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3)
- 2023(12116)
- 2022(10609)
- 2021(9979)
- 2020(8373)
- 2019(19101)
- 2018(19067)
- 2017(36620)
- 2016(20169)
- 2015(22368)
- 2014(22286)
- 2013(22104)
- 2012(20197)
- 2011(18136)
- 2010(17769)
- 2009(16001)
- 2008(15510)
- 2007(13443)
- 2006(11417)
- 2005(9744)
- 学科
- 济(74511)
- 经济(74423)
- 管理(56461)
- 业(53536)
- 企(44717)
- 企业(44717)
- 方法(36976)
- 数学(32064)
- 数学方法(31709)
- 农(19626)
- 财(19522)
- 学(19189)
- 中国(19120)
- 业经(16572)
- 地方(14645)
- 理论(13475)
- 制(13101)
- 农业(13040)
- 贸(12896)
- 贸易(12892)
- 务(12869)
- 技术(12824)
- 财务(12804)
- 财务管理(12784)
- 易(12513)
- 和(12387)
- 企业财务(12167)
- 环境(12151)
- 银(11729)
- 银行(11680)
- 机构
- 大学(282105)
- 学院(280537)
- 管理(111071)
- 济(105126)
- 经济(102730)
- 理学(97448)
- 理学院(96332)
- 管理学(94529)
- 管理学院(94036)
- 研究(93880)
- 中国(66551)
- 科学(62522)
- 京(59757)
- 农(51562)
- 所(47957)
- 财(47900)
- 业大(47189)
- 研究所(44416)
- 中心(42221)
- 农业(41053)
- 财经(39389)
- 江(39240)
- 北京(37184)
- 范(36483)
- 师范(36042)
- 经(35938)
- 院(34143)
- 州(32322)
- 经济学(31202)
- 技术(31072)
- 基金
- 项目(202890)
- 科学(157933)
- 基金(146385)
- 研究(143616)
- 家(129814)
- 国家(128759)
- 科学基金(109482)
- 社会(88471)
- 社会科(83810)
- 社会科学(83790)
- 省(80277)
- 基金项目(78519)
- 自然(73817)
- 自然科(72098)
- 自然科学(72075)
- 自然科学基金(70775)
- 划(67936)
- 教育(65909)
- 资助(60186)
- 编号(57662)
- 成果(46147)
- 重点(45399)
- 部(43987)
- 发(42418)
- 创(42411)
- 课题(40011)
- 创新(39548)
- 科研(39379)
- 计划(38681)
- 大学(37158)
- 期刊
- 济(107359)
- 经济(107359)
- 研究(78004)
- 学报(52478)
- 中国(48964)
- 农(46106)
- 科学(45601)
- 管理(38817)
- 大学(38238)
- 学学(36266)
- 财(35271)
- 农业(32558)
- 教育(30796)
- 技术(23133)
- 融(20846)
- 金融(20846)
- 财经(18370)
- 业经(17999)
- 经济研究(17485)
- 业(17386)
- 经(15573)
- 科技(14920)
- 图书(14782)
- 业大(14317)
- 版(14213)
- 问题(13997)
- 理论(13761)
- 实践(12816)
- 践(12816)
- 技术经济(12668)
共检索到389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陈新军 张洁夫
为探明转育获得的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苗期用不同浓度草甘膦处理抗草甘膦油菜不育系TA6,TA7。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浓度增加,对叶片、茎秆和根的生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叶片生长的影响较早且最严重,对茎秆生长的影响较迟,程度相对较轻,对根部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表现为先抑后扬,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减轻,至喷药60 d后,油菜苗生长基本恢复正常。花期育性调查和套袋自交结果表明,抗性不育系喷施草甘膦除草剂后,育性未受任何影响,TA6,TA7的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表现正常。
关键词:
草甘膦 油菜 干物质积累 育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舟 宋小玲 皇甫超河 强胜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分别以转基因抗草丁膦和抗草甘膦油菜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研究野芥菜的基因流动到转基因油菜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野芥菜和抗草丁膦及抗草甘膦油菜的亲和性指数明显低于其自交授粉的亲和性指数,只有0.44和0.54。经除草剂筛选和PCR检测证明,所有F1都携带了相应的抗性基因并表现出对相应除草剂的抗性。对F1的适合度研究表明,两种F1种子萌发率及营养生长情况和野芥菜没有明显差异,但结实明显下降,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的F1每个角果饱满种子粒数分别是0.50和0.61。分别以两种F1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进行回交,结实仍然很低,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彬
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赵彬除草剂必须识别作物和杂草,才能在农田中安全有效地使用。然而,除草剂消灭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选择性是很难获得的特性,因为除草剂所影响的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对作物和杂草是共同的。目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伟 邱银清 侯任昭
谷胱甘肽转移酶与植物对除草剂的抗性华南农业大学生物系刘伟邱银清侯任昭一、化学除草面临的问题1942年Zimmerman和Hitchcock发现了2,4D的杀草活性,使人类与杂草上万年的斗争有了重大的突破,并导致了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杂草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军 倪汉文 周志强 江树人 杨逢玉 李晓晶
