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
- 2023(1929)
- 2022(1774)
- 2021(1775)
- 2020(1482)
- 2019(3538)
- 2018(3621)
- 2017(7229)
- 2016(4269)
- 2015(4671)
- 2014(4692)
- 2013(4805)
- 2012(4418)
- 2011(3972)
- 2010(3998)
- 2009(3630)
- 2008(3585)
- 2007(3186)
- 2006(2696)
- 2005(2320)
- 学科
- 济(16440)
- 经济(16410)
- 管理(9326)
- 业(9018)
- 方法(8699)
- 数学(7829)
- 数学方法(7761)
- 企(7594)
- 企业(7594)
- 中国(4110)
- 学(3730)
- 农(3697)
- 财(3465)
- 贸(3043)
- 贸易(3043)
- 易(2938)
- 融(2933)
- 金融(2933)
- 业经(2738)
- 制(2693)
- 动(2663)
- 地方(2661)
- 劳(2585)
- 银(2585)
- 劳动(2580)
- 银行(2564)
- 行(2480)
- 理论(2293)
- 和(2260)
- 农业(2206)
- 机构
- 大学(58871)
- 学院(57197)
- 济(21913)
- 研究(21867)
- 经济(21460)
- 管理(19468)
- 理学(17113)
- 理学院(16878)
- 管理学(16453)
- 管理学院(16373)
- 中国(16195)
- 科学(15017)
- 农(13589)
- 所(12457)
- 京(12181)
- 研究所(11612)
- 农业(11015)
- 业大(10627)
- 财(10052)
- 中心(9330)
- 江(8553)
- 财经(8163)
- 院(7985)
- 范(7891)
- 师范(7738)
- 北京(7697)
- 经(7498)
- 省(7312)
- 农业大学(6965)
- 经济学(6895)
- 基金
- 项目(39300)
- 科学(29448)
- 基金(27827)
- 家(25895)
- 研究(25676)
- 国家(25665)
- 科学基金(20334)
- 社会(15705)
- 省(15169)
- 社会科(14807)
- 社会科学(14803)
- 基金项目(14591)
- 自然(14069)
- 自然科(13763)
- 自然科学(13756)
- 自然科学基金(13516)
- 划(13397)
- 教育(12240)
- 资助(12152)
- 编号(9678)
- 重点(9110)
- 部(8846)
- 成果(8601)
- 计划(8336)
- 创(8039)
- 发(8029)
- 科研(7921)
- 科技(7814)
- 创新(7506)
- 教育部(7221)
共检索到84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红艳 谭新建 田丰 钟秋平
[目的]明确油茶成花的部位、成花启动的时间,探明油茶成花启动与春梢生长的关系,为成年油茶年生长周期中成花启动机制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为同类型多年生木本植物成花启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树龄12年生的长林53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扫描电镜等试验方法对油茶成花启动、春梢生长过程中春梢和芽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油茶春梢的顶芽和腋芽均为混合芽,花芽原基形成于春梢顶芽或腋芽的基部。在春梢生长与展叶的同时,花芽原基在顶芽或腋芽中形成并进入萼片分化阶段,萼片分化阶段的花芽原基形态上与叶芽原基没有明显的差异。春梢完成展叶进入平缓生长期时,花芽分化进入花瓣分化阶段,花瓣是花芽区别于叶芽的特异性器官,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春梢基本停止增长和增粗时,花芽完成花瓣分化,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油茶春梢生长的快速生长阶段、平缓生长阶段、生长完成阶段分别与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依次对应。[结论]成年油茶花芽原基形成于混合芽基部,春梢萌动即成花启动,春梢生长发育与花芽分化同时进行,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
关键词:
油茶 春梢 成花启动 花芽分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隆升 陈永忠 许彦明 彭映赫 彭邵锋
为了掌握油茶"大小年"现象的成因,为油茶的花果平衡调控技术提供依据。研究了5年生、9年生2种不同林龄油茶花、果及春梢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芽数与当年春梢数呈正相关,其中5年生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当年的植株产果量、座果率呈负相关,其中5年生林分别呈显著(p<0.05)、极显著(p
关键词:
油茶 花果 春梢 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冬南 涂淑萍 刘亮英 张文元 郭晓敏
【目的】油茶产量与春梢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探讨春梢生长与水肥之间的关系可为油茶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针对氮、磷、钾和水4个因子的用量,分别设置5个梯度水平,并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处理,在江西九江高产无性系油茶成林中开展了水肥试验,通过测定油茶春梢长度、梢直径和叶面积,分析油茶春梢生长的水肥需求规律,筛选出最佳的水肥栽培方案。【结果】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适量的氮和水的对油茶春梢伸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磷、钾影响较小。氮、磷、钾、水4个因子对梢直径和叶面积的增加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用量不宜过大。氮与磷、氮与钾、氮与水、磷与水互作对梢长有明显耦合效应;当氮肥水...
