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4)
2023(11294)
2022(10013)
2021(9552)
2020(8030)
2019(18403)
2018(18405)
2017(35242)
2016(19699)
2015(21876)
2014(21948)
2013(21630)
2012(19795)
2011(17737)
2010(17407)
2009(15702)
2008(15186)
2007(13200)
2006(11199)
2005(9530)
作者
(57802)
(47921)
(47515)
(45430)
(30508)
(23077)
(21651)
(18887)
(18222)
(17219)
(16387)
(16194)
(15204)
(15160)
(14931)
(14717)
(14661)
(14140)
(13687)
(13666)
(12203)
(11698)
(11637)
(10863)
(10707)
(10701)
(10695)
(10477)
(9850)
(9589)
学科
(70265)
经济(70180)
管理(53671)
(51031)
(42730)
企业(42730)
方法(34583)
数学(29812)
数学方法(29455)
(19057)
(18668)
(18187)
中国(18181)
业经(15649)
地方(14345)
理论(13256)
农业(12490)
(12463)
(12203)
财务(12138)
财务管理(12118)
技术(12103)
(12092)
(11988)
贸易(11984)
(11636)
企业财务(11535)
环境(11294)
(11118)
银行(11063)
机构
大学(271118)
学院(269497)
管理(106697)
(98604)
经济(96265)
理学(93092)
理学院(92024)
研究(91397)
管理学(90288)
管理学院(89815)
中国(65013)
科学(61495)
(58481)
(49462)
(47080)
业大(46234)
(44816)
研究所(43635)
中心(40959)
农业(38810)
(38256)
北京(36852)
财经(36554)
(35559)
师范(35164)
(34079)
(33293)
(31514)
技术(30653)
师范大学(28411)
基金
项目(194734)
科学(150542)
基金(139086)
研究(138087)
(123714)
国家(122713)
科学基金(103566)
社会(83465)
社会科(78930)
社会科学(78909)
(77687)
基金项目(74849)
自然(70162)
自然科(68498)
自然科学(68476)
自然科学基金(67228)
(65459)
教育(63329)
资助(57494)
编号(55957)
成果(45144)
重点(43670)
(41679)
(40655)
(40364)
课题(39092)
科研(38005)
创新(37623)
计划(37335)
大学(35488)
期刊
(103077)
经济(103077)
研究(75110)
学报(51370)
中国(47911)
科学(44646)
(44062)
大学(37639)
管理(37162)
学学(35651)
(33073)
教育(31173)
农业(30706)
技术(22610)
(19881)
金融(19881)
业经(17936)
财经(16825)
经济研究(16083)
(15968)
林业(15442)
科技(15202)
图书(14942)
(14185)
(13880)
业大(13870)
问题(13638)
理论(13348)
实践(12510)
(12510)
共检索到378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招娣  叶航  马锦林  张日清  王东雪  
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对照,在人为控水模拟自然干旱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嫁接苗叶片的永久萎焉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旱指标,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的湘林11号一年生嫁接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嫁接苗永久萎焉系数为1.34,显著低于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苗分别为1.63、1.58和1.6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定,4个物种作砧木的湘林11号嫁接苗的抗旱性依次为香花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明显提升了嫁接苗的抗旱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招娣1  2  叶 航1  马锦林1  张日清2  王东雪1  
摘 要: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对照,在人为控水模拟自然干旱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嫁接苗叶片的永久萎焉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旱指标,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的湘林11 号一年生嫁接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嫁接苗永久萎焉系数为 1.34,显著低于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苗分别为 1.63、1.58 和 1.6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定,4 个物种作砧木的湘林 11 号嫁接苗的抗旱性依次为香花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明显提升了嫁接苗的抗旱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年康  吴孔雄  陈祥平  高学琴  邹示炎  
1986~1993年在闽侯桐口林场完成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面积30.13hm2。本文对1986年首批改造的0.13hm2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1994年平均产油量261.756kg/hm2,比改造前增产6.76倍;比对照增产5.98倍。结合嫁接无性系改造进行的无性系测定,新筛选出闽15,闽75—8,闽75—7,闽84四个优良无性系,其平均年产油量567.000~716.400kg/hm2,果油率7.26%~9.22%;比参试平均值增产23.28%~55.76%;而且没有发现炭疽病危害果实。据对10个无性系间可配性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成果率21.1%,比对照成果率1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乐  杨水平  姚小华  王开良  洪友君  王毅  
