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7)
- 2023(8989)
- 2022(7318)
- 2021(6757)
- 2020(5755)
- 2019(13039)
- 2018(12817)
- 2017(24549)
- 2016(13366)
- 2015(14855)
- 2014(14325)
- 2013(13842)
- 2012(12445)
- 2011(11199)
- 2010(11283)
- 2009(10247)
- 2008(9898)
- 2007(8583)
- 2006(7474)
- 2005(6531)
- 学科
- 济(53269)
- 经济(53207)
- 管理(36744)
- 业(35700)
- 企(29280)
- 企业(29280)
- 方法(28699)
- 数学(26252)
- 数学方法(25689)
- 农(13752)
- 学(13162)
- 中国(12668)
- 财(12173)
- 业经(11400)
- 贸(11045)
- 贸易(11041)
- 易(10771)
- 农业(9234)
- 制(8987)
- 理论(8650)
- 技术(8600)
- 地方(7690)
- 环境(7645)
- 务(7535)
- 财务(7501)
- 财务管理(7484)
- 银(7347)
- 银行(7301)
- 企业财务(7070)
- 划(7062)
- 机构
- 大学(190176)
- 学院(189182)
- 济(73603)
- 管理(72279)
- 经济(72209)
- 研究(66119)
- 理学(63891)
- 理学院(63193)
- 管理学(61538)
- 管理学院(61267)
- 中国(48279)
- 科学(45990)
- 农(42557)
- 京(40509)
- 业大(36855)
- 所(35445)
- 农业(34291)
- 研究所(33090)
- 财(30545)
- 中心(29396)
- 江(27301)
- 北京(25127)
- 财经(25119)
- 院(24737)
- 经(23029)
- 农业大学(23024)
- 经济学(22293)
- 范(22239)
- 技术(21785)
- 师范(21759)
- 基金
- 项目(138704)
- 科学(107665)
- 基金(101626)
- 家(94210)
- 国家(93517)
- 研究(89313)
- 科学基金(78343)
- 社会(56286)
- 自然(55815)
- 自然科(54614)
- 省(54609)
- 自然科学(54597)
- 自然科学基金(53637)
- 社会科(53468)
- 社会科学(53451)
- 基金项目(53433)
- 划(47325)
- 资助(42944)
- 教育(41568)
- 编号(33355)
- 重点(31967)
- 计划(29758)
- 部(29400)
- 创(29141)
- 发(28637)
- 科研(27985)
- 创新(27301)
- 科技(26428)
- 业(24766)
- 大学(24582)
共检索到263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岗栓 侯喜录 张占雄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油松纯林为对照,对油松与沙棘行状混交、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带状混交、宽行混交和宽行混交沙棘平茬林地的沙棘郁闭度、高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土壤密度、土壤空隙度、土壤养分及油松的存活率、高度、地径、顶梢年生长量等进行13年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行状混交与宽行混交的沙棘郁闭度、高度均高于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平茬和带状混交;林地的光照强度为油松纯林的较高,带状混交、宽行混交沙棘平茬、行状混交沙棘平茬的居中,宽行混交和行状混交的较低;土壤储水量在11年后表现为行状混交与宽行混交的较高,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带状混交与宽行混交沙棘平茬的居中,油松纯林的较低;土壤密度、土壤空隙...
