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2)
- 2023(3503)
- 2022(2846)
- 2021(2847)
- 2020(2371)
- 2019(5053)
- 2018(5080)
- 2017(8946)
- 2016(5192)
- 2015(5649)
- 2014(5521)
- 2013(5302)
- 2012(5094)
- 2011(4838)
- 2010(5098)
- 2009(4818)
- 2008(4965)
- 2007(4390)
- 2006(4113)
- 2005(3727)
- 学科
- 济(19147)
- 经济(19125)
- 管理(13956)
- 学(12837)
- 业(9919)
- 环境(8146)
- 企(7955)
- 企业(7955)
- 方法(6416)
- 生态(5738)
- 农(5630)
- 数学(4763)
- 理论(4694)
- 数学方法(4645)
- 中国(4551)
- 和(4419)
- 划(4385)
- 地方(4311)
- 业经(4284)
- 资源(4009)
- 经济学(3887)
- 农业(3862)
- 发(3520)
- 财(3316)
- 教育(3247)
- 规划(3054)
- 融(3038)
- 金融(3037)
- 环境规划(2968)
- 贸(2865)
- 机构
- 大学(83024)
- 学院(80318)
- 研究(33417)
- 济(27107)
- 经济(26494)
- 管理(25957)
- 科学(25246)
- 中国(22841)
- 理学(22330)
- 理学院(21897)
- 管理学(21202)
- 管理学院(21075)
- 农(19581)
- 所(19092)
- 京(18918)
- 研究所(17976)
- 业大(16106)
- 农业(15540)
- 中心(13508)
- 范(13351)
- 师范(13186)
- 江(13077)
- 院(12263)
- 财(12008)
- 北京(11934)
- 师范大学(10893)
- 科学院(10826)
- 省(10717)
- 室(10429)
- 农业大学(10263)
- 基金
- 项目(56594)
- 科学(43614)
- 基金(40970)
- 家(38585)
- 国家(38323)
- 研究(36893)
- 科学基金(30835)
- 社会(22516)
- 省(22216)
- 基金项目(21932)
- 自然(21698)
- 社会科(21069)
- 自然科(21063)
- 社会科学(21061)
- 自然科学(21054)
- 自然科学基金(20674)
- 划(19643)
- 教育(16620)
- 资助(16097)
- 重点(13859)
- 编号(13269)
- 发(12327)
- 计划(12228)
- 部(11662)
- 成果(11556)
- 创(11471)
- 科技(11437)
- 科研(11190)
- 创新(10776)
- 课题(10299)
共检索到118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登武 王冬梅 姚文旭
化感作用是植物通过淋溶、挥发、残茬降解和根系分泌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自身或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的现象(孔垂华等,2002;彭少麟等,2001)。这种作用在自然界中比较广泛,对森林群落演替、植被恢复、农业及林业生产等均有重大影响,是一不可忽视的化学生态因子(林思祖等,2002;Halpern et al.,1997)。自毒作用是化感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供体与受体属于同一种植物,又称自化感作用或自体中毒
关键词:
油松 自毒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李天林 张云 张玉华
化感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种内有序竞争机制。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三种有机溶剂和水分别对薇甘菊(M ikania m icranthaH.B.K)地表茎叶和地下根系进行梯度提取并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后采用营养液扦插法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但茎叶和根系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生长的综合抑制效应对应一致,幼苗受抑制程度均为:乙酸乙酯>乙醇>水>正己烷。薇甘菊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其幼苗新生根长、新生株高和新增鲜质量之间的抑制率存...
关键词:
薇甘菊 化感自毒作用 种内竞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属峰 陆健健
20 0 0年 5月中、下旬对长江口南汇边滩泥螺种群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泥螺种群呈聚集型分布 ;泥螺种群密度分别为 2 1.2 /m2 和 32 .8/m2 ;生物量分别为 2 5.60g/m2 WW和4 4 .89g/m2 WW或 2 .0 5g/m2 DW和 3.4 9g/m2 DW ;平均壳高分别为 1.19cm和 1.34cm ,壳高日生长量为 98.7μm ,月生长率达 2 4 .9% ;种群分别以壳高 1.0 0~ 1.2 0cm ( 4 7.0 6% )和 1.2 0~ 1.4 0cm( 4 1.90 % )的种群占绝对优势 ;性成熟个体比例分别占 32 .4 %...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泥螺 种群特征 生态学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仲民 李意德 周光益 陈步峰
对"非正常凋落物"的概念及其与正常凋落物的区别进行阐述,探讨冰雪灾害、台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非正常凋落物的凋落物量的测定方法,并对非正常凋落物的生态学意义进行论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冰 廖绍波 曾培贤 刘治平 李云
京九铁路深圳布吉段全长 3 km,应用 14科、18种岭南乡土阔叶树 ,设计 12种配置模式 ,营建 4 2 hm2铁路沿线绿化防护林。其中 ,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为 2∶ 1,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种比例为6∶ 2∶ 1,防火树种与景观树种比例为 1∶ 2 ,防护林与风景林的面积比例为 8∶ 13。本文分析了上述绿化模式的生态学基础 ,从生物多样性、植被地带性、生态功能综合性、景观走廊的美学特性及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 ,探讨京九长廊深圳段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可行模式
关键词:
京九绿色长廊 深圳 绿化模式 环境效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曦杰 章守宇 王旭 蒋日进 赵静
于2013年夏季对枸杞岛海藻场螺类优势种角蝾螺进行了稳定同位素、摄食选择性、消化代谢物粒径等系列实验。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角蝾螺是牧食性生物,在藻场中的营养级为2.12,属初级消费者,底栖海藻是角蝾螺的主要食源,贡献率为94.5%;摄食选择性实验结果显示,角蝾螺具有较宽的摄食选择,能够摄食海带、铜藻、粗枝软骨藻等11种大型藻类,其中铜藻及蜈蚣藻是枸杞岛潮下带的重要优势种;消化代谢物实验结果显示,角蝾螺的啃食作用能为藻场碎屑提供增量,角蝾螺对海藻场碎屑的增量为(0.016~0.094)g/d,经过啃食及消化作用产生的碎屑主要粒级为1Φ(>250μm)。稳定同位素分析—摄食选择偏好实验—螺类消化代...
