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4)
2023(6550)
2022(5814)
2021(5360)
2020(4800)
2019(11195)
2018(11021)
2017(21868)
2016(12305)
2015(13844)
2014(14206)
2013(14322)
2012(13610)
2011(12355)
2010(12468)
2009(11551)
2008(11782)
2007(10804)
2006(8999)
2005(8094)
作者
(38603)
(32638)
(32614)
(31177)
(20845)
(15933)
(14963)
(12777)
(12151)
(11729)
(11109)
(10825)
(10597)
(10472)
(10426)
(10369)
(10168)
(9658)
(9545)
(9389)
(8373)
(8056)
(8033)
(7499)
(7401)
(7373)
(7363)
(7316)
(6832)
(6759)
学科
(51955)
经济(51904)
(33244)
管理(32206)
方法(28025)
(26162)
企业(26162)
数学(25252)
数学方法(25016)
(13948)
(13915)
(12160)
中国(11857)
(9955)
贸易(9955)
(9677)
(9529)
地方(9472)
业经(9313)
农业(9144)
(9073)
财务(9055)
财务管理(9030)
企业财务(8591)
(8151)
银行(8105)
(7810)
金融(7808)
(7662)
(7628)
机构
大学(184336)
学院(183076)
(73640)
经济(72035)
管理(67150)
研究(63780)
理学(58275)
理学院(57579)
管理学(56432)
管理学院(56095)
中国(46112)
科学(42317)
(39996)
(38751)
(34674)
(33700)
业大(32682)
农业(32106)
研究所(31911)
中心(29420)
(27661)
财经(27281)
(24748)
北京(24032)
经济学(23216)
(23091)
师范(22798)
(22179)
(22030)
经济学院(21236)
基金
项目(123632)
科学(94914)
基金(88886)
研究(84400)
(79880)
国家(79269)
科学基金(65567)
社会(52167)
社会科(49450)
社会科学(49429)
(49182)
基金项目(47272)
自然(44290)
自然科(43263)
自然科学(43241)
自然科学基金(42471)
(41596)
教育(39454)
资助(37443)
编号(33397)
重点(28503)
(27623)
成果(27479)
(26239)
(25279)
计划(24751)
科研(24594)
创新(23754)
课题(23372)
(22912)
期刊
(75554)
经济(75554)
研究(48925)
学报(37091)
(35801)
中国(32210)
科学(30572)
(27231)
大学(26439)
学学(25300)
农业(23893)
管理(21668)
教育(16201)
(15569)
金融(15569)
技术(14771)
财经(13748)
(13223)
经济研究(12496)
业经(12165)
(11744)
问题(10714)
(10629)
业大(9767)
统计(9449)
技术经济(9441)
理论(8730)
科技(8629)
(8561)
(8463)
共检索到259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南  王瑞  陈隆升  唐炜  彭映赫  彭邵锋  张震  陈永忠  
以4个油茶新品种为材料,开展了芽苗砧嫁接砧穗组合的亲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朝霞’为接穗的4个组合中,砧木为‘晚霞’时,砧穗亲和性最高,嫁接成活率、抽梢率、苗高、地径及新梢长均达到最大值;以‘晚霞’为砧木的4个组合中,接穗为‘秋霞’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6.95%,接穗为‘朝霞’时,苗高、地径和新梢长仍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79 cm、3.51 mm和9.27 cm;以‘晚霞’为砧木时,砧穗亲和性最好,适合做砧木品种,‘秋霞’+‘晚霞’的组合嫁接成活率最高,‘朝霞’+‘晚霞’的组合苗木生长最旺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陈世品  刘玉宝  
通过对油茶芽苗砧嫁接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率、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研究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结果表明,嫁接体与对照实生苗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很大.嫁接体的死亡率在嫁接后16 d达到最高;CAT活性峰值出现在嫁接后20 d,是对照的339%;POD活性在嫁接后18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87%;SOD活性在嫁接后26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36%;可溶性糖含量在嫁接后24 d达到最高,是对照的118%;相对电导率在嫁接后6和24 d出现2个高峰,分别是对照的107%和121%.可见,嫁接后的前26 d是嫁接体发育的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为了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中嫁接口和接穗是否发生基因变化,利用AFLP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油茶芽苗砧愈伤口以及接穗母树、砧木和接穗萌发芽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发育过程中,条带数变化相对比较大,特别是在嫁接移栽后的第4、16、24、35天,愈伤口条带数的变化是在移栽后第0天至第18天间;接穗母树、接穗萌发芽和砧木存在13条特异带,10条在接穗萌发芽DNA中存在,其中5条为接穗萌发芽特有条带,5条在砧木茎中存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隆升  彭映赫  王湘南  彭邵锋  许彦明  马力  陈永忠  
