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6)
- 2023(7833)
- 2022(6644)
- 2021(6140)
- 2020(5498)
- 2019(12825)
- 2018(12766)
- 2017(25051)
- 2016(13740)
- 2015(16038)
- 2014(16343)
- 2013(16399)
- 2012(15289)
- 2011(13838)
- 2010(14453)
- 2009(14161)
- 2008(13342)
- 2007(12046)
- 2006(10332)
- 2005(9224)
- 学科
- 济(54913)
- 经济(54860)
- 业(37554)
- 管理(37307)
- 企(29347)
- 企业(29347)
- 方法(27354)
- 数学(24203)
- 数学方法(23946)
- 农(17061)
- 财(15037)
- 中国(14066)
- 学(11732)
- 贸(11297)
- 贸易(11293)
- 农业(11276)
- 易(10982)
- 业经(10935)
- 制(10834)
- 地方(10834)
- 理论(9881)
- 务(9351)
- 财务(9318)
- 财务管理(9293)
- 融(9256)
- 金融(9252)
- 银(9205)
- 银行(9169)
- 和(8945)
- 企业财务(8702)
- 机构
- 学院(205477)
- 大学(204502)
- 济(80142)
- 经济(78206)
- 管理(75635)
- 研究(68266)
- 理学(65042)
- 理学院(64304)
- 管理学(62904)
- 管理学院(62548)
- 中国(50925)
- 科学(43608)
- 京(43245)
- 农(40048)
- 财(36828)
- 所(36171)
- 业大(34320)
- 研究所(32925)
- 中心(32338)
- 农业(32111)
- 江(31455)
- 财经(29337)
- 北京(27160)
- 范(26606)
- 经(26544)
- 师范(26249)
- 州(25114)
- 经济学(24599)
- 技术(23858)
- 院(23812)
- 基金
- 项目(134652)
- 科学(102669)
- 研究(95857)
- 基金(94308)
- 家(83389)
- 国家(82713)
- 科学基金(69018)
- 社会(57414)
- 省(54517)
- 社会科(54351)
- 社会科学(54328)
- 基金项目(50259)
- 教育(46019)
- 自然(45751)
- 划(45627)
- 自然科(44650)
- 自然科学(44633)
- 自然科学基金(43803)
- 编号(40219)
- 资助(39822)
- 成果(33234)
- 重点(30744)
- 部(29672)
- 发(28567)
- 课题(28146)
- 创(27690)
- 科研(26231)
- 创新(25940)
- 计划(25849)
- 大学(25511)
共检索到297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洋 张青松 胡乔磊 何坤 肖文立 廖庆喜
针对传统移栽机在油菜移栽过程中苗块易翻倒导致分苗装置分苗失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的倾斜式分苗装置.分析了分苗装置结构组成与分苗过程,确定了分苗装置主要结构参数;构建了分苗过程依次连续输送和夹持分离阶段苗块力学模型,依据动力学分析明确了影响分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得出,当苗块摩擦系数一定且同步带倾角在24.5°~35.0°时,有利于依次连续输送阶段苗块不翻倒;分苗夹持力越大,夹持分离阶段苗块分苗效果越优.优选得出分苗装置关键参数:同步带倾角g为30°,分苗夹持力f_(j1)>0.8N,分苗气缸工作气压P为0.5~0.8 MPa.分苗装置分苗试验表明:苗块翻倒率为4.2%,分苗成功率为92.5%,满足油菜基质块苗分苗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心志 廖庆喜 袁华 韩静轩 王磊 符明联
针对现有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开沟装置作业存在沟宽稳定性差、沟底面平整度低、土壤扰动大等现象,导致立苗率低、覆土作业难度大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船式开沟器腔体大以及芯铧式开沟器作业构建宽苗床、平沟底特点,结合类铧式曲面衔接过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苗床构建的苗床带整备装置。建立了土壤与整备装置互作力学模型,确定了苗床带整备装置构建稳定苗床的主要结构参数。以整备装置作业速度、作业深度、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刃口角为因素,以土壤扰动量、沟宽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利用EDEM开展四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组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作业深度为41 mm、作业速度为0.52 m/s、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为40 mm、刃口角为61o时土壤扰动量较小且沟宽变异系数较小;较优参数组合下台架试验得出土壤扰动量为13.01 cm~2,沟宽变异系数8.5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安装在移栽单元上的苗床带整备装置相较船式开沟器的载苗基质块立苗率增加2.09%,沟宽变异系数减少13.3%,土壤扰动量减少28.3%,沟底面紧实度增加28.67%,满足油菜基质块苗机械移栽苗床构建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博 廖庆喜 王洋 胡乔磊
