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3)
- 2023(10412)
- 2022(9241)
- 2021(8841)
- 2020(7455)
- 2019(17401)
- 2018(17467)
- 2017(33389)
- 2016(18701)
- 2015(21198)
- 2014(21185)
- 2013(20786)
- 2012(19235)
- 2011(17322)
- 2010(17179)
- 2009(15518)
- 2008(15108)
- 2007(13066)
- 2006(11414)
- 2005(9692)
- 学科
- 济(68651)
- 经济(68565)
- 管理(51108)
- 业(47740)
- 企(39898)
- 企业(39898)
- 方法(33290)
- 数学(28486)
- 数学方法(28109)
- 学(18738)
- 农(18664)
- 中国(17472)
- 财(16469)
- 业经(15347)
- 地方(14231)
- 理论(13269)
- 农业(12465)
- 和(12206)
- 贸(11676)
- 贸易(11672)
- 制(11533)
- 环境(11346)
- 易(11293)
- 技术(11142)
- 务(10718)
- 财务(10653)
- 财务管理(10634)
- 教育(10397)
- 银(10169)
- 银行(10117)
- 机构
- 大学(264083)
- 学院(261348)
- 管理(104380)
- 济(95434)
- 经济(93139)
- 理学(90897)
- 理学院(89851)
- 研究(88808)
- 管理学(88083)
- 管理学院(87639)
- 中国(63366)
- 科学(59448)
- 京(57684)
- 农(46089)
- 所(45786)
- 业大(43707)
- 财(42724)
- 研究所(42449)
- 中心(39356)
- 江(37445)
- 北京(36653)
- 范(36014)
- 农业(36001)
- 师范(35655)
- 财经(34914)
- 院(33011)
- 经(31684)
- 州(30720)
- 技术(29135)
- 师范大学(28970)
- 基金
- 项目(186632)
- 科学(144585)
- 研究(134407)
- 基金(132935)
- 家(117603)
- 国家(116641)
- 科学基金(98400)
- 社会(80632)
- 社会科(76155)
- 社会科学(76133)
- 省(73792)
- 基金项目(71672)
- 自然(66242)
- 自然科(64628)
- 自然科学(64606)
- 自然科学基金(63428)
- 划(62691)
- 教育(61796)
- 编号(55359)
- 资助(54991)
- 成果(45188)
- 重点(41916)
- 部(40244)
- 发(39062)
- 课题(38637)
- 创(38388)
- 科研(36116)
- 创新(35754)
- 计划(34984)
- 大学(34053)
共检索到369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熊年康 吴孔雄 陈祥平 高学琴 邹示炎
1986~1993年在闽侯桐口林场完成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面积30.13hm2。本文对1986年首批改造的0.13hm2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1994年平均产油量261.756kg/hm2,比改造前增产6.76倍;比对照增产5.98倍。结合嫁接无性系改造进行的无性系测定,新筛选出闽15,闽75—8,闽75—7,闽84四个优良无性系,其平均年产油量567.000~716.400kg/hm2,果油率7.26%~9.22%;比参试平均值增产23.28%~55.76%;而且没有发现炭疽病危害果实。据对10个无性系间可配性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成果率21.1%,比对照成果率16....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效果测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招娣 叶航 马锦林 张日清 王东雪
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对照,在人为控水模拟自然干旱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嫁接苗叶片的永久萎焉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旱指标,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的湘林11号一年生嫁接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嫁接苗永久萎焉系数为1.34,显著低于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苗分别为1.63、1.58和1.6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定,4个物种作砧木的湘林11号嫁接苗的抗旱性依次为香花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明显提升了嫁接苗的抗旱性。
关键词:
砧木 湘林11号无性系 抗旱性 隶属函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招娣1 2 叶 航1 马锦林1 张日清2 王东雪1
摘 要: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对照,在人为控水模拟自然干旱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嫁接苗叶片的永久萎焉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旱指标,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的湘林11 号一年生嫁接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嫁接苗永久萎焉系数为 1.34,显著低于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苗分别为 1.63、1.58 和 1.6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定,4 个物种作砧木的湘林 11 号嫁接苗的抗旱性依次为香花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明显提升了嫁接苗的抗旱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陈隆升 王湘南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为继续优化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以‘湘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的基质类型、2种不同规格的容器杯、2种嫁接部位、2种接穗类型、砧木所保留根系的长度以及接穗叶片的保留程度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与苗木长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以黄心土∶泥炭土∶河沙=2∶1∶1最适宜;容器杯规格以10 cm×12 cm最适宜;嫁接位置以胚芽最适宜;接穗类型以腋芽最适宜;叶片保留程度以留叶1/2最适宜。初步建立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为提高芽苗砧嫁接成活率及新梢长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芽苗砧嫁接 技术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欣 王晓明 曾慧杰 蔡能
以凹叶厚朴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嫁接方法、嫁接时间、砧木及接穗粗度、砧木不同处理对凹叶厚朴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叶厚朴嫁接适宜的方法是三刀切接法;3月中、下旬嫁接,其成活率及生长量比其它时间嫁接的要高,最高成活率和生长量分别为92%、35.5 cm;适宜砧木和接穗粗度均为0.8~1.0 cm时,嫁接成活率可达92.6%~94.0%;在地栽砧木上直接嫁接,与将砧木挖出后嫁接,再移栽到营养钵中,两者的嫁接成活率没有明显差异,但生长量差异显著,前者高于后者62.7%。
关键词:
凹叶厚朴 嫁接 成活率 生长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郁万文 曹福亮 汪贵斌 高云鹏 刘坤
研究了不同穗砧组合的砧木胸径,接穗一级分枝数量、基径、垂直角度的差异,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并初选出了材用无性系,结果表明:(1)不同穗砧组合的银杏嫁接植株砧木胸径及其材积、接穗一级分枝基径及其材积、接穗一级分枝数的差异显著,且变异系数较高,不同接穗一级分枝的垂直角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较高的变异系数。(2)适于高接换头的材用穗砧组合有46~#、12~#、48~#、47~#、36~#、27~#、37~#、10~#、26~#、54~#,可作为果材兼用型银杏园经营。(3)适于材用的接穗无性系有49~#、12~#、50~#、68~#、36~#、46~#、29~#、37~#、69~#、33~#,有作为用...
