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4)
- 2023(6818)
- 2022(5841)
- 2021(5259)
- 2020(4120)
- 2019(9258)
- 2018(9144)
- 2017(16420)
- 2016(9426)
- 2015(10653)
- 2014(10750)
- 2013(10717)
- 2012(10700)
- 2011(10035)
- 2010(10362)
- 2009(9644)
- 2008(9670)
- 2007(9122)
- 2006(8362)
- 2005(7913)
- 学科
- 济(43435)
- 经济(43388)
- 业(22192)
- 管理(22125)
- 地方(16830)
- 中国(16101)
- 企(15860)
- 企业(15860)
- 农(13451)
- 业经(10958)
- 学(10829)
- 方法(10403)
- 地方经济(9668)
- 农业(9299)
- 发(9232)
- 融(8664)
- 金融(8662)
- 银(8584)
- 银行(8553)
- 行(8400)
- 数学(8170)
- 数学方法(7991)
- 制(7966)
- 贸(7683)
- 贸易(7672)
- 易(7318)
- 环境(7233)
- 财(7043)
- 发展(6898)
- 展(6874)
- 机构
- 学院(142277)
- 大学(139883)
- 研究(58948)
- 济(52155)
- 经济(50772)
- 中国(43896)
- 管理(43794)
- 科学(40626)
- 理学(35748)
- 农(35714)
- 理学院(35129)
- 管理学(34155)
- 管理学院(33912)
- 所(33284)
- 京(32623)
- 研究所(30062)
- 农业(28120)
- 中心(26094)
- 业大(25544)
- 江(24722)
- 财(24105)
- 省(22286)
- 北京(21171)
- 范(21074)
- 院(20782)
- 师范(20700)
- 州(20200)
- 技术(19600)
- 科学院(19058)
- 财经(17687)
- 基金
- 项目(87814)
- 科学(65647)
- 研究(60305)
- 基金(58692)
- 家(53471)
- 国家(52937)
- 科学基金(42563)
- 省(37913)
- 社会(35111)
- 社会科(33054)
- 社会科学(33048)
- 划(31196)
- 基金项目(30219)
- 自然(28046)
- 自然科(27369)
- 自然科学(27352)
- 教育(27071)
- 自然科学基金(26819)
- 发(25773)
- 资助(24817)
- 编号(24234)
- 成果(21123)
- 重点(20733)
- 发展(19864)
- 展(19502)
- 课题(19247)
- 计划(18470)
- 科技(18029)
- 创(18024)
- 部(17180)
共检索到241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华 周建平 杨英
从自然发酵的油茶籽提取废液中发现1种产乳酸的细菌.以一定时间内产乳酸量的多少和耐酸性强弱为指标,经分离纯化、鉴定后初步确定为乳酸杆菌属微小乳杆菌种变种.采用接种量3%,发酵时间48h,发酵温度38℃的发酵条件测试此菌种的发酵产酸量及活菌数,其48h产酸量可达2.02%,生长稳定期活菌密度达1011cfu/mL,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优良乳酸菌种.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菌种 分离纯化 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变芳 樊明涛 金丹
将"西藏雪莲"转接纯化3次后对其进行整体切片镜检,并用加有CaCO3的鉴别性培养基,利用乳酸菌溶钙性产生透明圈将其与其他菌区分。所获得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鉴定出乳酸杆菌2株、双歧杆菌1株、乳酸球菌3株。最后对这些菌株的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组合发酵试验,从中获得人体有益菌和性能优良的乳酸复合发酵剂。
关键词:
西藏雪莲 分离鉴定 乳酸菌 发酵性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 ℃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 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对照(P < 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乔宏兴 史洪涛 王永芬 姜亚乐 边传周
通过为期60d的发酵,探讨添加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草粉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添加无菌水(对照)、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LP+EF)发酵苜蓿草粉,设5个时间点采样进行相关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60d时各试验组发酵苜蓿草粉的评分提高,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pH显著降低;LP、LP+EF和对照组的干物质含量明显低于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惠雅 张强 王逸鑫 王锡昌 施文正
为探明不同乳酸菌对发酵草鱼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酵鱼制品的品质。对草鱼背部肌肉经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制品的微生物、pH、总酸、水分含量、白度、氨基酸态氮、硫代巴比妥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乳酸菌对草鱼发酵过程中(0~15 d)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后乳酸菌在鱼肉中快速生长,鱼肉pH降低至4.03±0.02,总酸含量增加至(23.70±1.06) g/kg,有效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同时提高鱼肉白度,提高氨基酸态氮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量。研究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可以减少发酵开始的滞后时间,延缓鱼肉腐败变质,有助于营养价值的提高和色泽的改善,提高发酵草鱼的品质。
关键词:
