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9)
2023(11050)
2022(9734)
2021(9258)
2020(7720)
2019(18043)
2018(18187)
2017(34227)
2016(19388)
2015(21929)
2014(22156)
2013(21385)
2012(19565)
2011(17536)
2010(17468)
2009(15540)
2008(14947)
2007(12908)
2006(11111)
2005(9432)
作者
(56540)
(46789)
(46519)
(44299)
(29722)
(22476)
(21104)
(18620)
(17892)
(16778)
(16128)
(15679)
(14940)
(14695)
(14488)
(14369)
(14311)
(13955)
(13356)
(13187)
(11909)
(11630)
(11388)
(10664)
(10632)
(10457)
(10449)
(10225)
(9541)
(9449)
学科
(66721)
经济(66636)
管理(51604)
(47449)
(39350)
企业(39350)
方法(31543)
数学(27018)
数学方法(26667)
(19332)
(18949)
中国(18267)
(16628)
理论(15065)
业经(15005)
地方(14173)
(13155)
教育(12573)
农业(12488)
(12082)
技术(11440)
(11165)
贸易(11161)
环境(10819)
(10806)
(10502)
财务(10432)
财务管理(10413)
(10227)
银行(10166)
机构
大学(263727)
学院(263629)
管理(102518)
(93140)
经济(90766)
理学(89087)
研究(88939)
理学院(88028)
管理学(86328)
管理学院(85878)
中国(62827)
科学(59717)
(57362)
(49487)
(45781)
业大(44883)
研究所(42257)
(42062)
中心(39788)
农业(39176)
(38679)
(36610)
师范(36168)
北京(36051)
财经(33987)
技术(32772)
(32596)
(31506)
(30904)
师范大学(28930)
基金
项目(188087)
科学(145084)
研究(136233)
基金(132257)
(116860)
国家(115866)
科学基金(97839)
社会(80387)
(75991)
社会科(75804)
社会科学(75782)
基金项目(71074)
自然(65997)
自然科(64397)
自然科学(64379)
(64150)
教育(64105)
自然科学基金(63183)
编号(57305)
资助(54596)
成果(46765)
重点(42485)
课题(40429)
(40144)
(39554)
(39184)
创新(36420)
科研(36074)
计划(35529)
项目编号(35035)
期刊
(100634)
经济(100634)
研究(73992)
中国(52847)
学报(49389)
(45110)
科学(42150)
教育(38946)
管理(36597)
大学(36179)
学学(33984)
农业(31787)
(30692)
技术(24232)
(18163)
金融(18163)
业经(17384)
(16279)
图书(15600)
财经(15501)
经济研究(15237)
科技(14054)
业大(13909)
(13535)
(13061)
理论(13010)
问题(12910)
实践(12218)
(12218)
林业(11825)
共检索到377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龙斗  丁笑生  孙富丛  段红英  贾美丽  
为了探索油菜外植体分化再生的机理,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芥菜型油菜DB3的下胚轴、子叶在不同的离体培养时期的细胞分化和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胚轴外植体是切面上的维管束薄壁细胞和距离切面400~600μm的薄壁细胞脱分化,然后再分化形成芽。而子叶仅仅是距离切面400~600μm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成芽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建兵  何光源  
以 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 ,选用 5种不同培养基 ,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应 ,但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 ;对于绿苗的再生分化 ,幼胚优于成熟胚 ,幼穗和幼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X和A培养基各自在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分化上都明显优于MSSAA/ 2和R培养基。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88.9%、5 6 .3%和 8.7% ;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99.1%、5 3.2 %和 17.6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选明  官春云  李枸  周朴华  罗泽民  
以湘油 1 3号 ,湘油 1 4号 ,945 91 ,373和 ZB等 5个油菜品种离体花药为材料 ,接种花粉处单核靠边期的花药 ,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培养 ,成功地获得了 945 91 ,湘油 1 4号和 373等 3个品种花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分化率分别为 1 6 .7% ,1 2 .5 %和 7.9% ,而湘油 1 3号获得了花粉愈伤组织 ,但没有获得不定芽分化 .不同基因型油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明显差异 .诱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湘油 1 4号 (46 .5 % ) ,湘油 1 3号 (1 9.5 % ) ,373(1 0 % ) ,945 91 (8.5 8% ) ,ZB...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洪军  罗晓芳  田砚亭  