关键词:
油茶 氮 磷 钾 水 耦合 春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丛飞 罗汉东 胡冬南 陈乾 周增亮 张令 郭晓敏 牛德奎 李碧霞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
关键词:
油茶 施肥模式 春梢 养分含量 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王玉娟 杨杨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新梢生长期对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日变化规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高产品种与中产品种为单峰型,普通品种为双峰型,普通品种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8.404~10.879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05~318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24~53μmol.m...
关键词:
油茶 产量 无性系 光合特性 新梢生长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金凤 刘锴栋 袁长春 黎海利 刘静婷
【目的】研究去顶去叶和短截去叶对AP番荔枝新梢生长、成花等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AP番荔枝成花的生理基础。【方法】以AP番荔枝为试材,在2013-03-30进行去顶去叶和短截去叶2种人工催花处理,测定AP番荔枝不同部位枝条侧芽萌发率、新梢生长量、叶片特性、成花率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指标。【结果】经去顶去叶和短截去叶处理后,枝条顶部去叶节位都有一定的侧芽萌发,但短截去叶处理的侧芽萌芽率显著大于去顶去叶处理。与去顶去叶处理相比,短截去叶处理24d后上部枝条的新梢生长量和叶面积及处理32d后的中、下部枝条新梢生长量均显著减小,处理32d后叶片鲜质量、叶片干质量和比叶重均显著增加,且短截去叶处理24d后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严江勤 曹永庆 姚小华 任华东 束庆龙
以7年生长林4号、40号、53号普通油茶为试材,研究油茶春梢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的叶片(新叶、老叶)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也显著不同,总体趋势为氮、钾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磷元素,叶片中氮元素含量最高,果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在春梢发育期,新叶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高于老叶,并且随着春梢的生长发育,新叶中氮、磷、钾含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三种元素的含量变化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老叶中氮磷钾含量变化趋势则不明显,新叶与老叶中氮元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中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果实氮元素含量总体呈下降...
关键词:
油茶 叶片 果实 矿质元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俊媛 陈梦秋 蔡娅 张日清 叶航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香花油茶生产。【方法】选取4种不同果形香花油茶无性系68号(橄榄形)、70号(球形)、84号(桔形)、91号(卵形),对香花油茶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1)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果实迅速膨大开始和结束时间均有明显差异。68、70和91号无性系果实体积迅速膨大均始于7月15日,其中70号无性系果实迅速膨大在8月5日结束,期间果实增幅达到8.82 cm~3,占观测期体积总生长量的50.66%;68和91号无性系在8月25日结束果实迅速膨大,期间体积分别增长了5.47和8.71 cm~3,分别占观测期体积总生长量的57.07%和51.96%。84号无性系果实体积迅速膨大始于8月5日,并一直持续到10月15日,8月5日—8月25日及8月25日—10月15日期间果实体积增长分别占比34.52%和37.63%。2)果实中籽粒转黑时间与果实结束快速生长期的时间存在相关性,快速生长期结束时间早,籽粒转黑的时间也早。【结论】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果实生长进程存在明显差异,果实迅速膨大关键期主要集中在7月15日—8月25日。
关键词:
香花油茶 无性系 果实 生长 进程 物候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力争 苏晓倩 李勤 刘仲华 张大明 罗海辉
研究了紫色深浅不一的5个特定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中的花青素、茶多酚、黄酮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紫色深浅与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黄酮类、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没有直接相关性.普通品种紫色芽的花青素、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黄绿色芽叶高,氨基酸、简单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芽叶低.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紫色芽叶 生化成分 花青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茜 钟莉清
茶树春梢是生产名优茶的重要原料,研究春梢的伸育动态,对提高名优茶产量和品质十分重要。本文以近十年来四川省选育的省级绿茶良种:苗科11号、名山131、蒙山11号、蒙山23号和蒙山16号为研究对象,并以国家级绿茶良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春梢伸育期、伸育强...