The growth dynamics of root system and aboveground of the grafted seedlings of different Camellia oleifera cultivars are studied by skeleton method and root scanning.The results of 8-months' observation on grafted seedlings of 5 C.oleifera cultivar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aerial parts and root o...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陈隆升  王湘南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为继续优化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以‘湘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的基质类型、2种不同规格的容器杯、2种嫁接部位、2种接穗类型、砧木所保留根系的长度以及接穗叶片的保留程度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与苗木长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以黄心土∶泥炭土∶河沙=2∶1∶1最适宜;容器杯规格以10 cm×12 cm最适宜;嫁接位置以胚芽最适宜;接穗类型以腋芽最适宜;叶片保留程度以留叶1/2最适宜。初步建立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为提高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安亮  陈永忠  王瑞  王爱云  
以1年生油茶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氨基酸态氮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作为氮源能够促进油茶嫁接苗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随施氮水平提高,苗高、地径、植株鲜重与干物重均随之增加,但浓度超过3 mmol/l后,促进作用有所减弱。等氮条件下,不同氮源对油茶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甘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对促进油茶嫁接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增长效果最好,赖氨酸态氮处理的油茶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最高,故在试验所采用的6种氨基酸态氮中,甘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态氮能够被油茶嫁接苗较好地吸收利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龙伟  姚小华  王开良  王毅  
为研究移栽对油茶嫁接苗根系和新梢生长的影响,对长林4号、40号和53号1年生地栽嫁接苗进行移栽试验,通过对移栽后根梢生长测量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移栽后长林4号和40号苗高低于未移栽,而长林53号高于未移栽;所试验品种的地径为移栽高于未移栽;移栽后的新生根系多集中在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一  蒋丽娟  
对5种不同无性系光皮树实生苗、嫁接苗的生长量,根皮率与枝皮率及叶片解剖结构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实生苗的形态结构与嫁接苗的形态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生苗与嫁接苗的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嫁接苗的根皮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叶片解剖结构与生长势无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建社  王军  周永学  刘永红  郑书星  
 以5个杨树无性系(57×新,毛30,意101,84K杨,新疆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各无性系的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叶水势、生物量以及植株生长等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各无性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84K杨>新疆杨>意101>毛30>57×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志焕  韩敏  张逸  王允  刘灿玉  曹逼力  徐坤  
【目的】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合理利用作物抗旱种质资源是生物节水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砧木嫁接番茄生长发育及水气交换参数的影响,探讨番茄采用抗旱性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实现生物节水的可行性。【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番茄嫁接苗处理,分别为接穗‘金棚1号’自根苗(J)、抗旱性强的砧木‘606’嫁接苗(J/T)和水分敏感的砧木‘112’嫁接苗J/S),副区为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60%和40%。番茄采用盆栽称重法控制土壤水分,于植株盛果期测定展开功能叶片的色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云鑫   马巧利   麻冬梅   刘晓霞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蔡春江   项凌飞   王静  
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最精准的评价指标和抗旱性较强的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国家的6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无性系进行了温室干旱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结合抗旱系数、鲜重抗旱指数、综合抗旱系数以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比其抗旱性。结果表明:株高、鲜重、干重、根长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可作为干旱条件下紫花苜蓿抗旱性评价指标。综合比较筛选出‘Dryland’‘比佛’‘陇东’‘杂20’及‘巨能7’为抗旱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适宜在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瑕  吕德国  刘坤  
