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2)
- 2023(3097)
- 2022(2328)
- 2021(2324)
- 2020(1866)
- 2019(4338)
- 2018(4438)
- 2017(8518)
- 2016(4498)
- 2015(5355)
- 2014(5486)
- 2013(5320)
- 2012(4628)
- 2011(4202)
- 2010(4506)
- 2009(3855)
- 2008(3816)
- 2007(3325)
- 2006(3041)
- 2005(2744)
- 学科
- 济(12672)
- 经济(12658)
- 管理(12240)
- 业(11760)
- 企(9929)
- 企业(9929)
- 农(4861)
- 教学(4794)
- 中国(4491)
- 方法(4449)
- 理论(4392)
- 制(3854)
- 业经(3705)
- 财(3526)
- 数学(3499)
- 数学方法(3407)
- 学法(3060)
- 教学法(3060)
- 农业(2900)
- 贸(2887)
- 贸易(2884)
- 技术(2859)
- 银(2830)
- 银行(2824)
- 学(2807)
- 易(2799)
- 行(2682)
- 学理(2557)
- 学理论(2557)
- 教育(2528)
- 机构
- 学院(64212)
- 大学(62218)
- 管理(22312)
- 济(20564)
- 经济(19888)
- 研究(19762)
- 理学(18774)
- 理学院(18562)
- 管理学(18076)
- 管理学院(17972)
- 中国(14871)
- 京(13492)
- 科学(12188)
- 农(11584)
- 业大(10498)
- 江(10322)
- 所(10138)
- 财(9932)
- 中心(9567)
- 技术(9549)
- 农业(9357)
- 研究所(9077)
- 范(8586)
- 北京(8498)
- 师范(8437)
- 州(8275)
- 财经(7714)
- 职业(7466)
- 院(7025)
- 工程(7004)
- 基金
- 项目(41079)
- 科学(30711)
- 研究(30579)
- 基金(26981)
- 家(23888)
- 国家(23674)
- 科学基金(19728)
- 省(17401)
- 社会(16795)
- 社会科(15838)
- 社会科学(15828)
- 教育(15695)
- 划(14580)
- 基金项目(13965)
- 编号(13380)
- 自然(13149)
- 自然科(12858)
- 自然科学(12853)
- 自然科学基金(12599)
- 资助(11462)
- 成果(11265)
- 课题(10193)
- 重点(9475)
- 创(8973)
- 发(8769)
- 部(8570)
- 年(8482)
- 创新(8324)
- 大学(8149)
- 项目编号(7889)
共检索到96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科 谢方平 任述光 刘大为 李旭 卢伟
为解决油菜机械割晒中出现的铺放不整齐、不利于捡拾等问题,设计了输送带与输送链相结合的后铺式油菜割晒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切割装置、输送装置、分离器和导向挡板等组成。确定了拨禾轮、输送装置、分离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并对割晒装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后铺式割晒装置能顺利完成油菜的切割、输送、铺放。当拨禾轮转速为15 r/min,输送速度为1.05 m/s,前进速度为0.65 m/s时,测得铺条的平均铺放角度为24.4°,平均铺放厚度为53.5 cm,平均铺条宽度为95.4 cm。
关键词:
油菜 割晒装置 后铺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霄 罗海峰 张贝贝 吴明亮
研制的4SY–1型油菜割晒机主要由机架、循环式切割装置、双向对搂式拨禾装置、传动机构等组成。工作时,被循环式切割器切断后的油菜茎秆在左右两侧对称拨禾机构驱动下,从两侧向放铺通道推送挤压,实现双向对搂拨送和后侧放铺,达到茎秆首尾搭接式条铺。为保证循环式割刀切割过程的可靠性,对切割刀片的刃口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运用仿人工拨禾作业原理设计了双向对搂中间放铺式拨禾装置,确定了拨禾装置主要结构尺寸。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作速度0.8 m/s、割幅1 m、种植密度22.5万株/hm2时,油菜铺放角为11.48°,角度差为6.64°,油菜平均铺层高562.7 mm,平均铺层宽955.6 mm,油菜茎秆以首尾搭接方式铺放,该油菜割晒机的切割与拨禾装置可以完成田间油菜有效切割、拨禾、放铺作业。
关键词:
油菜割晒机 循环式切割 对搂式拨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霄 罗海峰 张贝贝 吴明亮
