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7)
- 2023(10506)
- 2022(9410)
- 2021(8900)
- 2020(7455)
- 2019(17321)
- 2018(17226)
- 2017(33328)
- 2016(18408)
- 2015(20363)
- 2014(20409)
- 2013(20299)
- 2012(18433)
- 2011(16528)
- 2010(16206)
- 2009(14522)
- 2008(14068)
- 2007(12028)
- 2006(10188)
- 2005(8687)
- 学科
- 济(67404)
- 经济(67325)
- 管理(50771)
- 业(48846)
- 企(41284)
- 企业(41284)
- 方法(34014)
- 数学(29398)
- 数学方法(29046)
- 学(17659)
- 财(17383)
- 农(17287)
- 中国(16460)
- 业经(14911)
- 地方(13375)
- 理论(12124)
- 务(11807)
- 财务(11748)
- 财务管理(11730)
- 贸(11643)
- 贸易(11639)
- 农业(11583)
- 和(11492)
- 技术(11464)
- 制(11460)
- 易(11304)
- 企业财务(11184)
- 环境(10603)
- 银(9814)
- 银行(9765)
- 机构
- 大学(256603)
- 学院(254214)
- 管理(101828)
- 济(93594)
- 经济(91441)
- 理学(89414)
- 理学院(88392)
- 管理学(86766)
- 管理学院(86317)
- 研究(85561)
- 中国(60137)
- 科学(57749)
- 京(54488)
- 农(46458)
- 所(43996)
- 业大(43076)
- 财(41989)
- 研究所(40887)
- 中心(38040)
- 农业(36945)
- 江(35438)
- 财经(34646)
- 北京(33945)
- 范(33237)
- 师范(32803)
- 经(31643)
- 院(31448)
- 州(29310)
- 技术(28030)
- 经济学(27092)
- 基金
- 项目(185019)
- 科学(143422)
- 基金(133377)
- 研究(130259)
- 家(118578)
- 国家(117617)
- 科学基金(99559)
- 社会(79411)
- 社会科(75167)
- 社会科学(75146)
- 省(73130)
- 基金项目(71849)
- 自然(67840)
- 自然科(66238)
- 自然科学(66219)
- 自然科学基金(65016)
- 划(62113)
- 教育(59231)
- 资助(55128)
- 编号(52328)
- 成果(42033)
- 重点(41530)
- 部(39945)
- 发(38748)
- 创(38595)
- 科研(36271)
- 创新(35966)
- 课题(35956)
- 计划(35803)
- 大学(33856)
共检索到350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隆升 陈永忠 许彦明 彭映赫 彭邵锋
为了掌握油茶"大小年"现象的成因,为油茶的花果平衡调控技术提供依据。研究了5年生、9年生2种不同林龄油茶花、果及春梢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芽数与当年春梢数呈正相关,其中5年生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当年的植株产果量、座果率呈负相关,其中5年生林分别呈显著(p<0.05)、极显著(p
关键词:
油茶 花果 春梢 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红艳 谭新建 田丰 钟秋平
[目的]明确油茶成花的部位、成花启动的时间,探明油茶成花启动与春梢生长的关系,为成年油茶年生长周期中成花启动机制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为同类型多年生木本植物成花启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树龄12年生的长林53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扫描电镜等试验方法对油茶成花启动、春梢生长过程中春梢和芽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油茶春梢的顶芽和腋芽均为混合芽,花芽原基形成于春梢顶芽或腋芽的基部。在春梢生长与展叶的同时,花芽原基在顶芽或腋芽中形成并进入萼片分化阶段,萼片分化阶段的花芽原基形态上与叶芽原基没有明显的差异。春梢完成展叶进入平缓生长期时,花芽分化进入花瓣分化阶段,花瓣是花芽区别于叶芽的特异性器官,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春梢基本停止增长和增粗时,花芽完成花瓣分化,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油茶春梢生长的快速生长阶段、平缓生长阶段、生长完成阶段分别与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依次对应。[结论]成年油茶花芽原基形成于混合芽基部,春梢萌动即成花启动,春梢生长发育与花芽分化同时进行,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
关键词:
油茶 春梢 成花启动 花芽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立红 李志文 刘劲军 司嘉怡 曾爱平
油茶是指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总称,目前已知全世界有280种,其中238种分布在我国(张宏达,1998)。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庄瑞林,2008),与油橄榄(Olea europaea)、油棕(Elaeis guineensis)、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市、区),总面积约有400万hm2,资源总量约占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丛飞 罗汉东 胡冬南 陈乾 周增亮 张令 郭晓敏 牛德奎 李碧霞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
关键词:
油茶 施肥模式 春梢 养分含量 酶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燕如 黎章矩
花期气候条件是影响油茶Camellia oleifera开花授粉和翌年产量的主导因子之一。1978-1984年,在浙江省临安市、龙游县的研究表明,日平均气温5℃以上的无霜晴天,人工授粉可以坐果,8℃以上授粉媒介正常活动可以自然授粉,中早花类型在日平均气温8.8~16.0℃时坐果率最高。影响明显的气候因子是降雨和霜冻:降雨只影响雨日的开花授粉,对雨前授粉超过6h和雨后开的花影响不大;霜冻危害重时间长,是油茶花的最大杀手。受气温和霜冻的综合影响,随着花期推迟,坐果率逐渐下降,12月(浙江北部11月下旬)以后开的花坐果率极低。观察发现,在天然油茶群体中有抗冻的植株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冬南 涂淑萍 刘亮英 张文元 郭晓敏
【目的】油茶产量与春梢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探讨春梢生长与水肥之间的关系可为油茶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针对氮、磷、钾和水4个因子的用量,分别设置5个梯度水平,并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处理,在江西九江高产无性系油茶成林中开展了水肥试验,通过测定油茶春梢长度、梢直径和叶面积,分析油茶春梢生长的水肥需求规律,筛选出最佳的水肥栽培方案。【结果】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适量的氮和水的对油茶春梢伸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磷、钾影响较小。氮、磷、钾、水4个因子对梢直径和叶面积的增加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用量不宜过大。氮与磷、氮与钾、氮与水、磷与水互作对梢长有明显耦合效应;当氮肥水...
关键词:
油茶 氮 磷 钾 水 耦合 春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葛晓宁 钟秋平 罗帅 曹林青 郭红艳 袁婷婷 周幼成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GA_3对油茶开花过程中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分析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与坐果率的相关性,探究促进油茶坐果的最佳外源GA_3浓度,为油茶高产栽培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9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植株叶面分别喷施100、200、300、400、500 mg·L-1外源GA_3,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A_3对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喷施低浓度外源GA_3有利于提高油茶坐果率,最佳喷施浓度为66.69 mg·L-1。喷施低浓度的外源GA_3使油茶雌蕊内源ABA含量降低,雄蕊AB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雌雄蕊ZR、GA_3含量升高,雌雄蕊IA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初萎时期雌蕊ABA与坐果率呈显著负相关(P
关键词:
油茶 GA3 坐果率 内源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玉玲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林萍
通过对油茶成花过程的转录组测序及其成花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总共获得28 448 847个reads,5 742 023 480 bp数据量,GC含量为46.52%;拼接成大于200 bp以上的Unigenes有94 476条,N50长度为806 bp,其中1 kbp以上的Unigenes共12 643条,占Unigene总数的13.38%;Unigenes在各数据库中功能注释数目,在COG中有9 095条,在GO中有27 201条,在KEGG中有6 431条,在Swissprot中有24 534条,在TrEMBL中有36 393条,在Nr中有36 400条,在Nt中有30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南 陈永忠 王瑞 朱朝阳 彭邵锋 陈隆升 马力
用TTC法测定油茶花粉散粉后的活力变化及寿命,用琼脂培养基萌发法测定了花粉萌发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油茶花粉活力在散粉8 h呈上升趋势,即散粉第1~2天保持较高活力,随后活力开始下降,花粉寿命为4~10 d,最佳传粉期为开花后第1~5天;油茶花粉萌发率是体现花粉活力的一个指标,结果略低于TTC法测定的花粉活力值,它是对TTC法测定花粉活力的补充和验证;油茶柱头可授性持续3~6 d,花苞在将开而未开时已具备一定可授性,开花第1~5天柱头可授性呈上升趋势,第5~10天可授性减弱至基本消失;与柱头可授性相比,花粉寿命相对长些,试验结果与所观测的单花开放寿命较相一致。
关键词:
油茶 散粉 花粉活力 萌发率 柱头可授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王玉娟 杨杨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新梢生长期对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日变化规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高产品种与中产品种为单峰型,普通品种为双峰型,普通品种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8.404~10.879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05~318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24~53μmol.m...