设计一种油菜纸钵苗移栽机气动插入式取苗装置,构建取苗过程的力学模型,通过取苗各阶段的关键参数优选试验,获得取苗装置最优参数组合。选择倒四棱台形纸钵,并设计一种双针插入式取苗末端执行器,根据取苗针间距要求确定取苗执行气缸型号为MHS4-20D。气动取苗过程分为取苗阶段、送苗阶段和脱苗阶段,各阶段力学分析与参数优选试验表明,取苗针与苗钵基质间摩擦力不小于3.67 N、苗钵脱落高度低于380mm时取苗装置可有效实施取苗功能。台架试验表明,当取苗针为直径4mm不锈钢、插入苗钵基质深度20mm、脱苗高度340mm时,取苗成功率达9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动插入式取苗装置取苗效果满足钵苗移栽机技术要求。
关键词:
油菜 移栽机 纸钵苗 取苗装置 气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名涛 孙松林 李凯 魏刚 杨彪
针对油菜移栽机设计了一套槽轮间歇式送苗机构。通过建立送苗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确定以送苗机构驱动扭矩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落苗时间与槽轮间歇停顿时间关系、链接数目与苗杯数量关系为约束条件,通过Matlab数值分析,得出满足约束条件的较优方案,即二指六槽式槽轮间歇机构驱动扭矩为87.2 N·m,间歇停顿时间为0.4 s。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机构运动流畅,送苗准确率可达92.9%。
关键词:
油菜移栽机 槽轮送苗机构 优化设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照 廖庆喜 许博 胡先朋
针对油菜钵苗移栽机的结构参数对栽植稳定性的影响及拖拉机田间作业时部分工作参数受载波动影响栽植性能等问题,采用ADAMS建立参数化模型,开展栽植机构结构参数(栽植臂、从动栽植臂、连杆)及作业参数匹配研究和轨迹分析,确定机组前进速度v(m/s)与栽植频率f(株/min)的匹配范围。结果表明:当栽植臂长度为300mm、从动栽植臂长度为305mm、连杆长度为95mm时,栽植轨迹高度为225mm,其中连杆长度对栽植性能有较大影响;在理论可行范围内,当f/v比值为200时,栽植轨迹达到最优,且随机组的前进速度增加,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锃宏 李南 李涛 陈子文 袁挺 李伟
针对目前移栽机通用性差,造价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等问题,设计一种由输送带喂入钵体苗并输送钵苗的移栽机,重点设计一种开沟植苗器。该开沟植苗器集扶苗、导苗和开沟功能于一体,主要由扶苗板、导苗通道和改进的靴型开沟器组成。扶苗板由2块薄板组合而成,可根据钵苗大小调整扶苗板位置、角度及长度,使处于最佳扶苗状态,保证钵苗竖直进入导苗通道;开沟器开出横截面近似V型沟壑,有利于钵苗竖直下落至沟壑时立正扎稳。在温室内进行移栽甘蓝和玉米的试验,结果表明:前进速度为0.254m/s时,株距变异系数90%。该移栽机结构简单,移栽行距、株距可调节;对不同农作物钵苗具有一定的调节适应性。
关键词:
移栽 扶苗 开沟 输送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文胜 金诚谦 吴崇友 胡敏娟
针对链夹式移栽机用于油菜移栽时存在的对土壤适应性差、易倒伏等问题,对链夹式移栽机结构、栽植部件工作原理及秧苗在栽植过程中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运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零速投苗位置,秧苗夹持部位绝对运动轨迹为摆线,而根部轨迹为余摆线,上部为短摆线,即秧苗有向机具前进方向倾斜的趋势,特别是对于较大株高的油菜苗更加明显。针对现有移栽机存在的这一问题,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投苗角度与立苗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改变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参数,设置了提前投苗、零速位置投苗、滞后投苗3种情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提前5°投苗,秧苗的优良率为45.6%、倒伏率5.3%,均优于零速投苗,且明显优于滞后投苗情形下的相应指标。...