关键词:
绿茶品种,春梢,伸育动态,积温,名优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上官小霞 吴霞 李燕娥
通过PCR法扩增出陆地棉GhRDL1基因ATG上游1.2 kb的片段,将该片段融合GUS报告基因进行棉花、拟南芥及烟草转化。分析显示,GhRDL1基因启动子是一个棉纤维或表皮毛特异的启动子,能够驱动靶基因在单细胞的表皮毛(如棉纤维和拟南芥表皮毛)表达;在烟草表皮毛中,GUS基因在多细胞的腺毛(包括顶端的腺体细胞和柄细胞)和非腺毛中皆有表达。表明GhRDL1基因启动子是一个多功能的表皮毛特异启动子,可以用于棉花基因工程改良和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的研究。
关键词:
棉纤维 启动子 GhRDL1基因 表皮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申巍 杨水平 姚小华 王开良 费学谦
研究施肥对25年生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腐熟鸡粪)混合施用对油茶生长和结实量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处理3(冬季施用有机肥5 kg.株-1,夏季施用复合肥0.5 kg.株-1)对油茶冠幅乘积、春梢长度、直径、产量都有显著的提高;施肥对出籽率、含水率影响不大,但施用有机肥对出油率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油茶 施肥 生长结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路 陈永忠 张党权 陈隆升 彭邵锋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研究四种不同供磷形态的磷源(K-P、Al-P、Ca-P、Fe-P)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K-P、Al-P和Ca-P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茶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油茶幼苗的根系生长受磷源影响也较为显著,K-P、Ca-P和Al-P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油茶主根生长,减小了侧根数和根冠比;不同磷源处理都显著增加了油茶幼苗磷含量,与对照相比,K-P、Ca-P、Al-P和Fe-P处理的叶片中磷增加量分别为99.00%、90.90%、84.16%和48.51%。结论:4种磷源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大小为K-P>Ca-P>Al-P>Fe-P。
关键词:
磷源 油茶幼苗 生长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芙蕊 韩若冰 郭梦雅 赵洵武 李和平
为探究COL1A1基因表达的Ⅰ型胶原蛋白α1链在组成生物体结构和骨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以梅花鹿茸生长过程的小鞍子(前期)、二杠(中期)和三杈茸(后期)3个典型时期鹿茸顶端组织及其茸皮、间充质、前软骨和软骨4个组织层为试验材料,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技术),从时空角度研究鹿茸生长过程中顶端不同组织COL1A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模式及其相互间DNA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1)COL1A1基因在前、中、后期的茸皮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9.73±0.92)%、(7.60±0.69)%和(3.73±0.23)%;间充质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20±0.40)%、(1.33±0.23)%和(1.60±0.69)%;前软骨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67±0.83)%、(2.53±0.46)%和(2.67±0.23)%;软骨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60±0.40)%、(2.80±0.40)%和(2.27±0.61)%。2)COL1A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区域共有25个CG位点,在17个CG位点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3)对COL1A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差异分析发现,相同时期中,茸皮组织甲基化率最高,间充质组织甲基化率最低;相同组织中,中期比前期显著下调;CG位点的比较中,前期与中期的CG位点差异程度较大。综上,COL1A1基因在快速生长期,以及在间充质组织、前软骨组织、软骨组织中对鹿茸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DNA甲基化水平上探究梅花鹿鹿茸不同组织的时空表观遗传差异,为鹿茸快速生长与骨化机制的研究,以及哺乳动物组织再生和器官修复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闻潜
我国经济运行在"软着陆"后,至今多年间未能"起飞",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率。而当前要提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先扩大市场容量。目前仅靠单一的投资拉动,是不会全面振兴市场和扩大市场容量的。欲扩大市场容量,必须大力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加大消费启动的力度,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投资应跟着消费走。简言之,必须实行以消费启动为主的双启动。
关键词:
扩大市场容量 增强消费能力 消费启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