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9)
2023(8451)
2022(7640)
2021(7316)
2020(6076)
2019(14306)
2018(14388)
2017(28023)
2016(15297)
2015(17300)
2014(17282)
2013(17143)
2012(15483)
2011(13844)
2010(13558)
2009(12166)
2008(11597)
2007(9774)
2006(8347)
2005(7033)
作者
(43749)
(36055)
(35848)
(34101)
(23103)
(17355)
(16327)
(14359)
(13770)
(12795)
(12500)
(11941)
(11335)
(11251)
(11125)
(11000)
(10854)
(10776)
(10242)
(10092)
(9039)
(8697)
(8593)
(8151)
(8062)
(8028)
(8006)
(7901)
(7239)
(7232)
学科
(58144)
经济(58080)
管理(43419)
(40974)
(34743)
企业(34743)
方法(29437)
数学(25459)
数学方法(25178)
(14915)
中国(13961)
(13761)
(13547)
业经(12931)
地方(12039)
理论(10441)
(10195)
(10064)
贸易(10060)
农业(10043)
(9751)
技术(9647)
环境(9543)
(9188)
财务(9131)
财务管理(9117)
(8966)
企业财务(8638)
教育(8617)
(8390)
机构
大学(213007)
学院(211008)
管理(89057)
(78785)
理学(78325)
理学院(77486)
经济(76962)
管理学(76176)
管理学院(75813)
研究(67756)
中国(47814)
(45283)
科学(44512)
(34131)
(33664)
业大(33471)
(33278)
研究所(31158)
中心(30346)
北京(28511)
(28507)
财经(28367)
(28011)
师范(27774)
农业(26185)
(25848)
(24864)
(23925)
师范大学(22615)
技术(22464)
基金
项目(153235)
科学(119773)
研究(111877)
基金(110567)
(96075)
国家(95279)
科学基金(82044)
社会(68131)
社会科(64465)
社会科学(64446)
(60291)
基金项目(60082)
自然(54966)
自然科(53653)
自然科学(53641)
自然科学基金(52653)
教育(50877)
(50663)
编号(46423)
资助(45354)
成果(36975)
重点(33633)
(33260)
(32024)
(31980)
课题(31186)
创新(29744)
科研(29412)
项目编号(28952)
大学(28541)
期刊
(81821)
经济(81821)
研究(59515)
中国(34682)
学报(34676)
科学(31788)
管理(31069)
(29848)
大学(25690)
学学(24089)
(23875)
教育(23838)
农业(21617)
技术(18030)
(13940)
金融(13940)
业经(13923)
图书(13105)
财经(12643)
经济研究(12446)
理论(11642)
科技(11368)
实践(11033)
(11033)
(10692)
问题(10652)
(10523)
情报(10302)
技术经济(10033)
现代(9675)
共检索到289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晓风  
油茶是世界三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最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是慢生树种,常规育种周期长,育种效率低。分子育种具有缩短育种周期、避免连锁累赘、提高育种效率的特点和优势,是今后油茶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油茶分子育种是建立在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油茶分子育种研究时间相对较短,遗传基础研究积累少,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分子育种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油茶分子育种的历史,系统总结了油茶分子育种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油茶基因组、生殖发育、油脂合成、重要活性成分代谢、抗逆性能等方面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基因组组装解析和遗传转化技术是影响当前油茶分子育种进程的瓶颈问题,指出了油茶分子育种的主要技术是基因工程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展望了油茶分子育种的重点领域是产量提升育种、品质改良育种、抗性增强育种,为我国油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引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丽娟  王昌陵  周国安  陈受宜  常汝镇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效文  鲁翠云  贾智英  梁利群  曹顶臣  
本文介绍了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分子标记的发展,比较了共显性标记和显性标记用于水产动物育种研究的优缺点。介绍了开展分子标记育种研究的基础研究——连锁图谱和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同时还对国内外已开展的标记辅助的家系育种和QTL研究为基础的性状选择育种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着重探讨了分子育种理论及作者建立的有关鲤的3种分子标记指导的育种技术。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分析以及分子育种的实例介绍,旨在加快分子选择手段与常规表型选择的结合,从而推进分子育种技术在中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高浦  
枣是我国传统的木本粮食树种,全国栽培面积约147万hm2,年产量约800万t,均占世界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是世界枣种植大国。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枣分子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奠定了枣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巩固了世界第一大国地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SR、ISSR、SNP、scnDNA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品种鉴定中的应用;迭代的测序组装技术在枣(‘冬枣’‘骏枣’和酸枣)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中的发展,以鲜食枣品种杂交组合‘冬枣’ב临猗梨枣’等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制干枣果实中糖代谢和转运(含维生素C),及可溶性酸、黄酮类和萜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非生物胁迫(逆境、裂果等)相关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MADS-box花器官发育基因家族成员挖掘、自交不亲和相关miRNA和靶基因鉴定等分子育种相关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当前枣分子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尚不充分,且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等问题,提出了在重视性状形成的主干途径的同时,应加强支路途径研究,从而形成完善的调控途径;育种方面应加强抗盐碱、抗裂果等砧木品种培育,完善遗传转化体系,提高分子育种效率。期望通过弥补这些不足,实现枣的分子设计育种和高效遗传改良,培育一批优质高产高抗的突破性良种,让枣在粮食安全国家战略中发挥出最大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承担的项目《油茶分子育种基础研究》,通过了由湖南省林业厅组织的成果鉴定,相关专家评审认为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本成果由"山茶属植物的分子分类与鉴定"、"油茶EST文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红岩  
