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5)
- 2023(7035)
- 2022(6162)
- 2021(5700)
- 2020(5071)
- 2019(11811)
- 2018(11709)
- 2017(23020)
- 2016(12851)
- 2015(14622)
- 2014(14911)
- 2013(15143)
- 2012(14321)
- 2011(13054)
- 2010(13234)
- 2009(12308)
- 2008(12637)
- 2007(11558)
- 2006(9760)
- 2005(8762)
- 学科
- 济(54677)
- 经济(54624)
- 管理(36490)
- 业(35132)
- 方法(28467)
- 企(27729)
- 企业(27729)
- 数学(25426)
- 数学方法(25188)
- 农(14765)
- 财(14344)
- 学(13228)
- 中国(13056)
- 地方(10410)
- 制(10060)
- 贸(10029)
- 贸易(10028)
- 业经(10008)
- 农业(9845)
- 易(9743)
- 和(9590)
- 务(9288)
- 财务(9266)
- 财务管理(9241)
- 企业财务(8796)
- 银(8330)
- 银行(8303)
- 理论(8075)
- 环境(8007)
- 融(7961)
- 机构
- 大学(195121)
- 学院(193247)
- 济(77858)
- 经济(76098)
- 管理(72640)
- 研究(66672)
- 理学(62769)
- 理学院(62019)
- 管理学(60839)
- 管理学院(60470)
- 中国(49521)
- 科学(44052)
- 京(41437)
- 农(38993)
- 所(35922)
- 财(35548)
- 研究所(33003)
- 业大(32222)
- 农业(31188)
- 中心(30982)
- 江(29262)
- 财经(28791)
- 经(26103)
- 北京(25896)
- 范(25448)
- 师范(25163)
- 经济学(24275)
- 州(23464)
- 院(23258)
- 经济学院(22180)
- 基金
- 项目(129800)
- 科学(100529)
- 基金(93809)
- 研究(90445)
- 家(83512)
- 国家(82866)
- 科学基金(69207)
- 社会(56191)
- 社会科(53258)
- 社会科学(53237)
- 省(50828)
- 基金项目(49979)
- 自然(46347)
- 自然科(45125)
- 自然科学(45102)
- 自然科学基金(44309)
- 划(43151)
- 教育(41734)
- 资助(39298)
- 编号(36541)
- 成果(29946)
- 重点(29736)
- 部(29258)
- 发(27925)
- 创(26237)
- 科研(25465)
- 计划(25016)
- 课题(24802)
- 创新(24620)
- 教育部(24327)
共检索到277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永芳 陈锡沐 庄雪影 雷治国 陈永忠 彭邵峰
利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90份油茶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探讨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抗病性、果油率和产油量3个数量性状与谱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RAPD扩增得到593条谱带,多态性谱带564条,多态比率达95·11%,特异性及特异性缺失谱带32条,占5·32%,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广西软枝油茶和广东阳春油茶均聚在同一亚类,从分子水平说明了阳春油茶和软枝油茶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可能是同一个农家品种;与抗病性、果油率和产油量3个数量性状显著相关谱带分别为13·1%、25·2%和34·5%,这些与抗病性、果油率和产油量数量性状相关谱带的确定,可为选育丰产、抗病、优质的油茶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茶 RAPD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睿 鲜小林 秦帆 万斌
为加强山茶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对保存的51份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与11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长,其次是雄蕊长度、花瓣长和叶柄长度;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柄长度,其次是果径和叶柄长度,最小的为花瓣数量。基于各种资源形态性状的遗传差异,把51份山茶聚类并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为花色艳丽、大花的亲本材料,第Ⅱ类为香花或小花型山茶的亲本材料,第Ⅲ类为黄色花或花、叶某一部分具有奇特观赏性状的亲本材料。22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9.891%,第1主成分反映花的观赏性,第2主成分反映叶的观赏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荟 祝文娟 张应中 蒋开彬 刘天颐 莫其辉 黄少伟
利用SRAP分子标记建立广东省4个种群153个单株的广宁红花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从594对引物组合中最终选出13对引物,结果表明:1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06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获得15.85条,多态性条带为187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0.78%。种群Nei's基因多样度(h)、Shannon多样性指数(I)、多态性位点百分比(PPL)变化范围分别为0.217 90.356 3,0.321 70.524 8及58.25%92.72%,平均值分别为0.307 8,0.456 3及8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勇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12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引物,对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9个居群514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总共扩增出226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20.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26,占条带总数的100%。19个居群的遗传距离为0.0216~0.1645,显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UPGMA聚类结果表明,除了福建6个居群和江西3个以外,其余地理位置相近的居群未能聚在一起。多态性比率(PPB)、Nei’s基因多样度(H)及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幅度分别为84.96%~95.58%,0.3213~0.3887及0.4732~0.5676;从物种...
