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4)
2023(12428)
2022(10888)
2021(10326)
2020(8664)
2019(20123)
2018(20156)
2017(38124)
2016(21559)
2015(24381)
2014(24689)
2013(24017)
2012(22074)
2011(19984)
2010(19756)
2009(17765)
2008(17215)
2007(15144)
2006(13111)
2005(11396)
作者
(64597)
(53292)
(53183)
(50431)
(34073)
(25815)
(24113)
(21145)
(20646)
(19275)
(18403)
(18055)
(17301)
(16954)
(16731)
(16531)
(16271)
(16023)
(15471)
(15237)
(13703)
(13266)
(13082)
(12321)
(12131)
(12078)
(12058)
(11614)
(10966)
(10862)
学科
(79404)
经济(79305)
管理(58640)
(51902)
(43232)
企业(43232)
方法(35386)
数学(30282)
数学方法(29852)
(21396)
(20967)
中国(20809)
(18824)
理论(16567)
业经(16563)
地方(15452)
(15056)
农业(13611)
教育(13505)
(13024)
(12730)
贸易(12725)
技术(12377)
(12327)
环境(11685)
(11674)
银行(11603)
(11542)
财务(11469)
财务管理(11442)
机构
大学(298146)
学院(296260)
管理(112705)
(106336)
研究(104348)
经济(103652)
理学(97320)
理学院(96141)
管理学(94123)
管理学院(93630)
中国(74411)
科学(69977)
(65516)
(58160)
(54922)
业大(51136)
研究所(50612)
(48666)
农业(46258)
中心(46227)
(44560)
北京(41436)
(40479)
师范(39928)
财经(38913)
(38431)
技术(36712)
(35817)
(35397)
(32784)
基金
项目(208804)
科学(160548)
研究(148564)
基金(147288)
(131553)
国家(130460)
科学基金(109169)
社会(87770)
(83967)
社会科(82750)
社会科学(82723)
基金项目(78412)
自然(74360)
自然科(72584)
自然科学(72559)
(71382)
自然科学基金(71226)
教育(69707)
资助(61771)
编号(61310)
成果(50575)
重点(47396)
(44745)
课题(43901)
(43821)
(43246)
计划(40567)
科研(40517)
创新(40287)
大学(38212)
期刊
(116636)
经济(116636)
研究(85240)
中国(61365)
学报(58171)
(52585)
科学(49528)
大学(42361)
教育(42138)
管理(41463)
学学(39829)
农业(36665)
(35976)
技术(26613)
(22056)
金融(22056)
业经(19024)
(18923)
财经(18223)
经济研究(18178)
图书(17299)
业大(16389)
(15593)
科技(15521)
(15482)
问题(14912)
理论(14453)
林业(13716)
实践(13428)
(13428)
共检索到434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林建  李栒  官春云  钟军  
为建立芸薹属与芸芥属间杂种离体子房和胚培养的技术体系,运用4个亲和性较强的组合进行离体子房和胚培养.结果表明在子房培养中,以授粉后6~8d处理的子房生长量最大,成胚数和成苗数最多.所有不同浓度和组合的激素,包括无激素培养基处理均获得了湘油15号与芸芥的杂种胚,以1.0mg/LNAA+0.5mg/L6-BA组合效果最好.在胚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离体胚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附加成分(干酪素)单独使用时效果不明显,与生长素一起使用效果较好.子房培养和胚培养均能获得一定数量的苗,但通过苗期真假杂种的鉴定,24株真杂种均由子房培养所获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萍  AndrzejWojciechowski  
以波兹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提供的甘蓝型胞质雄性不育油菜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 ,授粉后 1 9d,观察其种间杂交的有效性 ,并对其胚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胚珠退化时间随杂交组合不同而异 ,亲本的基因型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胚和胚珠的离体培养可有效地克服合子后的发育障碍获得种间杂种植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淑稳  刘后利  
1992年和1993年对田间的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属种间杂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培养,并对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对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建立田间植株的小孢子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NLN、KR和K三种培养基均可使小孢子形成胚状体,但从产胚率和胚状体的质量看,以NLN最佳。在所有的处理中,10%蔗糖没有诱导出胚状体,13%蔗糖是有效的。在两年的试验中,0.01~0.1 mg·L~(-1)2,4-D对某些品种(系)的小孢子胚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2,4-D与BA组配使用效果更好。0.05~0.5 mg·L~(-1)NAA与0.01~0.05 mg·L~(-1)BA组合未表现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庞兰  林翼飞  关婧竹  
以三倍体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母本与兰州百合等7种百合进行种间杂交,以所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消毒方法、幼胚处理方法、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大花卷丹有胚率最高,达41.3%;未开裂蒴果用70%酒精浸泡1min消毒效果最好;剥除种皮和胚乳接种幼胚的萌发率比不剥除高60%~70%,且萌发时间提早17~22d;授粉后40~50d的杂种胚最适于胚培养;最适幼胚萌发培养基为MS+NAA0.01mg·L-1+6-BA0.1~0.5mg·L-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长春  夏念和  
以莲瓣兰为母本,大花蕙兰"黄金薄荷"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种胚进行无菌萌发。成功建立了该杂交组合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其种质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贵聚  赵泓  郭仰东  刘凡  
为丰富大白菜的抗病基因类型,特别是培育根肿病抗性种质,以品质优良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pekinensis)自交系为母本,具有黑腐、根肿病抗性的野生黑芥(B.nigra)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了13株杂种植株。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3种方法对杂种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杂种的花粉活力及其育性。结果表明:杂种表型介于白菜和黑芥双亲之间,SRAP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分析表明杂种在DNA水平上更趋向于白菜母本。F1雄蕊发育不好,花粉育性低,13株杂种中,仅获得杂种H4的回交后代。杂种H4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超过18条,约48%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6条,超过了预期杂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卫尊征  张金凤  张德强  李旦  王璐  郭丽琴  