杜仲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树种之一。提高育种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有核心竞争力和革命性的杜仲良种是“育—繁—推一体化”协同发展以及加大杜仲产业化力度的基础。构建杜仲现代分子育种体系对提高育种的精准性与高效性、推动良种更新换代和育种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RAPD、SSR、ISSR以及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开启了杜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篇章,为杜仲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以及核心种质库构建和早期鉴定等提供了依据。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完善,鉴定出大量与生长发育、活性成分相关的QTLs,对功能基因发掘、关键性状的定位和改良等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量全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揭示了杜仲起源与进化、系统发育及环境适应的分子基础,发掘了一批调控杜仲胶、活性成分以及响应环境胁迫等的功能基因,推动着杜仲分子育种进入新阶段。初步建立的杜仲本体遗传转化体系,为杜仲基因功能研究、分子设计育种开辟出新途径。未来杜仲分子育种应开发更多与产量、品质、抗性等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精准发掘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关键功能基因,突破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高精尖育种技术,构建杜仲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体系,实现对现有良种的遗传改良和突破性良种培育,引领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康庆华  关凤芝  王玉富  李建英  焦洪双  路颍  吴广文  宋宪友  杨学  
综述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亚麻分子育种理论和研究概况;针对中国亚麻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抗除草剂、抗真菌病害、抗环境胁迫、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讨论和展望了分子技术在亚麻育种中的应用;指出知识产权、国家对亚麻的科研投入及其它阻碍了中国亚麻分子育种工作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供亚麻育种工作者及相关产业人士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君帜  戴思兰  程金水  
该文对国内外茶花抗寒育种研究概况及茶花抗寒种质资源进行了综述,并就茶花抗寒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达模  朱英国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 ,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王亚冰  王倩  高权新  郑汉丰  许建  王鲁民  
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其年养殖产量位列全国网箱养殖鱼类之首。然而,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的产量和逐年扩增,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种质退化、品质下降、抗病抗逆性差及良种覆盖率低等。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是解决当前大黄鱼产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鱼类遗传改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分子育种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大黄鱼育种领域,对大黄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带动了大黄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概述了大黄鱼分子育种相关技术,并详细论述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简化基因组测序(RAD-Seq)、遗传连锁图谱与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全基因组重测序(WG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基因组选育(GS)和基因编辑技术,最后对大黄鱼育种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松树是世界上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的重要树种,松树的遗传改良开展早,进展快,成效大。分子标记技术为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回顾了世界上松树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比较遗传作图、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已经构建遗传连锁图的林木有13个属,近40个树种,其中松树占40%,而大多数松树遗传图谱仍然是不完整的,不能覆盖全基因组;比较遗传作图显示松属树种具有高度的遗传保守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表明,大多数性状的遗传基础存在着主效基因,为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杂种松部分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存在着树种效应,对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策略的制订具有指导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鲁翠云  匡友谊  郑先虎  李超  孙效文  
本文介绍了水产动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发展。获得与经济性状连锁的标记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获得基因/标记技术的进步,探讨了基因/标记与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论述了准确鉴定性状紧密连锁的基因/标记的难度,指出难点主要源于基因组对性状的形成具有非常复杂的影响。近十年来,已有多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的品种在产业上应用,表明这项新技术具有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包括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不足之处,其根本原因在于鱼类性状的形成机制极其复杂、多变,从而决定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具有发展阶段论的特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喜林  李英  刘同坤  
不结球白菜起源于中国,其种质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广泛种植的大众蔬菜。本文从不结球白菜的6个变种、优异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不结球白菜遗传育种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种质资源方面,继续搜集不结球白菜原生境边缘种质资源,创制更多育种材料;在育种技术方面,加强基于基因组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急需建立高效的不结球白菜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体系。为不结球白菜新品种培育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杨凯  
该文介绍了在杨树育种中常用的三种分子标记 :RFLP ,RAPD和AFLP ,并综述了其在杨树指纹图谱、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施季森  白嘉雨  徐建民  
分子标记技术大大促进了林木有关研究的发展。林木分子标记研究主要包括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比较基因组研究、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系统演化及群体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等内容。迄今,已有近20个树种构建了基因组遗传连锁图谱,少数树种还进行了比较基因组研究。定位了10余个与分子标记连锁的数量性状位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在少数树种中开展。分子标记是研究林木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水平的有用工具,也可用以阐明物种的系统进化和亲缘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