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8)
- 2023(8441)
- 2022(7670)
- 2021(7349)
- 2020(6134)
- 2019(14396)
- 2018(14475)
- 2017(28220)
- 2016(15389)
- 2015(17360)
- 2014(17349)
- 2013(17229)
- 2012(15547)
- 2011(13937)
- 2010(13667)
- 2009(12262)
- 2008(11705)
- 2007(9878)
- 2006(8486)
- 2005(7104)
- 学科
- 济(58582)
- 经济(58516)
- 管理(43736)
- 业(41186)
- 企(34946)
- 企业(34946)
- 方法(29859)
- 数学(25827)
- 数学方法(25521)
- 农(14997)
- 中国(14101)
- 学(13985)
- 财(13865)
- 业经(12954)
- 地方(12085)
- 理论(10529)
- 和(10259)
- 农业(10071)
- 贸(10027)
- 贸易(10023)
- 易(9714)
- 技术(9696)
- 环境(9518)
- 务(9246)
- 财务(9189)
- 财务管理(9175)
- 制(9021)
- 企业财务(8695)
- 教育(8646)
- 划(8435)
- 机构
- 大学(214433)
- 学院(212207)
- 管理(89635)
- 济(79257)
- 理学(78860)
- 理学院(78020)
- 经济(77409)
- 管理学(76643)
- 管理学院(76277)
- 研究(67850)
- 中国(48117)
- 京(45578)
- 科学(44555)
- 财(34477)
- 所(33645)
- 业大(33462)
- 农(33009)
- 研究所(31096)
- 中心(30342)
- 江(28724)
- 北京(28688)
- 财经(28623)
- 范(28233)
- 师范(27995)
- 经(26078)
- 农业(25992)
- 院(25039)
- 州(24090)
- 师范大学(22799)
- 商学(22545)
- 基金
- 项目(153940)
- 科学(120467)
- 研究(112407)
- 基金(111295)
- 家(96544)
- 国家(95737)
- 科学基金(82591)
- 社会(68530)
- 社会科(64830)
- 社会科学(64812)
- 省(60391)
- 基金项目(60353)
- 自然(55361)
- 自然科(54038)
- 自然科学(54028)
- 自然科学基金(53037)
- 教育(51245)
- 划(50807)
- 编号(46534)
- 资助(45854)
- 成果(37057)
- 重点(33735)
- 部(33471)
- 创(32040)
- 发(31955)
- 课题(31255)
- 创新(29759)
- 科研(29703)
- 项目编号(29030)
- 大学(28711)
共检索到291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义荣 毛迎春 夏逍鸿 卢龙高 吴秋良
经对来自10个省(区)184个种质资源号及275个地方品种、单亲家系、双亲家系和无性系系统的研究分析与选育,基本摸清油桐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并得出油桐为“常异花授粉树种”的结论;制定了油桐育种程序和途径,选育出3个优良家系、4个优良无性系、1个“矮早丰”优良品种和1个优良杂交组合;收集了来自全国油桐产区的种质资源451个;生产并推广良种13x104kg。应用这些良种的遗传增益(△G)在34.0%-59.8%。这一研究为油桐生产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供了部分育种和生产资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盼 李文莹 刘美兰 李静 张琳
【目的】为了获得利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油桐花芽形成和分化的整个过程的最佳效果,探索针对油桐花序的石蜡切片方法。【方法】以横纵径1 cm左右的油桐花序为实验材料,针对材料处理、脱水、透明、浸蜡、包埋、染色等传统石蜡制片步骤进行改良。【结果】1)保持样品结构不变的情况除去多余苞片、分支以及密实缠绕在小花萼片外的绒毛,使得药液和蜡液更易进入材料内部,避免了由于油桐花序苞片紧实,绒毛极多所导致的脱水、浸蜡不充分等现象;2)改良后的乙醇脱水时间缩短了1 h,并且材料脱水充分,避免了因脱水透明时间过长引起的材料变硬变脆,保证了石蜡可以与材料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切片时能得到完整和连续的蜡带;3)延长浸蜡时间为1 d,保证大体积材料也能浸蜡充分,包埋过程选择在恒温烘箱中进行,保证器械与材料温度一致,避免了两者产生温差导致材料中产生气泡的不良现象,保证材料的完整性。染色后的切片细胞核颜色红亮鲜艳,核质分明,细胞间轮廓清晰,不论是花序的整体形态结构,还是不同组织的细胞结构,均清晰可见。【结论】通过对传统制作石蜡切片方法进行改良有效地解决了油桐花序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花序结构及其分泌物质而引起的不良效果以及脱水过度、浸蜡不充分而导致的材料结构不完整、切片易碎等问题,获得了完整连续的蜡带以及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的油桐花序切片。以期望该方法为研究油桐花芽分化及雌雄花发育的细胞学特征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为快速高效批量制作油桐花序石蜡切片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也为花序结构复杂、外部密披绒毛树种的石蜡切片制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桐 花序 石蜡切片 方法改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辑 周国英 朱积余
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广西株基因组序列由Sanger测序的方法得到。拼接后获得了121 268 bp序列,GC含量为36.76%。以长度不小于50 aa的序列认定为功能基因,共预测到131个开放阅读框,通过Blast比对,其中87个能注释到功能基因。对基因组序列进重复序列分析,共发现SSR位点174个,同源重复序列1个。在SSR位点中,包含6种长度的重复基序,且以富含AT的重复基序为主。同源重复序列两端为一59 bp片段或其一部分组成的重复序列,两端分别重复12次和7次,中间则为一段与重复片段无关的236 bp片段。与武汉株相比,广西株病毒在37个核心基因中有4个存在蛋白序列长度上的差异,而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世琦 高阳华 罗孳孳 曾永美
本文针对重庆复杂地形下油桐桐籽的采收问题,根据多年观测数据提出了桐籽成熟度的概念,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规划出重庆市油桐桐籽可采期、适采期及最迟采收期的空间分布,可直接用于指导油桐的栽培和管理。
关键词:
油桐 桐籽成熟度 采收期 重庆 GIS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炳耀 杨志敏 庄志鸿 陈彬 陈坚