关键词:
油松 沙棘 混交模式 生境 生长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恩贤 韩刚 薄颖生
采用国家标准森林分析方法进行了沙棘与油松、侧柏人工混交林的水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内年均降水量较林外减少了20.1%;林内月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以夏、秋、春、冬依次递减;年均气温比纯林内低0.1℃,相对湿度高4.5%;乔木层年均截留量较纯林提高了56.6%,灌木层提高了395.7%;年均地表径流量105.8 L,径流摸数为10.58 m3.km-2.a-1,纯林分别为1 349.05 L和134.9 m3.km-2.a-1,土壤侵蚀模数为0.65 t.hm-2.a-1,纯林为9.2 t.hm-2.a-1;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增加了200%;平均容水量为自身质量的3.1倍;土壤密度和土粒密度分别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文忠 刘明国 李宏印 米淑红
以辽西半干旱地区不同类型的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了6种类型林分在层次结构、径阶分布、植物多样性3个方面的特征,旨在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的最优油松阔叶水土保持林。结果表明:油松-山杏、油松-紫穗槐两种林分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层次,油松-山杏、油松-刺槐、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具有较好的径阶生长结构,油松-小叶锦鸡儿、油松-黄栌、油松-紫穗槐3种林分树高与胸径生长最优,油松-紫穗槐、油松-刺槐、油松-黄栌3种林分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综合各林分类型的生长特征及植物多样性特点,油松-紫穗槐林分为该地区最优的水土保持林类型;油松-刺槐、油松-黄栌水土保持林表现次之;油松-山杏、油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洪波 李吉跃 聂立水
20 0 1年 4— 1 0月 ,对北京西山地区一块 3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林地蒸散和水量平衡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标准木的标准比导率和树木胸径和边材面积的相关模型 ,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林分的蒸腾耗水量 .油松和栓皮栎混交林的蒸腾耗水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栓皮栎的生长季标准比导率明显高于油松 ,是油松的 2 6倍 .就北京西部山区而言 ,林分存活与否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经受住春季降雨少、气温高、湿度低、土壤残留水分少等干旱环境的考验
关键词:
混交林 林地蒸发 水量平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黎明 翟明普 尹伟伦 高立鹏
该文对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白桦(Betulaplatyphylla)混交林中的生化他感作用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油松白桦纯林及混交林中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和表层土壤的水浸液、白桦鲜叶和鲜根的淋洗液及白桦根系的春季伤流液对植物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所有样品均表现出在高浓度下显著抑制植物生长,随着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弱、消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的规律;其中各林分枯落叶水浸液及白桦鲜叶淋洗液在高浓度时抑制作用最强,但混交林枯落叶抑制作用有所降低,且在低浓度下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在营造松桦混交林时,白桦比例适当减小将有利于油松的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聂道平 王兵 沈国舫 董世仁
在调查河北隆化县油松-白烨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林下草灌木、林地枯落物的总量以及不同混交距离油松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上,研究了混交林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该混交林作为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林型,林下草灌木繁茂,林地枯落物分解迅速,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分营养状况的改善,种间关系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由于林龄及密度原因,混交林生物量略低于油松纯林,在混交林中白桦对油松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因混交距离而变化。本文提出了合适的混交距离和混交方式。
关键词:
油松,白桦,混交林,生物量,混交距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娇娇 朱文旭 杨立新 殷有 张淞著 周永斌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黎明 翟明普 尹伟伦
研究了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混交林中的生化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松、辽东栎纯林及松栎混交林下的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水浸液对油松及其它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胚根、幼茎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在高浓度下表现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低浓度下作用不显著或起促进作用。其中辽东栎枯落叶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混交林中枯落叶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说明在某些条件(干旱、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不当)下,两树种混交可引起林地生化他感物质富积,从而导致油松生长不良,林地生产力下降。解释了实际林地的现象,为营造松栎混交林提供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洪波 李吉跃 赵义亭 史建忠
20 0 1年 4— 10月 ,通过林内标准地观测的方式 ,对北京西山地区一块 3 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水势 (用压力室测定 )日变化、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用Licor 640 0测定 )日变化过程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在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 (SPAC)系统中 ,生长季内水势的波动幅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大气 >植物 >土壤 ,其中大气水势的绝对值要比植物和土壤水势高 1~ 3个数量级 .土壤、植物和大气水势的日变化规律类似 ,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 .在生长季不同标准日内 ,油松和栓皮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变化规律差异较大 .通常 ,栓皮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明显高于油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吉跃 翟洪波 魏晓霞
2001年4—10月,通过林内标准地观测,对北京西山地区1块31年生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的降雨及其再分配过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降水主要分布在树木的生长季节,尤其集中在6—8月3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各次降雨在油松栓皮栎混交林内的运动过程均是不完全运动形式,降雨量与干流和透流均呈线性关系,当降雨量大于1.43 mm时,试验林分可发生干流,当降雨量大于0.4 mm时,发生透流;整个试验期间,降雨的第1次分配中3个分量占降雨量比例的顺序关系分别为透流量358.15 mm(69.84%)>林冠截流量138.05 mm(26.92%)>干流量16.60(3.24%).在第2...
