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0)
2023(2817)
2022(2404)
2021(2241)
2020(2010)
2019(4433)
2018(4236)
2017(7352)
2016(4467)
2015(5010)
2014(4740)
2013(4895)
2012(4702)
2011(4532)
2010(4462)
2009(4237)
2008(4186)
2007(3828)
2006(3479)
2005(3206)
作者
(18113)
(15309)
(15196)
(14304)
(9850)
(7605)
(6711)
(6079)
(6020)
(5405)
(5396)
(5328)
(5243)
(5224)
(4994)
(4860)
(4856)
(4619)
(4599)
(4553)
(4260)
(4070)
(4018)
(3633)
(3556)
(3535)
(3523)
(3433)
(3311)
(3293)
学科
(14310)
经济(14288)
(12160)
管理(7587)
(7095)
(5526)
企业(5526)
方法(5427)
数学(4302)
数学方法(4219)
中国(3960)
(3789)
理论(3361)
经济学(2953)
水产(2896)
(2875)
教育(2751)
生物(2662)
及其(2659)
业经(2600)
(2520)
(2475)
农业(2411)
动物(2244)
(2212)
(2172)
(2145)
贸易(2142)
(2066)
(1994)
机构
大学(71004)
学院(67545)
研究(32673)
(26960)
科学(26354)
农业(22284)
中国(21274)
(20786)
经济(20251)
(20146)
研究所(18900)
业大(18602)
管理(16909)
(16707)
农业大学(14340)
理学(14129)
理学院(13774)
(13733)
中心(13338)
管理学(13190)
管理学院(13095)
(13071)
实验(12809)
(12544)
实验室(12353)
重点(11755)
(11573)
(11486)
科学院(11142)
技术(10663)
基金
项目(48587)
科学(34418)
(34134)
国家(33889)
基金(33403)
研究(25668)
科学基金(25289)
自然(20320)
(20122)
自然科(19781)
自然科学(19761)
自然科学基金(19427)
(18342)
基金项目(16920)
资助(14877)
计划(13966)
科技(13952)
社会(13296)
重点(12509)
社会科(12313)
社会科学(12305)
教育(12065)
(10968)
专项(10875)
(10747)
科研(10381)
(10174)
(9827)
(9520)
创新(9354)
期刊
学报(27442)
(24861)
(23998)
经济(23998)
科学(18861)
大学(18316)
研究(17784)
学学(17561)
农业(17163)
中国(16151)
业大(9231)
(9168)
农业大学(7966)
教育(7423)
管理(6863)
(6684)
(6317)
林业(5484)
中国农业(5121)
自然(5057)
自然科(4674)
自然科学(4674)
科技(4442)
图书(4141)
经济研究(4112)
技术(3947)
(3931)
金融(3931)
财经(3860)
农林(3737)
共检索到105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云  马淑青  李晓琴  王靖  胡晓玲  
【目的】比较油菜根肿病菌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的形态是否存在差异。研究油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油菜根肿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油菜根肿病菌的形态特征和休眠孢子至管腔的形态演变过程。采用地衣红染色,观测不同根分泌物和条件对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休眠孢子近球形,有乳突,直径为1.9~4.3μm(平均3.5μm),大于甘蓝根肿菌休眠孢子(2.5μm);透射电镜下游动孢子近球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6~3.5μm(平均2.8μm),同侧生不等长尾鞭式双鞭毛。休眠孢子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休止孢、休止孢再生出侵入结构管腔。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4℃,最适pH值是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艳  刘邮洲  刘永锋  李建斌  乔俊卿  许凌宇  
为研究甘蓝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过程,以湖北长阳火烧坪根肿病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pH及培养基质对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该病原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情况。结果显示,在温度24℃、pH 6.5以及过滤除菌的根分泌液条件下,休眠孢子的萌发率最高。通过观察根肿病菌不同时间段的侵染情况发现,第3天时游动孢子开始侵染根毛;第5天时形成大量原质团,且根毛顶端开始膨大;第8天时大量的原质团开始分化;第11~13天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且部分游动孢子成熟释放;第25天时观察到根部肿大,且镜检发现根皮层细胞内充满大量的休眠孢子囊。说明甘蓝根肿病菌与温度、pH以及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全  宋君  刘勇  刘红雨  黄小琴  
根据GenBank中根肿病菌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该引物能从供试的根肿病菌根组织中特异性扩增出一条498bp的预期条带。采用改良土壤DNA提取方法对人工配制病土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DNA提取,通过检测不同稀释度和不同孢子量的DNA检测结果证明,该检测方法能检测出土壤根肿病菌含量大于104个孢子/g孢子浓度的带菌土壤,且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有效的特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琼  任佐华  杨华  刘二明  
为准确、快速、便捷检测出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应用所建立的根肿病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测定了湖南湘潭县响水乡、长沙县路口镇、桃江县桃花江镇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地的42份土样的休眠孢子数量。检测结果表明,40份土样的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为(2.76×104~4.37×106)个/g;休眠孢子量≥104个/g的土壤均有根肿病发生,而休眠孢子量为8.42×102、9.78×102个/g的2份土样未发生根肿病,说明当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104个/g时,根肿病害易发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horiana : the teliospores were germinated between 4 ℃ and 32 ℃,while the optimum te...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秋玉  范璇  张静  李国庆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观察并比较采自湖北省咸宁市核盘菌秋季萌发菌株与春季萌发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9个秋季萌发菌株(a SG1s至a SG9s)和9个春季萌发菌株(s SG1s至s SG9s)在菌丝生长速率、菌核产量、菌核大小和对油菜的致病力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室内和田间菌核的萌发均受菌核形成温度和诱导菌核萌发温度的影响,高温形成的菌核易于萌发;核盘菌秋季萌发菌株和春季萌发菌株在菌核萌发特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明英  李向东  孙道旺  曹继芬  彭荣珍  杨佩文  代玉华  杨家鸾  严位中  
