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7)
2023(5803)
2022(4131)
2021(3713)
2020(2894)
2019(6235)
2018(6372)
2017(11676)
2016(7002)
2015(7769)
2014(8040)
2013(7529)
2012(6718)
2011(6030)
2010(6121)
2009(5597)
2008(5831)
2007(5222)
2006(4801)
2005(4468)
作者
(22999)
(19306)
(19268)
(18349)
(12362)
(9199)
(8531)
(7503)
(7293)
(6879)
(6747)
(6445)
(6374)
(6324)
(6172)
(6001)
(5852)
(5679)
(5678)
(5671)
(5037)
(5034)
(4947)
(4411)
(4410)
(4406)
(4381)
(4360)
(4060)
(4040)
学科
(26229)
经济(26196)
管理(15910)
(15643)
(11536)
企业(11536)
(9672)
中国(9524)
方法(8200)
(8019)
业经(7754)
数学(6689)
数学方法(6492)
农业(6462)
地方(6136)
(5512)
(5131)
(5110)
产业(4738)
理论(4700)
发展(4671)
(4660)
(4266)
银行(4237)
(4195)
金融(4191)
(4130)
(4062)
(3991)
贸易(3989)
机构
学院(103208)
大学(103087)
研究(40357)
(35614)
经济(34789)
管理(31954)
科学(29061)
中国(27662)
理学(27389)
理学院(26963)
(26721)
管理学(26074)
管理学院(25927)
(22620)
(22492)
农业(21295)
研究所(21078)
业大(19971)
中心(16944)
(16767)
(16331)
(15141)
师范(14914)
(14093)
农业大学(13782)
北京(13699)
(13603)
科学院(13262)
(13124)
技术(13031)
基金
项目(71405)
科学(54541)
基金(50681)
研究(47093)
(46986)
国家(46626)
科学基金(37965)
(29335)
社会(28782)
社会科(27135)
社会科学(27122)
基金项目(26262)
自然(25850)
自然科(25288)
自然科学(25275)
自然科学基金(24803)
(24766)
教育(21621)
资助(20352)
编号(18363)
重点(17045)
(16127)
成果(15839)
计划(15272)
(14426)
(14260)
科技(14207)
课题(13896)
科研(13777)
创新(13475)
期刊
(42127)
经济(42127)
研究(28295)
(26564)
学报(26165)
中国(21155)
科学(20615)
大学(18625)
农业(18038)
学学(17795)
管理(12356)
教育(12023)
(11861)
(9252)
(8253)
金融(8253)
技术(8163)
业大(8072)
(7882)
业经(7303)
农业大学(6945)
经济研究(6703)
财经(6403)
问题(5995)
科技(5884)
(5550)
图书(4967)
自然(4940)
资源(4796)
林业(4750)
共检索到153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佳佳  罗思源  丁春邦  陈涛  周莉君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液料比32 mL?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0.21%(n=4).在浓度0.6 mL?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刘克海  
以日本海马(Hippocampus mohnikei)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粗多糖工艺条件,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测定海马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时间47 min、浸提温度87 ℃、液料比23 mL/g为最佳提取条件,粗多糖HP得率为9.91%;通过柱色谱分级纯化得到2种多糖HP-1和HP-2,HP-1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以摩尔比11.32: 6.39: 5.64组成,并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HP-2主要由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以摩尔比 29.03: 18.18: 8.48: 6.30: 4.88: 2.70组成,并含有少量岩藻糖和木糖;HP-1、HP-2具有良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HP-2最强,同时HP、HP-1及HP-2均具有还原力,表明海马多糖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明  古力  康智明  陈俊长  徐伟  王松良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mL)料(g)比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初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h、液(mL)料(g)比7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34.96%,与理论值(36.57%)相对误差小于5%。铁皮石斛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1.20和3.65mg/mL。【结论】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华  段玉峰  马艳丽  丁红军  李尔春  
【目的】探讨槐花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槐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胰蛋白酶+Sevage法对槐花多糖所含蛋白的脱除效果,并对槐花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提取槐花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 h,提取次数4次。槐花多糖的最佳清除蛋白方法为胰蛋白酶+Sevage法,蛋白清除率为85.23%。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槐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小妮  马梅  李振亮  党金宁  董艳娇  
【目的】优化乙醇/(NH4)2SO4双水相体系提取藏药瑞香狼毒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分析瑞香狼毒多糖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为瑞香狼毒功能产品的研发及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的料(g)液(mL)比(1∶30,1∶40,1∶50)、提取温度(45,55,65 ℃)和提取时间(20,30,40 min)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确定瑞香狼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利用硫酸亚铁-水杨酸氧化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评估瑞香狼毒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0.6,1.2,1.8,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春延  赵博  张国财  郑煜  李建顺  刘丛荣  