关键词:
小果油茶 SRAP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屈洋 周瑜 王钊 王鹏科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目的】了解苦荞产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苦荞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苦荞8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温室内培养苦荞资源,于3叶期,每个资源选取10株新鲜叶片,采用CTAB方法提取苦荞基因组DNA,结合SSR分子标记方法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并照相保存,根据SSR检测位点构建[0,1]矩阵,最后利用PoweR MARkeR3.25和STRuCTuRe2.3.4软件对83份苦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8个植株性状分布较分散,大部分植株性状间呈现显著相关,植株性状的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22%,基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培春 孟林 田小霞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收集自我国北方4省区的20份马蔺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03条带,其中241条带呈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7.29%。遗传相似系数(GS)为0.340 2~0.824 7,分布幅度较广,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非加权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当GS为0.587 6时,可将20份马蔺种质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表明20份马蔺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与其野生分布的地理距离存在较密切相关关系。
关键词:
马蔺 I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攀 阮小凤 杨勇 赵红星
【目的】用SSR标记分析柿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7个柿种或变种的48份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30对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NTSYS-pc2.10e分析软件对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3个等位基因,每对SSR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4.9个。供试柿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97~1.000,平均为0.698,范围较大,说明柿资源种类较多、来源较广泛、遗传多样性较丰富。48份柿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66水平上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浙江柿和5个美洲柿及1个柿品种;第Ⅱ类只有2个资源,即油柿和野柿;第Ⅲ类为柿种下的大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倚剑 刘卫东 柳李旺 王倩 崔群香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70份茄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扩增出375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7.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72个,多态性比例为19.2%,各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88 9~0.958 3,平均值为0.705 3,表明参试材料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群体结构分析则得出84.29%的材料遗传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仅15.71%拥有复杂的遗传背景。从材料划分类群来看,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只有少数遗传背景复杂的材料类群划分有些差异。
关键词:
茄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RA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超 罗淑萍 曾斌 李疆 李刚
【目的】通过ISSR标记技术,对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该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ISSR标记对5个居群和1个栽培类型共163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对163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扩增位点11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98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3.7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010,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182;在居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平均为68.36%,Nei’s基因多样性(H)平均为0.1265,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0.1651。基于Nei’s遗传...
关键词:
核桃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ISSR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婷 贠平 汪嫒嫒 李晓龙 张文英
为了解棉花耐涝相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选用均匀分布于棉花全基因组的145对引物,从中筛选出44对SSR引物对48份涝相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4对SSR引物在48份材料中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3.86个。其中耐涝材料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型多样性(H′)分别为0.632、1.710 4和0.393 7,涝敏感材料的PIC、Ne、H′分别为0.628、1.721 6和0.399 4。耐涝材料和涝敏感材料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462~0.925和0.398~0.845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总体平均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华 韩毅科 杨瑞环 杜胜利 王鸣
对23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4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06条,多态率为19.5%。UPGA分类结果将23份黄瓜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型黄瓜的聚类;第2类群为美国类型黄瓜、荷兰类型黄瓜以及具有荷兰血统的黄瓜的聚类;第3类群中包含所有中国类型黄瓜和2个前苏联类型黄瓜。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野生黄瓜和栽培黄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材料的主要性状特点基本一致。
关键词:
黄瓜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碧英 林珲 陈莹莹
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对11份笋子芥材料进行RAPD分析,并对笋子芥遗传多样性和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引物共扩增出9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谱带65条,多态性程度为69.9%;平均每个引物产生9.3条多态性谱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7-13条,谱带大小为100-2000 b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38时,11份笋子芥可聚成四大类群.
关键词:
笋子芥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平 夏燕莉 杨玉霞 周先建 舒光明
探索乌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乌头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RAMP(ramp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对来自于四川平武、北川、安县和青川等地的48份栽培乌头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RAMP标记多态性较高。7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991条带,其中77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78.2%,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24条多态性带,平均10.6条。材料间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为0.664~0.982,平均达0.933。聚类分析表明,利用RAMP标记可将全部材料区分开,并划分为6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
关键词:
乌头 RAMP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孟良 孙雪梅 王丽慧 李莉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
关键词:
菊芋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宁宁 李晓慧 康利允 梁慎 常高正 李海伦 王慧颖 王琰 徐小利 赵卫星
【目的】研究小果型西瓜雄性不育及可育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小果型西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441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20对稳定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45份小果型西瓜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利用SRAP-PCR进行扩增, 并对扩增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扩增共获得34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65条,多态性比率为76.1%。雄性可育型供试小果型西瓜的遗传多样性参数Na、Ne、H、I值(1.7241、1.2887、0.1836、0.2918)均比雄性不育的参数值(1.5460、1.2464、0.1562、0.2451)高,表明雄性可育型小果型西瓜的遗传多样性比雄性不育型丰富。两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674,遗传差异较小。雄性不育类型中,来自美国和中国河南的遗传距离为0.2699;雄性可育类型中,来自日本和中国河南的遗传距离为0.3192,说明引进的国外品种与国内品种差异较大。以遗传系数0.73为界,利用UPGMA方法聚类,可将45份小果型西瓜种质分为4个类群,9份雄性不育小果型西瓜均集中在第Ⅰ类群,36份雄性可育小果型西瓜分布在第Ⅱ、Ⅲ、Ⅳ类群。通过Cophentic相关性检验得出遗传相似系数矩阵与UPGMA聚类结果矩阵间的相关系数为0.75,表明SRAP标记分析聚类结果可信度较高,能够准确地分析供试小果型西瓜种质间的差异。【结论】供试小果型西瓜种质之间总体遗传差异较小,雄性可育比雄性不育小果型西瓜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提高了小果型西瓜的遗传多样性,拓宽了遗传背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