通过对甜樱桃的嫁接苗(早红宝石/大窝娄叶)和组培苗(早红宝石)的枝条以及根系电导率的测定,计算伤害率,并结合生长法,评价两种苗木抗寒力水平。试验证明:嫁接苗和组培苗枝条-22℃左右达到半致死温度。嫁接苗和组培苗根系-9℃左右达到半致死温度。初步可以认为,组培苗与嫁接苗有相近的抗寒力水平,经过深入试验实践,组培繁苗可以考虑在嫁接苗栽培区推广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蕾  陈博  李吉跃  王军辉  谢堃  
利用盆栽方法进行干旱胁迫,对于5个楸树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测定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厚、角质层厚、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气孔特征)、生理和生物量(根冠比、耗水速率、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叶水势)等15个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楸树无性系抗旱性相关的15个指标归纳为3个主成分,在3个主成分中筛选出叶片厚、栅栏组织、气孔密度和叶片脯氨酸含量等4个指标与楸树抗旱性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对5个楸树无性系抗旱性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楸树无性系抗旱性从强到弱排序为:7080(0.678 4)>1-3(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三  周文才  邱凤英  龚春  徐林初  肖相元  王玉娟  
【目的】研究不同油茶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用于油茶抗旱性评价或鉴定的指标,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油茶抗旱品种的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测定不同油茶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生长、生理生化等28项指标,研究不同油茶品种的抗旱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适用于油茶抗旱性大小的评价或鉴定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油茶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各指标抗旱系数的变化情况,研究不同油茶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并探讨其抗旱机制。【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将与油茶抗旱性相关的28项指标归纳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100%,具有很强的信息代表性;第一主成分可概括为光合参数和叶片解剖参数,第二主成分可概括为生长指标,第三主成分可概括为叶片气孔开度和脯氨酸含量,对应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分别为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厚度、叶片上表皮厚度、气孔开度、气孔密度、干物质积累量、株高生长量及叶片脯氨酸含量。运用隶属函数值分析法对4个油茶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无2>赣190>兴46>无12。根据不同油茶品种在3个干旱胁迫强度下抗旱系数的变化情况得出,各油茶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干旱胁迫下,各油茶品种主要通过增加侧根数来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通过提高根冠比和根占整株比来增强植株的抗性;通过提高叶片紧实度、栅海比、气孔密度及水分利用效率(WUE)来减少水分散失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提高抗氧化物质SOD的含量来清除超氧根阴离子等有害物质,保护细胞结构;通过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含量来降低渗透势,调节渗透平衡,减轻渗透胁迫对植物的伤害;通过增加内源激素ABA和MeJA含量来增强油茶的抗旱性,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茶造成的伤害。【结论】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厚度、叶片上表皮厚度、气孔开度、气孔密度、干物质积累量、株高生长量及叶片脯氨酸含量可作为油茶苗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经抗旱性综合评价,无2的抗旱性最强;不同油茶品种对干旱胁迫是多途径的联合响应及抗旱机制,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各品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的响应区别较大,但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主要是以SOD或ABA为主导的多途径响应及抗旱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雯珺  王东雪  
【目的】基于叶片解剖结构与植物抗旱性具有相关性,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综合评价,预测植物的抗旱性,为油茶的抗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岑软系列9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测叶片17项解剖结构,应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进行筛选,采用隶属函数对各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油茶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较厚,下表皮薄,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小而密集;通过聚类分析将17项指标分为3类,各类中相关指数最大的指标分别为叶片厚度、气孔开度、栅海比,因此三者为影响各无性系抗旱性的主要叶片解剖结构性状。【结论】根据平均隶属度综合评价9个油茶无性系抗旱性强弱顺序为:岑软ZJ11>岑软ZJ24>岑软2号>岑软22号>岑软3-62>岑软11号>岑软3号>岑软24号>岑软ZJ1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