关键词:
银杏 接穗 砧木 材用无性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一 蒋丽娟
对5种不同无性系光皮树实生苗、嫁接苗的生长量,根皮率与枝皮率及叶片解剖结构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实生苗的形态结构与嫁接苗的形态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实生苗与嫁接苗的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嫁接苗的根皮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叶片解剖结构与生长势无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继银 吴继武 吴会明 焦晓红
在江西进贤对八个油茶无性系通过十年的正规鉴定试验和生产性调查,评选出了7号(优树号:79-5)、3号(抚17)和2号(80-24)三个高产无性系以及1号(79-13)、6号(抚19)两个具有一定丰产潜力的矮化型无性系。经各项指标的检验和综合评定认为,7号、3号、2号三个无性系作为主栽系,1号、6号两个无性系作为配栽系较为合适。向生产上推荐的配置组合模式为:7号-3号-2号-7号-1号-6号,每个无性系一行,轮回栽植。用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株行距1.5 m×2.0 m(3 330/hm~2),在一般管理水平下,从四年生到八年生,该配置组合模式年公顷产油可依次达到169.5、210.0、289.5、...
关键词:
油茶 无性系 评选 配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国武 钟文斌 乌云塔娜 谭晓风 杜天真
采用ISSR分子标记,以1个普通油茶实生苗作为对照,对我国南方1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从99条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16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为11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4.44%。基因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GD)为0.419,其中优良无性系与对照之间的GD值相对较大,平均为0.58。聚类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与普通油茶实生苗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同时也较准确地进行了各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为油茶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ISSR 分子标记 油茶 优良无性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常维霞 姚小华
[目的]选育自交亲和无性系,以探明油茶自交亲和状况。[方法]采用自花套袋、人工自交及自由授粉3种处理,对50份油茶无性系材料的结实率、人工自交亲和指数(CI)、相对亲和指数及果实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存在高度自交不亲和性,属于自交少孕植物。自花套袋结实率最低,人工自交次之,自由授粉结实率最高。油茶无性系间自交亲和性存在广泛差异,参试材料自交亲和指数介于0 1.355 5之间,其中无性系0531号(CI=1.355 5)、0504号(CI=1.044 4)为自交亲和无性系,其它无性系均自交不亲和。参试材料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自交亲和型(2%)、自交不亲和型(84%)和高度自交不亲和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胡1 2 陈隆升1 2 彭映赫1 2 陈永忠1 2 彭邵锋1 2 王湘南1 2 唐炜1 2
摘 要:通过设计 31 个杂交授粉组合和 4 个自交授粉组合,研究了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湘林 5( ♂ )× 湘林 67( ♀ ) 等 7 个组合具有较好的授粉亲和力,其座果率为 47.3% ~ 90.8%;湘林 5( ♂ )× 湘林 67( ♀ )、湘林 67( ♂ )× 湘林 5( ♀ )、湘林 3( ♂ )× 湘林 5( ♀ )、湘林 3( ♂ )× 湘林 5( ♀ ) 的授粉座果率分别为 90.8%、57.3%、86.5% 和 71.7%,湘林 5( ♂ )× 湘林5( ♀ ) 的自交座果率达到了 68.0%。因此,在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军 袁德义 谭晓风 邹锋 肖诗鑫
为了研究海南油茶光合效率的高低及不同无性系之间光合特性的差异,筛选高光效的海南油茶无性系,以初步筛选的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海南2号’、‘海南6号’、‘海南9号’、‘海南18号’和‘海南19号’为试材,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光合-CO_2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海南2号’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其它4个油茶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海南18号’的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其它4个油茶无性系的蒸腾速率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9:00
关键词:
油茶 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日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忠 王德斌 刘欲晓 彭邵锋 粟粒果 陈隆升
以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材料,对其产量性状、遗传特性、开花和花粉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花粉粒有较多皱缩不规则形状,是发育不全或不够饱满的花粉粒,影响其萌发力,且花粉外壁厚度比可育优良无性系花粉外壁厚度薄;油茶雄性不育无性系并非完全不可育,而是其花粉活力远低于正常可育优良无性系;RAPD分子标记表明油茶雄性不育系的很多遗传性状与普通油茶有明显的区别,与优良无性系1,3,12的亲缘关系较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王玉娟 杨杨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新梢生长期对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日变化规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高产品种与中产品种为单峰型,普通品种为双峰型,普通品种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U"型;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8.404~10.879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305~318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24~53μmol.m...
关键词:
油茶 产量 无性系 光合特性 新梢生长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王开良 龙伟 林萍 任华东
研究了不同树形油茶无性系的发枝和光合特性及对修剪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无性系的树形指数介于0.72 1.33之间,树形指数大小顺序为长林175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6号,长林175号、长林40号无性系树形直立,长林4号和长林46号无性系树形开张,长林53号无性系居中。与树冠下层和内层相比,树冠上层的新梢发枝量、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较高,且随着树形指数增大,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总体上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树冠不同部位的新梢发枝量、新叶比差异逐渐变大,新梢长度的差异减小...
关键词:
油茶 树形 发枝特点 光合特性 修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