通过对2002年至2004年白菜根肿病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20%、30%、40%、50%、60%、70%、80%时,白菜根肿病病情指数分别为0,1.5,10.5,28.6,26.9,19.8,2.9。对病田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囊垂直分布测定,结果为0 cm土层平均含菌量为0.49×106~208.27×106个,10 cm土层为83.85×106~1400.15×106个,20 cm土层为5.1×102~28.7×102个,病田不同土层休眠孢子囊平均含量10 cm>0 cm>20 cm。用0、10、20 cm带菌土壤接种白菜,其根肿病病情指数分别为30.7,25.8,2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杨  白元俊  苗则彦  李颖  赵奎华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2个芜菁甘蓝品种Laurentian和Wilhelmsburger,2个结球甘蓝品种Jersey Queen和Badger Shipper),于2011—2012年连续2年对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11个大白菜根肿病主要发病区域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白菜根肿病菌主要种群均为4号生理小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静  梁晨  邢荷荷  
为探究茄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水琼脂玻片法测定不同的环境和营养因子对茄白粉病菌苍耳叉丝单囊壳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最佳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2℃10min;适宜的萌发湿度为93%~100%,湿度越高萌发越好;充足的氧气是萌发的必要条件,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适宜萌发的pH值为6.2,萌发率可达91%以上;碳源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以葡萄糖效果最佳;氮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汝谦  关铭芳  徐大高  纪春艳  邓铭光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V-8汁(V8)、酵母蛋白胨葡萄糖(YPDA)、燕麦琼脂(OMA)和合成真菌(SF)等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以燕麦琼脂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而V8汁培养基(V8)比较适宜微小菌核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和子囊壳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淀粉等碳源进行生长,其中葡萄糖、乳糖和淀粉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但这些碳源均不适宜分生孢子和子囊壳的产生;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硝酸钠、尿素、硫酸铵、酵母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印容  高慧娟  赵秀云  
采用灌根接种法研究内生真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对油菜根肿病的室内生防作用。结果表明,灌根接种球毛壳菌孢子悬浮液后,油菜体内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均明显提高。球毛壳菌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油菜根部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降低,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为76.88%。通过极性梯度萃取、薄层层析和hPlC从球毛壳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活性物质,经质谱鉴定为C16鞘氨醇和植物鞘氨醇。鞘氨醇对根肿菌休眠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值小于0.1μg/ml,表明球毛壳菌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机制为诱导系统抗性和次生代谢产物拮抗病原菌2种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廉秀荣  
研究发现珙桐除具2苞片外,还有3个和4个苞片的珙桐,这可能比其已被公认的变种──光叶珙桐更具有分类和研究价值。栽植在郑州的珙桐于1993年春已开花,说明珙桐可以人工栽培,并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造林事业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刘芳岑  黄欣阳  张婷婷  滕晓菲  
西瓜菌核病是北方春季冷棚西瓜上的重要病害,对西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pH、碳氮源等条件对西瓜菌核病病菌的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在PDA培养基、25℃、pH值5.0条件下生长最好,菌落直径可达8.2cm;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甘露醇,氮源为蛋白胨,菌落直径在7.5 cm以上;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 min。胡萝卜煎汁培养基、PDA、PSA培养基利于菌核萌发,萌发率90%以上;菌核萌发最佳温度为20~25℃,pH值5~7;利于菌核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萌发率均超过80%;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3℃,10min...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邵丹  杨红  孙俊  殷辉  于舒怡  
对辣椒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PDA等7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菌丝在0~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1,最适pH值为3;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7℃,10min。菌核在供试的9种碳源和10种氮源营养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为0~30℃,最适25℃,pH值3~11菌核均能萌发,菌核致死温度为50℃,10min。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