利用切枝水培和组织培养技术,对白杨派的毛新杨和青杨派的不同种源小叶杨进行了派间杂交和杂交子代的幼胚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以不同种源的小叶杨为父本和授粉后幼胚培养的时间对幼胚萌发率影响较大。其中毛新杨×小叶杨(内蒙古通辽)的幼胚培养效果最好,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NAA 1.0 mg/L;且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幼胚培养的萌发率也相应增加。在此基础上,选用SSR标记技术对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进行了鉴定分析。共采用120对杨树特异的SSR引物对杂交亲本毛新杨和小叶杨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得到了25对在双亲间显示多态性的引物。对其中的两对进行了杂交子代的SS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宏波  刘忠松  官春云  陈社员  刘显军  杨晔宇  
对13个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的甘蓝型油菜渐渗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2年鉴定,获得4个矮杆渐渗系,3个多分枝渐渗系,5个角果多渐渗系,4个双低渐渗系,2个高油分渐渗系.这些新的优异种质资源的获得为培育抗倒高产高油分双低油菜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林建  李栒  官春云  张胜利  钟军  
为查明两属间植物杂交受精前的障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2个芸芥品种的花粉粒在5个油菜品种的柱头上粘附、萌发以及花粉管与柱头的识别反应.结果表明:油菜接受芸芥的花粉后,出现花粉延迟粘附和萌发,花粉管较难伸长,在柱头上扭曲、肿胀等不亲和的现象,并且使乳突细胞产生强烈的胼胝质反应,以致阻碍异源花粉管进入柱头;而且父母本基因型不同,相互识别反应差异较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凤群  刘后利  傅丽霞  瞿波  
研究了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蔗糖浓度对甘蓝型油菜小胚状体增大和形态的影响。在NLN培养基中,分别附加2,4-D、IAA、6-BA、Zt和GA3对小胚状体的进一步增大作用不大,用不含激素的NLN培养基效果最好。蔗糖浓度对小胚状体生长和发育影响显著,挽救球形、心形和畸形小胚,用含13%蔗糖和NLN培养基效果最佳,挽救鱼雷形小胚,蔗糖浓度可降至2%~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红美  徐跃进  万正杰  
采用新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Eru CMS)为材料,通过杂交与胚抢救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与甘蓝的种间杂种,对杂种进行鉴定并对杂种性状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鉴定后发现,真杂种的DNA含量为两亲本的中间值,并且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通过对真杂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幼苗形态都介于亲本之间,生长后期则偏向甘蓝型油菜,具有超亲本的杂种优势;花叶杂种的叶片结构出现了变异,而绿叶杂种的叶片结构介于亲本之间;杂种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量、初花期和花器官形态也都介于亲本之间;杂种具有自身特异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杂种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花粉无活力,以甘蓝为轮回亲本与杂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慧  程永安  张恩慧  赵晓菲  许忠民  
【目的】探究西葫芦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其胚状体诱导率和生根品质,增加再生植株数量,丰富西葫芦育种材料。【方法】以西葫芦"春玉一号"未受精子房为材料,分析MS、B5、N6和White 4种基本培养基的诱胚效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0,0.5,1.0,2.0mg/L)和NAA(0,0.2,0.5,1.0mg/L),筛选2种激素的最佳组合;之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D(0,1.0,2.0,3.0,4.0,5.0mg/L),筛选2,4-D的适宜质量浓度;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A(0,0.05,0.1,0.2,0.5,1.0mg/L),分析其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盼盼  李云昌  梅德圣  周梁  李英德  徐育松  胡琼  
菌核病是我国油菜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年份可以造成10%以上的产量损失.寻找菌核病抗源、选育抗病品种一直是油菜育种的重要课题.新疆野芥分布于我国西北部新疆地区,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性病害能力.利用离体叶接种、牙签法侵染和大田自然鉴定等方法,对新疆野芥与甘蓝型油菜的体细胞杂种后代衍生株系进行了抗菌核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后代的抗病性高于对照品种中油821、中双4号和中双9号.并通过测定PAL,POD和PPO活性的变化来研究抗病材料的抗性机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石开  邱怀珊  吴学英  苏振喜  赵庭周  
利用主成分法研究了云南芥菜型油菜杂优利用中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共28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优势较强的组合表现最适或中等偏大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28个材料聚为6类,可以看出,来源于同一系统的材料遗传差异并非都较小。亲本选配宜在类间进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莉莉  朱文莹  王海滨  房伟民  蒋甲福  管志勇  陈素梅  陈发棣  
对菊属菊花脑(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菊蒿属菊蒿(Tanacetum vulgare)(JJ),菊属大岛野路菊(Chrysanthemum crassum)×亚菊属多花亚菊(Ajania myriantha)(DD),菊属大岛野路菊(C.crassum)×芙蓉菊属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DF)3个属间杂种的自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J自交不结实,未获得种子。DD自交获得种子8粒,出苗3株,成苗1株,结实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0.11、37.50%和33.33%;自交一代未能获得后代。DF自交获得种子52粒,出苗16株,成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