以4个不同品种为砧木的油茶嫁接苗为试材,对不同砧木油茶嫁接苗的嫁接亲和性的10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嫁接亲和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亲和性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成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100%;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4个不同砧木品种嫁接亲和力由强到弱排序为:赤霞>秋霞>朝霞>晚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陈隆升  王湘南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为继续优化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以‘湘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的基质类型、2种不同规格的容器杯、2种嫁接部位、2种接穗类型、砧木所保留根系的长度以及接穗叶片的保留程度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与苗木长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以黄心土∶泥炭土∶河沙=2∶1∶1最适宜;容器杯规格以10 cm×12 cm最适宜;嫁接位置以胚芽最适宜;接穗类型以腋芽最适宜;叶片保留程度以留叶1/2最适宜。初步建立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为提高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婷婷  钟秋平  丁少净  晏巢  袁雅琪  金苏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以及光学显微观察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及嫁接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IBA、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形成、砧木和穗条愈伤组织的连接与延伸,进而加快嫁接苗的愈合过程,各处理愈伤比例均值较对照的增幅为28.01%,且比对照至少提前15 d完成愈合;GGR6、IBA、芸苔素内酯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方法浸基质、蘸根、喷叶对愈伤比例的形成以及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促进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的最佳处理方式为:0.03 g·L-1GGR6、0.2 g·L-1IBA及0.14~0.28 m L·L-1芸苔素内酯混合液500 m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荷   贾瑞瑞   付钰   祝艳艳   王良桂   杨秀莲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砧穗组合间生理指标的差异,为楸树嫁接砧穗组合的选择及亲和性、生长状况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林1号’、‘洛楸’、‘苏楸1号’为接穗,梓树、滇楸为砧木进行嫁接,测定各嫁接组合的成活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对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嫁接组合。【结果】1)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的成活率最高,为76.91%,滇楸/‘苏楸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32.05%。2)各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嫁接5个月后达到最大值,而内源激素含量总体在嫁接4个月后达到最大值。3)在整个测量期,除以‘苏楸1号’为接穗的嫁接组合外,滇砧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脱落酸(ABA)含量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大于梓砧嫁接组合。4) 6个砧穗组合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滇楸/‘南林1号’>梓树/‘南林1号’>梓树/‘苏楸1号’>滇楸/‘洛楸’>梓树/‘洛楸’>滇楸/‘苏楸1号’。【结论】滇楸适合作为‘南林1号’和‘洛楸’的砧木,梓树适合作为‘苏楸1号’的砧木。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综合表现最佳,滇楸/‘苏楸1号‘综合表现最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生长素(IAA)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可以作为反映楸树嫁接植株亲和性和生长状况的主要生理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瑞丹  俞玖  
用芽苗砧嫁接是梅花繁殖的一种新技术.1998年3~4月首次实验成功.通过初步实验,作者认为此种繁殖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世品  刘玉宝  陈辉  