草鱼 乳酸菌 发酵 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舒刚钦 王慧 张琛 张云华 张玲 程建波 范彩云 陈丽娟
乳酸菌是影响植物青贮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探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首先从自然青贮构树叶中分离乳酸菌并鉴定,以上述构树源的乳酸菌青贮发酵构树叶为试验组,不添加乳酸菌青贮构树叶为对照组,避光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叶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构树叶青贮料中共分离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4株乳酸菌,前3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后一株为异型发酵乳酸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构树单宁的耐受性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类肠膜魏斯氏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pH、乙酸、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类肠膜魏斯氏菌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综上表明,添加外源乳酸菌可改善构树叶青贮品质,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单宁耐受性影响其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晶 宋成洁 刘晋欢 温博婷 王小芬 袁旭峰 崔宗均
为揭示乳酸菌发酵液直接吸附生产秸秆饲料的新工艺中,发酵液对秸秆饲料的保鲜作用及其机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乳酸菌复合系SFC-2发酵液为处理剂,设不同添加量(0、75、150、375mL/kg),研究吸附后24h内秸秆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群动态变化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SFC-2发酵液后:1)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明显;2)添加75mL/kg时,秸秆的有氧稳定性提高,其余处理有氧稳定性降低;3)添加发酵液可以减少饲料有氧放置过程中粗蛋白的损失;4)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图谱分析表明,添...
关键词:
乳酸菌复合系 发酵液 秸秆饲料 防腐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舒安 柴雨昕 杨寒珺 张凡凡 马春晖
本研究对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青贮饲料中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改善麻叶荨麻青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经传统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麻叶荨麻青贮中共分离得到11株优势乳酸菌,其中1株为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 QM7),1株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QM16),1株为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 QM35), 2株为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 QM13、 QM32), 3株为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QM6、QM8、QM10),3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QM9、QM11、QM12)。分离出的乳酸菌均能在4~45℃以及3.0%和6.5%的Na Cl条件下良好生长;而所有菌株在pH为3时不生长,在pH为3.5~9呈现生长或微弱生长。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M7和QM11在培养至24 h时pH可下降到3.82和3.78,OD600值为2.12和2.06,表现出最强的产酸能力和生长速率,可作为后期调控麻叶荨麻青贮的菌剂应用。
关键词:
麻叶荨麻 青贮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艳霞 杨承剑 彭开屏 唐庆凤 唐振华 梁辛 李孟伟 李丽莉
该研究利用传统培养法从0–90 d打包青贮发酵的甘蔗(Saccharum sinense)尾中分离得到20株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API 50 CH生化试剂盒鉴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产酸能力。结果显示,菌株Y42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菌株Y32、Y59是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其余的17株是植物乳酸杆菌(L. plantarum);分离的20株菌株在培养18 h后,菌株发酵液的pH可降低至3.70以下,Y67菌株的pH最低,为3.57。从甘蔗尾中分离的20株乳酸菌产酸能力均较强,具备良好的青贮潜力,可作为制备青贮饲料发酵剂的菌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涛 崔宗均 高丽娟 康文启 王小芬 胡跃高
为评价绿汁发酵液和乳酸菌剂MMD3在苜蓿青贮中的适宜含水率范围 ,以及两者在不同含水率时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用 3个不同的含水率水平 72 72 % ,4 7 30 %和 2 8 4 8%做苜蓿青贮试验。结果表明 :1)在本试验中 ,苜蓿青贮以 4 7 30 %含水率的效果最好 ;2 )添加乳酸菌剂MMD3和绿汁发酵液提高了青贮苜蓿的营养价值 ,乳酸菌剂MMD3的青贮效果要优于绿汁发酵液 ;3)高含水率水平 (72 72 % )和中等含水率水平 (4 7 30 % )苜蓿青贮中添加MMD3和绿汁发酵液对苜蓿青贮效果显著 ,在低含水率 (2 8 4 8% )苜蓿青贮时添加效果不明显 ;4...
