室负压区进出气孔的结构参数,对排种器气室流场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及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CFX,分析了型孔结构特征、型孔数目及出气口直径对排种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台架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型孔端面负压和入口流速分布为其最重要的因素,当采用圆柱型直孔且直径为1.2 mm、孔数为40、出气口直径为25mm,在排种盘转速15 r/min、负压1 400 Pa、正压400 Pa条件下,油菜籽排种单粒合格率...
关键词:
油菜 排种器 一器双行 数值建模 仿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杰 王修善 谢方平 刘大为 陈志刚
为降低水稻机收作业中籽粒破碎率、提高清洁度,依托纵轴流差速分段式脱粒滚筒,设计3种不同形状脱粒元件,刚柔耦合成6种类型脱粒滚筒;基于冲量–动量定理对籽粒碰撞过程进行理论分析,通过仿真试验得到刚性杆齿和刚柔耦合杆齿与谷物接触时受到的法向力均值为28.4 N、22.3 N,切向力均值为14.43 N、8.74 N;以前滚筒齿形、前滚筒转速和前后滚筒转速差为影响因素,以水稻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前后滚筒转速差对破碎率的影响最大,前滚筒齿形对未脱净率的影响最大;试验得到的最优组合为,前滚筒齿形为弓齿、前滚筒转速为600 r/min、前后滚筒转速差为100 r/min;与刚性脱粒元件相比,带有聚氨酯橡胶套的刚柔耦合脱粒元件对降低水稻籽粒破碎率的效果显著,水稻籽粒破碎率平均可降低18.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