为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和对照实生苗愈伤口的发育差异,在处理后的2-55 d对嫁接口和愈伤口间隔取样,检测苯丙烷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嫁接口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极显著低于愈伤口;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嫁接后的第14-35天极显著高于愈伤口;苗木重量、纤维素含量、绿原酸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愈伤口无显著差异;各生理指标变化的拐点数量和所处时间与愈伤口不同.相关分析表明:嫁接口的PPO活性与苗木重量,绿原酸含量与纤维素含量,绿原酸含量与苗木重量之间的相关性与愈伤口相当;绿原酸含量与PPO活性,绿原酸含量与POD活性,纤维素含量与苗木重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愈伤口;而P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丹  江锡兵  龚榜初  刘同祥  徐阳  吴开云  
【目的】通过研究‘富有’甜柿中间砧嫁接苗苗期生长、解剖等表现,筛选出早期亲和的嫁接组合,并探讨中间砧嫁接的亲和性机制。【方法】以浙江柿作基砧,‘兰溪大红柿’、‘南通小方柿’、‘次郎’和‘西村早生’作中间砧(设置10 cm和25 cm 2种长度),嫁接‘富有’接穗,对其苗期生长等表型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观测各嫁接组合基砧-中间砧、中间砧-接穗嫁接口愈合情况。【结果】‘富有’甜柿嫁接苗因中间砧种类和长度不同,在苗期生长指标和解剖结构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浙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采用胚根接,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然后植于保护圃地,成苗率达82.28%,当年平均苗高54.61cm,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泽   马芳芳   张慧   骆承睿   刘烨瑶   米小琴   李乐生   舒含玉   谭晓风  
【目的】研究油桐芽苗砧嫁接繁育新技术,建立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为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新途径。【方法】以千年桐和三年桐种子培育的芽苗为砧木,以‘华桐1号’家系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接穗,连续2年研究不同砧木物种、嫁接方法、嫁接膜类型、嫁接时期、苗床及移栽高度等因素对油桐芽苗砧嫁接成活的影响,并观察嫁接后伤口愈合的显微解剖结构。【结果】1)在其他外界因素较优的条件下,以三年桐和千年桐为砧木,油桐嫁接成活率均可达89.0%以上,前期生长无显著差异。以千年桐为砧木,采用劈接法用塑料膜绑扎的成活率比铝箔片高184.0%,差异显著(P <0.05);用塑料膜绑扎劈接的成活率比合接高58.7%,差异显著(P <0.05)。2)适宜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接穗腋芽上、下部和叶柄长度分别为1.0、3.0和0.5 cm,适宜的砧木劈接切口长1.5 cm、移栽苗床高度15 cm、遮荫网透光率为25%、移栽时嫁接口高于地面。3)不同嫁接时期对油桐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影响显著,6月上旬的嫁接成活率比5月中旬高51.5%,差异显著(P <0.05),且6月上旬嫁接的油桐苗后期长势较好。4)观察腋芽的生长过程及嫁接口的愈伤组织解剖结构发现,嫁接10天后伤口部分愈合,腋芽开始膨大,20天后腋芽萌发长出新叶,70天后接穗和砧木的伤口愈合度高,解开嫁接膜有利于后期嫁接苗生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油桐芽苗砧嫁接无性繁殖技术体系,6月大田大量育苗的嫁接成活率整体达70.0%以上,可为今后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晓艳  徐坤  
【目的】探讨茄子砧木及接穗对嫁接苗抗冷性的贡献大小,为茄子越冬嫁接栽培合理选用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抗冷性显著不同的台茄(T)和赤茄(C)互为砧穗,采用靠接法进行组合嫁接,测定低温(10℃/2℃)胁迫前后嫁接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及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TC/TC、TC/C、TC/T等组合嫁接苗中台茄叶片的的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株的赤茄叶片,但显著低于T/T,且组合嫁接苗中台茄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较T/T显著升高,表明抗冷性较强的赤茄根系及叶片,均对嫁接苗台茄接穗抗冷性具有正向效应。虽然TC/C的抗冷性较强,TC/...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渊渊  董春娟  赵建忠  尚庆茂  
为研究夜温对辣椒套管嫁接苗砧穗愈合速率和质量的影响,以辣椒砧木品种‘格拉夫特’和接穗品种‘中椒6号’为试材,通过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不同夜温处理(18、23和28℃)后辣椒嫁接苗砧穗的愈合情况。结果表明:夜温18℃,嫁接苗愈伤组织细胞层数少,维管束连接时间长,嫁接愈合进程缓慢;木质部输导能力弱,叶绿素含量低,干物质积累少,嫁接愈合质量差。夜温23和28℃,接合部隔离层薄、消失时间短,维管束连接快,且嫁接成活率高,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多。其中,夜温23℃与夜温28℃相比,愈合质量较高,嫁接后6d木质部输导能力提高了37%;12d砧/穗接合力提高了19%,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昼温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