关键词:
绿汁发酵液 青贮菌剂 苜蓿 青贮 含水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洪良 具红光 全炳武 吴明根 杨洪岩 崔宗均
为有效利用废弃甘蔗渣,以微生物发酵来加快其转化,将甘蔗渣的起始含糖质量分数设置为2%、3%、4%、5%、6%和7%,以接种乳酸菌复合系LBC-8作为接菌组,接种灭菌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研究了不同起始含糖质量分数的甘蔗渣在这2种情况下发酵参数的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接菌组pH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在发酵20 d后,起始糖质量分数越高的处理,pH越低,最低为3.3;接菌组在糖质量分数为5%以上时产乳酸明显,气味酸香,质地松软,感官品质较好;含糖质量分数为5%时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93%、2.26%、41.10%和4.43%。而对照组产丁酸明显,产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媛 王雁萍 郝湘妹 杨逢源 赵珊珊
为获得苜蓿青贮用乳酸菌,本研究从苜蓿附生乳酸菌中通过抑菌活性、酸化苜蓿粉及结构性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性能指标筛选优良菌株,并研究其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筛选到抑菌活性较高、酸化苜蓿粉及结构性糖代谢中间产物综合性能较好的菌株ZZU A341,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青贮90 d,添加该菌株的处理组pH、氨态氮含量低于添加商业菌株(YX)的处理组,显著低于自然青贮(P <0.05)。综上所述,使用该筛选方法获得的优良乳酸菌可有效改善苜蓿发酵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义民 熊井清雄 廖芷 福见良平
为探讨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发酵品质及乳酸异性体生成比率的影响,以意大利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为材料草,选用2种乳酸球菌及1种乳酸杆菌进行青贮饲料的添加调制。其结果如下:(1)乳酸球菌添加区,于贮藏初期,乳酸球菌旺盛繁殖;乳酸杆菌添加区,在发酵全过程保持了高水准的乳酸杆菌数,促进了乳酸发酵。(2)添加乳酸菌有效地抑制了与青贮饲料共存的丝状菌(霉菌)、酵母菌及一般细菌的繁殖,其制菌效果,乳酸杆菌大于乳酸球菌,(3)添加乳酸菌使pH值及挥发性氮与全氮(VBN/T-M比值降低,乳酸含量提高,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4)乳酸菌添加改善了L(+)乳酸的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兴壮 张华 张晓黎 迟吉捷 鲁明 王小鹤
为提高市场上的果汁乳酸饮料的营养和质量,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乳酸菌发酵苹果饮料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苹果品种为富士与国光重量比1∶1复配,乳酸菌发酵条件为发酵剂接种量5%、发酵温度18~28℃,发酵苹果饮料配方为发酵苹果汁30%、发酵液25%、砂糖12%,加水量为33%(调配时加入)。
关键词:
乳酸菌 苹果 发酵工艺 饮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赖婷 刘磊 张名位 张瑞芬 张雁 魏振承 邓媛元
【目的】比较不同乳酸菌种发酵对桂圆肉(干制的龙眼果肉)中游离态、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和单体酚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开发营养保健的乳酸菌发酵龙眼新产品提供参考。【方法】将桂圆肉打浆(料水比为1﹕1.5)后作为发酵基质,进行高温湿热灭菌,再分别接入7种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明串珠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干酪乳杆菌,菌浓度:8.0—9.0 lg CFU/ml),接种量为1%,在30℃下静置发酵48 h(ph4.0—4.2),然后对发酵前后桂圆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体酚类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采用铁离...
关键词:
乳酸菌 桂圆肉 总酚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