关键词:
油茶 产量 无性系 光合特性 新梢生长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元 刘顺 李林海 曾玮 吴珍花 胡冬南 涂淑萍 郭晓敏
通过对赣南硬头黄竹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硬头黄竹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水分状况和孔隙状况指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总体表现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下层土壤。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相比,除了碱解氮处于丰富状态外,其余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极缺乏状态;土壤中Mg和S元素含量严重缺乏;Zn元素含量略低于亏缺临界值,其余营养元素含量较丰富。硬头黄竹生长指标与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胸径和新叶SPAD值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较高,枝下高分别与容重和总孔隙度呈显著...
关键词:
理化性质 生长指标 相关性 硬头黄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陈世品 陈辉 刘玉宝 杨志坚 林文俊 马良
对福建省5个主要油茶产区的土壤养分、油茶产量和种仁含油率进行了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1)样地间p H值差异最小,其他土壤养分差异明显,种仁含油率的差异较小。(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相互关系紧密,有非常明显的协同与拮抗作用,油茶产量与种仁含油率的负相关系数达到-0.67。(3)通径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效Fe、水解性N、速效K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大、中量元素对油茶产量较大的正向直接通径效应是微量元素的间接通径效应累积的结果,回归分析表明全K、有机质、有效Fe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主要结果基本一致。(4)含油率受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应根据油茶林本底营养和需肥特性制定...
关键词:
油茶 土壤养分 产量 种仁含油率 相关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俊媛 陈梦秋 蔡娅 张日清 叶航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香花油茶生产。【方法】选取4种不同果形香花油茶无性系68号(橄榄形)、70号(球形)、84号(桔形)、91号(卵形),对香花油茶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1)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果实迅速膨大开始和结束时间均有明显差异。68、70和91号无性系果实体积迅速膨大均始于7月15日,其中70号无性系果实迅速膨大在8月5日结束,期间果实增幅达到8.82 cm~3,占观测期体积总生长量的50.66%;68和91号无性系在8月25日结束果实迅速膨大,期间体积分别增长了5.47和8.71 cm~3,分别占观测期体积总生长量的57.07%和51.96%。84号无性系果实体积迅速膨大始于8月5日,并一直持续到10月15日,8月5日—8月25日及8月25日—10月15日期间果实体积增长分别占比34.52%和37.63%。2)果实中籽粒转黑时间与果实结束快速生长期的时间存在相关性,快速生长期结束时间早,籽粒转黑的时间也早。【结论】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果实生长进程存在明显差异,果实迅速膨大关键期主要集中在7月15日—8月25日。
关键词:
香花油茶 无性系 果实 生长 进程 物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君帜 戴思兰 程金水
该文对国内外茶花抗寒育种研究概况及茶花抗寒种质资源进行了综述,并就茶花抗寒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茶花 抗寒 育种 种质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平 王东洋 王晶 姜立波 邬荣领
【目的】幼苗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幼苗生长相关性状的研究对改善农作物以及林木的生产以及提高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研究对胡杨幼苗生长阶段相关表型的上位互作机制进行解析。【方法】本研究以包含408个单株的胡杨×胡杨杂交的F1代群体为实验材料,获取茎高、主根长、总侧根长和侧根数量4种表型动态生长数据;基于该群体所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通过功能作图和2HIGWAS对基因之间的上位互作进行定位。【结果】共侦测出QTL-QTL互作83对,包含83个SNPs。其中主根长、茎高、侧根总长、侧根数量分别检验出24对、20对、24对、15对显著QTL互作;主根长、茎高以及侧根总长较大比例的上位互作分别集中分布于连锁群1、19和17。另外对4个表型显著上位互作的QTLs进行功能注释,19个QTLs注释到候选基因。【结论】影响侧根总长的显著互作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连锁群17集中分布,可能是重要的候选基因区域,能够为胡杨以及林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