该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新进展,从酶促褐变的底物和多酚氧化酶出发,论述了组织培养外植体的影响因子,生产过程中克服褐变的方法,目前在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褐变机理的假说.结果表明,酚类物质的含量、多酚氧化酶的类型和活性、生物膜的透性以及外植体的种类、基因型都是决定材料是否发生褐变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玲  彭定祥  陈小慧  
采用7种基本培养基对苎麻4种外植体愈伤诱导及分化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MSB、LS、B5、N6 5种基本培养基对苎麻愈伤诱导效果较好,出愈率为100%,愈伤量较大。Nitsch和White培养基作用效果差。不同外植体对基本培养基反应不一致,下胚轴脱分化要求较高有机成分,子叶是最易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外植体,叶对培养基中有机成分要求不高,茎要求培养基营养成分齐全,有机成分较高利于茎愈伤分化成苗。较高的总N、P、K含量对苎麻的脱分化和分化是至关重要的,而Cu、Mo、Co等微量成分并非必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德永军  王一  叶冬梅  林涛  吕涛  吴婧  
以文冠果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诱导文冠果成熟胚形成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是MS+2.0mg.L-16-BA+0.1mg.L-1NAA+30g.L-1蔗糖+6g.L-1琼脂,分化率可达94.7%;继代高生长的适宜培养基是MS+0.5mg.L-16-BA+0.5mg.L-1NAA+30g.L-1蔗糖+6g.L-1琼脂,培养50d后,苗高大于0.5cm芽数量平均达11.67株;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WPM+1.0mg.L-1IBA+30g.L-1蔗糖+6g.L-1琼脂,生根率为70.30%,平均根数为3.57条。并通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愈伤组织诱导、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蒋甲福  郭维明  
以小菊七月红、金莲、七月蜂黄、矮红、盏黄 5个品种的叶片为外植体 ,用MS +2 0mg·L-12 ,4 D +0 2mg·L-16 BA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和MS +2 0mg·L-16 BA +0 1mg·L-1NAA分化培养基 ,选出分化能力较强的品种七月红。再以七月红的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柄、茎段为外植体 ,在不同培养基 (B5、MS)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 ,发现茎段最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 ,培养基以B5添加 0 5mg·L-12 ,4 D +0 2mg·L-16 BA ,MS添加 1 0mg·L-12 ,4 D +0 2mg·L-16 BA效果较好 ;在添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宁国贵  白三平  包满珠  黄文俊  
【目的】实现矮牵牛细胞的长期离体培养和再生,不但可以获得矮牵牛体细胞突变体,从中选出优良株系,而且可以为研究外源基因在矮牵牛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体系。【方法】以重瓣矮牵牛叶片为外植体,使用不同浓度BA与NAA的组合在黑暗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在不同光条件下,将愈伤组织在MS+BA2.0mg·L-1+0.5mg·L-1NAA+200mg·L-1CH与MS+BA0.5mg·L-1+0.5mg·L-1NAA+200mg·L-1CH两种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3年多的继代培养,并利用筛选的8个引物对20个再生植株的总DNA进行ISSR分析。【结果】不同的生长素与分裂素配比诱导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汪腾越  周再知  裘珍飞  梁坤南  曾炳山  马华明  黄桂华  
针对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有效消毒方式问题,以1年生土沉香实生苗为材料,开展了茎段外植体次氯酸钠(5%、10%、20%)和升汞(0.05%、0.1%、0.2%)3个浓度水平的消毒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植体(叶片、顶芽和茎段),次氯酸钠消毒时间(0,3,5 min)和升汞消毒时间(0,3,5 min)的3因素3水平正交L9(34)组合排列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采用10%浓度的次氯酸钠、0.1%浓度的升汞消毒,效果较好;茎段较叶片、顶芽的污染率和死亡率低,存活率高,为适宜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的酒精浸泡30 s,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骁才  