关键词:
油松 栓皮栎 混交林 降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邓宏兼 李卫忠 曹铸 王庆 王广儒
物种多样性是描述群落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其空间格局及成因是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利用陕西省黄龙山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针阔混交林1 hm2样地数据,对物种多样性随尺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尺度下各功能层物种多样性特征,乔木层结构与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尺度增大先快速增大后趋于平缓,丰富度指数空间变异呈现为不规则变化,Simpson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空间变异则随尺度增大先减小后趋于稳定,Pielou均匀度指数随尺度增大先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其空间变异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海平 杜连海 李秀军
本文对油松侧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层、死地被物层、下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林木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了营养元素在油松和侧柏各器官中含量的分布特点,阐述了油松和侧柏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聚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油松侧柏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混交林 油松 侧柏 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涛 温俊宝 许志春 骆有庆 宗世祥 曹川健 宝山
为验证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效果,在宁夏新华桥种苗场的试验林内,选取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3种配置模式的林分为样地,通过对新疆杨标准木做树干解析。比较3种配置模式中新疆杨的单株总生长量,结果除胸径外,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大小顺序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和合作杨混交林>新疆杨纯林,即混交林中天牛对新疆杨危害不同程度地小于新疆杨纯林。比较3种模式林分在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结果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纯林>新疆杨和合作杨的混交林。同时考虑目标树种的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该配置模式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是3种模式中最理想的。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配置模式 新疆杨 生长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晨一 李镇江 孙怡洁 杨柳 任迎丰 栾科 王婷
【目的】探究太行山南麓针阔混交林内植物的竞争关系及空间格局,以期更好地理解针阔混交林种内、种间相互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1 hm2锐齿槲栎-油松混交林固定监测样地,调查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DBH≥2 cm)的物种名、胸径、坐标等。通过计算可知样地内锐齿槲栎和油松的重要值较高且平均胸径较大,进一步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和g(r)函数分别研究混交林内优势种锐齿槲栎和油松的竞争强度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混交林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径级结构呈倒“J”型曲线,且在小尺度上聚集分布,大尺度上随机分布;2)锐齿槲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呈“J”型曲线,不同径级个体在样地内都呈随机分布,平均种内竞争强度大于平均种间竞争强度,且小径级(DBH≤5 cm)个体所受竞争压力最大,平均种内、种间竞争指数CI分别为13.47和10.08;3)油松种群径级结构近似正态分布,全部个体在样地内呈聚集分布,油松的平均种内竞争强度大于平均种间竞争强度,小径级(DBH≤5 cm)个体所受竞争压力最大,其平均种内、种间竞争指数CI分别为18.95和1.01。【结论】样地内锐齿槲栎和油松的分布格局不同,锐齿槲栎呈随机分布,主要受种内竞争作用的影响;油松呈明显的聚集分布,可能是受环境异质性影响;两个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都随着径级的增加而降低,且种内竞争强度大于种间竞争。本研究通过对太行山南麓针阔混交林的竞争关系和空间格局进行相关研究,可以为当地的森林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梅 郑小贤
以北京八达岭林场辽东栎-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混交度(M)、大小比数(U)、角尺度(W)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以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S、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指数JD、JH分析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46,混交度较低;胸径平均大小比数为0.5,林分处于中庸状态;平均角尺度为0.566,为团状分布;林分草本层物种较为丰富,但均匀度不及灌木层。本研究旨在为八达岭林场的辽东栎-油松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物种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