研制的4SY–1型油菜割晒机主要由机架、循环式切割装置、双向对搂式拨禾装置、传动机构等组成。工作时,被循环式切割器切断后的油菜茎秆在左右两侧对称拨禾机构驱动下,从两侧向放铺通道推送挤压,实现双向对搂拨送和后侧放铺,达到茎秆首尾搭接式条铺。为保证循环式割刀切割过程的可靠性,对切割刀片的刃口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运用仿人工拨禾作业原理设计了双向对搂中间放铺式拨禾装置,确定了拨禾装置主要结构尺寸。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作速度0.8 m/s、割幅1 m、种植密度22.5万株/hm2时,油菜铺放角为11.48°,角度差为6.64°,油菜平均铺层高562.7 mm,平均铺层宽955.6 mm,油菜茎秆以首尾搭接方式铺放,该油菜割晒机的切割与拨禾装置可以完成田间油菜有效切割、拨禾、放铺作业。
关键词:
油菜割晒机 循环式切割 对搂式拨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修善 刘大为 李旭 谢方平 吴明亮 罗海峰
针对现有油菜割晒机存在配套机具要求高、田块环境与油菜植株差异导致的适应性差问题,在对油菜植株顺利切割进入输送通道、有序摊铺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块化设计了4SY?2.0型油菜割晒机。该机大模块包括动力装置、行走装置、工作装置、操控装置。动力装置为小型履带底盘,兼具良好的通过性能和操作性能;工作装置为可垂直升降的立式割台,可根据地形和油菜植株情况实时调整割茬高度。工作时,油菜植株被切割后,在割台输送链组的作用下直立向侧边输送,并在割台侧边摊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作业过程中油菜植株输送顺畅,摊铺整齐有序,铺条宽度、厚度均匀,测得铺放角平均值98.2°,铺放角度差平均值10.5°,铺层平均高度4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海峰 汤楚宙 官春云 吴明亮 谢方平
为减少油菜在机械化收获时的掉粒损失,以碧浪–200Y型油菜联合收割机割台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割台茎秆分离装置:撮箕形茎秆分离装置、侧置籽粒收集装置、栅格式茎秆分离装置、拨杆主动型茎秆分离装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侧置籽粒收集装置工作时阻力较大,并伴有侧压挂枝现象发生,难以实现茎秆分离,田间掉粒损失为4.1%;撮箕形装置能够实现茎秆分离,但是插入茎秆处过宽,导致插入茎秆效果不理想,茎秆有回弹现象,田间掉粒损失为3.7%;栅格式装置田间掉粒损失为3.6%;拨杆主动型装置掉粒损失最小,无反弹现象,田间掉粒损失为3.2%,效果较理想。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割机割台 茎秆分离装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震 金鑫 黄海东 廖庆喜
根据油菜收获的农艺要求,针对油菜人工收获效率低下和联合收获损失较高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实现油菜分段收获的4SY-1.8型油菜割晒机,确定了该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了输送系统、分禾装置和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参数分析。研制的集成伸缩滚筒、立辊和输送带构成的输送系统,可实现油菜茎秆铺放宽度约为1 000 mm的中间纵向条铺;同时,利用液压装置控制割茬可调高度为200~450 mm。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菜割晒机结构合理,能满足油菜分段收获的要求,达到有效延长油菜收获期、减低油菜损失率并提高油菜生产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油菜 割晒机 设计 收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彩锐 舒彩霞 李 磊 李 平 丁幼春 廖宜涛 廖庆喜
针对前悬挂式油菜割晒机运动单元多,动力传递路线过长、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用于4SY-1.8型油菜割晒机运动单元的液压驱动系统。系统标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割晒机各运动单元转速可单独实时调整,能适应不同种植模式油菜的收获; 油菜茎秆铺放整齐有序,有效提高割晒机的工作效率。利用该系统对割晒机空载和田间作业时各运动单元的功耗测试结果表明: 空载时纵向输送总成功耗小于0.1 kW,横向输送带总成功耗为0.89 kW,切割器和拨禾轮功耗为1.2 kW; 田间作业铺放效果良好时,纵向输送总成功耗小于0.3 kW, 横向输送带总成功耗为1.86 kW, 切割器和拨禾轮功耗为2.3...