以富硒黑木耳中的硒多糖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微波提取法,分别设超声时间、微波时间、超声功率、微波功率、料液比5个单因素试验,再选择对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4个因素(超声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富硒黑木耳硒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微波提取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在超声时间26 min、微波时间22 min、微波功率350 W以及料液比1∶58(g/m L)时,硒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1.79%,与传统水提法相比,提高了4.1%,提取时间缩短了56.67%。以传统水提法提取的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为对照,进一步研究超声–微波提取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亚琪  康海权  陈秋平  沈建福  
以油茶蒲粗提物为原料,将其溶于水后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得到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及水相。应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粗提物及分级萃取各相的总酚含量;同时应用DPPH法、TEAC法、FRAP法和全血体系总抗氧化能力(T-AOC法),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粗提物及分级萃取各相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油茶蒲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应用4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抗氧化能力强弱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粗提物>水相,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岩  于婷  蔡恩博  刘双利  杨鹤  张连学  
【目的】研究茶条槭叶总酚的提取工艺,并对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茶条槭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溶剂, 以总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茶条槭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适宜范围,再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采用铁离子还原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茶条槭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茶条槭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提取时间46 min,液固比246 mL/g,在此条件下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率为 (10.95±0.22)%。茶条槭叶总酚提取液对铁离子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刘欢  杨少玲  杨贤庆  戚勃  胡晓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舌状蜈蚣藻多糖得率为指标,选择料液比、温度和时间进行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同时测定舌状蜈蚣藻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以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舌状蜈蚣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7 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此时的多糖得率为15.23%。舌状蜈蚣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2.61 mg/mL和2.05 mg/mL,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童艳梅  陈秀荔  胡庭俊  刘青云  李强勇  冯鹏霏  杨春玲  彭敏  朱威霖  潘传燕  曾地刚  赵永贞  
为了探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最优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对目前已有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和提取次数这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添加木瓜蛋白酶提取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方法最高效便捷,且当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以及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2.0% 时,长茎葡萄蕨藻多糖提取率相对较高,可达到41.24%±0.09%。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其IC_(50)值分别为2.32mg/ml和0.67 mg/mL。本研究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木瓜蛋白酶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长茎葡萄蕨藻多糖的提取率,且长茎葡萄蕨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润锋  李浚哲  李鹏飞  周军  李湘洲  
【目的】优化硒化桑叶多糖的制备工艺,获得抗氧化活性更高的硒化桑叶多糖。【方法】以硒含量为指标,利用HNO_3-Na_2SeO_3法对桑叶多糖(MLP)进行硒化修饰制备硒化桑叶多糖(MLP-Se),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Na_2SeO_3与MLP的质量比、HNO_3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的MLP-Se中硒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MLP-Se的制备工艺。对MLP和MLP-Se进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凝胶色谱(GPC)分析、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究硒化改性对桑叶多糖结构的影响,最后还研究了MLP和MLP-S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制备MLP-Se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7 h、反应温度85℃、HNO_3体积分数0.54%、Na_2SeO_3与MLP的质量比1.27,此条件下制备的MLP-Se中硒含量为3.147 mg·g~(-1),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可用于分析预测MLP-Se的制备;SEM-EDS分析表明硒化修饰改变了MLP的表观形貌且MLP-Se中存在硒元素;GPC分析表明MLP和MLP-S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99×10~3和2.385×10~3 k Da,硒化修饰增大了MLP的分子量;硒化修饰后桑叶多糖的粒径减小,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硒化修饰提高了MLP在溶液体系中稳定性;FT-IR分析表明MLP已被成功硒化,且硒与多糖是通过C-O-Se和Se=O结合;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硒化修饰可以提高MLP的抗氧化能力,MLP-Se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883和0.681 mg·g~(-1),明显低于MLP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2.157和1.792 mg·g~(-1)(P<0.05)。【结论】硒化修饰可以改良MLP的理化性质,提高MLP的抗氧化能力,研究有利于桑叶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德兴  徐永清  杨燕  韩瑛琪  贺付蒙  王雪  冯艳忠  刘娣  李凤兰  