关键词:
角蝾螺 碎屑 摄食选择性 同位素 海藻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忠 马刊欣 段安安
根据形态和解剖特征,将中原地区的毛白杨外生菌根划分成14种类型,它们与宿主的共生关系大多差或极差。菌根分布特征指标统计结果表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o)林地土壤中,普遍缺乏能与毛白杨形成良好共生关系的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关系良好的菌根主要分布在pH值小于7.5的土壤中;共生关系差或极差的菌根和假菌根则在强碱性土壤中占优势,土壤pH大于7.5的育苗地中,毛白杨幼苗形成的菌根比较单一,以假菌根-5号类型为主。树木年龄对毛白杨林的菌根形成没有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亚军 孙丽辉
本研究从品牌、名牌到其生态学含义的阐释,通过综合回顾名牌群落概念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名牌群落的演化过程。进而采用生态隐喻的方法将名牌群落定义为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由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组成的名牌群体,这些名牌群体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彼此聚集。
关键词:
名牌种群 名牌群落 演化 生态隐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传华 冯固 田长彦 白灯莎 张福锁
为探索荒漠化过程中肥岛效应的变化规律,选择盐化草甸、灌丛及沙漠3种景观类型,测定了柽柳灌丛下和灌丛间空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水分含量以及柽柳营养枝δ13C等指标,并用土壤养分的富集系数来表征肥岛效应的强弱。结果发现盐化草甸退化为灌丛时,柽柳肥岛效应增强,柽柳冠下土壤SOC和TN的富集系数分别由3.0和2.8增加至7.1和3.7;而随着灌丛向沙漠逐步过渡,肥岛效应逐渐削弱直至消失,柽柳冠下土壤SOC和TN的富集系数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分别由7.1和3.7下降到0.5。这种变化反映了荒漠化在该地区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而肥岛中SOC和TN的富集系数是反映这种变化的有效指标。同时,肥岛...
关键词:
荒漠化 柽柳 肥岛 塔克拉玛干沙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艳璇 林坚贞 季洁 刘巧云 宋美官
the ecology of Aculus bambusae Kuang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te occurred in higher density in big year of bamboo forest than that in small year.It infested alternately with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 Yuan and 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 in the same bamboo fore...
关键词:
竹刺瘿螨 毛竹 生态学 综合防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玮 李春俭
根鞘主要在禾本科植物根表面形成,是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产物。根鞘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植物根土界面的信息交流及水分和养分的交换,特别对植物忍耐干旱逆境胁迫尤为重要。自然生态条件下,根鞘形成对半干旱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华潮 徐金华 张立钦 林海萍 杨萍 程剑明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其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菌体的1端或2端形成蛋白晶体,这种蛋白晶体被称为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proteins,ICPs)或δ-内毒素(delta-endotoxin)。因ICPs具有杀虫高效、广谱、对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郭毅 张艳辉 刘亦飞
本文在比较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在产业研究方面的优劣势的基础上,考虑到产业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产业中个体组织的复杂性,指出:产业生态学特别是产业人口统计学在研究产业集聚现象、组织与环境的合作关系等热点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后,本文通过对资源分割理论在种群动态机制研究中的现状介绍,进一步阐述了产业生态学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政策的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生态学 产业人口统计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芙蕊
中国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是现存的主要问题,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一个交叉点———人与资源配置的失调。这种失调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为人的本性需求———劳动能力未充分发挥,在实证科学层面体现为未充分就业。在人类新的价值理想的建构中,劳动作为一种手段,其功能需要从“谋生”转向“乐生”,这就是劳动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现阶段充分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充分就业 人力资源开发 劳动 生态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