从台湾、贵州、云南、江西、江苏、湖北、重庆和福建省引进小油桐样品7份,苗木4份,对种子进行形态观察、纵横径测量、百粒重和含油率测试,结果发现:各地收集的种子形态相近,但在种子大小,百粒重,含油率方面各不相同,以云南勐纳种子最大,含油率最高,达59.2%。经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发现:11个小油桐品种的遗传距离和地理位置没有必然联系;用5条ISSR引物可以鉴别出至少6种小油桐的种质资源,但分别从江西九江、贵州望谟和湖北咸丰引进的3个商品种(种子)却难以辨别,而分别从福建漳州和云南购买的商品种苗木之间也难以区别。这说明我国不同地域种植的商品种可能出自相近的种源。
关键词:
小油桐种子 种子形态 种子性状 分子标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斐
根据来自全国主要油桐产区的69个油桐优良单株在金华试验点连续7a的无性系测定材料,对各个无性系的树体、结实和果实经济成分等性状的12项因子,进行典范相关分析,研究综合生长因子对综合产油因子的典范相关,并根据各个无性系的典范坐标对无性系进行展点排序,将69个无性系排为4类,其产油量分别是对照无性系的238.6%、187.7%、112.3%、56.1%,表明Ⅰ、Ⅱ类无性系均优于对照无性系,特别是样本序号为44、48、54、56的4个Ⅰ类无性系为高产优良无性系。
关键词:
油桐,优良无性系,典范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川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林思诚 柯沛强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tia Guenee)又称油桐尺蛾、大尺蠖,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茶、油桐、柑桔、杨梅、桉树等多种植物,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国外在孟加拉西部以及印度地区有分布。目前对其采取的治理方法主要为化学农药防治,虽能起到一定的防效,却带来了污染环境,伤害天敌,生态环境平衡失调,降低茶叶、柑橘、杨梅等质量的严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龙洪旭 谭晓风 张琳 曾艳玲 李泽 王哲
桐油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势原料。delta 8脱饱和酶基因与植物膜脂、鞘磷脂的生物合成及细胞信号传递途径有关。通过简并PCR扩增、3’RACE、5’RACE及编码区扩增获得了油桐delta 8脱饱和酶的全长c 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 787 bp,ORF的长度为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经过网上比对分析,发现油桐delta 8脱饱和酶与其它植物的此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其中与蓖麻脂肪酸去饱和酶相似度达83%。研究结果为揭示油桐油脂合成途径及分子定向育种奠定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哲 谭晓风 龙洪旭
以葡萄桐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油桐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 DN A序列。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推导出的BC亚基氨基酸序列蛋白的等电点P I为7.98,相对分子量58 262.0 DA,稳定系数为38.1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蛋白含有2个比较明显的跨膜区,是一个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模体搜索结果表明在BC上具有ATP结合位点。三级结构中有16个α螺旋,3个部分形成一个内凹的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龙洪旭 谭晓风 张琳 曾艳玲 李泽 王哲
桐油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势原料。delta 8脱饱和酶基因与植物膜脂、鞘磷脂的生物合成及细胞信号传递途径有关。通过简并PCR扩增、3’RaCe、5’RaCe及编码区扩增获得了油桐delta 8脱饱和酶的全长C 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 787 bP,ORF的长度为1 344 bP,编码447个氨基酸。经过网上比对分析,发现油桐delta 8脱饱和酶与其它植物的此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其中与蓖麻脂肪酸去饱和酶相似度达83%。研究结果为揭示油桐油脂合成途径及分子定向育种奠定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哲 谭晓风 龙洪旭
以葡萄桐的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根据油桐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油桐乙酰辅酶A羧化酶BC亚基基因的全长c DN A序列。该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605 bp,编码534个氨基酸。推导出的BC亚基氨基酸序列蛋白的等电点p I为7.98,相对分子量58 262.0 Da,稳定系数为38.1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蛋白含有2个比较明显的跨膜区,是一个不稳定的非分泌蛋白。模体搜索结果表明在BC上具有ATP结合位点。三级结构中有16个α螺旋,3个部分形成一个内凹的结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日明 钱雨珍 黄必恒 夏逍鸿
试验于1987~1990年,在金华县油桐良种基地进行。在土壤施以一定量的氨磷钾配比肥料及一般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每年5月及7月对油桐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或在油桐树杆上钉入不同枚数的铁钉,并利用叶分析的方法对油桐进行了铁元素的营养诊断。结果表明:各不同处理之间的叶片全铁含量、桐果产量呈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油桐叶片上喷施硫酸亚铁水溶液与树杆上钉入铁钉的方法比较,其叶片中全铁含量及桐果增产的效果基本一致。本文给出了叶片中铁含量的临界水平值。
关键词:
油桐属 铁 叶 分析 根外施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必恒 吴日明 钱雨珍 夏逍鸿
1989~1990年,在金华地区利用叶分析方法对油桐进行了氮、磷、钾三元素的营养诊断试验。结果表明: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与施肥量之间,油桐桐果产量与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1,0.7576,0.8313和0.5209,0.4767,0.5259.本文还给出了叶片中氮、磷、钾含量的临界水平值。
关键词:
油桐 叶分析 氮 磷 钾 营养诊断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史红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