[目的]对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毛蕊花糖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为将其作为药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从3株产木质素降解菌(雷斯青霉(Penicillium raistrickii)、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和霉菌(Fungal sp.))和2株产纤维素降解菌(白腐菌(Phanerochaetc chrysosporium)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中筛选最优复合菌剂对向日葵列当进行生物破壁发酵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复合菌剂降解后向日葵列当中的有效成分;以毛蕊花糖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以酵解温度、pH值和酵解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毛蕊花糖苷提取工艺;体外检测毛蕊花糖苷对OH·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分析毛蕊花糖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向日葵列当中共检测出207种化学物质,含量较高的药效成分为苯乙醇苷类物质毛蕊花糖苷,相对含量为2.470%。以雷斯青霉、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组合作为最优复合菌剂破壁酵解向日葵列当提取毛蕊花糖苷的最佳条件为:酵解温度27℃,酵解pH值7,酵解时间3.5 d,在此条件下,向日葵列当中毛蕊花糖苷的提取量为1 396μg/mL。向日葵列当毛蕊花糖苷对OH·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抗氧化活性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向日葵列当中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通过复合菌剂发酵破壁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毛蕊花糖苷的提取效率,且毛蕊花糖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大勇  杨靖  李硕  郑毅男  卫功庆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解法提取林蛙卵多糖的最佳工艺,测定提取的林蛙卵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林蛙卵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料(g)液(mL)比、木瓜蛋白酶加酶量、pH值和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林蛙卵多糖的木瓜蛋白酶法最佳提取工艺;应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林蛙卵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木瓜蛋白酶提取林蛙卵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g)液(mL)比1∶20,酶添加量为每g样品70mg,pH 6.0,酶解时间2.5h,在此条件下,林蛙卵多糖提取率为2.67%。林蛙卵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为1.81mg/mL。【结论】木瓜蛋白酶法对林蛙卵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娇  段绍丽  曹凯红  宋志姣  
【目的】建立硒化铁皮石斛多糖(Selenium-containing 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Se-DC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探究Se-DC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OH)和超氧离子(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铁皮石斛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硒化:以云南龙陵铁皮石斛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DCP),以亚硒酸钠为硒化剂,冰乙酸为催化剂对DCP进行硒化修饰获得Se-DCP;结构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Se-DCP中的硒含量,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Se-DCP的官能团进行表征;工艺优化:以硒含量为指标,考察亚硒酸钠用量、硒化时间、硒化温度和冰乙酸用量对硒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硒化反应条件;抗氧化试验:以VC为阳性对照,测定Se-DCP对·DPPH、·OH和O_(2)~(-)·的清除能力。【结果】Se-DC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亚硒酸钠用量为1∶0.5(DCP∶亚硒酸钠),硒化时间为24 h,硒化温度为80 ℃,冰乙酸用量为0.6 mL,在此条件下产物Se-DCP的硒含量为2.35 mg/g;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e-DCP结构中存在Se=O键和Se-O键,为DCP的亚硒酸酯;抗氧化试验中,当Se-DCP的浓度大于1.4 mg/mL,Se-DCP对·DPPH 和 O_(2)~(-)·的清除率均大于90%(高于Vc),对·OH的清除率大于88%(与Vc相当)。【结论】Se-DCP的制备工艺简单,硒含量较高,且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作为理想的有机硒食品原料。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娟  林佩婷  赖滢妮  吴敏文  刘新锐  江玉姬  
以硫磺菌子实体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硫磺菌子实体多糖(LSP)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了LSP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SP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0℃, LSP得率为8.12%;LSP对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OH(羟基)自由基和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EC_(50)(半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1.26、3.67和5.98 mg·mL~(-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