关键词:
移栽机 链夹式 机理 栽植 秧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符美军 全腊珍 熊耐新 李桂文 邹运梅
为解决当前棉花裸苗移栽机缺少自动送苗机构和移栽漏苗问题,针对富来威2 ZQ4型半自动棉花裸苗移栽机,设计了一种能自动完成棉苗的横向输送和纵向输送的自动送苗机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空苗检测控制系统。当检测系统检测出苗盘空穴时,控制系统控制送苗机构加速运动,使取苗机构的机械手能够正常取苗,减少棉苗漏栽。通过运动仿真分析,所设计机构的运动轨迹为"弓"字型,送苗间隔时间为1.6 s,能够满足棉花裸苗移栽的要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磊 张含国 邓继峰 贯春雨
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7个试验点对杂种落叶松13个处理播种育苗,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等5种方法进行苗期稳定性分析,并筛选生长好且稳定性高的处理。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高生长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和0.536,2年生各地点处理间均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清 于广权 孙荣华 宓永宁
利用条分法对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条分法计算了护坡土体(无砌块)的稳定性,然后对条分法加以改进(考虑砌块)计算了护坡整体的稳定性,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毕肖普条分法更为适合。基于毕肖普条分法,进一步计算了不同坡角和不同砌块重量时护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坡角和砌块重量对护坡的稳定性有较小的影响。
关键词:
护坡 砌块 条分法 稳定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陶玥玥 汤云龙 徐坚 王海候 黄萌 孙华 沈明星
2016至2017年开展了饲用毯苗移栽油菜(Brassica napus)田间试验,设5个移栽期(10月10日至30日,每5 d移栽),分析了生育性状、饲草产量和主要营养含量,旨在明确稻茬毯苗油菜的饲用特性及其适宜的移栽期和收获期。结果表明,油菜苗期至终花期饲草产量迅速增加,青角期产量趋于平稳而粗蛋白含量下降。移栽期推迟明显抑制了苗期叶龄、根颈粗和花期株高。与最晚移栽(10月25和30日)相比,10月10日、15日和20日移栽可提高终花期和青角期饲草产量和花期粗蛋白含量,但10月10日下青角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移栽处理(P <0.05)。青角期饲草产量与二次分枝数、根颈粗、一次分枝数和冬前有效叶片数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兼顾油菜饲草产量、营养价值及后期贮藏等,长江三角洲带饲用毯苗油菜适宜栽期为10月15至20日,适宜收获期为终花期至青角期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 阳延平 晏光海 杨明兴 吴江 杨龙勇
该试验采用两步移栽法,即首先将试管内生根苗移栽到育苗盘中过渡培育一段时间,然后再将成活的移栽苗移入容器杯中.当苹果枣组培苗在试管内生根时,使其闭口炼苗10~15d后,移栽于纯蛭石,蛭石/珍珠岩=1/2,蛭石/珍珠岩=1/1,蛭石/珍珠岩=2/1,纯珍珠岩5种不同移栽基质的育苗盘中.调查结果表明,选用纯珍珠岩和蛭石/珍珠岩=1/2的移栽基质,可以显著地促进移栽试管苗的高生长、新发根数量以及移栽成活率.随后将在移栽盘中过渡移栽成活的试管苗栽入腐殖土/蛭石/土=1/2/1,腐殖土/纯沙/蛭石=1/1/2,火烧土/珍珠岩=1/1,火烧土/蛭石=1/1,纯沙/蛭石=1/1,腐殖土/蛭石=1/1,腐殖土/...
关键词:
苹果枣 试管苗移栽基质 成活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连润 杨松光 胡忠荣 李坤明 马钧
通过对草莓试管苗进行不同移栽基质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基质对草莓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试管苗的最佳移栽基质是腐殖土∶红土=1∶1,移栽成活率近90%。
关键词:
草莓 试管苗 移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江河 孙松林 肖名涛 李军政 高翔宇 全伟 杨彪 张五金 寻真福
针对自制油菜移栽机栽植机构作业质量差的问题,利用Matlab语言建立了栽植机构的运动模型,分析机构参数对作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曲柄的长度及2曲柄的夹角和摇杆的长度对机构的作业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这些参数对作业轨迹曲线的影响趋势,寻找到一组较优化的机构参数。当轨迹高度为181 mm、株距为240 mm时,入土轨迹与出土轨迹的重合度好,出土轨迹基本保持竖直,在投苗点附近时,栽植器的最大速度为0.048 m/s,其姿态保持与水平面垂直,加速度的波动范围小,能满足油菜移栽的要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章林 徐新福 王瑞 殷家明 周清元
本文介绍了甘蓝型油菜CMS温度钝感不育系DA及其保持系DB的选育过程,分析比较了DA与23A、L17A和陕2A等不育系的花器形态、花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年份初花期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结果表明,DA属于典型的花药败育型雄性不育系,不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这可能与DA携带有对温度钝感的不育基因有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CMS 育性稳定性 温度钝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