关键词:
油菜 割晒机 液压驱动 功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立 肖文芳 廖宜涛 张青松 魏国粱 廖庆喜
研制一种犁式正位深施肥装置,采用类铧式犁面开沟,施肥犁柱中间落肥,与油菜联合直播机旋耕装置相配合,可实现正位深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类铧式犁面、施肥犁柱、犁侧板等结构进行设计,分析确定起土曲面与导土平面的结构参数,采用室内数字化土槽试验考察前进速度对施肥深度和施肥后沟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进速度为1.1、2.2、3.3km/h下,施肥深度合格率达到95%,稳定性系数在90.37%以上。将犁式施肥装置安装于油菜联合直播机的田间试验表明,犁式施肥装置田间施肥深度合格率为94%,各行稳定性系数为96.87%。对正位深施肥和带状混施的2种施肥方式下播种的油菜苗期根系和产量分析表明,用犁式施肥装置正位深施肥有利于油菜根系生长和产量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兴 王得伟 董华山 孔萍萍 李华 刘志侠
放铺晾晒是花生两段式收获的重要环节,有序放铺有利于花生起收后的晾晒和收获第二阶段的捡拾—摘果联合作业。为了实现花生起收机的有序放铺,在链杆式花生起收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翻转-滑栅式放铺方法,分析了花生植株在翻转放铺过程中的运动和姿态变化规律,依据我国花生种植的农艺特点和直立型花生的植株性状和收获期特点,设计了翻转轮装置、滑栅式植株聚拢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通过对花生植株在翻转放铺装置上的受力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花生植株在翻转放铺装置上的运动方程,分析得出了翻转轮转速在68r·min~(-1)≤n≤87r·min~(-1)时放铺效果最佳,可达到"首尾相接"的有序放铺效果且损失率最小。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磊 廖庆喜 魏国粱 刘晓鹏 张青松 刘立超
针对冬油菜机械化播种时种床带土壤板结严重导致油菜产量下降的问题,开展油菜联合直播机种床松旋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制一种实现种床带浅松作业的类深松铲,通过分析类深松铲触土刃口力学特性,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基于提高种床带作业质量目的,以工作幅宽为2 000 mm的2BYM-6/8型油麦兼用精量联合直播机为试验平台,确定种床带为IT245旋耕刀片、非种床带为IT225旋耕刀片,以类深松铲为主要工作部件,类深松铲的布局以"前四后二"的排布方式开展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浅松旋耕联合作业后,种床带浅松深度为229.4~239.4 mm,旋耕深度为124.8~139.2 mm,耕深稳定性达90%以上,厢面平整度为25.71~27.14 mm。田间试验作业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油菜播种农艺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奎 吴江生
为解决油菜田间生态环境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传送速度慢、存储量小、传感器线路铺设和调整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集成了带有无线模块的CC1110单片机、SHT71温湿度传感器、TSL2561照度传感器、SWR土壤水分传感器。数据接收模块与PC计算机之间采用MAX3232串行通信的方法,最终实现数据多点定时测量、节点电池供电、大量数据传送和保存的目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洋 张青松 胡乔磊 何坤 肖文立 廖庆喜
针对传统移栽机在油菜移栽过程中苗块易翻倒导致分苗装置分苗失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的倾斜式分苗装置.分析了分苗装置结构组成与分苗过程,确定了分苗装置主要结构参数;构建了分苗过程依次连续输送和夹持分离阶段苗块力学模型,依据动力学分析明确了影响分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得出,当苗块摩擦系数一定且同步带倾角在24.5°~35.0°时,有利于依次连续输送阶段苗块不翻倒;分苗夹持力越大,夹持分离阶段苗块分苗效果越优.优选得出分苗装置关键参数:同步带倾角g为30°,分苗夹持力f_(j1)>0.8N,分苗气缸工作气压P为0.5~0.8 MPa.分苗装置分苗试验表明:苗块翻倒率为4.2%,分苗成功率为92.5%,满足油菜基质块苗分苗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彩霞 李磊 严磊 李平 丁幼春 廖庆喜
针对4SY-1.8型油菜割晒机因受往复式切割器动刀运动激振力随机不定而引起机架振幅大的问题,分析引起割台各个部位振动幅值不同的成因,开展基于割刀驱动轴采用液压马达驱动且转速无级可调时割刀驱动轴扭矩J和割刀驱动轴消耗功率W的测试分析;应用模态仿真分析法获得机架的前2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运用锤击法验证模态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应用RBF神经网络拟合各测试点平均振动位移峰峰值F与割刀驱动轴扭矩J、模态分析第1阶总变形值B和割刀驱动轴转速n的函数关系,得出各层神经元权值并检验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机架测试点平均振动位移峰峰值F与割刀驱动轴转速n的拟合关系符合指数分布,显著性均大于0.944。
关键词:
振动特性 功耗特性 振型分布 指数拟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昌乐 鄂卓茂
研究了采用泥浆铺土方法实现秧盘连续铺浆的机理 ,设计了泥浆铺土装置。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泥浆铺土方法 ,能简化播种工序 ,改善作业环境 ,提高根系土坨硬度 ,为实现机械抛秧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气吸式水稻播种机 泥浆 铺覆土装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仲恺 谢方平 刘科 唐湘 王修善 毛利成
为了寻求减少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的途径,设计了一种适应油菜收获的圆盘式切割器。利用摆锤冲击试验机,研究单株油菜的生物物理特性,得出适合油菜切割的高度为200~400 mm。运用自制的自走式切割试验装置,对影响切割功耗和落粒损失的切割速度、切割高度、刀盘倾角等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切割转速700 r/min,切割高度300 mm,刀盘切割倾角10°时,其切割功耗为30.19 W,落粒损失为1 162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切割转速750 r/min,切割高度250 mm,刀盘切割倾角10°,装置前进速度0.4 m/s,刀片6片为最佳参数,与正交5号试验相近,其切割功...
关键词:
油菜 圆盘切割器 落粒损失 功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