在温室盆栽试验中 ,评价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品种 99- 1不同叶期对该药的抗性。与非转基因水稻品种越富比较 ,该转基因品种对草铵膦具有较强的抗性。但不同叶期的抗性存在差异 :2叶期的抗性较差 ,1~2 kg.hm-2草铵膦处理时药害较严重 ,生长明显抑制 ;4 - 8叶期的抗性明显增强 ,中毒症状轻 ,即使在高剂量2 kg.hm-2 处理下 ,生物量的积累也不受影响。不同生育期 bar基因表达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与抗性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
除草剂抗性 转基因水稻 草铵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茂龙 浦惠明 高建芹 龙卫华 戚存扣 张洁夫 陈松
【目的】分离和鉴定自然突变的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突变体M9抗性基因,阐明抗性产生的分子基础。【方法】通过配置杂交组合研究其遗传规律,应用同源序列法克隆油菜ALS家族基因,采用杂交转育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将抗性基因转育到陆奥-五十铃细胞质雄性不育(MICMS)恢复系中,进行PCR鉴定。【结果】该突变体抗性由1个显性核基因控制。克隆获得BnALS1—BnALS3,核酸序列比对发现,M9抗性是由BnALS1的点突变使蛋白序列的第638位丝氨酸(AGT)残基被天冬酰胺酸(AAT)替代所致,将此抗性基因命名为BnALS1R。抗性基因BnALS1R转育到MICMS恢复系中的PCR检测表明,所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张彬 张振乾 陈浩 刘忠松 熊兴华 邬贤梦 官梅 陈社员 官春云 肖钢
为了获得同时具备抗虫和抗除草剂特性的甘蓝型油菜新种质材料,以湘油15下胚轴为外植体,将人工合成的抗虫融合基因cry1ab/ac与带有草铵膦抗性基因bar的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连接,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FGC-Bt。利用农杆菌介导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将载体pFGC-Bt转入到油菜品种湘油15愈伤组织中。经愈伤组织分化和植株再生,获得了7株T0转基因植株。分株收获这7株转基因油菜的种子,种于花盆中,用除草剂basta喷洒,对存活下来的植株用检测引物进行PCR检测。挑选11株2个基因检测结果都呈现阳性的植株,进行Cry1Ab/Ac蛋白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在这11株油菜中都检测到了Cry1Ab/Ac蛋白。进行转基因油菜抗菜粉蝶幼虫(菜青虫)的离体鉴定,以非转基因湘油15为对照,结果显示,啃食了转基因油菜叶片的菜青虫停止运动和生长,大概7 d后陆续死亡,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上的菜青虫表现正常,3 d后叶片基本被其啃食干净。饲喂鉴定结果表明,转抗虫融合基因cry1ab/ac油菜对菜青虫具有明显抗性。得到了同时具有菜青虫和草铵膦双抗性的转基因植株,且抗性显著,为油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红 杜胜利 陈峥 魏爱民
从影响黄瓜转基因体系的外植体类型、农杆菌共浸染时间、是否加入乙酰丁香酮等因素摸索,建立了黄瓜遗传转化体系;将抗除草剂基因bar以农杆菌共浸染法导入到黄瓜父本品种M1子叶中,经历愈伤组织分化、芽诱导和生根等过程获得落地转化株系,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鉴定,13个株系扩增出bar基因片段。T0自交获得T1转基因植株,经1000倍除草剂巴士达喷施处理,其中84%表现为较高的抗性。
关键词:
黄瓜 基因bar 遗传转化 抗性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宝生 刘素恩 张建宏 崔瑞敏 王兆晓 刘存敬 耿军义 张香云 王凯辉
利用高抗除草剂2,4-D的亲本与不抗除草剂的品系配制组合,对亲本、F1和F2植株进行抗性鉴定、调查、统计,进行棉花抗除草剂2,4-D性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除草剂2,4-D抗性性状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该抗除草剂性状属于质量性状遗传,便于在棉花育种中利用,抗性水平较高,能达到800mg/kg以上水平。抗除草剂性状可以在棉花常规育种和杂交种生产利用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棉花 抗除草剂 2,4-D 遗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 闫静 张庆玲 郑爱琴 强胜 刘琳莉 伏建国 宋小玲
[目的]了解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向不同种群野芥菜(wild B.juncea)漂移的可能性,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为父本,17个种群野芥菜为母本,研究人工授粉条件下的结实能力和抗性基因的传递频率及F_1在温室(套袋自交)和田间(开放授粉)的适合度;统计F_1后代的出苗率及抗性基因的传递频率。[结果]供试的野芥菜授2种转基因油菜花粉后每角饱粒数大于8粒;获得的F_1植株对相应除草剂都具有抗性;温室和田间种植后营养生长良好;温室条件下自交不结实;田间种植后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及每角饱粒数均显著低于各自的亲本野...
关键词:
野芥菜 转基因油菜 亲和性 F1 适合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利利 孙宗修 王松文 蔡宝立 张欣 刘霞 郭玉华
以2个北方粳型恢复系津稻162和津稻18为受体,经农杆菌EHA105/pDSBar1300转化,分别获得77和55个转植株。用0.25%浓度的Basta对转基因在T0代进行了涂布试验,其抗性植株率分别为92%和78%,对除草剂抗性转基因株系做PCR检测,均能扩增出400bp的Bar基因特异条带,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对转基因T1代进行潮霉素抗性鉴定,大多数转基因株系表现为3∶1的分离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少泉
本文阐述了近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非常重要而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中创制出一系列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尤其是抗广谱除草剂草甘膦的作物品种,从而不仅影响除草剂新品种的开发与筛选、世界除草剂销售市场及食品工业的发展,而且也引起作物栽培方法及耕作制度的深刻变革,促使保水、保土的免耕的顺利推进,大大降低燃料耗费及向大气中CO2的排放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