以玉米、黑麦、烟草为材料 ,对细胞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研究了离体培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外表面的结构及其变化与农杆菌介导转化频率之间的关系。正常继代培养的烟草细胞 ,其细胞壁外表面光滑 ,大部分细胞在扫描电镜下坍陷或皱折 ;经处理用于农杆菌介导转化的烟草细胞 ,其表面有很多颗粒状突起和纤丝状物或纤丝状网 ;光滑的表面很少见到菌 ,而粗糙表面则有很多菌。玉米和黑麦愈伤组织中 ,浅黄色、疏松易散的胚性细胞团 ,其表面细胞有很多未坍陷 ,相当一部分未坍陷细胞的细胞壁外表面与烟草细胞一样 ,具有很多较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纤丝状物或纤丝状网 ;白色松软的愈伤组织 ,其外层细胞大多坍陷或呈柱状 ,未坍陷细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林建  李栒  官春云  钟军  
为建立芸薹属与芸芥属间杂种离体子房和胚培养的技术体系,运用4个亲和性较强的组合进行离体子房和胚培养.结果表明在子房培养中,以授粉后6~8d处理的子房生长量最大,成胚数和成苗数最多.所有不同浓度和组合的激素,包括无激素培养基处理均获得了湘油15号与芸芥的杂种胚,以1.0mg/LNAA+0.5mg/L6-BA组合效果最好.在胚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离体胚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附加成分(干酪素)单独使用时效果不明显,与生长素一起使用效果较好.子房培养和胚培养均能获得一定数量的苗,但通过苗期真假杂种的鉴定,24株真杂种均由子房培养所获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红芳  昝林森  孙永刚  
【目的】建立牛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研究牛前体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特征,为研究牛脂肪发育和脂肪沉积的机制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自新生牛脂肪组织中获得前体脂肪细胞,对培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及脂肪细胞标志基因LPL、PPAR-r和脂联素表达研究。【结果】80%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h开始贴壁,4d后开始向脂肪细胞转化,10d后绝大部分细胞脂滴融合,细胞脂肪含量增加;分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d生长缓慢,3~8d进入对数生长期,9d后进入平台期,之后细胞数目开始下降。经胰岛素诱导分化过程中,LPL在牛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蒙大庆  袁代斌  张跃非  郭子荣  胥岚  李芝凡  蒲定福  汤天泽  贺启川  陈军  
利用自育的核三系临保系新材料绵7MB-1,可以将油菜绵7AB类型、S45AB类型等隐性核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株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针对该材料在自交繁殖过程中,发生部分育性回复的现象,采用临保系植株茎段体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绵7MB-1的批量繁殖,将繁殖的临保系苗用于网室亲本不育系繁制,可使不育系亲本不育株率达到91.7%~93.5%。每繁制公顷不育系亲本,可供7500~15000 hm2杂交F1的制种生产使用。用高不育率不育系代替原核不育两系进行制种,大大减少了用工,同时使制种产量显著提高,制种质量也更有保证,形成了完善的繁殖与制种体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燕芬  周国兰  赵华富  
为降低茶树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切割方式、转瓶间隔时间、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抗褐化剂和吸附剂的使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消毒最适时间为7~8 m in;接种外植体带腋芽叶片保留2/5,3 d转瓶1次降低褐化的效果较好;经此处理的外植体培养在1/2MS+BA 2 mg/L+NAA 0.1 mg/L+Vc 1.0 g/L+AC 1.0 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褐化率由86%下降为4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海学  王罡  季静  宋英今  
【目的】建立向日葵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向日葵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了向日葵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结果】向日葵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均较易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能力则较弱;不同基因型向日葵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依次为子叶节>下胚轴>子叶>真叶;诱导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适宜6-BA浓度为1.2~1.8 mg.L-1,下胚轴为1.8 mg.L-1,子叶为0.6 mg.L-1,真叶却未见到诱导出不定芽;MS+0.03 mg.L-1 IA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